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精選6篇)

文思屋 人氣:2.78W

如果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門的調查研究,我們在調查結束後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精選6篇)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物件

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採用的是網路上的《大學生戀愛調查表》。由13個選擇題和一個問答題組成,內容涉及大學生戀愛現狀及對待戀愛等方面。

2、研究物件

通過問卷調查,調查了本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有效問卷43份。

3、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8日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在調查結果中,現在沒有戀愛的有24人,佔56%的比例。正在戀愛中的有19個,佔44%的比例。而在他們選擇戀人的因素中,人品佔到了88%的比例,其次是性格佔86%,感覺佔84%。而在戀愛動機上,81%的人認為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吸引,只有14%的人認為是尋求精神寄託,只有極個別的一兩位同學認為談戀愛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從這方面也能看出本校大學生在戀愛觀上還是比較成熟的。

2、對於大學生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有23%的同學認為戀愛令學習生活更有動力,60%的同學認為是因人而異,處理得好則可以幫助自己,處理不好就傷害雙方。而在戀愛與婚姻是否掛鉤的問題上,79%的人認為戀愛與婚姻二者不能等同;另有88%的同學對於“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都持反對態度,這也可以說明大學生的戀愛觀還是比較理性的。

3、面對失戀,47%的人選擇發奮學習,驅散失戀痛苦,44%的人選擇不成戀人成朋友,只有9%的人會選擇另找一個撫平創傷以及報復對方。這無疑是最不理性的做法。

4、在愛情面臨的最大問題上,有44%的人認為是畢業後各奔東西,難在一起,另有23%人認為是雙方長久生厭,另有42%的人認為會喪失激情並有較大的經濟壓力。

5、對於父母對大學愛情的態度問題上,有37%的人選擇了無所謂,以及35%的人選擇不贊成,只有少數父母持贊同意見。由此也可見在對待大學生談戀愛的問題上,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是比較謹慎的,也有相當一部分父母認為孩子大了,應該可以自己掌握。

戀愛觀因人而異,相比很多在高中甚至國中就開始談戀愛的學生來說,大學生談戀愛也漸漸變得更理性,也更成熟。但是大學生畢竟沒有走入社會,在感情碰到問題時,難免會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行為。因此,大學生的戀愛觀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需要一定歷練並且也是不太成熟的。

三、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所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由於未接觸社會,思想還處於相對比較單純的狀況中,還並未完全成熟。因此,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中,同時,大學生戀愛還受到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大學學業輕鬆,因空虛而戀愛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覺得自己單身沒面子,滿足虛榮心。為了克服孤獨,寂寞,就選擇了戀愛。相對於高中的忙碌的學習生活來說,大學生活變得輕鬆,時間也變得多了起來。讓剛進校的大學生放鬆了自己,在空餘時間,就覺得無聊,空虛,寂寞,便想找一個人來打發時間,尋求快樂。

2、抱著隨便玩玩的態度

都說大學是一個戀愛的季節,在隨處都可以看到情侶的大學校園裡,一個人變顯得孤單,寂寞了。這也增進了大學生談戀愛的的衝動。大學生因為身邊的同學或朋友都在拍拖,看著他們幸福的樣子,便也想找個物件。

3、處理不好學業、愛情之間的關係

對於進入大學的在校學生來說,分析能力和處理關係的能力還不是很強,特別是女生,因為感情比較細膩,往往把愛情放在事業、學業之上。結果導致失去愛情後,學業和事業也荒廢了,變得一無所有。甚至有少數人認為承受不了失戀的痛苦,覺得一旦愛上了就是一生的事,就要終身相隨。但是大學的愛情畢竟還不成熟,分手是很正常的事。也就因為這樣,因失戀而輕生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

4、戀愛擺在了物質之上

由於受拜金主義的影響,有一些人認為找物件首先要看他的經濟能力。談戀愛的前提是對方的家庭條件和社會地位。傳統來說,女生依賴性比較強,希望把自己託付給一個可靠的人身上。但現在社會,男女的功利性、物質性色彩都明顯增加。談戀愛變成了一筆交易。

5、不注重戀愛的結果

很多大學生心裡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了。很多大學生帶著“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心理與異性交往,把戀愛當成是“愛的體驗”和充實大學生活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為了將來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而不是想兩個人該如何為將來努力。因此,畢業那天分手也變得無所謂,結果並不重要成了大學生戀愛的又一不成熟表現。不注重結果,也是大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

四、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戀愛,幾乎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的事情,無論今後是否會選擇一起生活一輩子。在大學,更是顯得相當平常,而且大學裡的愛情將是人生最後一段與金錢物質無關的純真感情,就像被城市包圍的原始森林,一旦走入社會,愛情都會變味,褪色!大學戀愛很正常,但大學的愛情能否走完一輩子卻是很多人都感到疑慮的問題!究竟為什麼如此美好的愛情卻要在進入社會就夭折,最主要的還是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1、具有一致的思想、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放在首要地位,把心靈美好、情操高尚心理相融作為擇偶的第一標準

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中出現一部分以“四大件”房子、車子、票子、樣子作為擇偶的第一標準的現象,這種擇偶觀是不利於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健康發展的,而且往往會埋下有害的種子。無數事實證明,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愛情,是經不起風浪考驗的,只有以志同道合、心靈的默契和共鳴作為擇偶的第一標準才能使愛情長久永恆。

2、戀愛要嚴肅認真、感情專一

愛情是一個男性與一個女性之間的愛慕關係。這種關係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和義務,它只能存在於戀愛者兩人之間,不容許第三者介入。而且,戀愛不是兒戲,雙方要真誠!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2

面對學業與就業的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也逐漸的增加。為了進一步瞭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更早的對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我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作了調查與分析。此次活動以人文學院學生為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為形式,以青島農業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為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為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為90%.。報告從有效問卷採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佈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為關心、也是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問題中“考試前後您會有心情緊張嗎?”,其中有44%的同學認為,考試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大學聯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鬆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於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

二、業餘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業餘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學網玩遊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基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基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餘,與此同時,在第12題中“你的生活費用最大支出在哪兩個方面?”有60%的同學用在飲食和娛樂。以上都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於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為突出的問題。對於“與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範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於是羞於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於是形成隔閡。與此同時,在第12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為“是”或“偶爾是”。這更反映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通過這次調查,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還是有欠缺的。針對這一問題,我校與院也都設立了心理諮詢辦公室,希望能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早日心向陽光!調查資料也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為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援,特再次向參加此次調查的同學表示衷心感謝!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3

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是大學生們所追求的,社團活動的更好開展,讓大學生活更豐富。絕大多數大學生參加社團都是有原因和目的的,且具有一定的理性。他們都是根據自身喜好再加以實際的客觀條件而選擇的。但或多或少的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解決好這些問題,也為了瞭解更多關於大學生加入社團的情況,促進社團更好的發展,就此,本人對大學生加入社團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掌握大學生對加入社團的瞭解和看法,瞭解其中存在

的目的,以更好促進社團發展,豐富大學生活。

二、調查物件:

湖南中醫藥大學全體大學生。

三、調查時間:

20xx年2月20日~20xx年3月5日

四、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大學生們加入社團的原因、目的、社團的影響、對社團的要求及其社團活動與學習的關係,共提出11個問題。

五、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大多數大學生加入社團的理由、

目的及其對待態度都是理性的,但也有偏執的,狀況如下:

1、加入社團的學生一般為大一,佔89%;少數大學生加入;大三極少有人加入;大四基本沒有;

2、大家選擇參加的社團也有限,1~2個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選擇2個以上的也有,佔13%;

3、選擇加入社團原因與目的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憑自己的興趣而選,有的是想借助這個平臺多學一點知識,充實自己;有的是想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

4、大家比較偏向於文化藝術類社團,人數佔總人數的40%;而體育競技類、社會公益類、醫藥學術類則旗鼓相當,醫藥學術類的選擇者更趨少,佔22%;

5、社員對社團的工作,最關心的是社團活動的開展形式,對授課人員的專業性的人數佔29%,只有3%的人關心會費的使用情況;

6、對於社團活動和學習的關係,85%的人認為能夠合理分配,可以兼顧;4%的人認為學習重要,社團活動可以不參加;但也有人認為學習不重要,加入社團鍛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六、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如下:

1、有些同學加入社團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者是為了加分,這樣的出發點是不好的。這將影響到個人在以後社團活動中的態度,致使積極心下降,也影響社團的發展。所以,個人在加入社團時,應充分認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三思而後行。

2、有些人認為只有一個社團是自己感興趣的,不得不說你很專一。萬物都是有聯絡的,何況是萬事呢?或許你對它不感興趣,但是,焉知你不適合呢。所以,不要太絕對化了,換個角度想問題。

3、調查顯示,大學生對醫藥學術類的社團選擇較少,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作為一個醫藥大學,醫藥學術類社團的發展應該要是最為突出的,因此,學校應該加大對此類社團的支援,各社團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嚮導。

4、社員對會費的使用情況及不關心,佔3%,這說明大學生們在維護自身權益方面很欠缺。同學們應加強維權意識。

5、對於如何處理社團活動和學習的關係,一直都是大家所爭論的。有的人認為學習重要,活動可以不參加;有的人認為,加入社團鍛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顯然,他們都有點偏執,對於活動與學習,我們應該辯證的對待,合理分配時間,做到學習和鍛鍊兩不誤。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對我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弊,這要求我們必須有合理的學習計劃、時間分配。但當兩者衝突時,我們應兩弊取其輕。作為一名學生,無論何時,學習始終是第一位。

七、調查體會:

在這次調查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

1、一個人要有明確的目標,充分利用周圍的可用資源;

2、用心生活,耐心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對矛盾,虛心求學;

3、正確認識自己,充分挖掘自己;

4、萬事不要太絕對,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三思而後行。

八、總結:

就這次調查及其結果而言,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加入社團,端正態度是很重要的。我想,在解決好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後,能夠促進社團更好的發展,更能讓大學生在活動中收穫更多。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4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國際競爭的加劇,以及知識經濟的崛起和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更加緊迫的任務。英語教學是基礎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由於學習習慣導致低效率的學習,一直困擾著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益陽市第一師範附屬國小英語教育工作者為解決這個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期培養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及思維發展水平的科學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在國小階段,用英語交流、提前閱讀已是大勢所趨,這一點毋庸置疑。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思維能力不成熟,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學習習慣的養成直接關係到英語教學的質量,關係到學生掌握英語這一工具促進其他各門知識的學習質量。研究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探究出既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又提高英語學習質量的更科學、更藝術、更符合兒童接受能力的英語教學途徑,實在很有必要。當然,這不是短期內能實現的,而是要經過廣大教師、科研人員長期的努力,逐步接近這一目標。而此次調查,可以提高我們的認識,更好地知道英語教學的實踐,推動英語教學的不斷髮展。

、調查時間

20xx年8月20日——20xx年9月2日

二、調查物件:

湖南省益陽市第一師範附屬國小

三、調查目的和方式: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解目前國小生學習英語的方法是否得當,他們的學習效果如何及他們對當前的英語教學與英語學習環境的看法,以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對益陽市第一師範附屬國小的120名學生(男生52人,女生68人)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一次調查。此次調查共設問題12個,發放問卷共120份,收回112份,其中有效問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0%。

四、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注意力易分散

國小生正處於多變時期,他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教師雖然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但是教學原則沒有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上新課時,教師設定了角色扮演的環節,請同學們到黑板前面來表演,但輪到一位小姑娘的時候,她不願意上來,老師認為她是緊張、害羞,便鼓勵她,其他同學也一起鼓勵,有的同學甚至去拉,沒想到小姑娘反而哭了。這就是沒有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沒做好“備學生”:原本大家都沉浸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這一事件使得課堂秩序一下變亂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從課堂學習轉移到這位小姑娘身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不明顯

從“機械地學”向“主動地學”過渡較遲,有些學生上課也認真聽課,但僅僅停留在“聽”的被動學習階段,不能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無法將舊知識與新知識聯絡起來,使得有些知識得不到及時鞏固。如:老師在教What do you do in the spring?時,學生的思維只侷限在本課內容所描述的活動,想不到以前學過的I play onthe swing/slide.等活動,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三)克服困難的意識不強

很多學生經過老師多種教學方法的激勵,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但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想依賴老師、父母、同學,不能迎難而上,缺乏鑽研精神,最後向困難妥協,久而久之,這些同學的學習熱情便逐漸下降。

(四)未能定時定量執行學習計劃

在實際學習生活中,許多學生學習缺乏應有的計劃,既不定時,也不定量,從形式到內容全是被動式的,老師推一推,他就動一動。在學習的時間安排上,總是先鬆後緊;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喜歡搞臨考突擊。往往是老師留作業,就做一做,不留作業,不做要求的,就概不理睬。長期下去,導致知識脫節、老師講課跟不上。這樣學到的知識,不但數量少,而且質量差,往往是“水過地皮溼”,經不起嚴格的檢驗。也有的同學,該記的沒有記住、該明白的沒有弄明白就忙於做課外題,結果沒有抓住根本。因此,定時定量執行學習計劃的學習習慣,是實現目標,獲得知識的法寶。

五、總結、啟示與建議

經過這次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比前幾年有所改善。雖然還存在不足之處,但是經過課程與教學改革給英語教學帶來了長足的進步。國小低年級英語,按教材階段目標為語音語調輸入階段,教學宗旨是“聽說為主”,著重培養語感,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選擇、編排語言材料,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重點突出,難點分散。學生並沒有把英語學習作為負擔,相反卻成了他們的樂事。其中有積極的方面,同時它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對於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建議:

(一)創設契機,提高學習興趣

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合理的教學形式。一般單詞較多、課文較長時,可以採用集中教學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培養自學能力,並使課文分析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單詞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單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題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教學,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同時,也可有意識地找出所教單詞具有的共同點加以分類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視指導,多種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定向作用。由此可見,英語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單詞、句子,更重要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英語知識,以順利完成對英語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加完善、更簡化,有助於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常用的方法有:表演法、競賽法、遊戲法、和音樂教學。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就可以根據學習的不同內容加以靈活運用。

(1)“姐妹字”,“換偏旁”

像“ball、tall、wall”這樣外形相似的單詞,稱之為“姐妹字”。在英語單詞中,這樣的現象有很多,“換偏旁”記單詞便成了學生識記單詞的主要方法。學習“look”的時候,他們會與“book”進行比較;學習“now”,他們會聯想到“how”、“cow”,找出了詞形之間的聯絡,不僅學習起來容易多了,而且做了學習的有心人,也隨機複習了以前學過的單詞。

(2)複雜的單詞,拆開記

對於字母結構較複雜的單詞,會拆詞組合、化難為易。“stomachache”,這個單詞的讀音較難,孩子們開動腦筋,很快想出了識記辦法:先讀前兩個音節,再讀最後的音節。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容易讀出這類難讀的單詞。

(3)“會意字,會其意,記其形”

孩子們不懂什麼是“會意字”,卻覺得這樣的“字”確實很有意思。如“snowman”、“raincoat”、“homework”,學生仔細觀察。就會發現“snowman”→“snow”+“man”,“raincoat”→“rain”+“coat”,“homework”→“home”+“work”。對於這類特殊的單詞,學生領會了其意,便很快記住了其形。

(六)從旁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樣事物建立起濃厚的興趣,那做起來往往會事半功倍。因此,激發孩子們學習興趣後,老師可以問問那些在課堂上積極發言並回答正確的孩子,“你是怎麼學習英語的?”“為什麼你回答得這麼好呢?”在孩子們回答後,老師表揚,“這樣做很好!”“是個好方法!”對孩子們的回答進行歸納整理,提出建議。一段時間後,比一比,誰的進步大。反覆幾次之後,孩子們的好習慣會慢慢培養起來。在實踐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英語教學,不僅變得很容易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我認為英語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教學內容、手段、形式都必須體現開放、靈活、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在廣泛、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樂學,提高學習能力。從兒童的認知規律看,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father)”、“媽(mother)”、“我(I)”等。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於運用”,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力量與價值,才能讓他們永久地保持學習的興趣。

(七)藉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學習

教室裡有許多現成的實物,如:門(door)、窗(window)、黑板(blackboard)、錄音機(radio)、桌子(desk)、椅子(chair)、牆(wall),貼上單詞卡,讓學生看到什麼就說出表示該實物的單詞。還可以分類進行識詞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單詞多。如:學習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植物類、動物類。

(八)家庭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目和動機,採取正確的教育手段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觀念及其教育動機能直接影響著孩子。因此,提醒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在對孩子進行英語教育時應扭轉自己的教育觀念,採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正確的教育手段對孩子進行早期英語開發教育,真正達到開發智力、培養興趣、提高能力的目的。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孩子儘量處於雙語環境中,只有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才能更輕鬆地學習英語知識與技能。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多說才能學好,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說英語,多表揚鼓勵孩子,使他們在成人的激發和鼓舞下進一步強化活動興趣,形成良性迴圈。

著名的教育學家福祿貝爾曾說過“兒童就像飢渴的小苗需要水分和養料一樣,天然渴望在適宜的環境裡自然而茁壯的成長,他們需要活動的認識,需要興趣得到喚起和培植,他們要主動的發展自己”。只有遵循兒童學習語言的發展規律,才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打下“聽,說,讀”的基礎。教師寓教於樂,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興趣盎然,師生關係融洽,彼此全身心投入,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這次問卷調查使我更加了解現在國小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誤區和不當之處,留給我很多值得深思的東西。它使我認識到: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使之更具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合作性、綜合性、創新性,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自身潛能,實現其自我價值,這也正是當前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此次調查對有想法走上教師崗位的我們是一個極大的幫助,希望它也能夠給在職的英語教師一點有益的啟示。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5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這個寒假,我採訪了一位已經踏上工作崗位的學姐,瞭解到了當前就業的前景和存在困難,並通過調查以及查詢資料,以找到問題並求得解決方案。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所需人員產生“脫軌”現象。當前,市場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而大學校園培養的大學生剛畢業,基本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這種需要。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在大學畢業後,一般來說,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願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應屆畢業生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3、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不夠到位。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就業指導、學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等,都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

4、其他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一是專業問題。有的專業設定不合理,或熱門過熱,如目前法學畢業生六成難就業;二是能力問題。社會單位最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適應能力,市場需要的又是新型複合型人才,而現實卻無法提供這類人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三是區域問題。東部地區就業好於西部。

二、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1、部分企業最看重畢業生紮實的專業知識

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最需要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是紮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外語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別佔35.56%和34.66%,由此可見,在大學校園裡,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一塊,這也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到底應以學習為主還是以工作為主的困惑。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也日趨細緻,所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招聘中企業也越發的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因而在缺乏一個統一的客觀的專業技能評價標準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首先了解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這樣的趨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專業化複合型”轉變,在要求員工具有出色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業認為大學生綜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數企業很是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於成績與學歷,社會應該更看重員工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會是當今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

3、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較高

現階段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61.90%的企業將思想道德列為對畢業生的特別要求),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為了應對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誠信的表現以及逃避人力資源風險而採用的措施。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日趨務實,在招聘中學歷、學校名氣等因素所佔比重都日趨合理,企業的評價標準更加合理。

但是,還存在不少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別等,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造成就業歧視,影響企業形象。

三、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和能力

1、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

作為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並且要具有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許多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品質之一。所謂有敬業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責任心的人,以圓滿完成工作來衡量自己,而不用升遷和報酬來衡量自己。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應該體現在以下4方面的素質: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

2、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能力

1)對社會認識能力: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是由於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學生總體上缺乏社會鍛鍊而造成的。

2)對自身認識能力:對自身的認識能力是由於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而導致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錯誤判斷(通常是高估)。

因此,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用辨證的方法將兩句話連在一起,就具有著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一定必要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素質,尤其是成功必備的為人處世準則,才能在做事中正確思考、正確決斷,最終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碼、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堅守信用,行事專一。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由此可見,信用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他的人生成敗,也與事業的成敗息息相關。做人行事專一,持之以恆,認準目標,決不放棄,才能感天動地,化作精神,永世長存。另一方面,學會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將事情做好,做出成績,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目標,同時又對做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創業有成並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將做人與做事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養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支援。

四、結論及建議: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通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資訊服務和就業幫助。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資訊系統,並與全國勞動力市場資訊系統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資訊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資訊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瞭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6

一、調查背景:

在大學生的圈子中,“佔座”一詞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陌生,反而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經常能看到學生自己或委託他人利用個人物品在教室中進行佔座,也有久佔不用的現象,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在教室中尋到座位學習。對於嚴重的佔座現象,不少學生抱怨學校人多資源少,也有不少學生對現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提出質疑,那麼到底是學校公共資源缺乏還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素質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小組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

二、調查範圍:

在校大學生,涉及各個年級、各個專業。

三、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對學生佔座現象的調查,分析佔座的現狀、原因,瞭解大學生對於佔座現象心理反應特徵以及體現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而得出結論、提出相關建議。

四、調查方法:

1、實地調查與統計調查相結合。

2、收集資料方式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為主。

五、調查結果分析:

A:現象分析:

佔座普遍存在,並且正處於上升階段,現象比較嚴重,據調查超過60%的學生都認為佔座問題很嚴重,而且班級中大部分人都佔座,通過問卷分析可以看出偶爾或經常佔座或替別人佔過位子的學生佔絕大多數,而從來沒有得只有一小部分,說明佔座現象在學校十分普及。55.88%的人因為佔座找不到位置。我們從佔座的現象和原因分析大學生佔座的具體情況。

(一)佔座現象中的人群分佈不平衡

調查顯示,佔座的大學生都是09和10級的,其中09、10級的佔到58%,究其原因是,大三的學生要面臨考研、考公務員以及大四學生要準備畢業論文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其成為佔座的主體。在學校安排的考研教室不夠的情況下,這些人成為了和其他年級學生矛盾交鋒的力量。“佔座有理”在大學考研一族中得到了深刻的印證,併成為學生預設的行為規則。相對而言,低年級的學生由於學習程度以及剛進入大學的心理特徵對其影響較大,這些人群只是佔座問題的一個次要因素,但是不可忽視,英語四六級考試,專升本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還有一系列的證件考試等都成為佔座的理由。

(二)學生佔座存在空間性和時間性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有些時候像週末或者課少的時候,學校的教室所提供的座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但是佔座現象仍然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學生在上課或上自習的時候有的人佔兩到三個座位甚至有佔四個以上的,我們發現,學校圖書館和自習室人滿為患,可是有時一個教室教室或一排座位因為出現了一對情侶而導致其他學生出於害羞就不進這個教室自習或因為幾個同系的學生提前進入了,時常空著大半個教室。這就造成了雙重矛盾,一方面是資源短缺,另一方面卻是資源浪費。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90%的學生都有看到久佔不坐的現象,這樣不僅嚴重浪費了教室的資源,而且侵佔了其他人在同一教室的權利。調查統計發現,少數不佔座的學生是因為沒位可佔,繼續調查發現,91.49%的人有過替別人佔座的經歷,而還有一些學生會長久佔據座位,74.19%的學生會佔半天的座位,更為嚴重的是有6.4%的學生會佔一個月以上。由此可見,學生在利用教室作為資源及其不合理。

其次,學生反映考研階段和考試前夕是佔座高峰期,調查顯示,87.1%的學生認為考試前夕佔座現象最為嚴重,44.12%的學生佔座的目的是要考試了,要找個固定的位置複習,而對於課堂的佔座,41.18%的學生反映基本所有課都佔,但期中29.41%的學生選擇在專業課上佔座,選修課基本沒有人佔座。

(三)學生對待佔座持排斥的態度

在調查中發現存在“嚴於律人,寬於待己”的扭曲現象。有些學生常常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很少考慮到其他人的利益。很多同學並沒有意識到佔座有什麼不對,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不喜歡佔座的行為,但是自己卻堂而皇之的佔座。還有58.82%的學生認為佔不佔座無所謂,並沒有採取措施來制止這種行為,只考慮到自己的需要。35.29%的學生在佔座後聽到其他學生抱怨當作沒聽見,而20.59%的學生在被別人指責佔座不正確後還是會繼續佔座。另外,從眾心理也導致了佔座行為的盛行,一部分學生也意識到佔座是不文明的行為。據調查,26.47%的學生在有人抱怨沒座位後會感到羞愧,可是有不分學生認為大家都佔了我不佔就吃虧,於是默許了這種行為方式,迫於形勢加入佔座大軍。這種自私自利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這樣的行為一方面沒有維護自身的利益,即平等的享用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主觀上縱容了佔座這一現象的持續,以至於這種現象愈演愈烈,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調查中發現64.52%的學生在看到圖書館或自習室位置被佔滿後,會選擇離開繼續尋找其他座位,只有19.41%學生會撥開別人佔座的書或其他佔座工具,然後繼續學習。

(四)學校教室資源不夠或並沒有完全開發

我們都知道各個學院都有自己的辦公區域,但是因為分配不合理或其他活動佔據又沒有事先通知學生給學生帶來了麻煩。據調查發現44.12%的學生認為佔座是因為學校人多,資源稀缺,人多教室少佔座實屬無奈。55.88%的學生認為解決佔座問題的措施是要提供更多的座位。而且有些時候社團活動或者學生會部門開會,寥寥幾個人也要佔一個教室,也影響了學生對學校資源的使用。另外,我們還發現在週末或者沒有什麼課的時候,有些教室並不開放,可能是出於教室公共設施的保護,但這些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源,能狗緩解學生佔座嚴重的情況。在調查中,我們對比了中心校區和城南校區,發現中心校區圖書館的利用率遠低於城南校區,一方面是中心校區正在建設中,圖書館和自習室離宿舍區之間的交通不怎麼方便,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是在城南校區學習,人多資源少,這樣造成了資源的分配不合理,大大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以至於城南校區的佔座更為嚴重。

(五)學校監管存在問題

圖書館在學生佔座問題上管理的較為得當,而自習室或一般教室的佔座管理就不容樂觀。據調查,91.18%的學生採用在座位上放書或者物品佔座,而圖書館在每天閉館前會清查留在圖書館的佔座工具。相比較而言,自習室則沒有嚴格執行每晚清查佔座的規定,縱容了佔座之風。而調查也顯示,29.41%的學生認為佔座的原因是學校相關的管理不是很有效,而26.47%的學生反映要安排學校工作人員對佔座現象進行嚴格管理。

(六)解決佔座問題的必要性

佔座已經成為學校的一種普遍現象,也成為學生自習必須進行的理所應當的手段,但是佔座侵佔了別人的學習空間資源,不利於公共資源的公平使用,這必定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大部分人在佔座過程中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調查顯示,26.47%的學生因為佔座丟失過課本、書包等貴重物品,17.65%的學生在佔座過程中與其他人發生過爭執,5.88%的學生在因為佔座和管理員發生過爭執,這從側面反映出佔座所隱藏的安全隱患。對於佔座問題解決的必要性上,70.59%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

B:佔座原因的分析:

1、圖書館或自習室的學習氛圍好。圖書館和自習室內十分安靜,大家都在認真學習,沒有宿舍內其他人的干擾,並且圖書館和自習室有空調,對學生而言很有誘惑力,是自習的好場所。此外圖書館資源豐富,可以隨時借閱所需的書籍,也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2、大學生就業和考研的壓力導致學習熱情的增長。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加,就業率和就業前景不容樂觀,而考研也是這些大學生選擇的另外一條道路。據官方統計,20xx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人數達高達180萬,並且有逐年升高之勢。眾所周知,考研之路充滿艱辛和壓力,為此大家不得不更加努力的複習,圖書館和自習室是大家心中長期穩定的學習場所,這使得圖書館和自習室本來就不多的座位變得更加一座難求。

3、大學考試導致佔座嚴重。為了應對大學的期末考試,以及其他資格證的考試,平時學習認真的同學要在考試之前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深度、系統的複習,而那些平時不認真的同學,則要在考試之前進行突擊訓練,所以每次考試之前的佔座現象就更為嚴重了。

4、大學生自身素質不高。目前,高校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過於重視維護和保障自己的權益,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根據《大學生佔座心理調查與分析》揭示的學生對佔座現象的普遍態度表明:多達60.14%的大學生佔座時的心理表現為心安理得,僅有17.22%的大學生佔座時會內疚;高達83.49%的大學生認為佔座並不代表道德素質低下;66.98%的學生認為自習室佔座是合理的。

5、從眾心理在作祟。儘管一些學生初始認為佔座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但是從眾心理致使這種心態慢慢變化,久而久之也跟著一塊佔座。很多人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將佔座逐步合理化,後來的人可能會因為沒找到座位而感到氣憤,但也不會去坐被人用紙條佔了的位置。無形之中,這中預設的“潛規則”被大家認可了,沒有誰會刻意地破壞它。大家總想著去佔座,並且要趕早,否則的話座位就都被人佔去了。這種從眾心理在大學生中是絕不鮮見的。

6、學校的管理力度不夠,方法欠缺。雖然大家都希望能夠公平的利用的公共資源,但是大多數高校對治理“佔座”現象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頻繁的對佔座行為進行干預勢必也會影響其他認真學習的同學。再加上佔座行為也難以清楚地界定,處理佔座問題需要大量的精力。管理制度的缺乏、管理方法的不當導致佔座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六、解決佔座問題的措施

(一)行政管理機制調節

1、擴招應考慮學校容納力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出現嚴重的佔座現象是因為人多資源少,這就讓我們聯絡到了大學的擴招。為了達到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舉措:建立二級學院、發展私立高校等。但是一個國家和區域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既包括量的增長,也包括質的提高。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擴大招生,但一定要考慮學校到底有多大的容納力,這才是對學校、對學生、對社會負責的正確態度。學校應適當根據形式減少擴招人數以緩解教育資源壓力。

2、擴大教學資源的建設面積

對於學生反映的學校座位不夠,教室擁擠,學校可以儘可能地增加自習教室的數量,或者增加教室座位,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在學校財力允許情況下,擴建或改建一些教學樓和教室,各院的公共教室和自習室互相開放,但又有統一的管理制度,保證教室的合理有效使用。

3、提高校舍利用率,把現有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能適當緩解佔座問題。

學校可以將一些不用的會議室或者學生活動中心交給學生無償使用。對於一些有聯絡的專業課或其他課可以安排大課進行教學,這樣可以緩解一部分學校資源壓力。另外,針對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組隊自習的或者情侶,學校可以開設情侶自習室或者小組自習室,並集中在一起,這樣也可以避免出現一個教室就只有幾個學生的現象。

4、學校建立和完善管理體制,有序的進行管理。

佔座現象的蔚然成風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校管理的疏忽,縱容了這種現象的蔓延。所以學校可以出臺一系列學校資源使用規章,明確學生使用學校教室的權利和義務,佔座畢竟也是學生學習一方面的體現,所以沒有必要命令規定不準佔座,但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來作為衡量的尺度。在管理制度上,可以組織專門人員負責這一事物,適時地監督學生佔座,對於那些久佔不坐的、一人佔多人位的進行遏制,杜絕佔而不用的浪費現象。對於那些放物品進行佔座的學生,管理人員可以定期清理教室佔座的物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點,讓學生領取。

5、合理安排上課時間

對於課堂的佔座現象,大部分是專業課佔座較為嚴重,因此學校可以平衡專業課和選修課的標準,適當減輕專業課給學生帶來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加強選修課的管理,平衡學生對於選修課和專業課的態度。

另外,上課的教室和自習教室會不平衡,導致學生自習人過多,促進了佔座現象的發生,對此,學校可以整體規劃,合理統籌安排所有課程安排和各個班的上課時間,爭取同一時刻上課人數和自習人數保持平衡,以及上課教室和自習教室數保持平衡,這樣可以適當避免佔座過於嚴重的情況。

(二)道德機制的調節

接近一半的學生認為佔座的現象的處理是應該加強學生道德教育,提高學生自身的覺悟和修養。通過影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和動機調節大學生的行為活動。

1、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正確引導。

引導學生注重平時學習,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階段性學習成果的考核,引導學生重視日常的練習和訓練,平時知識掌握的牢固,也從主觀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客觀上也緩解了大學生佔座嚴重的現象,避免在考試前夕出現佔座的高峰階段。

2、培養大學生自律的習慣,大學生自主管理。

大學生畢竟已經有自主行為能力和控制能力,對於像高中那樣安排固定的座位、安排固定的自習區域等強制性的措施效果並不會很好,所以可以適當的讓大學生自己參與管理,互相監督,通過角色的轉換逐漸放棄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共同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些活動,讓改善佔座之風,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到“人在書在,人走書離”,共同營造一個文明向上的校園氛圍,從而使佔座現象從校園裡徹底消失。

結語:

大學生佔座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一時之間消失殆盡,解決大學生佔座問題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要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學校方面要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使學生在學習時刻得到座位保障,另外,學校也得加強監督管理;而學生方面則要積極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儘量避免佔座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