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600字>

《我的阿勒泰》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2.61W

《我的阿勒泰》是作者十年來散文創作的合集。你們有讀過這本書嗎?下面小編整理了3篇我的阿勒泰》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我的阿勒泰》讀後感

《我的阿勒泰》讀後感【一】

這個星期我接的書是:《我的阿勒泰》,這本書一共有三輯,其中我最喜歡的時第一輯中的《屬於我的馬》,這篇文章講的是:有一個人欠了作者家很多錢,但這個人卻死了,只能由此人的親人來替他還錢,但他的家人實在在拿不出錢來償還,情急之下,只好把自家的一匹馬牽來見作者的媽媽,要求抵債。然後作者的媽媽打電話給作者告訴了作者這件事,這讓作者想起了兩年前自己家裡還想買一匹馬,因為那時候作者的家裡還沒有挖井,用水得要去兩公里外的烏倫古河邊挑回家。夏天還好,到了冬天,河面凍成了厚厚的堅冰,去挑水出了扛扁擔,還得扛斧頭。每天去挑水,每天都要破冰,頭一天破開的冰窟窿一夜之間重新凍得結結實實。作者的媽媽想,如果沒有馬,有一隻小毛驢也好啊。

那一年夏天倒是讚了不少乾草,打碎後裝了好幾麻袋。可是馬最終卻沒有養成。我們便在院子裡挖了一口井。作者想象自己有一匹馬首先得搬家,搬到城郊野地上蓋房子,並圈起一個大大的院落。還得在院子四周開墾出一大片土地,種上深濃茂密的草料。還得嫁一個也願意養馬的人,最好他已經有許多養馬的經驗了。將來的孩子也得喜歡馬。這樣,我就得為了馬永遠留下來,永遠地。……也就是說,除非我真正地愛上阿勒泰,決心永遠生活在阿勒泰,否則我就永遠不能擁有一匹馬。

讀了這一片文章之後我又很多感想:我覺得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因為作者家裡想買一匹馬都那麼難,而我們現在呢,要車買車,要房子買房子,我們還不知道珍惜,作者在想到自已有馬之前還會計劃好有了馬之後要幹嘛幹嘛,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一下作者的這種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計劃的習慣。

《我的阿勒泰》讀後感【二】

中國西陲,新疆的阿勒泰地區,是作者李娟的故鄉。那裡好似一片未經世俗沾染的淨土,以寬廣的姿態,擁抱著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寧靜祥和的走過千年。

那裡有泛著藍色熒光的天空,有潔白深厚的雲朵。那裡有無邊無際的苜蓿花海,朵朵紫色小花在深山幽谷裡盛開。那裡有綠色的曠野,棕色花紋的小牛甩著尾巴吃草。那裡有雙峰的駱駝,背上有繡著古樸花紋的坐墊,被夕陽勾勒出孤獨的身影。那裡有純樸的牧人、豪爽的酒鬼,有彈奏冬不拉的姑娘,頭戴高高裘帽的貴婦人。小羊在圍欄外咩咩地叫,男女在荒野上騎著馬互相追逐,穿著大號棉襖的小孩子走上好遠來雜貨店裡買糖。那裡,就是書中的世界。書裡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故事,都帶我走進了遙遠的阿勒泰。

這本書是作者李娟年少在阿勒泰生活時寫下的一本散文集。她按照時間順序,將《我的阿勒泰》分成三輯:阿勒泰文字、角落和九篇雪,每一輯都有十幾篇散文。這三輯中,阿勒泰文字最近,九篇雪最遠。所以,這本書越讀,越覺得故事單純、活潑、鮮明。

故事裡的人物,也個個都可敬可愛:年老的外婆,犯了錯誤時會飛快的吐一下舌頭,雖然年輕時攤上了嗜毒成癮的丈夫,卻沒有改變她對生活的樂觀和身上的頑皮;爽朗的媽媽,喜歡造詞,用簡單的話生動描述店裡的商品,還會在大街上追打欠了債的酒鬼,就算沒追著,也會哈哈大笑著回家。還有可愛的小孩努爾楠,溫和的青年麥西拉,鄉醫院嚴肅的胖大夫,都讓人記憶深刻。

書的背面有這樣一句話:她的文字機靈、活潑、天真、樸實、明亮、爽朗。她不卑不亢,不倒賣她的生活和情緒在她的書裡可以發現人與天地、自然、周圍的人應該是怎樣的關係、如何生活在一起。沒錯,這本書的語言的確特別樸實,但又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什麼在澡堂子洗澡啊,參加鄉村舞會啊,給孩子糖啊,在舊馬甲上繡花啊,都讓人感覺溫暖又新奇有趣。這些故事讓我看到了李娟純真的心。

身處北京,活在鋼筋水泥、車水馬龍裡,我也從未體驗過書中描繪的生活。在阿勒泰,走上幾公里路可能都看見不了一個人,而在我現在所處的大樓就生活著百十來戶人家。在阿勒泰,熱情的陌生人會請你到他家坐坐,但我甚至沒和鄰居家的老奶奶說過幾句話。我從沒見過圍著篝火喝酒的酒鬼,也沒見過賽馬大會的盛況,甚至都沒摸過一隻小羊。但當我讀這本《我的阿勒泰》時,卻可以依稀在腦海裡“看見”阿勒泰,“神遊”一番,彷彿真的到了那裡一樣。也許這就是書的魅力,讓你從文字中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我的阿勒泰》讀後感【三】

散文對我來說算是個新的體裁,我很少看散文,大概是因為它的語言太過疏遠、迷離,而《草木山河》這本書,從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我就覺得它很接地氣,講述著我們身邊的事物。

本書的作者鮑爾吉·原野,一開始還以為是個外國人,我對此很詫異,而後來才發現他是蒙古族人,我這才覺得算是合理,蒙古族人有著天生的自然條件,他們熱愛自然、享受自然,寫出這麼好的散文理所應當。

天空:銀河的手臂;大地:土離我們還有多遠;水:河流的腰;樹木:櫻桃花在枝頭想念櫻桃;花朵果實:荷花騎馬坐轎;動物昆蟲:月光下的.白馬。每個小標題都讓我感到美,散文真的很美。

這裡的一篇篇文章精微深邃、優美蔥蘢,令人無限憐愛。《草木山河》中文字功力非凡,透露“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雲水情懷。散文與小說不同,沒有過多複雜的情節,就是一種遼闊、自然之美,讓人的心胸也闊達起來,心生舒適清涼。

而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鐵軌中間的草》。“ 活,是覆蓋所有道理的大道理,是前提,是話語權,是青山和柴火,是太陽照樣升起,是一張無論多老都健康的臉。”草的生長環境是它們無法自己改變的,它們今後只能在這狹窄的鐵軌間艱難生活。

沒人會過多注意陳舊的鐵軌,更不會有人去關注在鐵軌間的小草,可作者注意了、關注了,甚至要向所有人大聲讚美這些活在鐵軌中的草——活在困難中堅強的人。

“鐵軌中間的草,假如有一株是我,我斷然不敢長在那裡。鋼鐵的怪獸日夜從頭頂掠過,嚇死了,更不要說生長。”作者用自己的心理來反襯這些比山野的草更膽大,更耐喧囂的草!“而這些草——如我在車站看到的——與別的地方的草一樣的舒展安然,並沒有縮緊身子或躲在石塊下面不敢出頭。”

作者被這樣的草所震撼,由衷發出讚美:“這是一叢叢驕傲的生靈,在鐵軌中間安家。都說火車風馳電掣,它們輪下其實還有嬌嫩的草。草在鐵軌間搖動身子,嘲笑所有的怯懦。”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嘲笑所有的怯懦,勇敢、堅強、堅持的人值得每個人敬仰和學習。

郁達夫說:“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現代散文的特徵之一。“一粒沙”“半瓣花”,都確實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寫了這“小”,卻能從中“見世界”“說人情”,看出“大”來,以小見大的手法也常常用在散文中。

一篇好的散文,總能寫出一種獨有的“情致”來。所謂情致,也就是情趣風味。它和所寫的內容自然有關;但它並非內容本身,而是透過全部內容所表現、散發出的那種氣韻、味道或筆致。這當然和作家的氣質、性情有關。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散文就是一種“情趣”的藝術。

通過《草木山河》這本書,我越來越感受到文學的魅力,不僅要學會欣賞散文,我還要努力嘗試著創作散文,來提高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