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策劃書>

關於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篇

文思屋 人氣:3.27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篇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1

教育目的

l.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不講話,不搞小動作;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作業認真仔細做,書寫工整,按時上交不拖拉,有錯主動來訂正等良好學習習慣。

2.通過表揚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同學,在班內掀起人人爭學習習慣花的熱潮,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活動準備

1、培養兩位能幹的學生當主持人,並配備四個小助手。

2、請每位學生仔細觀察班中哪些同學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想一想自己還有哪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

4、準備一些優秀作業。

5、準備花瓣和大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主持人甲:我們背上書包都成了一年級的學生,上學了就要專心學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一起唱起《上學歌》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

主持人乙:小朋友,你們說我身上的花兒漂亮嗎(“漂亮!”)今天呀,我要看哪些小朋友能幹,就把花瓣送給他,還要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還是請老師跟我們說說吧!

老師:同學們,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那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做到下面幾點(拿出一張白紙,邊講邊在白紙上貼花瓣):上課專心聽,不講話,不搞小動作;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作業認真仔細做,書寫工整,按時上交不拖拉,有錯主動來訂正。養成了這些好習慣,就可以開出一朵鮮豔的大紅花(向學生展示自己貼好的大紅花)。

主持人乙:這麼多的小花瓣,到底應該送給誰呢

主持人甲:當然是送給學習習慣好的小朋友,對不對(“對!”)只是……

主持人乙:只是什麼呀

主持人甲:只是到底哪些小朋友是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呢

主持人乙:這還不簡單。我們看看他們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了哪些同學有好的學習習慣了。

上課認真聽講,不講話,不搞小動作;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得小紅花10朵以上的每人送一片花瓣,作業認真仔細做,書寫工整,按時上交不拖拉,有錯主動來訂正。得小紅花15朵以上的送一片花瓣,

主持人乙:下面請大家看一下自己手上有幾片花瓣,請有花瓣最多的小朋友上臺。

主持人甲:你們是怎樣養成這麼好的學習習慣的呢可以告訴大家嗎

(出示兒歌)

我們都是國小生,培養習慣最要緊;

上課應當專心聽,積極開動小腦筋;

作業認真仔細做,按時完成交得勤;

有了錯誤要訂正,知識才能學得清;

學習要有好習慣,我們牢牢記在心,記在心。

(邊念邊打節拍)

主持人甲:請全班同學仔細想一想,再討論在我們班裡還有哪些同學有這方面的好習慣,最好能舉個例子,大家如果同意的話,就邊拍手邊說;“對,對,對!我同意,他有這個好習慣。”(對主持人乙),你就拿一片花瓣送給這位同學;如果不同意,大家就不要拍手,讓老師來當裁判,你們說好不好(“好”!)

(四人小組討論)

主持人甲:好,同學們談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開始,要介紹的小朋友請舉手發言。

同學:XX同學上課很認真,老師經常表揚他,而且他總是能積極地開動腦筋,舉手發言。

(贊同的小朋友邊拍手邊說:“對,對,對!我同意,他有這個好習慣。”XX從主持人乙手中接過一片花瓣。)

主持人乙:剛才大家介紹得很好,原來在我們的同學中有那麼多好習慣。下面我們來看一則小品。

(小品表演)

鏡頭一:上課時,老師在上課,同學A開始做小動作,同學E則仍認真聽,此後用手輕碰他,提醒不要做小動作了。

鏡頭二:下課時,作業本發下來,學生B胡亂翻一下,有錯但沒訂正。同學C則叫他把作業訂正好後,再去玩。

鏡頭三:週末,兩人一起回家,學生D說:“我們去打遊戲機怎麼樣”同桌E則說:“我要做作業。”學生D說:“家庭作業嗎隨便。”同桌E說:“不管什麼作業都要認真做。”

看完小品後討論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

主持人甲:那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有沒有不好的學習習慣呢,有哪些呢?你以後準備怎麼做,也歡迎大家幫助他出出主意。

(學生介紹自己的不好的學習習慣,並說以後的打算。其他同學幫忙建議。)

主持人乙:相信這些同學在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幫助下一定會改正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的。

主持人甲:希望我們全班同學都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在一片歌聲中,甲乙主持人宣佈“學習花兒心中開”主題班會團滿結束。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2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一(1)班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餘,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餘,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影 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後)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 。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影,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資訊、資料的蒐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通過具體引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明辨是非、應當如何投身於道德建設中,從而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期國小生的道德風采。

二、活動準備:

前期策劃

中期節目排練

後期串聯

製作多媒體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講述《金斧頭的故事》。

2、師述:

相信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五千年,文明史,禮儀邦,德至上;國之魂,民之本,仁義禮,誠信善。明禮為先、誠信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則。古人將明禮之人稱為“謙謙君子”,將誠信之人贊為“一諾千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今天,我們將在這裡共同討論“明禮誠信”這一古老深遠有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

3、揭題:

《文明為先,誠信為本》

(二)、小品表演,蘊涵道理

1、小品《當我在路上撿到……》

2、師述:

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曲解,好像只有撿到數額巨大的錢款歸還了失主才叫拾金不昧,撿到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等,不歸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記得劉備曾經教導他的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人們的道德修養就是在這一點一滴逐漸培養起來的。

(三)、遊戲活動,玩中感悟

1、遊戲《找朋友》

遊戲規則:隨機發個每位同學標有a、b、c、d的卡片(不允許傳閱),以此將同學分為4組。指定2位組長,組長必須在1分鐘之內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的組員。組長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對所有同學發問,但每次只能問一個同學一個問題:你是×組的嗎?而參加的同學在遊戲進行期間不得說話、不得提示本組組長,如果遇到組長詢問只能回答“是”或“不是”。遊戲終了,以找到組員人數的多少分別給該組每個組員存入10—40誠信元。(誠信衝突:為了本組勝出,組員可能會對組長做出某種提示,也可能當他組的組長問及自己的時候謊稱自己是。這些都會造成一些誠信衝突。)

2、宣佈結果

(通過欺騙手段取得勝利將減去相應人數的組負)

3、各抒己見

(評論……)

四、現場採訪,揭示主題

1、採訪《校園隨手扔現象》

展示一些反映“隨手扔”的現象。

2、隊員甲:

我相信大家對這些圖片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些現象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在這裡,我想聽聽大家對這些現象的看法。

學生討論:略

3、隊員乙:

其實,只需要多走幾步路,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彎腰,這些現象就可以避免,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看看你的周圍是否有紙張,如果有,就麻煩大家做一個彎腰運動,我們共同來維護身邊的良好環境。

五、教師總結,學生感悟

1、師述: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這場聚會,感悟到:文明為先,誠信為本。讓我們做文明人,行文明風,做時代少年。讓我們一起來唱首道德歌,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

2、全班同學合唱道德歌,

在歌聲中,班會結束。

(掌聲響起……)

活動說明:

通過學生參與的環節互動,體現學生通過“明禮誠信”教育,認知、判斷、行為等方面素質的提高。在實施過程中,運用故事、小品、遊戲、現場採訪、歌唱等學生樂意接受的形式為引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明辨是非、應當如何投身於道德建設中,從而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期國小生的道德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