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

文思屋 人氣:2.17W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

農村調研報告1

近年來,我鄉十分重視農村財務管理,把它視作密切黨群關係,促進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廉政建設的重要手段。然而,由於各種矛盾和主客觀因素的制約,農村財務管理仍然比較薄弱。最近,根據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領導帶題調研要求,組織財政所、紀委等部門人員對我鄉村級財務管理進行調研。

一、當前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村主任離任審計中發現,當前我鄉村級財務管理突出以下問題。

1、財務制度不完善。有的村沒有制訂財務管理制度,有的村財務管理制度與現行實際情況不適應、不配套,出現脫節,有的村雖有財務管理制度,但缺乏資金收入、使用及效益措施,導致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健全、規範,接受群眾監督乏力。村幹部往往都掌握有一定的經濟大權,既管錢又用錢,收不入賬,公款私存私用。有些村隨意借村集體收入,借錢後給一張白條,有的甚至連白條也不給,不斷出現違紀現象。

2、賬薄設定不規範。一些村會計各自為陣,會計科目隨意設定,記帳方法不統一,賬賬不符、賬款不符、賬實不符、有賬無證、有證無賬現象較為普遍,有些村資金來源、資金佔用和專項支出等專案記錄不全。因沒有完整的財務記錄,既不能進行規範的賬務處理和全面反映本村的財務活動狀況,也不利於財務公開和財務監督。

3、會計手續不齊全。有的村財務原始憑證不規範,無經手人,無證明人,無事由,無審批人籤。一些出納收付款後不及時記賬,僅憑腦子記憶,甚至憑印象自制憑證,盤點庫存時,現金不是多就是少。

4、憑證稽核不嚴格。財務開支本應由分管領導“一支筆”審批,而有的村支書籤、主任也籤,籤批不問清紅皁白,來者不拒,明知超標準或開支範圍不合規,因怕得罪人,故意大開“綠燈”。

5、財務收支無預算。有相當部分村年初資金收支無計劃,往往是有錢亂花,無錢借花,拆東牆補西牆,寅吃卯糧,結果是年終決算一片“紅”。

6、會計檔案不健全。許多村根本沒有村級檔案室,會計檔案資料無法集中管理,會計資料只好長期放於會計或出納家中。一些會計人員不按規定裝訂發票,年終將帳本和單據用報紙一包,隨便亂丟。換屆後幹部變動時不辦理移交手續,各管各的“包包賬”,造成賬簿和憑證丟失、鼠咬、蟲蝕和黴爛。

7、資金使用不合法。有的請客送禮,有的公款旅遊,有的濫發實物、補貼、資金,甚至還存在著幹部挪用、侵佔公款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經濟狀況較差或較好的村,問題尤為突出,支出結構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8、會計隊伍不穩定。有的財會人員工作一段時間後選為村幹部,有的不願掛個會計把自己捆在家裡,而外出打工不願從事會計工作。加之村會計一般隨主要幹部變動而變動,一任書記,一任會計,變更頻繁。且相當一部分村財務會員文化水平低,知識面窄,業務素質差,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知識和綜合分析核算能力,因而在實際操作中漏洞百出,難以起到監督管理財務的作用。

二、村級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基本原因

通過調查分析,導致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的癥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忽視財務管理。一些村負責人頭腦中沒有財務管理這根弦。一是工作忙無暇顧及;二是對財務管理認識不清;三是怕管緊了不好“辦事”。因而,對農村財務管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滋生和助長了某些違法亂紀行為。

2、制約措施乏力。村級民主理財小組和監督小組形同虛設,組長多數有支部書記或者村委會主任兼任,群眾對此意見很大,挫傷了群眾民主理財的積極性,客觀上助長了部分人員違法亂紀的僥倖心理。

3、收支管理不嚴。一是缺乏內部監督,村級會計大多是村幹部,無法獨立行使職權,不能發揮財會監督作用。二是缺乏外部監督。監督村級財務實際是個空白帶,這就給法制觀念淡薄者有可乘之機,違規違紀現象時有發生。

4、財會人員素質較低。農村財力人員大都文化不高,未受過專業培訓,政策水平和業務知識差,連起碼的會計基礎知識、財經政策、法規都不懂,記賬時漏洞百出、笑話連編。

三、規範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應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規範我鄉村級財務管理。

1、加強領導,強化法制意識。領導重視是抓好村級財務工作的關鍵,各級領導要進一步提高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特別是鄉村主要領導應把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積極支援財務工作,為農村會計人員撐腰壯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同時,要認真學習《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增強法制觀念。

2、明確歸屬,強化監管職能。《會計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的會計工作”。鄉財政既有分配職能又有監督職能,由其監督管理村級財務工作是順理成章的。其理由是:一是鄉財政所作為鄉財政的綜合部門,大部分工作都要與村組打交道。因此,對其財務進行監督管理是切實可行的。二是村財務是農業財務的組成部分,納入鄉財政管理,有利於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培訓、監督和考核。三是鄉財政所有相對充足的人力,並在經濟管理、財務處理等方面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監督管理村財務工作是完全可行的。

3、完善制度,強化約束機制。一是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應著重抓好從村級收入計劃到資金使用、資金監督等一體化的管理制度建設。包括資金財務管理制度,民主理財管理制度,定期向財政部門報表制度,收入、支出帳目公開制度,會計、出納崗位責任制度等。二是嚴格管理制度。要堅持“錢帳分管,會計管帳,出納管錢”的原則,嚴格稽核原始憑證的手續是否齊全(事由、經手人、驗收人、審批人),內容是否真實合法,做到帳款相符,帳物相符,帳帳相符,日清月結。三是要堅持支出一支筆與村委會集體審批相結合的方法,徹底杜絕人人用錢、個個批錢的混亂現象。四是完善農村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和資金使用效益審批制度。財政所應依據有關政策、規定,分析測算村級當年預算收支情況,形成收支計劃報同級黨委、政府、人大審批下達,村級必須遵照執行,並定期向群眾公佈,接受群眾監督。要加強農村財務監督,重點檢查是否有擅立收費專案,財政部門審批的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是否私設“小錢櫃”;是否堅持一支筆審批原則。同時,要實行幹部離任必審,財務人員交換必審,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必審,有重大問題的人或事必審的“四審”制度。每審必須一查到底,弄個水落石出。對審計查出的問題,要根據情節嚴重,依法對責任人進行處理,觸犯刑律的,應追究法律責任。

4、規範管理,實行“專戶儲存”。向農戶收取的水費以及各種代收款必須統一使用財政所下發的收據。支出應依據規定的使用範圍編報用款計劃,經財政所審批後撥款,由農村合作銀行監督支付,以防止使用的隨意性。同時,對村會計檔案和會計人員變更要進行管理和監督。

5、強化素質,提高會計水平。一是要對現階段的村級會計進行一次清理,把思想素質好、政策水平高、業務技術精、有開拓進取精神、責任心強的中青年聘到村級會計崗位上去。二是實行會計人員憑證上崗制度,有計劃、有步驟的對村級會計隊伍進行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培訓,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的頒發會計證,凡未取得會計證者一律不能上崗。符合報考會計職稱條件的,可以參加考試,不斷提高他們的政策、業務和職業道德素質,產生的費用由鄉村兩級共同分擔。三是要建立村級會計隊伍激勵制度,對會計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要在政治上、經濟上給予獎勵,對工作拖拉、不負責任的要及時給予批評和適當處罰,造成重大損失和責任事故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通過建立村級會計培訓、獎懲機制,增強農村會計的責任感、緊迫感,不斷提高村級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

農村調研報告2

XX鄉大棚蔬菜種植調研報告;近年來,由於思茅城市擴容和省市重點專案建設,擠佔;以思茅鎮、南屏鎮為主的城郊蔬菜基地,造成主城區蔬;一、XX鄉基本鄉情;XX鄉位於思茅區西南部,距思茅66公里,思瀾公路;二、XX鄉大棚蔬菜基地發展情況;XX鄉大棚蔬菜基地於20xx年2月開始動工,總投;總產值達90萬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稻穀的幾十倍;去年冬今年春,XX鄉繼續在XX村

XX鄉大棚蔬菜種植調研報告

近年來,由於思茅城市擴容和省市重點專案建設,擠佔了

以思茅鎮、南屏鎮為主的城郊蔬菜基地,造成主城區蔬菜供給嚴重不足,按照上級加大蔬菜基地建設的安排部署,XX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切實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一、XX鄉基本鄉情

XX鄉位於思茅區西南部,距思茅66公里,思瀾公路橫穿我鄉境內13公里。因地下暗河從山腳湧出,形成天然湖泊(XX湖)而得名。成立於1988年12月,居住著漢、彝、傣、哈尼等8種少數民族,1993年改設為XX彝族傣族鄉,1995年被列為雲南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土地面積為325.65平方公里。大部分屬石灰岩地帶,最高海撥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森林覆蓋率為56%。共轄6個村委會(其中一個為易地移民村),54個村民小組。

二、XX鄉大棚蔬菜基地發展情況

XX鄉大棚蔬菜基地於20xx年2月開始動工,總投資310萬元。經地塊丈量摸底、土地平整、溝渠支砌、架設大棚、安裝噴滴灌設施等,於當年8月初完工。基地緊靠XX湖西面,屬XX、大新寨小組承包田地,面積100畝,棚內面積65畝,大棚255個,涉及農戶54戶,自20xx年9月種植以來,已收穫辣椒394噸,黃瓜96噸,番茄240噸,葉菜90噸,平均畝茬產值8000元,其中:最高畝茬產值14000元,最低畝茬產值4200元,年

總產值達90萬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稻穀的幾十倍。大棚蔬菜產業在全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日益突現,極大地加快了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去年冬今年春,XX鄉繼續在XX村XX、小田和平掌寨村大壩子3個小組規劃建設大棚蔬菜基地169畝,通過土地平整、架設管網(每個棚端至少安裝一個水籠頭)、木混水泥樁柱大棚,共需投入資金280.2萬元,現已完成XX、小田兩個小組的土地平整、鋼架焊接,大壩子小組基地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建設中。

三、存在問題困難

雖然XX鄉的蔬菜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因此產業才剛剛起步,在生產經營、市場流通、資金投入和管理體制等環節還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市場方面。訂單農業發展跟不上,生產經營粗放、市場流通不暢、產業化程度不高、集約化生產水平較低。

2、人員方面。農戶對大棚蔬菜的經濟效益等方面的認識不夠高,積極性不夠高。

3、培訓方面。須進一步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來減少技術不到家帶來的損失。

四、工作措施

XX鄉大棚蔬菜產業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顯。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成立領導小組,成立由XX鄉黨

委、政府領導為組長,鄉農業工作站、科委、相關村等相關單位為成員的蔬菜基地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鄉農業工作站,辦公室主任由農業站站長兼任,辦公室成員由鄉農業工作站抽調,具體負責蔬菜基地規劃,組織和實施工作。同時層層簽訂責任書,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抓好落實。

2、加大宣傳,提高積極性。區、鄉等一系列扶持大棚蔬菜政策出臺後,XX鄉通過各種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組織幹部進村入戶等各種方式大力宣傳蔬菜生產扶持政策,向老百姓重點宣傳了大棚蔬菜示範基地的建棚模式,並組織老百姓到外地大棚蔬菜示範基地進行現場學習,增強群眾建設基地的熱情和幹勁,引導菜農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蔬菜生產,滿足城鄉居民需求,從而實現增產增收。

3、合理佈局,分步實施。一是突破“小而全”的生產格局。XX鄉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蔬菜品種和無公害蔬菜生產,按照“突出特色、統一規劃、區域佈局”的原則,建立無公害蔬菜品種示範園,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瓜類、葉菜類、蔥蒜類,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9—2月為茄果類,3—5月為瓜豆類,6—8月為葉菜類的生產品種,逐漸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組一業的規模化經營格局,實現了連片種植,促進了規模生產,提高了種植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分佈實施,目前第二批169畝大棚蔬菜基地已在建設中,按照“突出重點、打造亮

點、整體推進”的建設思路,力爭做到“建成一畝、鞏固一畝、成功一畝”。

4、強化技術指導,提高建棚質量。向市、區農業部門邀請組織相關教師對XX鄉的蔬菜種植戶進行相關技術培訓、協調我鄉的蔬菜種植戶到蔬菜示範基地學習參觀。大棚建成後,邀請了思茅區蔬菜站、雲南農大教師進行指導,參加培訓人員達80人次,發放宣傳材料120餘份,在選用品種、技術指導等服務上將給予了大力支援。

5、跟蹤指導到位,保證種植質量。為保證蔬菜種植質量,鄉農業站技術員分割槽管理、分片負責,並根據地塊劃分小區,各小區編成組,重點培訓種植小組長,由小組長經常聯絡技術部門當前生產情況,同時每位技術人員每週至少3次到基地進行指導,並做好各項記錄,做到技術人員包區域、包地塊,種植小組長包農戶,切實提高科技服務水平。

五、一些體會

1、發展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捷徑。從XX村的變化看出,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同樣能使農民快速致富。特別是近期,中央、省、市相繼出臺降低農業稅、種糧補貼等加大農業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鄉村領導應搶抓機遇,充分利用當前的惠農政策,發揮我鄉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投入相對少、見效快、週期短的高效農業,加快農民致富步伐。

2、鄉、村兩級應切實發揮好組織、引導、服務功能。在XX村蔬菜大棚建設過程中,鄉村兩級幹部團結一心,無私奉獻,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充分發揮了組織、引導、服務作用,解決了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通過大量工作完成了調整地塊、統一規劃工作。相比之下,部分鄉村幹部滿足於日常工作,開拓創新意識不強。即使選中了好的專案,也是瞻前顧後,錯失良機。這種一味求穩怕亂,不敢闖、不敢試的現象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農業生產形勢。

3、農業發展必須形成規模優勢。有規模才能有效益,產業化必須規模化。因為有規模,來自思茅區的商販源源不斷,產品不愁銷路。我鄉的蔬菜生產應當產品要形成區域化、規模化,最終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

4、高效農業要有技術做依託。XX村發展大棚在整體借鑑其他試點成功的經驗基礎上,又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結合本地實際,在一些方面進行了完善提高。佔地上表現為面積大,棚均佔地1畝多;結構設計上北牆寬大,防寒效果好,保證了蔬菜安全過冬;種植品種選擇上,採用最新最優品種;在技術管理方面,該村常年聘請顧問。這些是XX村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農村調研報告3

我是一名來自長沙縣北山鎮福安村的大學生村官,XX年8月份通過湖南省選的大學生村官考試分配到福安村擔任書記助理一職。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領下,我對本村洪山廟組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查走訪,通過實地走訪,通過與老百姓面對面的交談,我對現階段農業發展狀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農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農村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有了更準確的把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不斷降低

糧食安全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種糧已經不再成為農民賴以生存的物質獲取來源,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不斷降低,主要原因表現在:一是國家的經濟結構不平衡。我們國家經濟總體水平在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導致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選擇到沿海發達的城市就業,而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裡,部分身體狀況好或者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老人,為了能夠減輕兒女的負擔,尚能自給自足種上一畝三分地,然而對於那些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家庭條件相對富裕的老人,他們的農田基本上一年到頭荒在地裡,無人耕種;二是國家的種糧政策未落實到位。自去年以來,中央審時度勢,積極調整種糧政策,將糧食補貼政策調整為誰種田誰得補貼,然而這一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卻遇到了矛盾和阻力,種田者礙於人情面子,與讓地給自己耕種的田主人達成了某種默契(補貼仍然歸田主人),村上的組長為了不得罪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之任之,而村幹部對於組長報上來的資料根本不瞭解實際情況,最終導致誰種

田誰受益這一政策沒有落實到位,想種田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提高,不想種田的地仍然荒著。三是農民務工收入的增長遠遠超過種糧收入。通過調研,得出一組資料:

表一:農民種糧收入(以1年種5畝地為例):

表二:農民務工收入(以1年務工xx年代到xx年降低)。

糧食安全問題關係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係著全中國13億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我們應該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扭轉糧食安全問題繼續拉大的局面:一是加大投入,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政府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吸引更多青壯年勞動力選擇本地就業,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逐步地縮小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步地改善我們國家經濟結構不平衡這一現狀;二是嚴格落實種糧補貼政策。種糧補貼政策作為一個薄弱的環節,政府部門必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通過強有利的制度約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三是積極推進“家庭農場”發展模式,積極引導、鼓勵種糧大戶承包土地,使農業朝著現代化、規模化發展,逐步地提高糧食生產效率,逐步地增加糧食總產量。

(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仍然艱鉅

農村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農村環境直接關係到村容村貌,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是提升了,然而農村環境卻在悄悄的發生變化,河流因生活汙水的排放而不再清澈、農戶房前屋後到處是白色垃圾、部分村落死角垃圾遍地、豬糞到處亂排等等現象,直接影響著農村的環境面貌,直接危害著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國家意識到了農村環境的惡化,高度重視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檔案,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卻不容樂觀,任務仍然艱鉅,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權利過於集中,沒有下放。農村普遍存在村支書“一言堂”的狀況,凡事書記說了算數,書記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權利不下放到環保專幹,環保經費落實不了,得不到保障,環保專幹就放不開手腳,有心無力,最終導致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不力,農村環境面貌得不到改善;二是缺乏獎懲的長效機制,積極性未充分調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一般由村幹部擔任環保專幹,向下佈置上級安排的工作任務,由村婦女組長擔任環保資訊員,負責傳達資訊和下戶檢查農戶衛生,然而,部分村由於沒有制定農村環境治理獎懲的長效機制,環保資訊員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他們在下去檢查農戶衛生的過程中,也只是走走過場,沒有一個獎懲機制約束他們。三是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意識是人的行動指南,指導著人的行為方式,作為生活在最基層的農民來說,缺少城市人所受的約束和良好習慣的影響,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習慣了隨意的生活,房前屋後、村落死角、池塘、田邊等等地方,都成為了他們亂倒生活垃圾的地方。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人有責,我們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切實擔負起保護環境的重任,一是明確農村環保專幹責任制,建立績效考核制度。農村環保專幹作為環境整治的直接參與者和組織者,他更瞭解環境整治存在的問題,在明確他是第一責任人的同時,應該通過建立績效考核制度,有效增強環保專幹的責任意識,充分調動環保專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建立和健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環保資訊員的積極性;三是加強宣傳力度,不斷增強老百姓環保意識。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最終的落腳點在於農民自身,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宣傳力度,不斷的增強老百姓的環保意識,讓人人都成為“環境的保護者、家園的守護者”,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整治問題,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環境面貌。

(三)老百姓之間交往變少、感情在慢慢變淡

中國的農民是淳樸的,也是善良的,家裡來了客人,笑臉相迎,熱茶招待,端椅子,擺瓜子,招呼得客客氣氣、週週道道,這種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待客之道一直在農村延續至今,然而,在這種傳統美德的背後,卻仍然避免不了農村的人情味在悄悄的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在慢慢變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慢慢變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村缺少公共娛樂場所,老百姓的生活過於單一,缺少一個平臺讓他們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二是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獨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老人一方面要照顧孩子、要幹農活,另一方面因為年老體弱,出去串門的少,就算是串門也只是選擇臨近的幾家,稍遠的幾乎不去,種種原因導致了農村缺乏朝氣,缺乏生機,老百姓彼此之間缺少交流,感情在慢慢變淡;三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小農意識”仍然根深蒂固。我們不可否認,農民是純樸的、善良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農民是狹隘的、斤斤計較的,鄰里糾紛、土地糾紛、山林糾紛是農村最常見的糾紛,也是處理起來最棘手的糾紛,農民往往會因為一寸土地爭得死不相往來,哪怕是兄弟之間也毫無人情可言。

守住我們“心靈的.家園”,讓農村傳統美德、民風得以傳承,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一是加大投入,完善農村公共娛樂設施建設。政府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不斷完善農村公共娛樂設施建設,通過開展活動,不斷豐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二是保護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剪紙、刺繡、皮影戲等等傳統藝術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農村逐漸的消亡,我們應該充分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文化,讓這些文化在農村得以傳承,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的發展;三是積極排查、妥善處理好矛盾糾紛,不斷增進老百姓之間的感情。

農村是一片廣大的熱土,在中國農村仍然生活著7億農民,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他們的困難需要一步一步去解決,我們只有充分認識現階段中國農業的發展狀況,充分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充分挖掘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種糧政策落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公共娛樂設施建設上不斷的完善和加強,我們才能在推進城鎮化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我們才能最終實現“中國夢,農民夢”。

農村調研報告4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研。本次調研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物件,調研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研的目的、意義以及調研方法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研。本次調研以走訪調研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研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研,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研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研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研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研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階教師。(二)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研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研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裡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著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說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研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研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就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研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研中一位校長說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後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援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啟用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幾乎沒有。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於“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援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國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並不理想,反而面臨著諸多問題與困難。在沙河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群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籲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援,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國小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農村調研報告5

農村集體財務和資產管理問題,是廣大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敏感話題,事關農村經濟健康執行、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的村級財務管理,有利於鞏固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對促進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農村基層通過不斷加強和完善民主理財制度建設,全面實行村務公開,村級財務的規範管理工作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村幹部在管理、發放、使用徵地補償款及村級收入資金中存在不少問題,致使農民利益和村集體利益被嚴重侵犯,出現了一些上訪現象。為了加強村務管理,進一步推進我鎮村級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我們對村級財務管理進行調查,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村級財務管理隊伍現狀

村財會人員隊伍不穩定,業務水平低,工作質量不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性質要求財會人員要相對穩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財會人員實際上都是由村幹部隨意指定,缺乏規範性操作行為。每逢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財務人員也跟著換屆,出現了人走了之,財務收支情況不移交的現象。另一方面,財務人員年齡老化,學歷偏低,專業知識缺乏。由於年輕人不願意在村裡幹,又找不到合適人選,致使一些專業知識缺乏的財會人員上崗。還有一些村,在挑選財會人員時,不是從工作考慮,而是完全憑個人感情辦事,一些素質低下、根本不具備會計條件的人,被選拔到會計崗位上來,這些人往往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崗位培訓就上崗工作,缺乏應有的財會和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不懂得國家農村政策和有關會計法規,根本無法勝任財務工作。

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縣村級財務管理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將會影響村帳鄉代管的順利推行;進而造成農村社會的不和諧、不穩定,更會影響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程序。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帳務處理不規範、核算簡單

目前,在沒有實行農村財務委託代理的鄉鎮普遍存在帳務處理不規範、核算簡單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村財務資料保管不善,損壞、丟失嚴重,導致核算不規範,財務資訊失真;有的村甚至連正式的現金日記賬都沒有,大多用“本本賬”、“包包賬”代替;普遍存原始單據不規範、白條入帳現象:有的村賬務處理程式不規範,不及時記賬、結賬、對賬,導致科目漏記、重記、賬實不符的問題較為突出。

(二)財務制度不健全、監督管理不到位

我鎮村級大部分沒有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有的村雖建立了一定的財務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約束體系。在現實中,不少地方財務收支大多都是村支書或主任“一支筆”審批,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往往是村支書或主任一個人說了算,存在著極大的個人主觀隨意性。再加上事業單位改革後鄉鎮農經管理機構被合併,人員嚴重缺編,辦公條件落後,難以及時地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有效地履行監督職能。

(三)業務招待費普遍偏高。由於財務制度本身的漏洞,再加上財務人員把關不嚴、村幹部財經意識淡薄,有些村招待費過大、非生產性開支比重偏高。招待費開支偏大、偏濫,不僅是一種損失浪費,更容易滋生腐敗問題,參與招待往往也會作為一個藉口或一種福利,相關的、不相關的都來參加,使陪客人數遠遠的多於來客人數,無形之中也使招待費支出越來越多,致使招待消費居高不下。

(四)財務公開流於形式、缺乏內容

財務公開、民主管理是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按規定村級應按月或按季度進行財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據瞭解這一項重要內容到村級已基本被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公開不及時;二是公開內容不規範、不完整;三是財務公開的形式單一。群眾普遍認為財務公開是在作秀,滿意程度低。

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建議

農村財務管理是在不改變村集體資產的所有權、經營權、分配權和支配權的基礎上,由鄉鎮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中心統一在銀行開戶、統一收入票據、統一會計帳簿、統一核算方法代替村裡規範管理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制度。這項工作搞好了,有利於規範農村財務管理,搞好村務公開,農村的幹群關係就會好起來,讓百姓就放心;有利於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有利於減少社會矛盾,建立和諧社會。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改革管理模式,建立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中心。以鄉鎮為單位,依託鄉鎮農經站、財政所、統計站設立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中心,在確保不改變村社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和審批權的前提下,由村與鄉鎮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中心簽定委託代理協議書。代理服務中心設定稽核、會計、出納三個崗位,村級只設一名報賬員的管理模式。鄉鎮代理服務中心按村分別建立帳簿,分別核算財務收支,統一核算管理所轄村級財務收支業務。

(二)嚴格審批各程式,規範財務處理流程。每筆經濟業務的發生,都要取得有效合規合法的原始憑證,將憑證交民主理財小組稽核、簽章,再由村集體組織負責人審批(300元內的),300元以上由兩委負責人共同審批,1000元上的由鄉鎮分管領導簽字審批,月末,村報賬員將全部發生經濟業務彙總向委託代理服務中心報賬。出納根據原始支出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會計根據收支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並按要求登記各種明細賬和總賬。推行農村財務管理電算化管理,改變傳統手工記賬,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內外監督,杜絕不合理開支。村級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每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都必須交民主理財小組稽核,經小組長簽字蓋章後才能報銷,有效地杜絕不合理、不必要的開支,使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並且每個季度將村財務進行公開,堅決杜絕半公開、假公開等現象,接受群眾的監督。

(四)是要制定相關制度規範報賬單據與開支。面對報賬過程中部分單據不規範,白條抵庫、三聯收據、付款憑證常常被當做正式憑證拿來報賬的特點,應制定相關制度,明令禁止,堅決杜絕由這些不規範單據可能導致的支出漏洞;對業務招待費過高的現象,也應當制定合理標準,並嚴格執行該標準,讓招待費在整個村委會的運轉過程中既發揮其該有的作用,同時又要嚴防腐敗浪費行為的滋生;另外,還要加強對各村委會村組幹部的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財經紀律的嚴肅性,認真及時的配合報賬員完成稽核簽字、支出把關的任務。

(五)加強農經隊伍建設,完善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強對現有農經人員的培訓,提高自身業務技能,實行持證上崗,不斷適應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的發展需要。逐步增加鄉鎮農經人員編制,新招聘一批素質高懂會計電算化的人員充實到農村財務管理隊伍中。對村報賬人員實行聘用制,簽訂聘用合同,納入委託代理中心管理,以確保村級財務人員穩定。鄉鎮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中心正常運轉經費及業務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鄉鎮會計委託代理機構不得向被代理單位收取服務費,不得加重村集體負擔。

村級財務問題仍然是當前群眾十分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出發,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必要性,把它作為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同時也將村級委託代理製作為農村財務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改革,並納入對村幹部崗位責任制考核。必須立足於長效管理,增強監督力度,進一步促進農村的廉政建設,保障農村社會的穩定,實現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農村調研報告6

最近,我參加了市委組織部組織的對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訓學習,幾天的參觀學習過程中,我親身感受華西村如火如荼的發展氛圍,親耳聆聽了華西村率先發展的先進經驗,親眼目睹華西村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感受很深,觸動很大。華西的巨大發展變化不僅讓我驚歎,也讓我深思。更多的是華西村的發展經驗,讓我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一、幾點啟示

1、要建設新農村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華西村經濟的發展,吳仁寶在其中發揮的核心作用,沒有吳仁寶,華西固然也能像其它農村一樣能得到發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鉅變,恐怕很難。正是由於有吳仁寶這樣的好帶頭人,華西才先後實現了“電話村”、“彩電村”、“空調村”、“汽車村“、“別墅村”。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有一個無私奉獻、信念堅定、能領著群眾共同致富的好帶頭人。

2、要建設新農村必須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華西村正是立足本地資源,從發展小五金起步,逐步發展壯大。農村與農村的情況不同,經濟基礎也不一樣,資源優勢也不一樣,我們只有從實際出發,立足本地實際,找準符合本村的發展道路,才能走上富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3、要建設新農村必須必須要堅持制度創新。華西村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一整套具有華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製度,創造性地提出了提出“一分五統”(即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幹部統一使用、勞動力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的發展建設大華西的新舉措,建立了“企業合作制、廠長負責制、經理監管制、工代議事制”的管理體制,對員工實行“首位高工資、末位淘汰制、違章辭退制”,在分配機制上,堅持“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這些創新理念和舉措,吸引了大批有識之士,來這裡創業,使華西村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華西經濟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4、要建設新農村必須首先發展農村經濟。華西村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經過四十多年的艱苦創業,把華西建成了年產值超過400億元,聞名全國的“天下第一村”。華西發展了,華西人富裕了,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華西的村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因此,農村要發展,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從發展農村經濟做起。華西的證明,只有走集體經濟道路,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在農村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二、今後工作的思考

借鑑外地成功經驗,作為一名組工幹部,我感受最深的是,當前我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建好班子,配強隊伍。華西村之所以能夠永葆先進,取得今天如此輝煌的成績,最關鍵的就是有一個好班子,一個好的領路人。我們要借鑑華西村的經驗,一是要在村級班子建設上,著力打造村級領導核心。二是要在黨員隊伍建設上,注重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在農村黨員中深化和拓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在武廣客運專線等重點工程專案上發揮把好無職黨員帶頭作用。三是在後備幹部培養上,大力培養村級後備力量,保障班子隊伍持續發展。通過建立健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實現“制度管人、有章理事”,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2、理順思路,強化管理。要通過強化制度管理,進一步推進基層的民主建設,一方面落實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的“四民主二公開”制度。另一方面抓好黨內民主,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加強黨員幹部與群眾的交流,暢通聯絡渠道,讓群眾監督黨員,評價黨員,要廣泛收集當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以及對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各村的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制定本區的發展目標規劃,力求使發展規劃科學合理、符合實際,達到群眾滿意。

3、抓住關鍵,促進發展。目前,我區農村位於城郊結合部,正處於農村城市化建設的大好時機,近3-5年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要想實現持續發展,必須立足於當前,規劃好長遠。首先,做好群眾教育培訓工作。通過組織講課、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等措施,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工作,真正培育一批“懂科技、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農民,讓群眾確立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規劃,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思想,形成人人謀發展,人人思發展的良好局面。其次,依託處於城鄉結合部的區位優勢,鼓勵和引導群眾發展二、三產業,壯大區域經濟。圍繞區委提出的建設中部地區率先發展的現代化經濟強區的戰略思路,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好土地的最大效益。

4、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一是進一步加快村級活動場所建設,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二是要加強依法治村,進一步提高新農村科學管理水平,以明確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為核心,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村務工作流程,努力建立程式規範、便民高效、權責一致的一整套依法行政體制機制。三是深入開展資訊化建設,提高村級領導層的執行能力,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提高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創新能力,通過資訊系統和資訊資源的利用,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三、關於新農村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模式的探索方面,華西的經濟發展帶給我們很多好的經驗和思路,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1、長效機制問題。不可否認,老書記對華西村的巨大貢獻,在老書記的帶領下,華西村逐步發展壯大,規模在日益龐大,華西村合併了周圍的10多個村,村黨委現有31個支部,38名副書記,14個常委,10多名候補委員,村集體下設了50多家企業,人員結構和組織層次也在日益增多。老書記在華西村擔任了48年的書記,個人影響力、控制力應該來說是深入人心、舉足輕重,但是,個人的影響力和威信力在一個地方被過分的強調,當個人的控制力遠大於一個群體的控制力之後,不知道是否是一件正常或不正常、合理或不合理的事情,一旦老書記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不存在後,華西村是否仍然能夠平穩、健康的發展,以前所隱藏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個人、集體和私營經濟利益分配問題,華西中心村和大華西村之間的矛盾問題是否會有所爆發,老書記培養起來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是否有能力駕馭這些複雜局面。個人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該建立一種更加長效的、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體制來保障村級經濟的健康發展,更多的應該體現出制度的、體制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不是依靠個人的決策能力。

2、激勵機制問題。目前,華西村成立的50多家企業中,絕大多數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都是老書記的子女或親屬,我們不過多的評價老書記的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是否可行,對我區是否有借鑑意義,但是,如何來保障村支兩委成員的正常、合理的經濟待遇、政治待遇,如何更好的發揮農村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既保障村民集體的利益不被侵犯,也要保障好村支兩委成員正常、合理的經濟待遇是我們新農村建設中應該探索和研究的課題。不至於因為村級換屆工作讓一些村上幹部的辛苦和努力付之東流,挫傷了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3、環境問題。華西村的經濟發展我們有目共睹,華西村環境惡化趨勢,我們也不容忽視,作為農村,山清水秀的田園景色正在發生變化,華西村正在承受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大型的毛紡廠、鋼板廠等工業企業的相繼建立,企業規劃的不合理,使得當地環境有惡化的趨勢,空氣混濁、水源變差,這對我區正在建設的新農村應該也是一個警示,我們在發展農村經濟應高起點規劃,高起點建設,更多的應注重環境資源的保護,注重人居質量,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農村經濟。

農村調研報告7

隨著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農村建設是國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新農村建設在全國正處於蒸蒸日上的勢頭。因此,利用暑假時間,我回到我的老家連雲港市灌南縣鎮西村進行實踐調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況、調查的方式、我村改革發展所帶來的變化、調查發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為依據形成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鎮西村坐落在灌南縣城西南,距縣城2公里。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300餘戶人家,1506人,人均耕地0.8畝。村民主要從事水稻、小麥、蔬菜種植及銷售,其佔耕地面積的5∕8。

二、調查方式

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間地頭,個別訪談。

2、到村委會進行詢問。

三、我村改革發展所帶來的變化

通過訪談了解,廣大村民回顧了改革開放30年來,村上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十六大以來中央實行的各項惠農政策,即減免農業稅、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建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等等,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應黨的政策好,得民心。許多村民反應,近年來,村上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農村人心整體穩定。具體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一是彩電普及,我到訪的10多戶農民家庭已經全部用上了彩電,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線,大部分都是衛星接收。從調查情況看,電視是農民瞭解國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徑。

二是摩托車和汽車普及。由於在外就業的年輕人比較多,因此村的摩托車和汽車比較普及,基本上每3戶就有1戶人擁有一部摩托車,每20戶就有一輛汽車。

三是電話普及快,用手機的多。在調查的農戶中,90%的安裝了電話,98%的農戶均使用上了手機。

四是電腦下鄉。通過本人溝通聯絡,年初鎮西小組與縣信心產業局合作建立的村級資訊服務站已經正式對村民開放,網際網路這一新的名詞在村民間逐漸傳播開來。通過上網村民們可以瞭解時下最新的惠農政策,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並通過瀏覽村區資訊網學習新的種植、養殖技術等等。

(二)農民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轉變

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主體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識加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才能真正展開。通過這些天的走訪,利用問卷調查,我接觸的農民中絕大多數人都參加過村委組織的四民工作法學習班,並在村務大會上投過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戶自掃門前雪的思想有所轉變,都一致認為只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戶,也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日子會越過越好。

(三)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政策和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到鎮西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全村公路10餘公里,實現了村道路暢通。村轄下的第三小組興建起了文化廣場、籃球場、統一規劃的公寓等等,鎮西村整體面貌和環境得到了明顯改變,逐步邁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

(四)農村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農村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形成了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體系。20xx年實施的稅費改革,全面取消了農業稅,減輕了農民負擔;20xx年實行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農機具補貼政策,增加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20xx年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政策,讓更多的孩子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20xx年取消工商兩費,有助於農村集貿市場和個體戶快速發展;積極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四、調查發現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問題

1、安於現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村比較富裕,大多數家庭蓋有兩層小樓,雖趕不上鄰村(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距我村1公里)、但明顯收入高於臨近的其他村。村民普遍感覺良好,安於現狀,

2、沒有近憂,常有進賬,夠吃夠用

我村以種植銷售水稻、小麥、蔬菜為主,因產銷一體,幾乎每天都有現金收入,能夠滿足日常生活用度,平時家庭生活沒有憂慮。

3、家庭作業,小富即安,目光短淺

我村全部為一家一戶的家庭作業,村民思想保守,小富即安意識較強,大多數村民僅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田上,與外界交往較少。也不太關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4、部分村民沉迷於玩紙牌、麻將等娛樂活動,甚至!

(二)產業瓶頸問題

1、土地產出已達極限

種植糧食作物,辛勤勞作一年,年收入為3000-4000元:種植蔬菜,年收入為1600-2400元(均為毛收入)。土地的增收能力已經極小近於無。

2、盲目銷路不暢

我村的主打產業為糧食作物,種植什麼品種完全是跟風式的耕種,依據上年度或者是上一時期的銷售情況,往往造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從而導致價格下跌,穀賤傷農。

3、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

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災,必然減收。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

1、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

2、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這次調查的農民中,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50%,國中文化程度佔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5%。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四)、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農民增收缺乏保障

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民所享受的社會保障遠遠低於城市居民。目前,鎮西村農民致貧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長期在外從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及他們價值觀念的變化,使家庭養老功能受到了衝擊。這些農民所面臨的生活、醫療、養老問題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必然影響農民增收的穩定性。

五、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新觀念

1、跳出村子看村子

要把我村現狀與發展放在與周圍兄弟村莊的比較中來看,跳出我村就能看到本村的優勢,比如土地質量優良平整,適於灌溉和種菜,村民收入相對較高,也能看到與其它村子的差距,如,沒有村辦企業、品牌產品、抵禦風險能力差、村民收入不穩定(或有下降)等問題。看到優勢可以增強信心,看到差距可以使人奮發向上有追趕目標。

2、把我村的發展放到更大的歷史背景下思考和規劃

這個背景有三:一是中國農村改革30年的歷史背景,比較而言北河頭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還有哪些不足;二是在十七屆三中全會的背景下,大膽制定本村的巨集偉發展規劃和藍圖;三是市、縣的規劃大背景下,我村的發展能否納入市縣(包含爭取)的發展規劃,如城市發展、經濟區劃等等,爭取更多更好的搭車機會。

3、思想觀念的解放

思想觀念的解放需要宣傳和引導,也需要活生生的生活事件和刺激,要通過宣傳、宣講、參觀等方式刺激村民的思維。

(二)正視瓶頸,尋求突破

我村目前經濟發展的瓶頸在於,傳統的生產銷售模式使增收希望渺茫。總體說來在短時期內,立竿見影的做法是糧食、蔬菜的直銷和訂單農業,也即是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的糧食、蔬菜批發銷售為農業(糧食、蔬菜)協會(公司)的統一銷售和點對點銷售。

(三)提升農民素質

農民創造財富的能力,最關鍵的內因是農民的自身素質,同樣也離不開外因即良好環境的營造。一方面,要完善農村教育體系,培育新型農民,加速農村人力資本積累。不僅要繼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政策,還要加大對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使農民掌握實用技術。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農民創業環境,鼓勵農民創業。要重視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基礎上,根據農民的意願,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四)建立完善的農村保障機制

健全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人文環境,為農民整體增收提供製度保障。同時,這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渠道。

六、我村長遠發展的建議

農業生產走向集約化經營是農業發展的大趨勢,與此同時也有土地的合法流轉、統籌糧食、蔬菜種植規劃、加強分時分種指導、發展綠色農業、提高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勞動力分流、增收等一系列問題。

七.總結

這次暑假社會實踐對已經踏入大學校門,邁入半個社會我來說是一筆極為珍貴財富。農村發展關係到國計民生,三農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家關注的焦點,新農村建設中存在著不足,尚需在發展中不斷進步與完善。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真的可謂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