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燈謎>

中國傳統文化燈謎

文思屋 人氣:1.78W

謎語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字遊戲,也是民間語言花園裡一枝色彩誘人、異香撲鼻的山野奇葩。它曲折別緻,變化多端且寓意奧妙,耐人尋味,不僅有其獨特的思想藝術價值和社會文化功能,而且源遠流長,凝聚著民族的豐富智慧和美好情趣。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燈謎,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傳統文化燈謎

1.利用漢字字形制謎

(1)拆字法

乘人不在。(猜字一)謎底:乖。“乘”字中的“人”形被拆開隱卻,剩下的便是“乖”。

春節放假三天。(猜字一)謎底:人。“春”字形拆開,隱去“三日”的筆畫,剩下的便是“人”字。

加一倍不少,加一畫不好。(猜字一)謎底:夕。“夕”加一倍成“多”,加一畫成“歹”了。

(2)合字法

陰陽曆合訂本。(猜檔名一)按義猜是“說日月書”,日、月合為“明”,謎底便成“說明書”。

封山造林。(猜文娛名一)按義猜是“圍其木”,“其”、“木”合為“棋”,謎底便是:圍棋。

(3)離合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猜字一)謎底:踵。“千”加“裡”是“重”,再加“足”是“踵”謎面是離開的,謎底是合字。

個個官中人。(猜古人名一)謎底:管仲。“個個”加“官”是“管”,“中”加“人”是“仲”。謎面是離開的,謎底是合字組成人名。

記一半,忘一半。 (猜字一)謎底:忌。這是先將“記”,“忘”二字各拆一半,然後再將前字的“己”和後字的“心”組合。

(4)增損法

向前一直去。(猜字一)謎底;句。“向”字前損卻一“1”,即句。

兩客走了座上空。(猜字一)謎底:莊。“座”字少了兩客“從”,自然就成了“莊”了。

四張嘴有頭無尾,

四張嘴有尾無頭,

四張嘴有頭有尾,

四張嘴無頭無尾。(猜字四)謎底:由、甲、申、田。其中由、甲、申都是增筆的。

(5)象形法

猴子翹尾巴。(猜字一)謎底:電。“電”,甲骨文、金文像“閃電”的樣子。現在的'寫法已經不大像“閃電”,倒是有點像猴子翹尾巴。

三頭六臂。(猜字一)謎底:眾。“眾”字由三個人合成,每人一頭二臂,分共便是“三頭六臂”。

(6)變形法

部位相反。(猜字一)謎底:陪。“部”字中的“音”、“月”移位。

橫行凶相畢露。(猜字一)謎底:區。“凶”字橫置即成區。

倒片。(猜字一)謎底:爿。“爿”就是“片”字倒過來。

阿查真古怪,拿鞋當帽戴。 (猜字一)謎底:香。“查”下“一”移至頂上變成”香”。

2.利用漢字同音相諧制謎

誤將頑石作珍奇。(猜《紅樓夢》人名一)。謎面意思是“假寶玉”,“假”音諧“賈”,故謎底是“賈寶玉”。

要公開討論。(猜成語一)謎面意思是“不可私議”,“私”與“思”同音相諧。故謎底應是“不可思議”。

二十七文三入分。(猜詞語一)謎面意思是“九文”,“九文”音同“久聞”,故謎底是“久聞”。

廢品。(猜《水滸》人名一)迷面意思是“無用”,“無”與“吳”同音相諧,故謎底是“吳用”。

3.利用漢字字義制謎

(1)會意法

闖。(猜國名一)謎底:馬裡。意思是“馬”闖入“門”裡。

毛遂自薦。(猜字一)謎面意思是表示“吾行”,故謎底作“衙”。

兩代人。(猜字一)謎底姆。“母”、“女”便是兩代人。

(2)歇後法

金銀鋼鐵。(猜我國地名一) 我們常說“五金”是“金銀銅鐵錫”,隱去“錫”字,謎底便是“無錫”。

4.綜合法

道是無心卻有心,

道是閉口卻張口,

道是缺水水過堤,

道是好逸卻勤勞。(猜字四)謎底:懷、哈、泛、勉。“懷”義是“有心”拆成“不”、“忄”便是“無心”(古“不”、“無”通);“哈”義是“笑”,“張口”,拆成“合”、“口”便是“閉口”;“泛”義是水漫出,即“水過堤”,拆開作“乏”、“水”解釋,即“缺水”;“勉”義是“勤勞”,拆成“免”、“力”,理解便是“好逸”。

山影橫斜日落時。(猜字一)謎底:尋。“山”字形變橫,即成“j”,“時”字中的“日”落了。只存“寸”,兩字相合便成“尋”。

啞姑娘。(猜成語一)先會意為“少女不可言”,再將“少”、“女”二字合起來便成謎底:“妙不可言”。

5.利用字序變化、顛倒制謎

天才出於勤奮。(猜成語一)謎面意為“勞多者能”,倒序便是謎底:“能者多勞”。

十讀成九。(猜成語一)謎面意思是“念之差一”,倒序便是謎底:“一念之差”。

名師出高徒。(猜成語一)謎面意為“上能下能”,字序略調整便成謎底:“能上能下”。

相逢從此笑。(猜詞牌=一)謎面意為“遇永樂”,字序略調整便成謎底:“永遇樂”。

從上所舉例子可見,漢字在中國謎語藝術創造和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中國的字謎現今還不斷髮展,常見於報端,而且水平也越來越高。鄭州王志剛曾在《杭州日報》“西湖副刊”作一謎——“無功不受祿”。謎底是“一立方分米”。王欽振撰《謎底五字皆別義》評述。他說:謎底五字,字字別義,“大開眼界”。“無功不受祿”本是對成語”無功受祿”的反駁。影片《甲午風雲》中的鄧世昌曾以此言表明他堅決抗倭的心跡。而今,謎作者借用此言,以反擊之法引申出“一立功才分祿米”的“一立方分米”之底。它是將謎底頓讀成“一立(功)/方分(祿)米”來反擊謎面之意的。

該謎的別義字數雖多,怛都在謎底,故仍屬“正宗”。立方分米,本是體積的計量單位;用來反擊謎面時,“米”由“長度”別義成了古代用作酬勞的“糧食”——一祿。“立”和“分”則分別演繹成了動詞,使前者含“立功”意,後者涵“分贈”、“分享”義。“方”演化成了副詞,作“方才”解。反擊謎面時,數字“一”也演化成了副詞,舍“一俟”義。謎底五字分別別義之後,遂以“一俟立功方分祿米”之意,反擊“無功不受祿”之面,故很有謎味。

TAGS: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