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新型農民如何創業

文思屋 人氣:1.58W

農民怎樣從開啟開始創業?農民創業有哪些優惠政策?如何才能實現穩妥創業?

新型農民如何創業

“養豬”書記紮根農村和村民共同創業

寒冬十二月,年關將至,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清早起床後,一個身影習慣性地前往離家不遠處的豬舍,走兩圈,看一看,有沒有什麼異常情況,沒有他心裡才踏實。早上到豬舍檢視豬的長勢是他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情。而除了檢視豬舍,他還要忙村上的事,幫助村民排憂解難。這就是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磨溪鎮板倉村支部書記盧雙華每天的生活。

盧雙華,1986年出生在安居區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08年,從四川民族學院畢業後,盧雙華回到老家發展。這一年,恰好考上村官的他,選擇了紮根農村創業養豬,這一干就是7年。這7年,他走過了不平凡的創業生活…..

從村官起步

寒窗學子返鄉走上創業之路

2008年,隨同一大批高校畢業大軍,畢業於四川民族學院的盧雙華走出了校門,回到了老家磨溪鎮板倉村。

盧雙華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常年在西藏打工。2008年7月,盧雙華回到老家,準備考教師,考村官,希望能儘快謀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幸運的是,他考上了村官,當年9月就正式上崗。

對於大學生村官,盧雙華瞭解不多。“反正就是在村裡做事情,也有可能繼續當農民。”一聽朋友說“窩”在鄉壩頭當農民,盧雙華心裡涼了許久。“一個月只有900多元的工資,去除了保險就更少了。”面對這樣現實的困境,盧雙華坦然,曾一度感到糾結和茫然。

板倉村並不富有,村民的收入也很低,大多數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去了。作為村官的盧雙華白天黑夜都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村民的出路在哪裡?自己的出路在哪裡?”看著家鄉大片大片的撂荒地,一條條村道路不通,村子經濟發展落後。思來想去,他決定留下來,就在家鄉創業,通過自己創業率先示範帶動更多的村民創業致富。作為村幹部,盧雙華理清了自己的發展思路,明確了發展目標。

 兩次跌倒兩次爬起

創業路上歷經坎坷堅持夢想

在得知兒子考上村官後,遠在西藏的父母感到十分的欣慰。同時瞭解到兒子還要在老家創業的事情,父母更是表示支援。盧定保夫婦一直外出打工,供兒子上大學,積蓄不多。但為了支援兒子創業,夫婦倆還是東拼西湊了2萬元。

盧雙華通過多方走訪,發現村裡有種冬瓜的傳統。2009年初,他種下20多畝冬瓜,可到了上市的時候受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大量冬瓜賣不出去,最後賤賣,甚至爛在了地裡,。第一次創業就虧損了1萬多元,宣告失敗。認真地總結經驗教訓,盧雙華深刻認識到了市場供求的道理,明白了資訊不通和技術落後帶來的危害。

“不甘心,真的很不甘心。”盧雙華回憶起當時的心情,依然能深刻感受到那種湧動在血液裡的幹勁。2010年,他又盯上了林下土雞養殖專案,找親戚朋友借款幾萬元,承包下村民的幾十畝沙田柚林地,買來500只雞苗,還沒等土雞上市,才飼養三四個月的時間,一場雞瘟又摧毀了他的夢想。看著眼前一堆堆的死雞,盧雙華只有發呆。

反覆思考,反覆總結。盧雙華深刻明白,要幹成一件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受挫的心理,更肩負沉重的壓力,他依然渴望幹成、幹好一件事情。他不僅要打拼自己的事業,更要給村民做好創業的示範。接下來一段時間,盧雙華走訪技術部門,網上查閱資料,進一步調研當地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市場的行情。經過一番充分準備,盧雙華幾乎掏空了家裡的積蓄,再一次邁開了創業的步子。

“養豬,養豬……”提出這個專案,盧雙華有自己的思考:養豬切合農村種養殖的實際;養豬可以買保險,能夠進一步降低風險……盧雙華花了4個月的時間,先後到重慶、成都、遂寧等地拜訪生豬飼養大戶和相關專家瞭解行情與技術。

2011年,轉包了村裡以前養兔的舊圈舍,盧雙華開始著手謀劃養豬的專案。這一年,父母從西藏務工返家,打算就在老家幫兒子養豬。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盧雙華首先飼養了10幾頭豬,通過自繁自養的方式,逐漸擴大了養殖規模,經過努力,目前數量已達到200多頭。一年存欄生豬200多頭,出欄600到800頭,按照目前7元/斤的市場行情,一年生豬出欄收入在20多萬。

 追逐夢想

“養豬”書記成村民創富標杆

轉包舊圈舍,養豬200多頭,這只是創業的起始。盧雙華透露了自己今後一個時期的創業打算:一是探索學習放養;二是吸納村民建立養豬專業合作社。盧雙華說,不僅要擴大養殖規模,還要改善養殖環境,創新養殖模式,同時帶動村民加入養豬行列,帶領村民創業共同致富。

看著村支部書記盧雙華種冬瓜、養雞、養豬,經歷坎坎坷坷,大多數村民都是持觀望態度。同村的曹大明以前做種養殖業總是沒有底氣,不是怕養不好,就是怕賣不好。看到“養豬”書記盧雙華創業成功了,他心裡癢癢的想試一把。“一個大學生都會養豬,我們這些老農民還怕養不好嗎?”50歲的曹大明走上了養豬的道路,他經常找年輕的支部書記盧雙華交流,向他“取經”。今年來曹大明逐步把養豬的規模擴大,和老伴兩人養了20多頭豬。“比出去打工強,比以前的收入高多了!”曹大明笑著說。

如今,在磨溪鎮板倉村,村支部書記帶頭養豬,村主任也帶頭養豬、種植沙田柚。同樣,和曹大明一樣,村裡其他10餘戶村民跟著發展養豬、養雞,種植香椿、沙田柚等農村經濟實體,村民創業致富的信心滿滿,幹勁十足,日子越來越充實!

農資人轉行做種植大戶,要讓農民不種田就能先得錢

魏剛勝 ,男,漢族,1974年11月出生,高中文化,四川省梓潼縣許州鎮南江村人。現任梓潼縣禾稼歡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梓潼縣陳家河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縣黨代表、優秀共產黨員、產業發展致富帶頭人。

他曾是一名農資經銷商,由於頭腦靈活、善於把握商機、誠信經營、手腳勤快、服務周到家,短短的幾年時間,在全縣的農資經銷商中名聲顯赫,日子過得有滋有味。2012年,他和幾個朋友決定流轉土地,從事糧食種植,經過幾年的摸索打拼,自主經營土地3000多畝,種植優質水稻、小麥,並於2014年,註冊登記成立了梓潼縣禾稼歡農機專業合作社,帶領合作社成員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從而實現合作社自身發展和帶動周邊鄉鎮農戶發展,達到互利共贏目的。魏剛勝實現了一次華麗的轉身,在黃土地上書寫了一段傳奇的創業故事,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領頭羊”。

歷經幾年的發展,他深深的感悟到:只要心正、肯幹,就有你的一片天。

農資人的轉變

魏剛勝是一名農資經銷商,與種糧結緣,還有一段故事,2012年後,他深深的感覺到,農資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不賺錢了,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了,年齡越來越大了,看到因農民外出打工,導致一些農田撂荒增多的現狀,非常心痛。為此,他和朋友經常一起討論分析農資生意不好做的原因,思考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2012年下半年,他參加縣上的會議,聽到縣委書記講:“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糧食安全”等問題後,他豁然開朗了,心中燃起了一個願望,那就是流轉土地,準備在田間地頭幹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種糧夢。

說幹就幹,他就和幾個朋友商議後決定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種糧食。雖然大家也是農民出生,且長期從事農資、農機銷售等工作,但是根本不懂種田,面對一下子流轉過來的500多畝土地,問題就來了,秧苗怎麼育?怎麼移栽?怎麼管理?怎麼涼晒等問題一個接一個的'擺在了面前,不知道如何是好?

經苦苦的思索後認識到,走以前的老路,肯定不行了,於是在向縣農業局專家學習、請教後,決定走“規模化、機械化、優質化”種植道路。購買了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等配套農機具。實現了從整田、機插、機收等環節機械化種植生產,降低了勞動強度。當年,水稻畝產就達到500公斤,加之糧食價格好,淘到了轉行種植糧食後的第一桶金。嚐到甜頭後,信心更足了。於是,他們利用手頭資金,加上縣裡的相關扶持政策,繼續把外出農民的土地以相對較高的價格流轉回來,規模越做越大。

創業路有苦也有甜。

2013年4月份,正是育秧苗的關鍵時節,一天凌晨2點左右,突然颳起了肆虐的大風,為保護幼嫩的秧苗不受暴風的殘害,大家從溫暖的被窩爬起來,帶上工具,去加固育秧溫床,汗水掛滿了臉龐,泥水沾滿了衣裳,大家欣慰的笑了,又投入新的一天。在以後的育秧時節,這樣的情景總會如約而至,在他們看來是老天的考驗,更是對收穫的獎勵。

創業路越走越寬。

隨著經營規模不斷大和市場供求關係變化,銷售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向農業部門諮詢後,開展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分析,決定走優質化的道路。他們率先大面積引入優質稻品種,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嚴格按照《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和品質。他們加大投資,購買了水稻育播機、打土機、電動噴霧機、烘乾機、貨運農用車等各型農機具,實現了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2015年,合作社投資300萬元收購梓潼縣陳家河米業加工企業,合作社生產的稻穀全部加工後出售,糧食商品率100%,“陳家河牌貢米、香米”在周邊縣市市場供不應求,實現了從單純的生產過程,轉變到農產品加工環節,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很好的解決了農產品賣難的問題。

農業社會化服務解燃眉之急

多年來,農民家家戶戶育秧苗,費工、費時、成本高,如有管理不當,還要死苗,農民真是欲哭無淚。此時,他發現了商機,合作社有育秧機,有技術人員,有成熟的管理經驗,也要育秧苗,可不可以育成秧苗,賣給農民栽插,說幹就幹。2014年育秧季節,他們就跟周邊演武、小埡、豢龍等鄉鎮農民、家庭農場採取實地現場觀摩、音像宣傳,搞代育秧苗,與農民簽訂育秧協議500份、育秧25000盤,栽插面積1000畝,受益農民在育秧、栽插環節既解決了育秧技術和田間管理又通過機械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力,每畝節約成本120元,合作社實現育秧收入15萬元,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他們的育秧業務也越走越遠,育秧收入和栽插面積也連年翻翻。

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由於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在家種田的農民絕大多數年齡偏大加之農忙季節特別是秋季陰雨綿綿,要搶收、搶種,又要搶天晴晾晒糧食,但缺乏勞動力,往往顧此失彼,很多糧食因晾晒不及時,黴爛變質,損失慘重。他們就充分發揮機械烘乾和倉儲設施的優勢,組織召開理事會成員會議群策群力,圍繞在保證合作社烘乾和儲存的前提下想辦法,一是在現有烘乾裝置的基礎上增加一臺30噸烘乾機,二是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三是加工部門由兩班倒改為三班倒。幫助解決農民和家庭農場的糧食烘乾、倉儲,使收穫的糧食顆粒歸倉。2016年,烘儲糧食2500噸,收入15萬元,更獲得了廣大農民的好評。

面對未來,魏剛勝有自己的打算。“成績只屬於過去,不能說明現在和未來,農業行業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淘汰,更好地為農戶服務。”他說,“這輩子,我只想幹好這一件事情。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為了帶動周邊更多的人共同致富,註冊成立的合作社,目前已吸納周邊百來戶群眾加入到合作社中來,通過為群眾提供技術指導、物資服務,幾年來,累計為群眾節約資金60萬元。以魏剛勝為首的合作社秉承“民辦、民管、民受益,專業合作天地寬”的宗旨,實現了“農民種地不下田,收割稻穀不落地,不種田就能先得錢,打工又能掙份錢的祥和景象。

TAGS:創業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