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金融危機時期積極政策保就業

文思屋 人氣:1.59W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減緩。2008年末,一向穩定的就業形勢發生微妙變化,其中一個明顯標誌就是在沿海地區外向型企業謀生的一些農民工提前踏上返鄉之路。

金融危機時期積極政策保就業

據權威部門估算,返鄉的農民工大約佔外出農民工的5%,如果以1.3億外出農民工的總量計算,2009年將有約650萬返鄉農民工面臨再就業問題。與此同時,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預計,2009年全國還有610萬大學畢業生作為城鎮新增就業的主要力量進入勞動力市場。

而在這兩個龐大的就業群體之外,還有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等,明年我國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

就業領域釋放警惕訊號

12月15日,2009年《社會藍皮書》釋出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陳光金稱,2008年中國社科院進行的抽樣調查失業率為9.4%。這一資料整整比政府公佈的統計資料,即登記失業率(截至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多出兩倍。

“測算方法上和結果上都有很大不同。”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發展室主任李煒稱,目前政府的登記失業率是指失去工作崗位的人口,尤其是城鎮失去工作崗位的人口,到勞動社會保障部門開設的職業中介部門進行登記作為測算的指標。而該研究機構的測算方法的內涵更廣,包括有工作意願、找過工作但沒有就業的人口。“按這種測算,在中部和西部地區,失業率超過10%。而在大中城市,失業人口比例佔到大概10.1%。”李煒稱,2008年的失業率調查樣本中包含那些已經失業但沒有返回農村的農民工。

在整體就業形勢不佳的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將面臨更大壓力。

《社會藍皮書》顯示,2007年,大學生的失業率高達12%。同時,就業結構也出現問題,中國社科院對今年上半年對2007年高校畢業生22萬多人在幾個城市的考察顯示,2007年,大學生自主創業型就業極少,只有1.2%。專業與職業相關佔多數,但專業不對口的超過1/4。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絕大多數仍在尋找工作;沒有工作也沒有準備讀研的大概佔到2.2%。

“如果今年也有這個比例,500多萬的大學生裡面可能有13萬人會變成沒有工作,有工作與專業無關的佔28.6%,有工作與專業有關的佔55.1%。”陳光金分析,“到年底,可能會有150萬大學生不能實現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表示,雖然2008年中國城鎮就業未受明顯衝擊,但2009年就業工作面臨的困難和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他認為原因有三。首先,2009年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回落,尤其是出口下降,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其次,普遍出現的實際工資上漲將導致企業用工成本提高。第三,從緊的貨幣政策、外貿出口的下降等已經對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突出表現在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和資金短缺上。

事實上,嚴峻的就業態勢在2008年初以來就開始顯現。雨雪冰凍災害、特大地震災害、嚴重洪澇災害等造成一批企業停產、停業。進入10月以來,就業領域更是發出警惕的訊號,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增速下降,企業的用工需求出現下滑,崗位流失嚴重。

“至少我從清華大學這個很微觀的角度看,很不樂觀,招聘的機構少了50%。很多外企還來招聘,但只是做宣傳,並不是真的僱人。”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說。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不僅本身尚未見底,而且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進一步加深,其嚴重後果還會進一步顯現。

政府打出組合拳

“必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到2009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時明確指出。

為應對就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部署了涉及就業的政策措施。

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繼續加大對“三農”、就業等方面的.支援力度。同時提出,支援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有效引導結構調整。

針對農民工這支龐大的勞動力大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指出,要高度重視農民工就業和促進農民增收出現的新情況,最大限度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空間。隨後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具體部署了農民工就業問題。要求廣開農民工就業門路,加強農民工就業能力培訓,扶持有條件、有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等。

事實上,為了穩定就業局勢,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有了新的突破。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11月17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將已在用工地穩定就業半年以上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失業登記。另外,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範圍除了失業保險金和就業服務這兩個方面以外,還可以用於社保補貼和其他崗位補貼等。

與此同時,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採取措施,加強職業培訓,提供更多公益性崗位,幫助農民工返鄉創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等。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莫榮說:“從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臺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政府對就業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

服務業和中小企業

就業潛力巨大

來自勞動保障部專項課題研究小組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2007年為30%多,遠低於已開發國家70%至80%的水平,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8%以上,佔社會就業總量的80%至90%。

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唐駿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濟危機下,大學生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因為隨著國內大學的擴招,現在的大學生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再也不是過去所謂的高階人士。我們看到,在國外,很多的列車服務員、餐廳工作人員都是大學生,都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對中國的大學生來說,調整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目前也是就業最大的生力軍。

另據社科院釋出的藍皮書報告介紹,隨著高校逐年擴招,大學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而公共部門對大學生的新增需求越來越少,大學生求職成功的機會相對而言可能越來越小,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基本上一次性由過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而2008年65%左右的就業率基本穩定,要想使大學生就業率明顯提高,必須認真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深層原因,有的放矢,進行綜合治理。

此外,高校畢業生不能僅僅寄希望於“等、靠、要”就業崗位,而是要善於走出一條新路來,更多地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創業式就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機會型創業的比重。要實行促進就業的工商、財稅、金融政策,積極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加強創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讓高校畢業生成為創業的主力軍。

根據聯合國規定的統計標準,中國的就業壓力是世界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超過9億,比美、日、英、德、法、義大利、加拿大這7個已開發國家人口總數還多3億人。

按照部署,明年中國將加大財政對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的支援力度,以吸納更多的勞動力。與此同時,政府還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空間。

此前,中國啟動了4萬億擴大內需投資計劃,僅鐵路投資,明年就能增加600萬個就業崗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出,國家正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正常經營,擴大就業;組織開展大規模職業培訓,讓暫時找不到工作者增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