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作文>

《美國紀錄片南京夢魘》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1.11W

關於南京大屠殺,似乎已經看到了太多的影像記錄和民間憤怒,漸漸有趨向於麻木的感覺。當然,雖然我一直對狂暴的民族主義抱有天然的鄙夷,但類似葛紅兵在遊歷完日本後滋發的對大和民族的崇敬,我倒也更加不屑。這種複雜的情緒,讓我遲遲不能決定是不是要看這部記錄片。我不願意看,一部分因為,在南京大屠殺七十週年的時候,竟然沒有一部由中國人制作的紀錄片出來。另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反覆觀看那些被開膛破肚的婦孺和猙獰扭曲的首級,若不是有畸形的愛好,對觀眾都絕非愜意的事情。

《美國紀錄片南京夢魘》讀後感

但昨天,我還是把這個由外國人獨立製作的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完整地看完了,並非出於任何使命感,或愛國情緒,而可能是一種宿命的直覺。自從去年三月初到南京,卻巧遇大屠殺紀念館關門謝客,我就知道遲早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再次遭遇那些被屠戮的同胞。

紀錄片本身的製作並不算精良,但對於國際友人出於歷史良知而幫國人做的歷史見證,我們不能苛求太多。無法容忍的,倒是這部片子在國內被翻譯成《南京夢魘》,而英文海報上碩大的單字卻是RAPE。這種英漢轉換是危險而不自知的',畢竟“夢魘”不是啥冤有頭、債有主的事,反倒似乎在暗示我們: 日軍屠城是國人出於某種脆弱的心智無法克服、但卻必須克服的東西。而這,正是葛紅兵之流的論調。然而,看過這部片子,你就會清楚,1937年12月的南京,不是夢魘那樣虛幻的精神危機,而是兼具文學意義和字面意義上的“強暴”。

讓我來渲染一些紀錄片中的細節吧!他們對擅長的軍刀斬首遊戲漸漸有些膩味,於是只將人的脖子斬斷四分之一或者一半,讓這些傷者在人道救援機構裡慢慢死去。他們選擇在母親面前殺死嬰兒,而且摳出嬰兒的雙眼,或者選擇在丈夫和兄弟面前強暴婦女,而且要割去受害者的乳房並在陰道里插入棍子。他們喜歡在夜裡突然逮住一箇中國人,然後在其身上潑灑汽油,然後看著一個尖叫的火球向黑暗的遠處奔去,然後他們縱聲大笑。

裕仁自然是縱容了這次以恐怖主義為目的的屠殺,但那些花樣百出、極盡能事的性變態式虐殺,應該更屬於日本軍人在他國領土上的臨場發揮或集體智慧。相比之下,盧安達、奧斯維辛或達豪那些殺人者幾乎擁有天使般的心腸(事實上,南京城老百姓最偉大的救世主拉貝先生正是德國黨衛軍成員,而城裡唯一能庇護難民的國際隔離區正是飄揚著納粹的旗幟),起碼他們將種族滅絕當成是公務,甚至將焚屍爐看作是真誠信仰的種族主義的一部分,而不是由個體發洩畸形性慾或發揮黑色想象力的渠道。

所以,看完《南京夢魘》之後,你會知道“大屠殺”之於1937年的南京,是一個多麼輕描淡寫的詞。它只說出了大規模殺人這一事件的存在,卻絲毫沒有表現出其方式有多麼慘絕人寰。據說holocaust是專門造出來,用以表達猶太人被屠殺這一滔天罪行的,因為它已經超越了傳統詞彙如 genocide和massacre的表達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