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600字>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精選5篇)

文思屋 人氣:3.12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精選5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1

前幾天,有幸讀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略有感觸。

文章以王小波的自身經歷為線索,先講述了他怎樣選擇沉默的經過。從小時候的大躍進,到大學時候革命及讓人啼笑皆非的現實,很難讓人聯想到所謂的美好。周圍很多人喊著所謂的口號與教條,以此來成為這個主流群體“話語圈”的一部分。從內心鄙視話語圈的王小波,選擇了沉默。選擇沉默,是因為一些話在某一環境下無法說出口,或說出了也無用。沉默有自己的語言。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人常在你樓道門口放了一輛自行車,妨礙了你的進出,而你又是一個認真的人。你勸告他,或去跟居委反映,說: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對方的很有可能,會說你這人真“事兒”。同時你也可以用沉默的方式來表達你對這種行為的厭惡,把他車胎的氣放掉,當然是在四周無人的情況下。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資訊,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說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說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裡,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著。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裡,人們也在傳播小道訊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比方說,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裡聽說的!這樣小道訊息就成了包含著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為它太髒了。

我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從我懂事的年齡,就常聽人們說:我們這一代,生於一個神聖的時代,多麼幸福;在甜蜜之餘也有一點懷疑:這麼多美事怎麼都叫我趕上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2

《沉默的大多數》是中國作家王小波最初發表於1996年第4期《東方》雜誌的雜文,並於1997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後來又有很多出版社出版,最新出版的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構身邊複雜的事態。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1968年去雲南插隊,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品學專業。1984年至1988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後回國,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王小波無論為人,為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作品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一場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熱。王小波荒誕不經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敘述方式一定會贏得更多的會心的微笑。

王小波所著的《沉默的大多數》,虛構的藝術之美,以及他通過對現實世界的批評所傳播的自由主義理念,已經在這個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寶庫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他批評的物件有些還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這些話語、這些思想仍是我們的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從王小波的長盛不衰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國,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說在世界文學之林中創造出屬於他的美,這美就像一束強光,刺穿了時間的阻隔,啟迪了一代又一代剛剛開始識字讀書的青年的心靈

正如王小波的一段話:“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3

拿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的時候,我便產生了共鳴,應為自己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人,因為我平時也不喜歡怎麼講話,或者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言,套用書中一句話就是“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裡卻是妙語連珠。”現在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幹什麼事都比較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淹沒。

福克先生說過,說話即權利,可見他們和樂忠於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說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對於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說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從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著太多的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著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有的話該講的要講,不該講的還是要用沉默來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動,沉默往往也代表著力量的凝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著,包容著,同時也關注著。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事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結果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紀鬧得太多喧囂太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們沉默了,所以我們含糊了。因為我們絕不願意說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讀了這本書之後,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和借鑑。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對我們大家有所幫助。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4

王小波的的這篇《沉默的大多數》很是耐讀,這或許與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相當大的關係。

與王小波文中所講的一樣,我也屬於“沉默的大多數”的那類人。這是少年時代養成的習慣,是一種難改的積習。小時候我也貧嘴聊舌,但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就開始沉默寡言。當然,這不意味著我不會說話——在私下裡我說的話比任何人都不少——這隻意味著我放棄了權力。

後來,這樣的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其原因大概如王小波文章所寫的“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作不存在,因為人們不會知道你。”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但有時不得不說很多話,從內心深處來講,我覺得是那麼得言不由衷。

儘管平時話語不多,但並不妨礙我對事物的觀察,這也許與自己學過新聞學有關吧。雖然自己性格內向,但是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或許被常人不易差距,比較含蓄而已。

文字,對於自己來說,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可能很少有人讀懂自己的文字,正所謂“知音難求”。雖然,知道這不是個好習慣,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多年養成的性格,是很難一下子改掉的。不是說“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嗎,其實講的就是這個事。這也談不上“好不好”,只是最初與人溝通時,給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感覺。

“沉默是金,說話是銀”,國人以“含蓄”著稱,以“中庸”為準則。所謂“沉默的大多數”是由其根本原因的。雖然在資訊社會的今天,“溝通”是與人交往的一個“不二”法則,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含蓄的方式,我大概就是其中的一個吧!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00字5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裡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偽,或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裡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蘊含著獨特的個性,蘊含著至高無上的品德,蘊含著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為不確定,因為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說是為那些彷徨著的,想要發聲的那群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啟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啟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