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學校搬遷的調研報告

文思屋 人氣:1.39W

調研報告不同於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才去作調查,然後寫出報告。學校搬遷的調研報告,一起來看看。

學校搬遷的調研報告

篇一:學校搬遷的調研報告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為做好全縣學校建築的安全評估和鑑定工作,根據《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對全市學校建築進行安全評估和鑑定的緊急通知》精神,我縣組織教育局、建設局、發改委、財政局、監察局、防震減災局、國土局、民政局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對全縣8所中學、38所村完小、5個校點、1所幼兒園,共52所學校進行了拉網式的排查,特別是對山區重點地質災害地區的學校進行重點檢查,並請省建設研究院和省建設質量監督站的專家對建設年代較早、結構安全性較差的校舍進行復檢。經過評估和鑑定,尖山、廣龍、萬海三所國小教學樓全部為D級危房。2008年7月8日,教育局向有D級危房的學校下發了《澂江縣教育局關於學校建築停止使用的通知》,全縣所有D級危房全部停止使用,保證了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尖山國小、萬海國小、廣龍國小屬D級危房,根據有關檔案D級危房必須拆除重建。但是三所學校緊鄰撫仙湖,根據《撫仙湖管理條例》,在原址不得重建,經縣政府研究,需進行整體搬遷異地重建,現將本人調研的具體情況作如下報告:

一、基本情況及實施異地搬遷的原因

尖山國小是一所半寄宿制農村完全國小,坐落在離縣城14.5公里的龍街鎮尖山村委會,學校現有教學班12個(下設1個村小點),在校生350人,其中寄宿生80人,教職工23人。2006年初,由於山體滑坡導致學校的教學樓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房屋主體結構明顯傾斜、位移;樓板、樑、牆體等承重構件產生不同程度裂縫。

尖山國小原址地處滑波地帶,地質條件差,並且尖山國小地處撫仙湖的入湖河道——尖山河旁,路岐村小點緊鄰撫仙湖,2006年3月16日經玉溪市房屋安全鑑定辦公室鑑定為D級危房。現借用原750子弟國小的老校舍上課,但該校舍僅有一幢破舊的教學樓,學校無教師宿舍、無操場、無學生活動場地、無教學配套用房,寄宿生宿舍擁擠(80人住108平方米宿舍);校園內北面是村民的烤房,每到菸葉烘烤季節,校園內便成了菸農烤煙的地方;校園周邊是村民堆放農家肥的地方,每到夏季,教室內蒼蠅、蚊子到處亂飛;更嚴重的是隻有一條很狹窄的小路通往學校,這條路一年四季都被村民用來晒牲畜糞便,學生每天往返學校都必須從這些糞便上走過。由於環境惡劣、衛生條件差,冬夏兩季,生病的學生比較多,嚴重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村民意見較大。居於以上原因,經縣、鎮、村幾級政府和縣教育局研究決定,尖山國小必須進行異地搬遷重建。

廣龍國小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現有教學班19個,在校生692人,教職工30人。校園佔地4216㎡。兩幢教學樓均建於1982年,建築面積2151.6㎡,有樑無柱,頂板、牆體嚴重開裂,2008年10月16日經玉溪市房屋安全辦公室鑑定為D級危房。廣龍國小位於撫仙湖岸邊,兩幢教學樓,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磚混結構,毛石基礎,磚柱,現澆鋼筋混凝土樑板,屬“三無”建築。隨著撫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的竣工,撫仙湖水位上漲,侵蝕了教學樓的地基,使廣龍國小在撫仙湖邊上的教學樓不同程度受到損害。廣龍國小兩幢教學樓第三層兩端部的橫樑開裂,兩幢教學樓裂縫均呈“八”字形,每面牆上均有兩道裂縫,最大裂縫寬度7mm,裂縫已經延伸至柱,房屋區域性出現不均勻沉降,整面牆及柱已經斷裂,經過省建設研究院和省建設質量監督站的專家對廣龍國小教學樓進行復檢,確定廣龍國小兩幢教學樓為D級危房,現已停止使用。近年來,在撫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實施後,撫仙湖水位上漲,可流入校園溝內, 廁所、食堂部分基礎已浸泡在湖水中,全校師生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汙水向校外排放,每年學校將產生固體垃圾、汙水、糞便12300噸,嚴重汙染撫仙湖。為保護撫仙湖不受汙染,根據《雲南省撫仙湖管理條例》,距撫仙湖100米以內,不能進行改擴建專案,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對廣龍國小實施異地搬遷重建。

萬海國小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現有教學班19個,在校生620人,教職工32人。

原校園佔地面積6003㎡,生均佔地面積9.68㎡,但校舍面積僅為3774㎡,生均6.09㎡。東面教學樓建於1985年,建築面積1511㎡,教師宿舍樓建築面積735平方米,有樑無柱,牆體開裂,2008年10月16日經玉溪市房屋安全辦公室鑑定為D級危房。萬海國小老教學樓,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磚混結構,磚柱,現澆鋼筋混凝土樑板。由於受海浪和海水的影響及侵蝕,萬海國小老教學樓樓板開裂情況普遍,裂縫寬度已經超過0.4mm,區域性為十字交叉裂縫,板內鋼筋有腐蝕現象,屋面板有滲水現象,經過省建設研究院和省建設質量監督站的專家對萬海國小教學樓進行復檢。確定萬海國小老教學樓為D級危房,現已停止使用。由於萬海國小緊鄰撫仙湖,學校師生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汙水向校外排放,對撫仙湖帶來嚴重的汙染。按照《雲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規定,距撫仙湖100米以內,不能進行改擴建專案,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撫仙湖水域排放未經處理的生活汙水,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對萬海國小實施異地搬遷重建。

為確保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經縣委、政府研究決定,尖山國小暫借原750子弟國小的老校舍上課。萬海國小的全部教師搬遷到紅塔乳膠廠住宿,學生全部撤併到附近學校並班就讀。廣龍國小因地點限制的原因,由縣政府投入資金35萬元,村委會提供土地,搭建活動板房990.98平方米,全部師生於2008年10月21日搬進活動板房上課。

二、實施異地搬遷的必要性

對尖山、廣龍、萬海三所國小進行異地搬遷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撫仙湖水清,澂江經濟興”的戰略目標,認真執行《雲南省撫仙湖管理條例》,加強周圍撫仙湖徑流區面源汙染綜合治理,確保撫仙湖周邊環境不受汙染,從根本上解決入湖汙染的根本需要;是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暨加強中國小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玉溪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務會議和玉溪市整體排除中國小危房現場會議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按照“中國小校舍危房改造要因地制宜,遵循‘安全牢固、經濟實用、標準夠用、實用方便’的原則,對危險係數大、使用率較高、學生人數多的教學用房,優先排除。”的思路,進行中國小排危的有效措施;是有效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消除安全隱患、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新校園選址情況

尖山國小新校園選址位置在澂川路下,位於尖山代頭村與路岐村交叉路口窯彎心處,地勢開闊,佔地12畝,距撫仙湖232米,不在撫仙湖的徑流區100米範圍內,地處尖山村委會所轄各村小組的中心,而且屬於代頭村的山地,地勢相對開闊,各村小組群眾的子女到校就讀非常方便,全體村民對選定的新校址非常滿意。

篇二:學校搬遷的調研報告

×鄉中心校位於×鄉老場赤水河邊,學校現有15個國小教學班,本期在校學生750人,教職工35人,另下設1所村小,在校生300人,教職工14人。學校佔地面積3571平方米,生均佔地面積4.76平方米。

一、搬遷新建的'必要性:

(一)安全隱患多,不適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鄉中心校建於赤水河岸,緊靠×鄉船碼頭。由於歷史原因,學校進出通道狹窄。從校門出來不到10米就是一個長8米,寬度僅有1.5米左右的唯一通道,學生上放學非常擁擠,沒有消防通道,一旦發生險情,救援車輛無法進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老場瓦房較多,且大多年老失修,學生進出安全受威脅。

(二)學校面積狹小,不符合省、市、縣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

1、按照上級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學校學生生均佔地面積應該達到20平方米,每個班級學生應該控制在45人以內。按現有人數,×鄉中心校應該有教學班17個,而目前中心校國小校區僅能容11個教學班,且無標準化實驗室、資訊科技、音、體、美教育室,不論生均佔地面積、教育教學用房等硬體設施無法滿足教學所需,不能達到國家均衡教育評審標準。(學校現有4個國小教學班在幼兒園校區上課)。

2、今年統計一年級新生應招3個教學班(6歲半的學齡兒童有110人),但實際只有2間教室,無法滿足學生入學。

3、隨著國家“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據鄉計生部門的初步測算,全鄉每年大約在原生育水平的基礎上淨增47名新生兒,也就是說學校大約每年新增一個班的學生。

4、現縣城每年返回×鄉就讀的學生預計有1個班的人數。

(三)學校發展受限,規模不能滿足#生源就讀的需要

學校目前一面臨河,另外三面是居民房,也無發展的空間。學校所處區域地質條件較差,不適宜建造大型建築,無法擴大發展。20**年學校改造原禮堂修建教學綜合樓專案,當時樁基挖了18米左右未見岩石,且遇流沙,設計人員現場察看後給出的建議是不宜修建房屋,只好將樁孔回填,由計劃建三層改為只建了一層。再加上學校所處的位置較低,在1992年洪水和20**年洪水均被淹。特別是20**年的洪水,學校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一層樓均被淹沒,整個校園一片汪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0萬元。

二、新校園選址情況

經縣教育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財政局、縣國土局等多部門實地察看,結合×鄉建設用地規劃情況,×鄉中心校新校址暫選在現學校上游的“××橋”附近瓦房村9社與10交界處,該選址地勢相對開闊,平坦。新校址計劃佔地20畝,距#鄉政府辦公樓約300米,屬於×鄉城鄉建設用地規劃範圍。如果能夠順利搬遷,×鄉中心校的設計將更加科學,教室將更加寬敞明亮,教育教學設施將先進合理,教學功能將更加完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將進一步提升,學生活動空間將更加寬廣,整個校園將更加清新美麗、生機盎然!

  二〇**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