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耳聞不如目見的成語故事3篇

文思屋 人氣:2.2W

耳聞不如目見的成語故事1

出處:漢代劉向的《說苑·政理》。

耳聞不如目見的成語故事3篇

意思: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候在位50餘年,以善於用人而著稱,曾任用李悝為相國,吳起為大將,打敗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今黃河與北洛水之間)。魏文侯十分講求實際,獎勵耕織,興修水利,進行改革,從而使魏國成為當時的強國。

有一年,大學生勵志,魏文侯派西門豹去治理鄴城(今臨漳縣西)。臨行的時侯,魏文侯囑咐西門豹到鄴城以後要多調查研究,不要聽信傳聞,他說:“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再走近它,走近它不如用手接觸它。只有掌握真實情況,才能把事情辦好。”

西門豹到鄴城後,便深入到當地百姓中瞭解情況,嚴厲打擊和剷除了一批為害多年的巫婆、鄉紳,鼓勵群眾發展生產,把鄴地治理得很有成績,受到當地群眾的'擁護。

耳聞不如目見的成語故事2

【漢字書寫】:耳聞不如目見

【漢語注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成語語法】:複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耳聞不如目見的意思】:聞:聽見。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耳聞不如目見的近義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耳聞不如目見的反義詞】:道聽途說;

【耳聞不如目見的故事】

戰國初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名斯)建立了魏國。魏文侯派西門豹去治理鄴(今河北磁縣南),臨行前,魏文侯囑咐西門豹到鄴以後要深入調查,講求實事求是,不要輕信傳聞,他推心置腹地說:“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西門豹到鄴地後,到當地百姓中明察秋毫,瞭解情況,嚴厲打擊了一批胡作非為的達官貴人,鼓勵群眾發展生產,把鄴治理得井井有條,受到當地老百姓真心實意的擁護。

【耳聞不如目見例句】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自古失道破國亡家者,口説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臣請以陛下所目睹者言之。”

北齊.魏收《魏書.崔浩傳》:“耳聞不如目見,吾曹目見,何可共辨?”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就行也不是話,再住也不是話,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目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耳聞不如目見造句】

早就聽說小區有個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總是覺得不以為然,今日一見果然是耳聞不如目見。

她長得再漂亮,身材如何婀娜多姿我也只是聽人說,耳聞不如目見,我只有親眼見到才能去評論。

耳聞不如目見的成語故事3

【詞目】

耳聞不如目見

【拼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釋義】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出處】

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成語典故】

戰國初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名斯)建立了魏國。他在位長達五十年間,善於用人,曾任用李悝為相國,吳起為將。他還講求實際,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進行改革,從而使剛剛建立的魏國,成為當時的強國,曾打敗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今黃河與北洛水之間)。

有一年,魏文侯派西門豹去治理鄴(今河北磁縣南)臨行的時候,魏文侯囑咐西門豹到鄴以後要多調查研究,不要輕信傳聞,他說:“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足踐:靠近,走近;晦:暗。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耳朵聽到不如親眼看到,親眼看到不如再走近它,走近它不如用手接觸它。一般地說,一個人開始做官赴任,就好象猛地走進一間昏暗的屋子,過了一些時間眼睛才能逐漸明亮起來,才能看得清東西;眼睛明亮了才能辦事情,這樣事情才會辦得好,工作才能得到成功。

西門豹到鄴地後,便深入到當地百姓中去了解情況,嚴厲地打擊和剷除了一批為害多年的巫婆、鄉紳,鼓勵群眾發展生產,把鄴治理得很有成績,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