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800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800字

文思屋 人氣:1.88W

年少時的傷痕,縱橫的交錯在流逝的青春裡,青春一指流沙我把握不住的青春。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三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800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一】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本書很好的詮釋了我曾經的夢,正如書中所說,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擁有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頭,一切才有了意義。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漸漸明白了青春是什麼,青春就是為了夢想寧可背叛世界,不相信命運,享受現實的磨難,直到最後變成我們曾經最討厭的樣子。青春是人生痛苦蛻變的過程,更是成長中快樂的豐碑。讓我們看到了人間的冷暖。接受了社會的複雜多變;知道了人與人之間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當我們面對一釐米的偏差時只能默默接受。

幾年前,我也和書中的主人公鄭薇一樣,懷揣著青春的夢走進一條長長的校園林蔭道,那時的的夢裡是童話般的美好,大學校園裡的我有著一顆火熱的心,總覺得人生將無限美好,從來沒有想過它也有冷卻的一天,冷到只有自己的懷抱。

我的大學生活和鄭薇幾乎無差,除了“時代”變了。每次我細細品讀這本書時,彷彿自己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和她一起經歷青春路上的酸甜苦辣。青春的磨礪,歲月的歷練讓她迅速從一個活潑,勇敢,朝氣蓬勃的`女孩變成一個成熟穩重的現代都市白領,我對她多了幾分欽佩——對待愛情的毫無保留,義無反顧;而對於陳孝正我由起初的不解漸漸轉變成理解。當鄭薇全身心投入時,他卻愛的畏首畏尾,誠如他說:他的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要細細測量,容不得一釐米的差錯。而鄭薇也許就是他那一釐米的差錯吧!所以當前途和愛情發生衝突時他放棄了愛情。但是陳孝正去美國前的一句話卻深深的刺痛了我:“我習慣了貧賤,但是沒辦法讓我喜歡的女孩忍受貧賤”。的確,當一個男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不敢再去想愛情,更不想去辜負別人的青春,作為女生的我們也許永遠也無法明白男人心目中的尊嚴和理想的地位,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那只是他們大男子主義的藉口。細細想來,當我們面對社會現實時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不是因為大廈的誘惑太大,而是現實的可怕,多少人的愛情敗給了生活,曾經的山盟海誓是如此不堪一擊。

從一群無憂無慮的學生,朝氣蓬勃,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成長,青春在消逝。從原先義無反顧的呵護一份愛到現在不敢愛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情感(包括喜怒哀樂)。曾經的年少輕狂,愛情高於一切,現在卻害怕自己會在愛情的長跑中受傷,漸漸地愛情也沒有了原來的味道。

現在我一直在拼命回想,到底我有沒有那樣的青春,鄭薇的青春雖不算圓滿,卻是充實的,那些不敢做的事情,愛過和恨過的人,都使得她的青春有了意義。不經意間恍然醒悟,青春已漸漸離我們遠去,《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見證了我的成長,由幼稚向成熟的蛻變,現實與夢想的博弈。青春終將逝,但那些陪伴我們走過這段路的人,會永遠溫暖著我們。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二】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部成年人追憶自己年輕歲月的小說,講的是一場關於青澀愛情與人生選擇的光陰故事,讀著讀著就讓我不禁想起以前上大學時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想起曾經的校園、宿舍、食堂……

“青春是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場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場傷痛,來不及了。”很喜歡辛夷塢在《致青春》裡時而平淡時而絢麗的詞語,描繪出的關於青春的聚合離散,應該不止我一個人為小說裡鄭微和陳孝正的簡單卻又複雜愛情感到糾結和遺憾,其實作者很有心,她把很多我們想不通和猜不到的都隱含在句子裡,等著我們發現,細細體會。其實慢慢梳理詞句和章節,他們的分手並非偶然,選擇、機遇、未來等等都是安插在青春末尾的分岔路上的指示牌,每走一步都預示著結局會怎樣,想想身邊的朋友或是自己,是否曾經也像他們那樣迷茫著、期待著。

辛夷塢在故事的結尾說:就象故鄉是用來懷念,青春是用來追憶的。不管怎樣,辛夷塢還是從人道主義出發,給了小說一個比較美滿的結局,只是結局不是我們預期的。看透一切,把過去美好的小時光封存在記憶中何嘗不是對自己的嘉獎呢?歷經光陰的洗禮,做正確的選擇,曾經受過的傷,會豐滿未來飛翔的羽翼,這也許就是青春吧,懂得成長的人,總會遇到自己的幸福。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三】

好多年不曾完整的讀完一部小說,往往看到中頁便嘎言而止,只因害怕小說中被作者有意曲折的情節,只因害怕某個情節中飄忽隱現的曾經某某的影子,只因害怕那些纖長婉轉的句子,好吧,我承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沒有讀完,不過這次我本能的拋棄了前段的美好青澀,而是認認真真的讀懂了後段的悲歡離合。

“阮莞”,應該是一切情竇初開男孩心中的女神,可能不愛,但一定崇拜,漂亮的外貌、溫婉的性格、愛情的忠貞,還有近似荒唐的寬容與成熟。列車前的擁抱,耳語的下不為例,列車上的飆淚,成就了成熟的定義,總覺得她是我心底醞釀了好久的那首詩。

一如阮莞的結局,一如強烈吸引著我的目光的林靜。小時候,我身邊也有那麼一個林靜,他是家長口中的人家小孩,他是玩伴總仰視的那個大哥哥,他是女孩牽著衣角的小大人。總是在仰視,直到我的叛逆期毫無徵兆的來臨。可當我發現我通過打架、耍混,而讓周邊小朋友叫我老大的時候,林靜卻已悄悄遠離了這裡,北京,是不是每個故事中,優秀的男孩一定要去北京;是不是隻有北京,才會讓男主角身上發出耀眼的光環;北京,牢牢印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的心裡,林靜,到底要什麼時候,我才能真真正正的贏你。

我是一個不服輸的孩子,鄭薇說:“我是誰,我是天下無敵的玉面小飛龍,有什麼我得不到?”書中小飛龍的結局是圓滿的,她的林靜哥哥,她從小就要嫁的林靜哥哥,終於睡在了她的枕邊,她深愛的陳孝正,曾經以為不曾深愛自己的陳孝正,終於徹徹底底的向她投降,有了兒子,有了老公,有了事業,有了愛情,她想要的都得到了,可是呢,糖果只有在某個時刻得到才是真的香甜。

曾經我很喜歡買糖果,喜歡看她撥開糖紙的指尖,喜歡看她把裸露的糖果舉起,眯起眼睛,傻傻地看她把眼睛、糖果、太陽連成一線,她說陽光很美,真真是七色的。正如美麗都不會恆久,很多年後的某一天,當我可以牽著她的手,頭貼著頭,一起跟她分享糖果的七色陽光時,她卻告訴我,她已經不是那個只要糖果就會開心的小女孩了。

陳孝正從來就沒有孩子過,從小,他就知道他的人生是一棟不允許有半點誤差的大廈,他只是一時恍惚,才容許了大學中那幾年誤差的存在。那幾年,他放任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寵溺著小飛龍,放任著自己的自甘墮落,恍惚著不知道自己改變了很多。可是骨子裡的東西能改變嗎?

他是自卑的,可能從他父親去世之後就是自卑的了。我也是自卑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記得了。其實到底是不記得,還是不想說,我現在也說不清楚。習慣性的,我會希望身邊的人都滿意,他們說是我大度,其實我是知道的,因為我真的怕失去這些朋友;習慣性的,我會努力按照媽媽的目標努力,我希望成為她的驕傲,與我,覺得生活就是生活,不過是一種選擇,無論怎麼樣我都無法自視甚高,更無法看輕任何事物;習慣性的,我會努力工作,不是求未來、求發展,只是知道,我內心有莫名的不安與恐懼。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一個孩子,一個青春正當年的孩子。這種青春與年齡無關。一如她說的,曾是最亮的月光,卻冰涼如斯,曾以為最不忍她落淚的人,讓她懂了一件她本來不該懂的事,何其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