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400字>

美德小故事讀後感範文400字

文思屋 人氣:5.52K

美德小故事讀後感範文1

美德小故事讀後感範文400字

我們中國有千千萬萬的人口,而這千千萬萬的人裡面,也擁有各種各樣的美德。為了讓我們深入的瞭解美德,學習美德,學校發下了《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這本書。我一翻開這本書,就被古人關於美德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在這麼多的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鄭成功收復臺灣》和《于謙粉身為大明》了。鄭成功從國小習努力,苦練殺敵本領,閱讀各種兵書,還樹立了遠大的理想,那就是:收復寶島臺灣!他團結軍心,民心,不斷地置辦兵器,運輸糧食,壯大軍隊,招兵買馬,說明成功的背後有充分的準備和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後者于謙是浙江杭州人,在公元1449年,明軍在土木堡戰敗,明英宗被抓,歷史上稱土木堡之變。訊息傳到北京,文武眾官不知如何是好。于謙等大臣讓英宗的弟弟來當皇帝,稱其為明景帝。景帝剛即位,就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指揮明軍戰鬥。于謙受命後,連打勝仗。瓦刺軍只好求和,把明英宗送了回來。明英宗回國後,一心想奪取弟弟的王位。他串通曹吉祥,石亨,徐理等奸臣,制定了陰謀詭計,發動了歷史上的“奪門之變”。

英宗重新上臺後,殺戮異己勢力,于謙被抓,但他仍不服罪,昏君奸臣們只得將於謙殘酷的殺害了。于謙之子于冕也被髮配。冤案仍是冤案,明憲宗成化初年,于冕才被赦,上書為父伸冤,才得到平反昭雪。憲宗恢復了于謙生前官職,還把北京崇門內西裱褙衚衕于謙住宅,改為“忠烈祠”。後人還把愛國屈死的于謙稱為忠肅公。

我們國小生現在要好好學習,學習鄭成功,于謙等英雄從小刻苦努力學習,長大為國盡忠為人民造福的精神。

美德小故事讀後感範文2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後終於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於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痴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