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範文

文思屋 人氣:6.84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範文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1

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很久了,這幾天突然想著看完。開頭的時候我很急躁,沒有特別觸動我的點,但是越看越令我動容,看到尾聲時禁不住流淚。也正是隨著保羅生命的不斷消逝,讓我不得不懷著畏懼而又敬畏的心態,經歷這場落幕,這是一個很殘忍的過程。

作者在生命垂危的最後時刻依然全身心的寫作,毫不避諱的直面死亡,讓讀者能對死亡和癌症有更深刻的認識,這真的很了不起。看完這本書我的確對死亡有了更深的認識,究竟是接受關懷治療關注生命的質量還是選擇療效好的手段延長生命的長度?在生命的最後是選擇自己的理想還是家人的陪伴?如何與疾病抗爭?如何安慰自我?

面對這樣的悲劇,我想保羅應當是同樣不幸遭遇中最為幸福的人,他的家人給予他最溫暖的撫慰和陪伴,他的伴侶能夠如此尊重和理解他,他的人文修養使他能夠比常人更為清醒而理性地理解疾病和死亡。

我懼怕死亡,我曾經想過如果我得病了一定選擇安樂死,但看完這本書我有些動搖,痛苦也應當經歷,否則人生不是完整的。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2

當呼吸化為空氣,我們還剩下什麼?

保羅·卡拉尼什在他生命將盡的時候,寫下《當呼吸化為空氣》。原本是三十而立的青年醫生,未來也充滿希望,卻在病情確立的一刻,一切分崩離析。從醫生到病人,從家庭裡強壯的丈夫到最需要照顧的人,他開啟了自己對生命的理解,也讓我思考自己的生活。

一生很長,歲月很短。

恍若昨日,我還是那個懵懂的,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今天,已然站在大二的尾巴上。這時光這麼快的從我指間溜走,讓我措手不及的回望和迷惘。我悲傷的發現,我並沒有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悔莫及。那個當初微笑著說“幸福是你來到這世上註定要做的事,幸福是你所從事的事業和你的本性是一致的”的女孩已經遙不可及。做了很多背離幸福的事情,比如因為害怕寫稿子退出了廣播臺,每天無所事事,浪費時光卻沒能提起筆寫下一些感動,書香亦漸行漸遠了。

那我在做什麼呢?忙著為了綜測和麵子東奔西走,在圖書館裝模做樣實際上在玩手機?這世上有太多的誘惑讓我背離本心。今天,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迴歸和開始,繼續安靜的做幸福的事情。

那麼,當呼吸化為空氣的一天來臨,便也不枉此生了。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3

這本書與上一本看的鄧扶霞的書(《魚翅與花椒》)的共同點是他們有著同一位翻譯者,何雨珈,一位川妹子。

何雨珈在兩本書中都有譯序。在這本書的代譯序中才得知這位把四川話的場景翻譯得如此貼切到位的川妹子竟是經歷過年幼時親生父親患病離世,自己遭遇意外久住病榻半年之久的似乎不太尋常的經歷。

然而,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因為人的壽命變長了,還是因為空氣、水土、食物的品質都大不如以前了,還是因為時代、社會變化太快導致生活壓力太大了,還是因為網際網路把各種訊息傳播得太快了,患染上癌症的訊息總是比比皆是,無論當事人的年齡,當事人的資歷等等種種。

《當呼吸化為空氣》的作者,保羅,就是一位癌症患者,年輕有為的美國斯坦福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他或許會成為一位傑出的醫生,或許會成為一位頗有成就的科學家。然而,這些都成為了不可能的期許。當我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保羅已經去世,在他即將攀上職業生涯的巔峰,在他成為了一位8個月大的小姑娘的父親時。

這本書是保羅作為父親獻給他的女兒的;作為作者以身為醫生和病人的雙重身份將對生命意義進行的思考留給讀者和這個依然在前進著的世界的。

感謝保羅留下了這本書,讓我們以保羅的.思考為契機繼續著我們的生命,繼續地探索生命的意義。

任何一個生命無論溯源,它的過程都應該被有意義地度過。或平和或起伏,或恬淡或悽烈。生命都需要一份意義。或許只有這樣,我們才敢一步一步走近既定的那個結局。

子曰,“勇者不懼”。不懼的應該要包括死亡。如何不懼是值得為之努力探索的。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4

這本書的真正讓人讀後難以忘懷就是因為作者沒有去寫生存的意義,沒有為我們灌死亡的心靈雞湯,面對絕症他有懷疑,悲傷,有苦痛但卻沒有感受他的絕望與歇斯底里,而是把自己的人生與對待死亡的態度像我們娓娓道來。

就像譯者所說的那樣,讀這本書之前我們雖然知道作者保羅已經離世,雖然有這個認知,然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卻沒有什麼別樣感覺,就像作者向你講一個其他人的故事一樣,然而越往後這種感覺就越真實,尤其在讀到作者妻子寫的後記的時候才真真實實明白,哦,原來作者是真的離世了。這時候才真正明白前面那些貌似漫不經心的人生故事原來就是一個人鮮活的人生。保羅的形象會漸漸在我的心裡鮮活起來。

再回顧作者面對癌症的經歷,沒有絕望,也沒有奮鬥,沒有在生命的盡頭大快朵頤及時行樂,而是繼續著為人的日常,探尋著為醫者,為夫者,為父者的意義,這樣平常的人生反而不尋常。卻向我們傳達一個資訊,他的人生本來就是有意義的,也不禁讓我反思,我的生活呢?尤其後面每當看到他描寫的每一個生命最後的其樂融融的時刻,卻遠比控訴所表達的情感讓人感覺強烈,有多少歡樂,在這歡樂下面就會隱藏著多少傷痛。

像譯者說的那樣,帶著這份淤積的情感,是很有必要再重新回顧這本書的。或許再讀就能真正理解保羅想真正傳達給我們的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