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旅遊>導遊詞>

內蒙古的導遊詞範文

文思屋 人氣:1.46W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為大家整理了內蒙古的導遊詞,一起來看看吧!

內蒙古的導遊詞範文

內蒙古的導遊詞1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導遊杜希銘,歡迎你們來到內蒙古,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吃到這裡最好的牛、羊肉。

今天,我們先來到有名的呼和浩特睡一晚,明天就去最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現我,我們腳下這片草原是中呼倫貝爾大草原,這有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大草原上有蒙古包,牛羊成群,就像天上的白雲,數也數不清。這裡的牛肉、羊肉,非常好吃,如果品嚐了,都會流連忘懷,不想離開這個大草原。大家請往前走一步,我們就來到騎馬場。騎馬的方法是不要把包放在馬的後面,要不馬就會一走一跳,而且不能催馬走得快,因為我們不是它的主人,所以它不會任你擺佈的。我們就到下一個景點。

我們來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沙漠的沙子非常細,只有螞蟻那麼大小,所以最好不要把細小的沙子弄到衣服裡面去,在沙漠可以騎駱駝,玩沙灘車,和滑沙,我們先騎駱駝,騎駱駝會圍著沙漠走一個大圈,真的神奇,駱駝是不會迷路的,玩沙灘車必需要一起玩,要不就會被掉進大坑裡。沙漠裡的遊戲確實很刺激,其實在裡面呆一天也玩不完,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了,今天就玩到這裡,希望大家有時間再來這美麗的內蒙古遊覽。

內蒙古的導遊詞2

歡迎大家來到讓晒,內蒙古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它自古以來就是以北方民族為主的民族聚居的家園.早在炎黃時代,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躍在歷史舞臺上.黃帝曾北逐葷粥.夏朝,葷粥與夏為鄰,有著密切的聯絡,商朝,甲骨文大量記載了在今山西、陝西境內和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土方、鬼方等北方民族及其與商朝的經濟文化聯絡.

遊客們都知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上部,有一快狹長的橫跨東北、華北、西北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遼闊、美麗、富饒的內蒙古自治區.在這遼闊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豐美的牧場、肥沃的農田、廣闊的水面、眾多的野生動物和無盡的地下寶藏,素有"東林西鐵、南糧北牧、遍地礦藏"之美稱.它的土地面積有118.3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2.3%.

這裡的草原有呼倫貝爾、科爾沁、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鄂爾多斯、阿拉善.現在我來到的是XXX草原.這裡的天比別處的更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草原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它正在向我們招手.

前面的蒙古包是遊牧民族的住處.我們的蒙古人民是非常好客的,不管是否相識,他們都會熱情地接待.

內蒙古還有"歌鄉""舞海"之稱.歷史上著名的<蒙古密史><江格爾>等著名的文學作品,現在大家喜歡的<吉祥三寶>,都出自內蒙古.

內蒙古不但景美,人也美.確確實實的是人傑地靈啊!

內蒙古的導遊詞3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歡迎到呼倫貝爾觀光遊覽!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美麗的草原為什麼叫呼倫貝爾草原。這裡(呼倫貝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的時候,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姑娘叫呼倫,小夥叫貝爾,一天妖魔莽古斯搶走了呼倫姑娘,吸乾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黃,牲畜倒斃。為了救草原,救呼倫,貝爾日以繼夜,長途跋涉尋找妖魔。由於勞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覺中,他看到了呼倫被妖術變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風沙中受煎熬。貝爾醒後,用水澆灌,呼倫恢復了人身,妖魔不罷休,重新搶回了呼倫。為了救草原,呼倫設計智取了妖魔頭上的神珠吞下,變成了湖水,同時,貝爾也殺死了眾小妖。貝爾在湖邊找不到呼倫,悲痛欲絕,縱身躍入湖中。頓時,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兩個湖泊,呼倫湖和貝爾湖,烏爾遜河把兩湖緊緊地聯在一起。草原上的人們為了永遠懷念他(她)們,就把這版草原取名為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面積為250.557平方公里,現有266萬人口,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其中有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滿、俄羅斯等36個民族組成。呼倫貝爾草原由於未受到汙染,被人稱之為“綠色淨土”。

(進入草原時)

現在,我們已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你我遠離了城市,遠離了鬧市,走進了草原,你看,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往遠看,草原上盛開著無數種野花,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馬群、牛群、羊群飄來飄去,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年羊”的優美景象。

(來到蒙古包)

這就是剛才我們在車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來迎接我們了,當然了,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式。在進蒙古包前,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的蒙古牧民在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時,他們總是走出包外熱情迎接你。迎客時,他們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禮,隨著“賽、賽白努”(好!您好!)的.問候,客人被請入包內,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間,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製品請大家品嚐,過一會兒,又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製品請大家品嚐,過一會兒,又會端上“手扒肉”,同時,還會向您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美酒和歌聲在一起,就像藍天和白支、綠草和鮮花在一起。在民間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草原牧人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餚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揚動聽的馬頭琴廣袤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僅能歌而且善舞。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傳統的民族舞蹈。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傳統的民族舞蹈,還會看到節奏歡快,舞步剛勁在現代民族舞蹈。現在我們就進蒙古包,當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藍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有著嫻熟騎馬和有著嫻熟騎馬技能的牧民手持馬杆、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想體驗一下嗎?膽大的不妨騎上蒙古馬跑上幾圈,要不騎上駱駝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騎馬或駱駝的話,沒關係,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車”,也可找到遊牧生活的樂趣。

(介紹蒙古族人的身體狀況)

到草原親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個不是風姿綽約、挺拔健美?小夥子哪一個不是盤腱突露、充滿誼氣與力度?據說這與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馬上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同時對長期以來養育瞭解空虛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壯盤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紹蒙古族飲食習慣)

先說奶茶:主人把磚茶搗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鄭著茶末嘩嘩響起時,倒進鮮牛奶,喝著這樣的奶茶,從風雪嚴寒歸來的牧人頓時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幾塊奶豆腐、幾塊羊肉,就算一頓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幹、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黃油等。正餐可以肉食與麵食調劑。

來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遺憾呢!手扒肉是把洗淨的全羊切成幾大塊放在清水裡煮,開上兩滾,離火起鍋,持蒙古刀,邊割邊吃。蒙古人認為肉的外表剛變白,肉裡透著微紅的血絲,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營養。

(介紹蒙古族服飾)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會生產實踐的產物。穿袍要配上腰帶和頭飾。袍子領高袖長,為的是保護脖子手腕不被蚊蟲叮咬;袍身鬆弛寬展,既能馬上運動自如,又可裹住膝蓋腿腕不受風寒。而今,草原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各位服裝已進入草原,但是,袍服畢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遺產,在蒙古人眼裡,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識和民族觀念的象徵。

(介紹蒙古包)

來到草原,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造嗎?

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氈帳——蒙古包。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說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說說蒙古包的構造:牧民用石塊壘起圓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繩穿成的“哈納”(牆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狀,並搭上“烏尼”(椽子)片。而後在“哈納”和“烏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氈或獸皮,一座呈圓形尖頂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圓形蒙古包對大風雪阻力小,下雨時包頂不存水,門小且連著地,雪不易堆積,網狀牆便於搬遷時摺疊,適合遊牧生活,這也許就是蒙古包的結構幾千年不加改變的原因吧。

內蒙古的導遊詞4

各位遊客,女士們、先生們、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短短几天的內蒙古之旅就要結束了。經過這幾天的親密相處,我們彼此間結下了比較深厚的情誼。然而,中國有句俗話:“十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還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只得道聲“拜拜”了。唐詩中有“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名句,我們的分手雖然沒有生死戀人那麼嚴重的程度,但確實是有點難捨難分的滋味啊。

大家在內蒙古的數日裡,飽覽了雄渾壯美的草原、大漠、山川風光,親睹了成吉思汗陵等著名景區之誘人風貌,體驗了濃郁的蒙古族風情,領略了內蒙古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圓了一個內蒙古綠色之旅的陳年美夢。我想大家還是乘興而來,高興而歸的。說實話,這愉快的、順利的、有著人生紀念意義的內蒙古之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真還是全賴各位團友、尤其是領隊先生(女士)和全陪×導的大力協作、相互關照、真心支援與密切配合。在此,我和司機×師傅代表旅行社老闆及全體員工對各位表示由衷的謝意!(鞠躬,莊重而面帶微笑)請讓我發自肺腑地對大家再說一聲“塔勒兒哈拉”(謝謝)!

朋友們,“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願我們心相知,意相通,萬水千山總是情,天長地久,友誼長存!

朋友們,我們的接待與導遊服務工作、乃至景區建設工作有什麼不盡如人意之處,請大家留下寶貴意見,我們定當儘快整改,以盡力塑造內蒙古旅遊的良好形象,促進內蒙古旅遊業、乃至中國旅遊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最後,祝大家身心俱健,旅途愉快,一路順風,收益多多,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朋友們,後會有期。“百耶什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