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設計>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範例

文思屋 人氣:3.03W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那麼你會寫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範例,歡迎大家閱讀!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範例

研究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

課題題目: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

簡要背景說明:

一、必要性和急迫性

農村中學同樣肩負著培養人的重任,同樣要為學生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服務,農村的孩子同樣需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樣會面臨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所以,農村中學同樣要認識到研究性學習開設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相對城市中學來講農村中學,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要模糊一些,實施起來要困難一些農村中學實質上是應試教育的重災區。在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可以打破以學科分類作為課程基本形態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從封閉的課堂中解脫出來,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生活化及實踐性,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知識更有價值。所以,研究性學習是農村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農村中學同城市中學相比畢業後留在當地的學生要多,這批學生回到農村第一線後,直接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他們是否具有科學素養,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將直接影響中國農村的發展程序。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意義尤為重大,形勢也更為迫切。

二、劣勢及優勢

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首先會遇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軟體建設”問題,即老師的教育觀念及指導水平問題,一般農村中學較重視學科教學,老師擅長書本知識的傳授,自身對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瞭解很少,所掌握的知識都侷限在本專業範圍內,這將會削弱課題研究中老師的指導;農村中學資訊又相對閉塞,對新事物瞭解甚少,這些都會影響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的成效。

二是“硬體建設”問題,即學習資源建設,主要指農村中學在資訊科技、實驗裝置、圖書資料等方面的建設較薄弱,學生很難通過網路進行外源學習,憑藉實驗室進行物理性、化學性實驗也受到制約,純理論性研究也相對困難。

當然農村中學進行研究性學習也有著城市中學所沒有的優勢,這些優勢表現在:

第一,地域優勢,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隱含著豐富的資源,產業結構形式多樣,自然物種豐富,民俗風情各異。這些都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生動的內容。

第二,農村學生較純樸、能吃苦耐勞,對學習執著,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也較強,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及科學的精神。

三、省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

在省外,乃至全國同類課題的研究很多,大致從研究性學習的原則、方法、途徑等方面作了一些理論研究。而結合農村高中現狀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方面做的研究很少。我們認為本課題從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取向,實施取向和追求的境界三方面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對探索農村高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適應教育發展形勢需要的優秀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內容:

一、當課程改革越來越成為教育關注的中心時,新型的課程形態和學習方式便應運而生,研究性學習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也切合我們當前整個教育改革的發展宗旨,即培養具有良好個性的全面發展的人。為此,本課題研究基本內容如下;

(1)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取向--生命體驗

目前的研究性課程,基本目標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學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識三方面。我們要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布盧姆目標體系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以上三方面同時,形成自己的研究性學習目標體系。同時,開發另外兩個功能,一是發展教師和學生對現象過程或資訊的個性化的解讀能力;二是培養教師和學生資訊處理的能力。這兩方面正是學習生命迴歸體驗的本義,即在於挖掘人的這兩方面潛質。終身學習的旗幟永遠引導他們去提升自我生命的價值,解讀和體驗生命的存在,從中汲取智慧,以應付知識和資訊的“爆炸”,提升教師和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意志。

(2)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取向--學習化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要求:學生是參與的主體,教師是參與、指導和幫助者;實施方式:靈活選題、開放時空,以學生自主研究為主;選擇內容:強調學生能力所及的範圍;實施程式:準備--實施--結論--報告,具體實施方案由學生各自需要設定。因此,研究性課程的實施取向應該是一個學習化、實踐化及不斷反覆提升的的過程。我們在研究上述內容時,還要重點研究,研究性學習課程一般方法與學科課程具體方法的協調問題,以求得方法論上的突破。

(3)研究性學習課程追求境界--學習自由

研究性學習課程追求境界--學習自由主要有五方面內涵:

①研究性課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為基礎,強調以學生切身的現實生活和實踐領域為內容,以促進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達到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習慣的形成併力爭與實踐相結合的習慣形成為目的。

②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主要開發者、探索和創造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③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的定位要具有一定的難度。

④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色就是打破傳統的整齊劃一的課程內容,給學生的特長的個性的良性發展開闢空間和時間。

⑤研究性學習課程具有最大的開放性。

二、課程實施方案

1.成立,遼中一高中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管理小組

由學校行政、備課組長、班主任和部分教師組成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管理小組,負責對課程進行業務指導,組織實施、調控督促。

2.學習動員,樹立課程意識

(1)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體會新課程計劃和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對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對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重要作用。使教師切實感受到新課程計劃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

(2)學校採取送出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分批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參觀。

(3)收集、印發有關“研究性學習”的專著、理論文章、經驗交流資料等,並組織學習或分組討論,使教師掌握“研究性學習”的目的、目標,開展方法和操作步驟。 (4)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一系列的講座,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作好學生的動員工作,幫助學生轉變觀念,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對學習、成長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熱情。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進行研究性學習、怎樣進行課題研究等。並在2002年6月下旬,學校指導學生自由組成課題組,開始進行研究,並要求學生利用雙休日、暑假進行調查研究,為下一期的繼續實施打下基礎。

3.確定課程教育目標,制定整體計劃,編制進度計劃。

4.課程實施管理:

(1)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對課程的管理體系。

(2)重視對學生的課題活動的指導,教師及時瞭解課題活動的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3)課題研究期間,舉行與“研究性學習”相關的各種學習以及實踐考察,以達到開闊視野,理順思路的目的。

(4)領導小組、管理小組成員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應保持經常性的聯絡,舉行多種形式的座談會,增進了解,促進課題研究健康發展。

(5)在課題開展過程中發現、培養課程骨幹教師,給他們提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機會,使之能承擔起課題研究導師的重擔。

三、教師如何適應研究性學習:

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要走出對研究性學的認識誤區,不少教師認為,中學屬於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其主要任務是學好各門文化課,搞研究性學習應放在課外,不應作為必修課;搞研究性學習,農村中這的教學條件還不足、執行有困難,很難搞出名堂來;搞研究性學習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降低升學率 顯然,這是受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所產生的顧慮,教師應加強對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方法的認識,消除上述顧慮,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學會了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這不僅使學生看到了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價值,提高學習積極性,還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充分認識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和重要意義。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與教師一樣能通過網際網路,各種媒體等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

其次要注意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研究性學習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探索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對習慣於純學科課程教學的廣大教師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教師必須加強學習,要重視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要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方法,懂得如何做課題,研究性學習中課題實施的一般過程是:選題立題─→成立小組、制訂方案─→課題實施─→課題結題─→成果展示。選題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1)從學科學習的疑難中找課題,如“濃硫酸氧化性的實驗研究”、“水中含氧量的測定”;(2)從學生身邊找課題,如“對人體無害的修正液”、“空調滴水問題的解決”;(3)從各種媒體上找課題,如“長江三角洲7000年來岸線演變和未來預測”等。成立小組、制訂方案,主要是選聘好指導教師,確定課題組長、寫好課題開題報告,開課報告應包括課題背景、研究的目的意義、人員分工、研究步驟、所需條件、成果表示形式等。課題實施主要為文獻閱讀─→網上查詢─→實地考察─→專家走訪─→資料整理─→實驗論證,課題成果可以是課題報告、論文、作品、產品或設計方案、建議等,課題報告主要有課題名稱、指導教師、課題組成員、執筆人,正文包括引言、論點、論據、結果等。要學習本學科甚至跨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發展動態,掌握資訊科技,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重視相關資料的積累、逐步豐富適合本地本校實際、受歡迎的研究課題的綜合性資料儲備。

再後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面對學生提出來的一連串問題,教師不可能也不需要“全知全能”、事事都懂,所要做的是指點學生在遇到困難時通過哪些途徑去尋找答案。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檢索查閱書刊雜誌、上網、談訪、問卷等形式獲取資料的方法,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研究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料間的關聯和趨勢,得出相應的結論;指導學生運用各種通訊手段──信、電話、email等向專家請教,使他們學會學習。教師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巳有的結論,而是提供資訊、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使他們學會思考。教師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課題的目的與意義:

目的:目前的研究型課程,基本目標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學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識三方面。我們要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布魯姆目標體系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以上三方面同時,形成符合農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體系。

理論意義:

中國農村人口多,農村地域遼闊,農村中國小人數多,比例大,農村教育環境、教育資源相對滯後(也必然會有些優勢),科教興國,發展教育,首先要研究農村中國小教育,所以結合農村實際來研究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如何開展,構建符合農村高中教育的理論與模式,合理開發教育資源,以此來推動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同時,本課題的研究,也從理論方面填補了農村高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空白,釋放農村的智力資源,有一定的開拓精神和創新價值。

實踐意義:

①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符合農村高中特點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理論模式,從而進行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實踐,以此推動農村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為培養富於團隊精神的有競爭能力的合格四化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②從國情和農村實際出發,利用農村教育資源發展農村高中教育,服務農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課題的目標:適應新一輪教學改革的需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為新世紀培養複合型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

研究課程:各學科

活動計劃:

(1)任務分工:

(2)活動步驟:分階段實施

(3)活動所需的條件:圖書資料、實驗裝置、電腦上網社會調查與訪問、實地參觀考察與測量等

(4)交通工具:自行車、計程車等

(5)其它:各科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採取其他手段或方式,但不違背教育規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為宗旨,以學生接受能力為限。

(6)預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