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8篇

文思屋 人氣:2.8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普遍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在校園裡,大部分的學生基本上無所事事,整天伴隨我們的就是一種漫無目的、茫茫碌碌的生活,沒有一個具體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更談不上自主學習。然而,對於即將步入社會這個激烈的競爭環境的大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那麼,瞭解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並且能夠採取相應的有效的對策,變成了大學課堂一項重要的任務。為此,我們就針對大學生自主學習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以求能夠幫助大學生鍛鍊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 研究方法和研究物件

本次調查在佛科院派發1000份調查問卷,收回900張進行問卷調查,還到廣州各大高校進行實地調查,此外還採用網路上的《問卷星》自編《大學生自主學習調查問卷》,由10個選擇題組成,內容涉及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各方面。通過實地和網上調查,調查了廣東省各校在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狀況。

二、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問題

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擺脫了高中學習中“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以自我發揮學習潛能為主。許多過慣了“牢籠”裡被動學習的同學,也許在大學學習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該怎樣來面對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以下是調查結果資料與分析:

1、 年級構成

本次調查的物件以大一學生居多,佔了68.2%,大一期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影響其學習效果,更關乎其以後掌握知識的能力和發展的程度,所以大一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2、自主學習的意識

調查的結果顯示有92.4%的人都認為大學生自主學習好重要。這說明了學生大部分都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都希望有自我學習的時間。很大一部分人也有嘗試自主學習,但是大多數人都不能夠堅持下來。另外關於大學生應該怎樣學習這個問題,佔26.8%的同學認為應該獨立地安排學習時間;8.1%同學希望能夠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講解;38.9%的同學認為要老師講為主,自學為輔;26.3%的同學認為自己學習,有問題再向老師或其他人請教。說明大學校園自主學習的氛圍還是很少,自主學習還是面臨較嚴峻的問題。

3、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調查結果“你認為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主要原因”中,37.9%認為

自己學習興趣不高和48.5%認為自己不能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並堅持。還有35.5的人認為在學校沒有學習的氣氛和環境,本來學習興趣就不是很高,加上沒有一定的學習氛圍,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就大大挫傷了。

4、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形式

選項 小計 比例

看一看課本

力求弄懂新的知識

藉助教材重新推導有關的知識

沒有預習 630 332 119 119 52.5% 28.3% 17.7% 17.7%

單是為了那個文憑,更重要的是要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質,要有為自己的理想努力。但也有2%的同學對大學生活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因此,對於學習也沒有目標;有13.6%的同學認為上大學只是為了混一張文憑,只注重學分,平時就在宿舍上網聊聊天,打打遊戲,看看電視劇。星期天干脆就大睡一場。這些連上大學的目標和方向都找不到的人,就更不說是自主學習了。

三、 自主學習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 學校方面

學校沒有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裝置不多。圖書館自習室只有自習的地方,卻沒有一個可以讓學生自主探討和與學習夥伴討論場所,除了圖書館外,教學區也沒有給學生提供可以自主學習的場地。自主學習在硬體上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圖書館的圖書室提供的書籍比較少,很多專業書籍都找不到。閱覽室的雜誌也相對缺少。電子閱覽室不僅網速很,慢,開放的時間也短。

學校沒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系統,沒有對學生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安排課程的時候也沒有充分考慮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宿舍管理較鬆,學生晚上深夜不歸的現象經常發生,學生的睡眠時間得不到保證,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

2、 老師方面

教學觀念難以根本轉變,對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不適應,大學的很多老師都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沒有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課堂,沒有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上只是自己在講,與學生沒有一個互動。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教學還是“填鴨式的滿堂灌”,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及主動探索的學習精神的培養,從而阻礙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3、 學生自身因素

作為一名大學生,自主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要靠自己,學校、老師都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的因素。對於學生來說,影響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對“自主學習”不瞭解,只停留在意識上,沒有落實到行動中

大學生經過了中國小階段的學習,基本上形成了獨立學習的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策略,但是,對於自主學習的瞭解不多,只停留在表意上,在他們看來,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一個學習,這個誤解讓很多學生只是靠自己在茫目的學,卻沒有真正做到自主的去學。也不會與同學討論,只是自己一個人鑽在書中,最後成了名副其實的書呆子。而很大一部人清楚自主學習,也嘗試著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習,但是堅持不了多久。

(2)、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但學習依賴性強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都希望有自我學習的時間。但是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仍然依賴於教師、教室以及面授輔導課,只是被動地聽課、被動地做筆記,依然沿襲著傳統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主要途徑也是依靠老師或書本,可以看的出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強,主動性差。

(3)、對大學時間管理意識不強

相對於高中的繁忙的學習生活,大學相對變的輕鬆,自由支配的時間也相對多了很多,但是面對那麼多的時間,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幹什麼,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學習任務不再那麼重,就開始變的懶散。在自定時間下,大學生的學習往往出現“先鬆後緊”的情況,即開始時學習抓得不緊,往後拖延,但任務完成的最後期限抓得很緊。其結果是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甚至還有可能導致考試焦慮的產生。學業時間的自我管理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表現。時間管理的怎樣,直接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

(4)、對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

對大學生活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是很多大學生不努力學習的一個藉口。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對所學專業沒有興趣,也成了大學生漫無目的的生活的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因此,對於學習沒有目標,甚說上大學只是為了混一張文憑,只注重學分,平時就在宿舍上網聊聊天,打打遊戲,看看電視劇。星期天干脆就大睡一場。這些同學不要說自主學習,他們連學習都不會,上大學,好像就只是混混日子而已。

(5)、不會利用學習資源。

網路是現代發展最快的一種學習的工具,合理利用網路資源,我們可以收穫很多,但是,當代的大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人是少之又少。基本是用網路聊天,玩遊戲,看電影。擺在眼前的資源,很多人都不會利用,就不要說美每個星期上幾次圖書館了。不會利用網路資源,而讓這樣的資源佔用了大學生學習的時間,也是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 關於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

針對上述關於大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我們提出相關的一些建議來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 學校方面

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合理地建設圖書館,增加藏書量,增加圖書館裡的電腦查詢裝置。力求建立一個系統、完善全面的圖書館。延長電子閱覽室的開放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查詢資料。學校也可以設立相應的自主學習室,專門為那些學習夥伴提供交流、討論的場所,形成一股自主學習氛圍。進行課程的合理安排,保證學生擁有更多的課餘時間去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設立專門的自主學習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自主學習的氣氛,感受自主學習的好處,從而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 老師方面

自主學習使傳統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個根本性的變化,這就要求老師的角色也要發生轉變。

自主學習雖然具有獨立性的特點,但並不忽視老師的作用,自主學習仍需要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老師可以通過指導、矯正,使學生自主學習更有計劃性和目的性,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時,教師可以適當的減少課堂教學的時間,轉移課堂學習的重點,使之成為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協商、討論合作的場所,以便解決那些學生獨自不能解決的問題。

3、 學生方面

(1)、作為大學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學習目的,要明確自身的需要,尤其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上大學不是為了只為了拿張文憑,更不是來混日子。而是為了提升自身素質,為了我們的理想。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規劃。從意識上先做好自己,再付諸行動。

(2)、進一步的去了解自己的專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個事物你有興趣,你才會想進一步的瞭解它。真正的弄懂自己的專業是怎麼樣的一個專業,這個專業出來後可以做些什麼。如果真的不喜歡你的專業的話,也不要緊,大學,自己掌握的時間還是比較多的。你可以選擇在保證你專業課不掛科的情況下,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3)、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大學,出了上課的時間外,留下的時間都是自由支配的。這時,你需要學會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最好就給自己的時間做一下規劃,計劃好自己一天、一星期、甚至一個月、一學期的時間。計劃的時候注意分好星期中、星期天,還有就是假期。只要合理的安排好時間,你就會覺得生活很有條理,對自己的生活也會比較有信心。大學的時間相對比較寬,在計劃的時候,你可以不用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這樣你的流動時間就可以用來做那些你沒有完成的事情。這樣也可以確保計劃的完成。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範的作用。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於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因此全面細緻地瞭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於網路通訊、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太原師範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佔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佔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佔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路與通訊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佔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於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於自身的群體化特徵,往往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並不那麼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慾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張志祥則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第一種是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佔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為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實習過程來看,通過和同學們的接觸,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存在這心裡問題。在實習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有厭學的思想。而學生的健康關係著學生的未來,而我們的中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因此,在培養學生的智育的過程中要更家注重學生的心裡健康發展,使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鎮這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很多學生的成績特別差,通過觀察發現好多學生他們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外出打工,家裡只有爺爺和奶奶,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的目標

1、學生的學習心裡健康狀況

2、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的特點

3、引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對策

二 )具體的方法

通過學生問卷的形式,主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的需求和學習的目的四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6份,實際有效的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

三、調查的結果

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反應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中學生無法抵制來自網路的誘惑,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的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可以改變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質,2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學,16%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後幹什麼,對自己未來沒有考慮過。另外一方面,學生的教育價值觀與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絡,他們認為學歷高的比學歷低掙的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另外,90%的學生不喜歡學英語, 認為英語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與實際比較密切的。

3、學習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4、學習的目的

大多數學生有自己的目標,考上一個好大學,少數的學生暫時還沒有考慮。

(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

現在的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

1、教育價值的需求多樣化

大部分人認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就業的競爭力。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他們的教育價值觀趨向於功利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教育與經濟價值聯絡在一起。由於中學生的價值觀還尚未成熟,他們的認知,

判斷能力都還不穩定,相當一部分的 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比較迷茫,其原因在於: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從而對考大學失去信心。 還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不能瞞足他們的職業需求,使許多的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

2、學習的需求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發現,在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使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想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而且要很優秀,學業成績達到上等的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調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存在著不協調性和主觀性,有很多學生知道就業很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習目標很明確,但是思想和行動上出現不一致,學習不積極,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說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嚴重的不協調性和主觀性。

四、學校的老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心裡健康的教育。

一、教師應該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備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行、舉止、行為對學生帶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業務水平,而且 應該

有良好的心裡素質。同時,教師還應該 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心靈的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應給與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援。學生也只有在老師的真心、真情、真愛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積極的投入學習生活中。

二、關心學生的心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但是要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跟家長取得聯絡,不然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出現。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提高教學的有力保證,而且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證。教師要主動通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中學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安全、交往、和愛的需要,還有尊重的需要。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沒有滿足,那麼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育的功能,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引導,幫助他們來認識事物和判斷事物。由於中學生的心理髮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抵制不住誘惑,很容易走錯路。這就要求老師給與治療和指導,是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四、心理健康的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體老師共同參與,教師不僅為學生傳授

知識,還為學生做好榜樣。做好這一點,教師應該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教師尊重學生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要講誠信

教師應該如實的向家長說明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教師用做到客觀。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心理健康尤為重要,這意味著當一名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該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作為師範生的我們即將走向教師崗位,我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本次調查以大一的旅遊管理專業的40名同學(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會工作的10名男生為調查物件。因為大一相對其他年紀有充裕的課外上網時間,大三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對上網的關注度相對淡薄一些。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問卷由15個選擇題構成,主要詢問了上網的時間和其他人對網路的看法以及上網的內容。本次調查實際發放了50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這麼高的回收率對調查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反映的情況也比較真實。

根據調查問卷,網路知識的獲得有52%的人是通過自學,通過同學獲得的佔32%。而從學校獲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學校網路知識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學校開設的網路教育課程不是很多,對學校網路知識的宣傳也沒用著重。學生對從學校獲得網路知識失去信心。

大學生上網的環境差,在網咖上網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而自己擁有電腦的才佔4%,無論在網咖還是在學校都非常擁擠,且空氣是相當汙濁,尤其是網咖,每臺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對於上網的動機,由於學習需要才佔24%,打發時間佔了28%,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非常單調,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路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在調查中,大一女生打發時間佔了20%,因為大一女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而且談戀愛的不多,所以選擇上網來度過漫長的課外時間。高中可能接觸網路的同學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學生是由於好奇心去上網的。

64%的同學認為父母或老師只瞭解一點點的網路知識,20%的人認為其父母或老師一點點都不瞭解網路知識,瞭解的只佔了14%。可以看出在對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是很片面的,不具有科學性。家長和老師本身應該加深對網路知識的瞭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網路。在看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同意孩子適當可以上網,禁止上網的佔8%,任其自然的佔24%,沒有一個無條件支援上網的,說明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上網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都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好像怕網路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壞影響。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對網路不瞭解而造成的。隨著學生的長大,特別是高中畢業後上網問題有所放鬆。但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網。家長在反對學生上網的理由中怕學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佔68%,怕學生易受網路上不良資訊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的佔30%,從這點來看家長更在意學生的學習和課餘時間的利用,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關心的較小。增加開支的只佔了2%,家長在對學生的培養中所花的錢和時間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學生能考上什麼就是炸鍋賣鐵也給學生讀書。但是隻注重學生的時間和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詢學習資料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路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路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路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閱讀新聞只有24%,網路資訊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目的

為了提高我校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向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我們進行了一次關於國小生學習情況的問卷調查,通過本次調查,瞭解學生對現時學校的教育工作的看法;同時通過調查,為本次課題組的課題研究提供更明確的研究方向,對以後改進我校的教學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1、問卷法:對學生進行問卷答題。

2、觀察法:進行隨堂聽課,瞭解學生課堂學習方式和檢查學生作業等。

3、訪談法:跟部分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座談。

4、定量、定性分析法:通過對問卷進行全面分析,形成大量的數字理論依據。

(二)調查時間、物件與範圍。

1、時間:20xx年4月—5月。

2、物件與範圍 :在我鄉茅嶺中心校隨機抽取四年級和五年級的部分學生(共

50人)作為“國小生學習情況”問卷的調查物件。

(三)調查內容:有關學生學習情況的15個問題。

三、調查結果

(一)學生喜歡上什麼課及喜歡的原因

在調查問卷中,有2道題目是關於學生喜歡上什麼課及喜歡這門課的原

因的調查,設定這兩組題的目的是想了解學生的興趣情況和喜歡的理由。這兩道題的具體調查情況如下(每個選項後面括號的百分數是調查結果):

1.學校開了不少課程,哪些是你喜歡的?請選出你最喜歡的三項:

語文(84% ) □數學(76% ) □體育(66% ) □音樂(48% ) □美術(12% ) □科學(12% ) □綜合實踐(0% ) □品德與生活(社會)(14% )

2.你為什麼喜歡上這些課?

□學習中能經常得到教師的表揚與肯定(34% ) □不用經常測驗(2% ) □對這課的學習內容感興趣(52% ) □樂於參與課堂上(或課後)的學習活動(24% ) □喜歡上課的老師(18% )

在關於“學校開了不少課程,哪些是你喜歡的?請選出你最喜歡的三項”的50

份調查問卷中,有84%的學生是選擇語文的,有76%的學生是選擇數學的,有66%的學生是選擇體育的,有48%的學生是選擇音樂的,有14%的學生是選擇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有12%的學生是選擇美術和科學的,而綜合實踐沒有一個學生選擇,此外還有幾個學生是不完全選完三個選項的。通過以上數字說明:在學校開設的課程中,學生最喜歡的三門課依次為語文、數學和體育,最不喜歡的三門課是綜合實踐、美術和科學,隨機訪談不喜歡這三門課的原因:這些課枯燥。

在關於“你為什麼喜歡上這些課?”的50份調查問卷中,有34%的學生是

選擇

在這組調查的內容安排上,我們課題組設定了5個題目,主要是調查

學生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和調查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的。調查的具體情況如下(每個選項後面括號的百分數是調查結果):

3.課堂上你喜歡怎樣的學習方式?

□與同學討論、交流(34% ) □小組合作、調查、訪問(14% ) □與同學一起做試驗(8%) □自己做試驗(6% ) □老師演示,我們看(10% ) □老師講,我們聽(40% )

4.老師會採用你喜歡的學習方式嗎?

□老師經常會採用我喜歡的學習方式(16% )

□老師偶爾會採用我喜歡的學習方式(38%)

□老師較少會採用我喜歡的學習方式(40% )

□老師只會在公開課上採用我喜歡的學習方式(10%)

7.在學習上,你願意與其他同學合作嗎?

□願意(62%) □一般(8%) □不願意(8%) □無所謂(20%)

8.小組合作交流時,你覺得哪種方式最合適?

□爭著說,搶著說(2%) □認真聽,輪流說(94%)

□認真聽但不發言(2%) □不聽也不發言(2%)

9.在學習中,你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怎麼辦?

□請教老師(48%) □ 提出討論,請教同學(56%) □放棄,不理睬(2%)

“課堂上你喜歡怎樣的學習方式?”這題我們採取問卷和座談的形式進行,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是“老師講,我們聽(40% )”和“與同學討論、交流(34% )”。從這兩個選項中不難看出:一、課堂上,有相當部分學生還是喜歡“你講我聽”學習模式的,這種學習方式的選擇,也反映出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習慣。二、當前我們的課堂教學上,還存在兩種教學思想的碰撞:即傳統教學模式與現時新課改的要求相碰撞,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還任重道遠。

“老師會採用你喜歡的學習方式嗎?”這題我們採取問卷的形式進行,從調

查結果可以看出: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課堂上,教師很難採用適合每個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但是我們的每個學生,還是多麼渴望每節課上,教師都能採用一種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啊!

在問卷的

在這組調查的內容安排上,我們課題組設定了3個題目,主要是調查學生每天完成各類作業所需要的時間。調查的具體情況如下(每個選項後面括號的百分數是調查結果):

12.週一至週四,你每天需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全部書面作業?

□30分鐘就可以完成(16%) □60分鐘能完成(40%) □90分鐘可以完成(24%) □差不多兩個小時才能完成(10%) □得花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6%)

13.週一至週四,你每天需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口頭或閱讀、查詢資料等非書面作業? □30分鐘就可以完成(24%) □60分鐘能完成(44%)

□90分鐘可以完成 (28%) □差不多兩個小時才能完成(4%)

14.週五的作業量會更多一些嗎?你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當天的作業?

□週五的作業量不會更多,跟平時的作業量差不多(22%)

□週五的作業量會更多一些,要一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46%)

□週五的作業量會更多一些,要兩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22%)

□週五的作業量會更多一些,要三個小時以上才能才能完成(14%)

上面的3個問題,我們採用問卷回答、隨機抽查學生作業和找學生座談的方式進行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和我們實地檢視學生的作業,我們發現,

四、五兩個年級學生的作業量大概情況是作業:學生每天的作業量在一小時以內的佔41%,學生每天的作業量超出一小時以上的佔48%,學生每天的作業量在兩小時以上的佔11%。《廣西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規定》中的要求是:

一、二兩個年級,不能留有學生家庭作業;其它年級的家庭作業,不能超過一小時。從調查對比發現:有41%的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符合《廣西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規定》中的要求,有59%的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不符合《廣西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規定》中的要求。

(五)學生獲取課後資訊的主要途徑

15.你課後獲得資訊的最主要的方法是

□電視和廣播(18%) □ 報刊雜誌(10%) □教材書籍(72%) 網路媒體(8%)

上面的這個問題,我們採用問卷回答和找學生座談的方式進行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學生獲取課後資訊的主要途徑是教材書籍,佔72% ,其它途徑佔30%。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群體。本次調查主要是瞭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內容,並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 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 通訊網路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專案。吃喝,旅遊,穿著打扮佔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 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裡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 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路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寫作能力比較差,是由於幾方面原因:

一、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不高,而且一天都忙於生計,沒有時間培養孩子;

二、有大部分家長都到外地去打工,家裡只留爺爺奶奶照顧孩子,他們更是文化程度有限,更別談培養孩子了;

三、農村大部分學生家裡條件有限,家長很少買課外書籍,孩子的見識面太窄。這種種原因都使得農村學生說話能力有限,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受制。

鑑於此,我們調研人員給六年級學生出了“我的——”這一作文題目,讓國小生練習寫作。在審閱他們作文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

問題一:作文題材不盡相同

我們發現41%的學生都以“我的爸爸”,“我的媽媽”為題材,內容大都是自己生病,爸爸媽媽怎樣著急,怎樣細心照顧自己;下雨爸爸媽媽冒雨送傘;要不就是以“我的老師”為題材,內容都是老師生病了還堅持給他們上課。題材基本一致。

問題二:作文內容太“假”,“空”缺少真情實感。

我們瞭解了語文老師,據瞭解,有大約90%的學生寫作文都從作文書上或是電腦上抄襲或改編。從學生習作來看,也確實發現了這樣的問題,不少學生感情漠然,辭不言情,筆是心非,失真實誠。儘管有的學生寫的是真人真事,但沒有經過自己感情的撞擊與參與,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發。

問題三:學生寫作時語句不通順,學生寫作時無話可寫,內容太少

有32%的學生作文語句不通,如“如果困難找媽媽”。錯別字比較多,例如“一槍熱血”、“重心做”等等。

有些學生就只寫了200字左右,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內容確實太少了。

問題四:學生的寫作缺乏創新。

有的學生寫的不新鮮、不具體。在描述“我的媽媽”時,很多學生都這樣寫:“瓜子臉,高鼻樑,櫻桃小嘴,烏黑的頭髮,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充分說明學生缺乏創新意識。

解決措施:

一、要培養國小生觀察發現的能力,從三年級起開始寫日記,堅持天天鍛鍊,從生活中的小事,一點一滴寫起,不斷積累,不斷感受。

二、在作文教學中,應結合農村國小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1.養學生多說,要培養學生寫的能力,首先要強調說的能力,這是寫話的基礎,有話可說,才有話可寫,說得精彩,才會寫得繪聲繪色。

2.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3.生多寫。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覆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新,必須在反覆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律。要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自工,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

最後,要“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對於當堂完成的習作,我們經過大量的訓練,摒棄一些把寫作知識模式化的東西,摒棄一些老套路、老結構、老程式,讓學生按自己的認識,較客觀地評價其它同學。教師再適時指導,這樣被評的同學和評的同學都達成一定的共識,從而產生新的價值。真正讓學生達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裡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於xx年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路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為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著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著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著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嘆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著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恆的話題──愛情,既嚮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佔41。5%的女生認為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大學聯考的艱辛、無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終於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只有讀書為大學聯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鬆了,再由於處於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終於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於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愛情有了現實的變化。

在調查中,佔13%的男生認為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為了生理的需要,佔20%的男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為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為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合適就可以,這可能與其所接受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佔60%的學生則認為愛情應該專一,忠於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思想道德觀趨於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會考慮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愛情,體現了對愛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著自己的感性認識,缺乏成熟的分析。

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愛情信任度的下降。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為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責任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愛情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佔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能力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