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文思屋 人氣:3.18W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一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調研報告

近日,區發展改革局對區內25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調查內容及樣本描述

本次調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小微企業基本情況;二是當前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三是小微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情況;四是小微企業在融資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五是對促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建議。

本次調查以書面填報結合電話訪談的形式進行,保證了填報資訊的客觀真實性。為使本次調查對我區小微企業及區發展更具有現實意義,從我區目前產業實際情況出發,本次被調查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以抽樣方式,共選取25家企業,使樣本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1.被調查企業分類

按主營業務分,製造業10家,佔40%,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15家,佔60%。

按經濟型別分,國有2家,佔8%,私營23家,佔92%;按企業人數分,10人以下的1家,佔4%,10-50人的6家,佔24%,50-100人的9家,佔36%,100-500人的9家佔36%。

2.生產或經營場地情況

在被調查企業中,擁有白己的廠房(經營用房)企業有10家,佔40%,租用的廠房(經營用房)企業有15家,佔60%。

二、調查情況總體分析

(一)影響企業發展因素調查

本次調查中列舉了影響小微企業發展的6種因素,即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場需求不足、缺乏創新能力、資金緊張、其它等。

2.生產或經營場地情況

在被調查企業中,擁有白己的廠房(經營用房)企業有10家,佔40%,租用的廠房(經營用房)企業有15家,佔60%。

調查結果表明,影響製造業發展的前三個因素依次分別是人力成本(90%)、資金緊張(80%)、原材料成本(60%),影響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發展的前三個因素依次分別是人力成本(93%)、原材料成本(86%)、資金緊張(33%)。

調查結論,人力成本上升、資金緊張、原材料成本上升是當前影響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力成本上升因素對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影響略大於對製造業的影響,原材料成本上升因素對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影響大於對製造業的影響,資金緊張因素對製造業影響大於對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影響。

(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調查

1.近三年資金缺口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近三年存在資金缺口企業19家,不存在缺口企業6家,存在資金缺口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的76%,不存在資金缺口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的24%。其中,存在資金缺口企業的19家企業中,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11家,製造業8家,分別佔被調查企業中該經濟型別企業的73%和80%。

調查結論,近三年近80%的小微企業存在資金缺口,而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資金缺口比製造業略微明顯。

2.小微企業彌補資金缺口渠道選擇

調查中列舉了彌補資金缺口的12種渠道,即金融機構貸款、企業職工自籌資金、國家財政投入、票據融資、民間借貸、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股票市場融資、債券市場融資、企業自身積累、私人資本投入、企業之間融資及其他等。調查結果表明,小微企業彌補資金缺口最常選擇的方式前4項依次為企業自身積累、金融機構貸款、私人資本投入和國家財政投入(其中後兩項並列),而股票市場融資等其他8種渠道均很少小微企業採用。企業最希望獲得融資途徑前三項依次為金融機構貸款(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40%)、企業自身積累(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6%)和國家財政投入(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2%)。

調查結論,企業自身積累和金融機構貸款是小微企業在彌補資金缺口時最普遍也最希望選擇的渠道和途徑。但小微企業因大多沒有自有廠房(經營用房)而無法取得金融機構貸款,所以在彌補資金缺口時,只能選擇企業自身積累這一渠道,而調查顯示,這種渠道並是小微企業彌補資金缺口的次選渠道,金融機構貸款仍為小微企業彌補資金缺口的首選渠道。這表明,企業通過金融機構貸款渠道彌補資金缺口的意願是最強的,同時也從反映出,通過自身積累方式解決資金缺口而達到企業快速發展的效果是非常不明顯的。

3.企業希望獲得的融資途徑

調查結果表明,小微企業面對資金缺口,希望獲得的融資途徑前兩位依次為金融機構貸款和國家財政投入。其中選擇金融機構貸款的企業12家,佔被調查企業的48%,其中製造業4家,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8家,分別佔該經濟型別企業總數的40%和53%、選擇國家財政投入的企業11家,佔被調查企業的44%,其中製造業6家,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5家,分別佔該經濟型別企業總數的60%和33%。

調查結論,無論是製造業還是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企業希望獲得金融機構貸款的意願是大體相同的,而對獲得國家財政投入的期望卻又明顯差異,製造業要遠遠高於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家省市各級對製造業企業支援的各項政策較多,而對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支援相對較少。

(三)小微企業融資中的困難和問題調查

1.小微企業銀行貸款情況調查

小微企業銀行貸款情況調查結果為,在被調查的25家小微企業中,近三年,8家企業有過貸款,1家企業有過民間借貸,16家企業沒有發生過貸款。

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難易程度調查結果為,在被調查的25家小微企業中,6家企業反映貸款難易程度為一般,9家企業反映比較困難,10家企業反映特別困難。調查結論,目前,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比較嚴重,近三年,只有32%的企業取得了銀行貸款,遠遠小於有資金缺口企業(76%),而無法取得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為了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只能採取民間借貸等融資渠道解決企業資金缺口。

2.小微企業銀行貸款存在問題調查

調查中列舉了企業在申請銀行貸款中存在的9項主要問題,即手續煩瑣、審批時間長、貸款政策不透明、中介評估費用較高、銀行服務產品不夠、對企業及產品瞭解不夠、對擔保、抵押要求過嚴、對企業信用等級要求過高及其他等,調查中要求被調查企業在銀行貸款存在問題中選擇三項,並按輕重程度依次確定為首選、次選和末選。

調查結果表明,在小微企業申請貸款過程常見的9種問題中,企業反映比較多的`前3位依次為手續煩瑣(佔被調查企業的76%)、對擔保、抵押要求過嚴(佔被調查企業的64%)和審批時間長(佔被調查企業的52%),均超過了被調查企業的半數以上。而作為小微企業申請貸款首選問題的前兩項依次為手續煩瑣,兩者合計佔被調查企業的84%。其中,手續煩瑣佔被調查企業的52%,佔被調查企業中反映該問題企業的68%、對擔保抵押要求過嚴佔被調查企業的32%,佔被調查企業中反映該問題企業的50%。

調查結論,手續煩瑣和對擔保、抵押要求過嚴是企業申請貸款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首要問題,而手續繁瑣是企業在銀行貸款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這對擔保、抵押要求過嚴對於沒有白己的廠房(經營用房)的小微企業尤為顯現,具體到行業上,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企業因規模較小,大多租用生產經營用房而表現比較突出。

3.小微企業融資難內外因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18家小微企業反映造成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主要內因是企業缺乏抵質押擔保,佔調查全部內因的72%,其中製造業5家,佔該經濟型別企業總數的50%,佔反映該問題企業的28%,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13家,佔該經濟型別企業總數的72%,佔反映該問題企業的72%;造成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主要外因依次為金融機構支援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分別佔調查全部外因的45%和37%。

調查結論,缺乏抵質押擔保是造成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內因,這一點對於沒有白己的廠房(經營用房)的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企業表現更加明顯,金融機構支援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是造成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外因,這也反映了企業對獲得金融機構支援與政府扶持的渴望。

(四)促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建議調查

調查中,列舉了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提供優惠創業信貸、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開闢綠色通道,降低創業門檻、建立有效的產權保護制度,為支援創業,銀行提供便利的信貸服務、增加培訓機會、提高小微企業領導人社會地位和聲譽、設立更多專門服務於小企業的小型銀行、拓展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普及小企業金融服務知識等9種促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方法和途徑,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結果表明,促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即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提供優惠創業信貸、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基金、拓展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分別佔被調查企業的96%、80%、72%。

三、幾點建議

學習外地商會的經驗,探索建立小微企業聯保機制,為非公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提供擔保和小額貸款融資服務。

一是加強輔導和培訓。在非公企業中聯絡和選拔一批創業精英,定期聘請成功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對我市小微企業進行系統輔導和培訓,在企業管理、投融資、技術、財務、人事、法律、市場與戰略等方面對其進行引導與釋疑,幫助小微企業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質,建立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從而幫助小微企業快速成長。二是規範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相關收費。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對有關小企業貸款的抵押質押登記、評估、公證、擔保等中介收費標準進行全面清理,統一規範小微企業貸款的中介收費標準,不斷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的外部成本。

三是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基金。在總結部分地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基金,以政府對放貸銀行進行補償的模式,鼓勵商業銀行在信貸規模上向量大面廣的小企業重點傾斜。

四是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扶持力度。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出臺相關財政稅收支援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

五是加強社會信用環境建設。打造信用環境,增強社會誠信意識,加大對金融欺詐、惡意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的打擊力度,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法維護金融債權,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二

社群矯正工作調研報告

為深入推進我區社群矯正工作,近日我們組織專人對社群矯正工作開展了調查研究,有關情況如下:

一、我區社群矯正工作總體情況

2010年,我區正式啟動社群矯正工作。幾年來,社群矯正工作本著“依法規範、積極穩妥”的工作方針,按照“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社會管理”的工作理念,積極探索開展社群矯正試點工作的有效途徑,以抓基礎,定製度,強管理,顯實效為重點,努力提高教育矯正質量,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防止了社群矯正物件重新違法犯罪,確保了社會的安全穩定。自全區開展社群矯正工作以來,累計接收社群矯正人員120人,解除矯正74人,現在冊矯正人數46人,正在接受社群矯正委託調查12人。我區現有一個基層司法所(老莊子司法所),負責空港城開發區和老莊子鎮的社群矯正工作,街道辦事處、慶北辦事處和社群管理辦公室的社群矯正工作由其本單位管理。為使社群矯正工作順利實施,我們採取業務練兵、崗位學習為主,到豐潤、路南等先進縣區參觀見學等形式強化業務學習,明確職責,從思想上不斷提高認識,增強做好社群矯正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履行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群矯正職責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依法實施社群矯正工作奠定了基礎。2014年社群矯正實行新的檔案管理辦法後,我們嚴格執行審前調查評估、交付與接收、矯正實施、解除矯正、檔案歸檔等整個工作流程,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案,針對不同物件個體特徵,制定矯正方案,堅持周聯絡月彙報,讓每個監管物件服從監外執行的紀律,積極主動地配合社群矯正機關的監督管理。抓好幫教措施的落實,對家庭確有困難的物件,關心其生產、生活,使之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能安心進行矯正,有效的防範了矯正物件再犯罪。

二、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少專門機構和人員。根據社群矯正工作的要求,基層社群矯正由司法所和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管理。受管理體制的制約,我區僅有一個基層司法所,即老莊子司法所,負責空港城開發區和老莊子鎮社群矯正工作,街道辦事處、慶北辦事處和社群管理辦公室的社群矯正工作由其本單位管理。社群矯正與監內執行有著同樣的嚴肅性,只是在具體實施方式上存在不同。按照《市社群矯正實施辦法》的實施細則規定:社群矯正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來執行管理。街道辦事處、慶北辦事處和社群辦既不具備行政司法主體資格,又難以對社群服刑人員進行規範管理,也極大地削弱了法律應有的威懾力。今年6月份市司法局對我區社群矯正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針對司法行政主體資格問題對我區提出了明確整改意見。

二是職能部門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社群矯正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公、檢、法、司、民政、勞動社保、街道、村(居)等部門的共同配合,由於區司法局組建時間比較短,各部門相互配合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是社群矯正組織的輔助力量有待加強。做好社群矯正工作,應建立一支專業矯正力量與社會矯正力量相結合的矯正工作隊伍。社會矯正力量主要是社會志願者,包括專家、學者、知名人士、離退休人員、村委會或社群居委會成員、高等院校學生、矯正物件近親屬和所在單位人員等。但在實踐中,除了村(居)委會成員和矯正物件近親屬外,其他矯正社會力量還有待於全面發展和加強。

四是工作任務日益加重。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越來越多的罪犯將轉入基層社群接受矯正。全面推行社群矯正工作,能夠有效促進社群服刑人員順利迴歸和融入社會,對於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在推行社群矯正工作中,無法按照要求接收社群服刑人員,無法對其進行日常管理,極有可能造成這部分人員的失管、失控,形成新的不穩定因素。

三、工作建議

1.增加專門機構,加強人力配備和業務培訓。為進一步提升我區司法管理水平,加強社群矯正工作,根據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鄉鎮司法所建設的意見(司發通〔2014〕71號),建議新建一個司法所,負責街道辦事處、慶北辦事處和社群管理辦公室區域內的社群矯正工作。針對我區社群矯正工作的實際,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在崗學與脫產學相結合、自學與組織培訓相結合等形式,下大苦功加強現職人員的業務學習,花大氣力提高現職人員的業務素質,使其儘快地進入角色、適應工作。

2.加大宣傳力度,培養壯大社會力量參與社群矯正工作。社群矯正把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放在社會上監督管理和教育改造,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是其顯著特徵。社群矯正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援和參與。要積極通過多種宣傳途徑,加大對社群矯正工作的正面宣傳,不斷擴大社群矯正的社會影響面,增強社會影響力,使全社會都能夠正確認識、理解、支援和協助社群矯正工作,大力營造社群矯正的良好氛圍。要廣泛吸收符合社群矯正志願者條件的社會人士參與社群矯正工作,如選派社群矯正工作經驗豐富的監獄、勞教所幹警,精通法律的法學工作者參與社群矯正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門聘請離退休幹部、心理諮詢師、大學生志願者、社群居委會成員、高校教師、學生和矯正物件的近親屬及所在單位的人員等優秀人才加入社群矯正組織等,從而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社群矯正社會工作者、社會志願者工作隊伍。

3.加強經費保障,確保社群矯正工作資金需求。按照市區政府專題會議精神,繼續將社群矯正工作經費按照每名社群服刑人員,每年不少於2000元的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用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社群矯正社會工作服務、社會工作者、社會志願者培訓、必要的辦公用品、印製宣傳材料、工作表彰等,確保工作正常運轉。

4.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社群矯正工作合力。要切實加強對社群矯正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定期通報社群矯正工作情況,分析研判矯正工作動態,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各部門應按照責任分工,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做到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加強協調配合,一方面要加強監管,避免脫管失控。另一方面要為他們積極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提高就業謀生能力,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就學和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三

近年來,我區積極發展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在多個領域取得明顯工作成效,因此獲得省首批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省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稱號。在此基礎上,我區集中資源大力支援發展“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細分領域聚集了一批高成長企業,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壯大增添了新引擎。筆者在調研基礎上,分析了我區“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就推進區“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網際網路+”企業現狀

今年以來,我區新增市場主體1700多家,其中僅“網際網路+”企業就達到100餘家,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網際網路+傳統產業”方面,成聯電商創新“網際網路+物流”產業電商模式,與中國物流協會共建“中國物流官方的網站”,標誌著國內第一個以城市為節點的全國性綜合物流資訊資訊化平臺上線運營,並與“中國耐材之窗網”(網際網路+耐火材料)、“中國陶瓷官方的網站”(網際網路+陶瓷)形成三大官方的網站平臺,形成了獨特的官方的網站發展模式。

“網際網路+選礦選煤”方面,熙元科技的“中國選礦選煤網”,集選礦選煤技術裝置、礦產、藥劑等服務,開設了24個頻道、200個欄目,擁有註冊使用者8.2萬餘家,日平均瀏覽量1.6萬人次。

“網際網路+醫療”方面,上海京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去醫院”服務雲平臺在工人醫院正式上線,可以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實現預約掛號、排班查詢、報告查詢、手機支付、叫號查詢、醫院導航等各項便利功能,幫助使用者省心、省時、省力地就醫。中軟智通開發的居民健康卡集新農合一卡通、醫療機構就診卡於一體,可實現居民健康卡身份識別、跨地區(機構)就醫、居民健康資訊存取和醫療費用結算四大功能,目前已在市內部分縣區發放350萬張投入使用,髮卡量全國領先,年底前將達到500萬張。

“網際網路+教育”方面,華髮教育建立了智慧裝置+雲服務的網際網路教育平臺,旗下的華髮網路教育資源雲平臺為國小到高中段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服務,可為各級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內容。現有註冊使用者近1萬人,總訪問量達到4萬多人次,釋出資料近2.5萬套。

“網際網路+房地產”方面,聚集了知行、達意科技等相關企業,產品和服務涵蓋智慧房產、智慧家居、智慧物業等多個方向。此外,在“網際網路+政務”“網際網路+餐飲”“網際網路+旅遊”等領域,眾多業態模式創新企業不斷湧現。

二、存在的困難問題

在推進“網際網路+”行動過程中,我區存在的困難問題有:

一是資金問題:傳統企業一般都可以從小做到大,小的時候賺小錢,大的時候賺大錢。但對於“做虛不做實”的網際網路企業不同,網際網路企業往往必須在達到一個規模點之後才能贏利。目前,區內部分電商企業業務發展較快,專案前景十分看好,但因資金瓶頸影響,制約了企業快速成長壯大的程序。

二是專業競爭力問題。在工控系統、智慧感知元器件、工業雲平臺、作業系統和工業軟體等核心環節方面研發能力還不足。相關企業在“網際網路+”領域整體競爭力不強,稅收貢獻率不高,還不能夠支撐和促進區的經濟發展。

三是思想觀念問題:部分傳統企業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對“網際網路+”只是簡單認為就是“+網際網路”,找不準“+”的路徑,不知應該怎麼“+”。

四是技術和人才問題:一些傳統企業想擁抱網際網路,但缺少這方面技術和人才,特別是在人才引進、技術創新上有難度。

三、相關建議

“網際網路+”是全新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可以在某些領域產生新的商業模式,能夠帶動傳統產業提高競爭力是我們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角度,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效載體,必須從戰略上高度重視,積極搶佔“網際網路+”制高點。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協調小組或“網際網路+”服務辦公室,具體負責分行業、分領域編制好制定區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支援方向和重點,牽頭組織專案評審,組織行業活動,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協調解決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有關問題。

二要優化產業環境。深化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省《關於促進雲端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產業新業態的實施意見》等檔案要求,制定“網際網路+”行動配套政策,重點對企業人才引進、住房補貼、辦公場地租金補助等方面予以扶持。充分發揮和利用市電信、移動、聯通等網際網路運營商資源,做好寬頻、物流、基礎研發等基礎設施和公共建設,採取扶持技術創新、搭建公共平臺、培育應用市場等舉措,予以基礎性、平臺性支援,對先行先試者進行鼓勵。

三是強化招商引資。圍繞區內現有網際網路產業結構、產業優勢以及企業轉型升級,做好網際網路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借梯上樓、借智發展,將北京的網際網路產業資源為我所用。特別是加強與中關村的合作,引進更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和科技成果。

四要加大財政扶持。用活用足上級關於網際網路產業的相關政策資源,積極爭取各類產業投資基金、銀行貸款貼息等各種補貼資金,為網際網路產業尤其是在全國、全省技術領先的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援。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融資服務,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為具有成長潛力的初創企業提供風險投資。

五要促進產業集聚。充分利用市科技中心、區創業中心和軟體園等現有載體資源,優先保障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需求。鼓勵有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源參與網際網路產業載體建設,形成投資多元、服務專業、市場運作、功能齊備、特色鮮明、空間相對集中的載體佈局。

六要夯實人才基礎。主動承接京津產業的轉移和轉化,瞄準國內外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國內網際網路新興潛力企業、高階人才和團隊,重點引進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人才和產業領軍人才;搭建移動網際網路人才公共服務平臺,為人才引進、培育等提供專業服務。加強與高等院校、產業聯盟的合作,完善網際網路產業人才支撐體系。

七要突出“網際網路+政務”建設。精簡辦事機構,減少繁雜的辦公流程,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網上營業廳開展各類政務活動服務,讓居民足不出戶辦辦理醫院掛號、違章罰款、出入境簽註、納稅申報等公共事務。著支援網際網路企業發展、徹底解脫本地企業負擔的原則,凡是政務活動能在網上實現的,本都實行網上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