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策劃書>

大班我愛我家主題班會

文思屋 人氣:1.46W

設計理念:

大班我愛我家主題班會

家是我們每一個人溫馨的港灣,如果孩子是這一港灣中的一葉小舟,父母則是那個永遠風雨無阻的舵手,他們的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因為孩子們往往認為這種愛是理所應當的。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有一個心靈的觸動,父母原來是那麼不易,他們是那樣愛我,那我該怎麼做呢?

活動目標:

1、認識目標:通過活動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

2、情感目標:感應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愛,培養孩子愛父母、愛家庭的情感,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心

3、行為目標:通過活動,把認識落在今後的生活中。

活動準備:

部分學生選好一張全家福,卡片,印泥

活動過程:

教師介紹本次班會的主持人

一、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1、談話引題

主持人:家是我們溫暖的搖籃,家裡有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一家人血脈相融,下面就請幾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

2、以詩歌激情

主持人: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是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爸爸媽媽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我們的終身老師,我們要感謝爸爸、感謝媽媽。請聽詩朗誦——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3、成長照片敘話題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自己和父母是最親的,是啊,只有在爸爸媽媽身邊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你知道嗎?從呱呱落地到現在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他們在我們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啊!現在,就請王老師給大家看一看一位同學小時侯的照片,請你猜一猜是誰?(出示王灤小朋友的成長照片,先讓學生猜一猜,最後讓他來說一說自己的家庭)

二、我向父母表心意

1、小小卡片傳心聲

主持人:爸爸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不辭辛苦,為我們付出了全部的愛,我們更應該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我們來給爸爸媽媽做一張表達濃濃情意的小卡片吧!並在上面寫出要對爸爸媽媽說的心裡話,現在開始製作吧!(教師指名交流)

2、在歌聲中昇華情感

主持人:讓我們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中一起來祝願我們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活動反思:

這些第N代的中國獨生子女,我想“小太陽”已不足以來形容他們的家庭位置。在重愛的包圍下,他們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加上成長的中學生處於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愛,被動的感受家中的親情,因而對父母不知孝敬,缺乏責任,更無法提及主動愛父母。

針對這一現狀,本框正是重在幫助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愛家的情感。通過講述父母對子女的無私奉獻和家庭帶給子女的溫暖,感受父母對家庭的貢獻和父母的優秀品質。認識到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體驗他們的愛心和責任心,學會感恩父母。

因此我認為本框的難點絕不在於知識點的掌握,而在於運用知識提升自己愛家庭、愛父母的`感情,並自覺落實到行動上,實現知行統一的目的。

站在學生的角度,本框的內容學生往往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對父母的愛、父母對家的貢獻認識較為模糊,甚至無暇顧及。因此怎樣通過短時間的有效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從心底迸發真情,能夠靜心的回顧家庭的愛,感知愛,懂得回饋愛。是本框的突破點,也將是課堂的亮點。

為此,我精心做了課前準備,蒐集學生的最美家庭合影,選擇最能觸碰心靈的歌曲,在音樂的伴奏下,同學們共同欣賞自己班同學們奉獻的家庭幸福照。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情感上收到強烈的感染,短時間內發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事實確實如此,很多學生從最初的嬉笑到後來的凝神注視再到許多學生溼潤了眼眶!在談及觀後感時,學生真正動起來了,用最真切的體會談及感受,有效達到了教學目標!這種情感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使課堂趨於動態化,在感知認識的基礎上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在體驗中學,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很“願意”很自然地學到知識,教師也能夠輕鬆有效地引導學生學好知識。使教學目標真正體現了知識、能力、態度、品質的有機整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對“母親的姿勢”和“黑豹主唱秦勇的父愛”這兩則典型資料的應用,我還深刻體會到政治教學中有影響力的,夠震撼的資料的選用,可以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能夠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滲透,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好資料能有效的創設積極的、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改變和控制學生形成的消極的心理定勢,讓學生在民主、平等、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主動探究學習,調動其好奇感和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變被動接受為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索、主動獲取、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通過啟用學生的自我教育機制來解決其情感問題,有助於提高政治課課堂教學效果。當然好材料也絕不能貪多。一個精選教學素材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一節課中不同知識點的講授中可以多次使用,用好用足教學素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每一個教學素材的思想教育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還嘗試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家庭生活經歷中和父母一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但在實踐中我發現這樣的授課方式,一定要“因班施教”,對那些民主、有愛、和諧的班級,平日裡在上課時願於表達情感,善於交流配合的班級,效果確實異常的好。很多學生在分享中不但感動了自己,還感動了同學。但對於課堂不夠活躍,或有學生愛在班上“獨樹一幟”,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班,一定要慎用,或者會出現讓時間白白在啟發中流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再或者就是笑場,讓想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學生羞於表達。因此,如何調整此類班級的問題還將是我今後課堂教學需要思考探索的重點,畢竟問題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