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10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感悟」

文思屋 人氣:2.97W

不知道你們讀了我與地壇這書後,感覺怎麼樣呢?那麼下面本站小編為你們整理了我與地壇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與閱讀,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我與地壇讀後感「感悟」

我與地壇讀後感【感悟】一

大多數時候的放棄,是你敗給了自己,而不是命運。

——史鐵生

是什麼樣的心境,什麼樣的生活經歷,讓他對生命有這樣深刻的領悟。

二十一歲,正當一個人風華正茂的年齡,就因患重病只能在輪椅上生活了,在被現實沉重地打擊後,他默默地躲到地壇自我逃避,自我療傷。這古老的地壇,彷彿與他有相似的宿命,經歷了最初的少許風光後,斷垣殘壁,枯花野草的景象勾起他同病相憐的感覺。疾病的痛苦,遠遠比不上他內心的苦悶,當同齡人正意氣風發地開始人生的旅途的時候,他只能坐在輪椅上孤獨地望著遠處,望望衰敗的地壇,在這片土地上看著白天漸漸變成黑夜。

但是,在他筆下的地壇,一草一木,春華秋實,園子裡的任何一個小生物,植物,都是栩栩如生,生機蓬勃的,“如霧的小蜜蜂,搖頭晃腦的螞蟻,累了祈禱的瓢蟲,寂寞的蟬殼”多麼富有生趣,它們是溫情的,柔軟的,我想,他大概從地壇發現了一些生的希望,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心境從深深的霧霾中逐漸明朗起來了。

他的文字還充滿著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和愧疚。在我看來,年輕的時候遭遇了重大挫折,難免產生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心態,因而不小心傷害了身邊的人,往往又是最親近的親人,這都是能理解的,只是這個過程,不要太長,否則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作者的母親心裡的苦一定不比兒子的少,甚至更撕心裂肺,痛入骨髓,偉大的母親,默默接受這一切命運殘酷的安排。

慢慢閱讀完這部作品,心中百感交集,感嘆疾病的殘酷,感嘆命運的神祕,經歷了那麼多無可奈何的淒涼和滄桑後,作者終於以豁達閒淡的心態品味人生。一個人到底要經歷多少痛苦才能充滿感恩地生活,當生活給予我們重大考驗的時候,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感受最深刻的是要學會善待生命,學會溫暖地看待這個世界,學會面對,學會感恩,更要學會堅強。

我與地壇讀後感【感悟】二

初讀《我與地壇》一書,是在高二下學期每日午休時刻,將書放於枕邊,窗外是夏日的烈陽與蟬鳴的聒噪,而文字的舒緩溫和吹去我整個夏天的拂塵。以至現在不論何時看起這本書的任何一個章節,那個夏天的沁人心脾氣息都能隨之而來。

看史鐵生先生的文章,我總能感到自己的“貪婪”,總是想像快速下樓梯般一階階把文章一段段看完。然而自己的“囫圇吞棗”,又擔心會遺漏些什麼。已經走到下一段了,又掉頭把上一段仔細反覆讀上幾遍。末尾結局似佳人引你入懷,眼下此段同樣秀色可餐。十分享受這種在史鐵生文章中如同磨盤上碾輪碾壓的這種痛快之感。

再讀史鐵生是在大一,故事情節之前也有所瞭解,不再像第一次讀追求那種酣暢淋漓,而更加感受他的文字那種靜謐感,是深邃而不鋒利,溫柔而不無力的。像一座森林,那層層不同的綠向你張開懷抱,清新的氣息讓你想趕快親近,一瞬間彷彿又看見了這綠的偉岸,樹木個個都高聳入雲,敬畏又油然而生。我好像能跟隨他輪椅印在土地上條條痕跡,步入那座地壇,那座聖潔的'教堂,那兩個老姑娘的幼兒園。看看四周,那穿著花褲子的八子,那月下跳舞的珊珊,那滿面淚痕的小桓,他們都是鮮活靈動的,他們彷彿從那佈滿灰塵的老北京四合院中走來,從那封存在作者記憶的地方走來。

從敘事的角度及技巧來看,喜歡他那種娓娓道來,不緊不慢的語氣,好像夕陽下山慢慢落下。空氣中飛舞的小蟲,地上散落的“小燈籠”,甚至遠處傳來那悠長的鐘聲皆進入他的作品之中。他總是喜歡自問自答,在不斷詢問著自己的內心“要不要去死”“為什麼活”“我幹嗎要寫作”。他在思考在探索,在不斷論證博弈著自己的觀點。誰沒有嘗試著與自己對話呢,而他總是能在關於生命的深刻探討中自娛地稱自己一聲“嘿,老兄”,實在有趣呢。

人們總喜歡貼標籤,例如明明可以叫“史鐵生”“作家史鐵生”,可非要來個“殘疾作家史鐵生”。把殘疾放在他名字前面,好像這個殘疾比他是誰更重要。我並不想因為他身體的原因,而增添憐憫的眼光,同時他也沒有因自身狀況而博取同情。那些種種命運的苦難,經他思想的過濾,竟成了對命運的豁達。“你能夠與我一同笑看,所以生死與你我毫不相干”,他終究拋開了“生與死”“命運”恰乎規則的條條框框,俯瞰生命自由遨遊。先生終究沒能逃脫死(我們誰又能逃脫呢?),但我始終相信迎著朝陽,從山窪處跑來的孩子,總有一個是他。

一直想去地壇,去踩踩先生車輪壓過的土地,但到現在未能完成,仍留遺憾。但先生說過:“不是我在地壇,而是地壇在我”,用此句得以寬慰自己吧。

我與地壇讀後感【感悟】三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陪伴”。

地壇,這是怎樣一個園子呢,滄桑荒蕪,卻又富有生機。

而“我”,那一年的“我”,孤獨無望,自怨自艾。

是“我”與地壇切不斷的緣,讓“我”在斷了雙腿的那一年,走進了地壇。在這裡,“我”開始思索人生,重拾生活的希望。這真是一個安靜的地方,它默默無語,陪伴了“我”的每一次悲喜。“我”呆在這兒的一個小角落,仔細觀察它的一草一木,嘗試與它一同呼吸。“我”熟識這裡的每一個行人,知曉這裡的天氣。地壇每天都以不變的沉默陪伴著“我”,讓“我”慢慢覺得,生活其實沒那麼糟。

擁有四百年曆史的地壇,可能陪伴過很多人,從明清的皇帝,到現在的遊人。陪“我”的那些年可能不算長,但對“我”來說,卻跨越了青年中年,陪“我”度過了小半段人生。“我”在這裡沉思,找靈感,地壇讓“我”的心靈安靜。這數十年如一日的陪伴與包容,讓它成為“我”的朋友。

“我”與地壇,不用言語,便彼此知曉,不必相識,便彼此相知。“我們”相互熟識,彼此安好。

可能,彼時,“我”已搬家,遠離地壇,地壇也已不復當年模樣。但“我”會永遠記得它,由於它多年的陪伴,使“我”心中安寧,充滿希望。

若心中想尋求安寧,“我”便會到心中的地壇一日遊。

因為它的陪伴,已融入“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