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文思屋 人氣:1.96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1

讀到‘元旦的時候我醒來她第一件事是讓我說出那句話然後馬上往我嘴裡塞福橘’的時候有點小感動。因為我知道,她那麼急切的渴望作者說出那句話目的不是讓自己得到祝福。而是她希望作者說完後,讓我吃到福橘,希望我順順流流。而她給作者講‘長毛的故事’,說明她是讓作者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是為作者的安全著想。最後作者詳細地寫‘長媽媽給我買《山海經》’,體現出作者對這件事是多麼的影像深刻,多麼的懷念,對長媽媽是多麼的感激。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是老師上課並沒有說到的。那就是這句“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一個沒上過學、沒有受到過教育的人為了一本書,請了4天假去給作者買。寫得是‘三哼經’而不是‘山海經’,體現出‘長媽媽’找書的過程一定很困難。雖然書很舊,但卻讓作者很滿意。

我覺得作者那個時候挺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超越了親人去關心他,費盡心力地去滿足他願望的‘長媽媽’!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2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阿長”的回憶。她不識文斷字,又有些迷信愚昧,連真實的姓名都不為人知。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阿長”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變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擁有偉大的神力”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阿長和魯迅先生有了新的認識。長媽媽醫生不行,又渴望生活平安勞動婦女。雖然粗俗、沒有文化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奇蹟般的給小魯迅買回了他夢寐以求的《山海經》。而魯迅先生善於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能夠捕捉到生活中一些精彩,有很容易被忽略的洗劫。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總是文采飛揚,充滿情趣又令人回味無窮。

我們應該學阿長的善良和熱心,更應該學習魯迅先生,要有一雙善於發展的眼睛。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3

每讀完一本書或一片文章,我都會有很多感受,但《阿長與山海經》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出自魯迅的《朝花夕拾》。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魯迅小時候,家中的保姆——“阿長”懂得很多規矩,並把這些規矩都教給了小魯迅,而且經常陪伴他,因此他很喜歡她。但自從她不小心把魯迅養的心愛的小老鼠踩死後,魯迅便很憎恨她,覺得她是故意的。可當魯迅很想看帶圖畫版的《山海經》時,阿長卻在過節時,跑了半個城市給他買了回來,讓魯迅很感動。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像“阿長”這樣的人,她把自己知道的規矩像教給自己的孩子一樣,毫無保留的教給了魯迅,當魯迅憎恨她時,她卻毫不在意,照樣對魯迅好,甚至在得知魯迅想要《山海經》時,不惜犧牲過節時間,跑了半個城市給魯迅買了這部書。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卻是一個善良、可愛的人,她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她的善良、樸實、可愛卻讓人印象深刻,讓人不能忘記。

“阿長”的美好品德讓我想到很多人,如:老師把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學生,軍人把自己的生命用在了保衛祖國,工人一生都在為祖國的建設努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他們的'工作並不起眼,沒有明星的耀眼光芒,但他們的貢獻卻是極大的,是不可取代了。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4

今天上午,我吃完早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作文《阿長與山海經》。

這篇作文講述了魯迅小時候和她的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時光。寫出了長媽媽善良而迷信、嘮叨而又“滿肚子都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短文寫了因為阿長睡覺喜歡擺“大”字形,而惹得魯迅睡不好覺,也因為這樣長媽媽也經常受到魯迅媽媽的批評;有一次也因為阿長一不小心踩死了魯迅的小隱鼠,魯迅第一次憤怒的叫長媽媽為“阿長”(那時不能這樣稱呼大人);最後長媽媽為魯迅買到了他最喜歡看的《山海經》,使得魯迅對長媽媽轉變了看法。

長媽媽真是獨特而不平凡,有時雖然令魯迅很生氣,但長媽媽也是處處為魯迅著想。令我驚歎:他們倆沒有血緣關係,既然如此親熱,佩服!

我真羨慕魯迅有這樣一個好“媽媽”。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5

在魯迅家中,阿長只是個保姆,她地位低下,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名字。

大家叫她“阿長”,實際也只是因為前一任保姆的名字叫阿長,而大家叫慣了,也就不想更攻了。畢競阿長也需要錢來養活家庭,她生存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她幾乎是捨棄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資格,捨棄了姓名,捨棄了自尊,然而她也並沒有消退自己的本質一淳樸善良。從摘抄的段落裡,我們可以看出,《山海經》對於魯迅簡直是一個神聖的存在。當時,兒童們擁有屬於自己讀物簡真少之又之,甚至連專門供給他們的新書都沒有。魯迅曾經在一篇文章裡面講過,在那個年代,像歐美日本等國家都有為孩子寫過的兒童讀物,而且在中國大家都忙著生活,忙著活著,自然沒有人去管兒童什麼心理健康了,所以兒童擁有的娛樂似乎只不過就是玩泥巴或者照顧比自己更小的小弟弟妹妹罷了,而魯迅在那個時候,得到一本山海經已經就像是現在去吃山珍海味一樣稀罕嘍。

於是,仰求著奇形怪狀的異獸的書便成了魯迅日思夜想,夢中寤寐思服的物件。然而對於魯迅來說,去遠方買書實在太難了,也只有新年可以出門,卻買不了。在那樣的年代末,沒有高鐵,沒有火車,甚至連基本的車馬都沒有辦法普及到小小的百姓家中,所以去一趟遠門實在是太難了。沒有人願意去幫魯迅買,只能夜夜思思想著那樣一個讀物,他是多麼的渴望啊。他告訴了阿長,阿長打聽了去。她利用自己休小長假時間,特地趕路買來了4本《山海經》當她把書遞給魯迅時,彷彿在進行一個莊嚴的儀式。親戚們都表示驚訝,這也,側面說明了買來《山海經》是多麼艱難,低下而一個有些笨拙的保姆竟然辦到了!阿長是沒有讀過書,大概也沒上過學,甚至將《山海經》念成《三方經》,可是看完後我知道,她是多麼厲害。在這裡可以發現阿長雖然沒有文化,但她很勤勞、敢做。不是說讀書多了就一定聰明,讀書好了,只不過因為了讀書的本領,是否能實踐到生活中,需要看自己的實踐能力的事啊。阿長這樣一個沒有文化的女人,卻為了魯迅小小的願望跋山涉水,終於買到了山海經,實在是不得不讓人佩服了。倘若阿長生活在富貴人家,她的命運也許是與如今不同吧,她一定能看到更廣更大的世界的。

我們在文章的字裡行間,仍然能夠感到阿長對魯迅濃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