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旅遊>導遊詞>

南京旅遊景點導遊詞

文思屋 人氣:7.43K

導語: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南京旅遊景點導遊詞,歡迎大家觀看。

南京旅遊景點導遊詞

南京旅遊景點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素有“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參觀遊覽。我是江蘇省中旅的導遊員xxx,大家可以叫我x導,或者小x。我身旁這位是司機x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十分了得,請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倆可以給大家帶來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人們常說:不到故宮、長城就等於沒去過北京;不到外灘船遊浦江、登東方明珠或金茂大廈就等於沒去過上海;不長到西湖、宋城就不知杭州的千年風情;那麼不到中山陵你就等於白來了一趟南京。大家都是大老遠出來旅遊的,有的以前也許來過,有的以後可能再來,還有的可能旅遊完這一趟以後就不會再來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多看一看其中的經典精華少留一些遺憾。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面積8萬餘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6年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區內,前臨平川,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從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莊嚴簡樸,別創新格。

中山陵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均取得極好的效果,音樂臺、光華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行健亭、永豐社、永慕廬、中山書院等建築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陵墓周圍,構成中山陵景區的主要景觀,色調和諧統一更增強了莊嚴的氣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巨集偉的氣勢,且均為建築名家之傑作,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

陵墓建築按南北向中軸線對稱佈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緩坡上,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的“自由鍾”,取“木鐸警世”之意。山下孝經鼎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南面入口處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表現如鐘下的懸索。墓道坐北朝南,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石階、大平臺、祭堂、墓室等建築,與四周的圍牆形成了大鐘的本體。最高處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築,到牌坊平面距離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後的.墓室表現為大鐘的鐘鈕。

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代表著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兩百萬同胞;8個平臺,象徵著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臺階用蘇州花崗石砌成。

整個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花崗石牆面,顯得莊重肅穆,青色象徵青天,也符合中華民國國旗的顏色——青天白日滿地紅。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以此來顯示孫中山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

主要建築

為迎孫中山靈柩,從南京下關碼頭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柩大道,名“中山路”(即今南京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東路)。靈柩所過之處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紀念。(中山碼頭,中山橋,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逸仙橋,中山門,陵園路)[1]

 孝經鼎

相當於整個鐘的掛扭,位於陵墓廣場正南,1933年秋建成,是中山大學同學與戴季陶捐贈。鼎內藏六角銅牌,刻戴母手書“孝經”全文,鼎面鑄“智、仁、勇”三字。

 博愛坊

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岩牌坊,上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石坊後是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

陵門

沿墓道前行為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

碑亭

再進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闊約12米,高約17米,一塊高約9米的碑石上刻著由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政府內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延闓(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漢民和吳稚暉)。手書的“中國國民政府葬總理孫中山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孫中山當年以袁世凱保證清帝退位為條件,答應薦袁以自代,辭去臨時大總統,由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所以是以國民政府總理的名義下葬)的鎏金大字。字為顏體。

石階

從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落差73米。392級石階象徵當時中華民國人口3億9千200萬。臺階用蘇州花崗石砌成。最高的平臺有華表兩座,後為祭堂。

祭堂

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築,處在山頂最高峰,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高28.7米,長30米,寬24.7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門為鏤花紫銅雙扉,門額上分別刻有:民主、民權、民生。中門上嵌有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直額。

祭堂中央供奉孫中山坐像,高4.6米,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羅蘭竇斯基在法國巴黎用義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底座鐫刻六幅浮雕,是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寫照。

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著孫中山手書的遺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 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之墓”石刻。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孫中山漢白玉臥像,下面安葬著孫中山的遺體。墓穴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

殿堂四周有反映孫中山革命事蹟的浮雕。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著孫中山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總理遺囑》,穹頂上繪有巨幅國民政府黨徽。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之墓”石刻。

 墓室

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處,與起點平面距離700米,上下落差73米。頂部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國民政府黨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鋪砌。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孫中山漢白玉臥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遺體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著孫中山的遺體。用一具美國製造的銅棺盛殮。墓穴直徑4米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圓形墓室內圍繞漢白玉欄杆俯視靈柩上的臥像。

鐘頂為山下半月形廣場,廣場南端的鼎臺為鐘紐,鍾錘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因此整個大鐘乃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陵園周邊

中山陵兩側,長眠著近代民主革命時期的一些風雲人物,如孫中山的親密戰友和國民政府政要等。1928年,國民政府決定在中山陵東側的靈谷寺址改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增建牌坊、紀念堂及紀念塔。在由靈谷寺無樑殿改建的紀念堂內,鐫刻著北伐、抗日諸役陣亡將士姓名軍階,據計當時共刻碑10塊,有人名33000多個。鐘山北麓,還有座莊嚴肅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著3306位為抗日而捐軀的中、美、蘇等國烈士姓名。

好啦,講了那麼多,終於結束了,祝你們一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