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帶有一字的成語故事

文思屋 人氣:3.17W

在歷史上帶有一字的成語大家有接觸過哪些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帶有一字的成語故事

帶有一字的成語故事一

【成語】: 一髮千鈞

【拼音】: yī fà qiān jūn

【解釋】: 發:頭髮;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危險得好像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髮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成語故事】:

韓愈,字退之,唐朝鄧州南陽人,是當時的大文豪,主張文以載道之說,以復古為革命,用散文代替駢文,影響當時及後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勞,他很反對佛教,唐憲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諫阻,得罪了皇帝,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結識了一個老和尚,這位和尚聰明達理,和韓愈很談得來,而韓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這位和尚往來比較密切,因而外間的人都傳說韓愈也相信佛教了。他的朋友孟郊(幾道),當時做著尚書,是最信奉佛教的。也為了得罪憲宗皇帝被貶謫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後,他也聽到人們的傳說,說韓愈已經信起佛來,他有點疑惑,因為他知道韓愈是反對信仰最力的人,為此,他特地寫了一封信去問韓愈。韓愈接到孟幾道的信後,知道他與和尚往來,才引起別人發生了誤會,馬上回信向孟幾道加以解釋。而且,韓愈對當時在朝的一班大臣們,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來蠱惑皇帝,大大加以評擊。他對皇帝疏遠賢人,使儒道墜落,頗為憤慨。信中有這樣的話: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共危如一發引千鈞……這是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極危險的`地步,好象一根頭髮,繫著一千斤重的東西。現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險的事情,往往就拿這句話來形容。這則成語見韓愈給孟尚書書,有:共危如一發引千鈞,綿綿延延,窪以微滅。之句。

帶有一字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一飯千金

【拼音】: yī fàn qiān jīn

【解釋】: 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成語故事】: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侯,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勞的僅能以雙手勉強餬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隨從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這句成語就是出於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們運用這成語時,必須透徹地瞭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樂於助人的人,是永遠不會想人報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於友愛、同情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幫助,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千金的。

帶有一字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一籌莫展

【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

【解釋】: 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成語故事】:

南宋孝宗十年(公元1173年),溫州瑞安年僅18歲的蔡幼學便一舉奪取朝廷禮部會試的第一名,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進土。當時的宰相張說就是宋孝宗的一個親戚。朝中的政務全被張說一人獨攬,政治腐朽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蔡幼學上書宋孝宗,慷慨陳詞,直率地批評朝政的失誤。認為宰相張說權勢太大,不明大體,有些做法近乎胡作非為,應該受到嚴厲懲處。奏章傳到宰相張說的耳中,他氣惱得大叫不止,非要將蔡幼學降職使用不可。時光如梭,這一年宋孝宗死去。即位的宋寧宗決心重振朝綱,在自己當政時要有所作為。於是,寧宗下令朝臣和地方官廣開言路,放言為朝廷提意見,批評朝政。一直受到壓制的蔡幼學看到皇帝要有所作為,心中萬分高興,便連夜草擬奏章,呈給寧宗。蔡幼學在奏章中寫道:“陛下要打算當一名賢明、有作為的君主,必須抓住三個方面:一是要孝敬父母;二是要注意選拔品質高尚、才能超群的人擔任重要職務;三是要減輕賦稅,立法寬厚,使老百姓體會到朝廷的仁愛。”“要想抓好這三方面的事情,最根本的一條是抓住宣傳教化這一重要環節。近些年來,一些心術不正的人大量製造輿論,目的在於排擠品德優秀而又有傑出才能的人。眾大臣們有人心朝廷和陛下效力,但又怕招惹是非,身遭不幸。親近的人有意為朝廷辦事,常常擔心與皇帝的意見不符。“朝中有學問的人不少,但他們不敢坦誠地說出自己正確的意見,使您一點辦法都沒有(多土盈廷而一籌不吐)。在這種情況下,不抓緊興辦教育,廣泛地選拔人才,怎麼能使天下的仁人志上振奮精神呢?”寧宗將蔡幼學的奏章反反覆覆地閱讀了許多遍,對蔡幼學的學識、人品、對朝廷的忠心十分欣賞。於是,準備提升蔡幼學的官職。但是宰相韓胃卻極力反對。宰相韓胃這個人也是個不學無術之徒,極力排斥與自己政見不合的官員。剛直的蔡幼學,不得已,只好離開京城,到外地做官去了。後人把蔡幼學奏章中的“一籌不吐”,久而久之說成“一籌莫展”。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