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世界地理讀書筆記

文思屋 人氣:1.73W

李小建老師的《經濟地理學》是經濟地理領域最經典的教材之一,上學的時候上這門課的時候就學過這本書,但當時沒怎麼用心看,現在時隔幾年,再翻一遍這本書,雖然是10年前的書了,但看完之後仍然很有收穫,感覺以後應該時不時的把我們行業相關的教材拿出來看,雖然都是理論上的東西對現在的工作沒有直接的指導作用,但每次看都會把這些年來的工作學習知識等組織梳理一遍,對工作還是大有裨益。看的時候,記錄了一些筆記,主要是書裡的一些觀點和內容,比較基本:

世界地理讀書筆記

第一篇 經濟活動區位

20世紀前的經濟地理學相關研究,大致可分為史志描述、商業地理研究和經濟地理學研究三個階段。

新近出現的跨國公司研究、經濟活動全球化研究以及結構主義思維方式反映了經濟地理學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經濟活動空間組織、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係。

企業經營的範圍並不侷限於產業的劃分。現代企業的跨產業部門發展已十分普遍。由於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對經濟活動的產業劃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業所從事的各部門經營。為此,一些學者們開始從企業組織角度來認識經濟活動。

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man)指出,經濟學長期忽視區位研究①,然而,經濟地理學對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

區位理論有兩層基本內涵,一層是人類活動的空間選擇;另一層是空間內人類活動的有機組合。

區位因子則是對於生產者而言,由於場所不同表現出其生產費用或利益的差異。

市場地域大小與商品的市場價格、地域人口數量和居民收入有關。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區位選擇的最佳侯選地,特別是現代區位選擇主要表現為接近消費地。

儘管在區位決策過程中,經濟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有時與經濟因子毫無關係或者說關係不大的一些非經濟因子也在起作用。在這些因子作用下進行的區位選擇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潤最大,而是某種程度上的滿足。

勞動、自然和資本是生產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經濟學的生產理論中通稱為生產的三要素。

由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異,城市內部土地利用的圈層分化較顯著

土地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影響因素主要是通過自身的特性以及所處的經濟區位所決定。

地理慣性

資本是生產要素中流動性最大的要素。

經濟活動的核心生產要素開始從資本、有形資產、一般勞動力轉為知識、科技勞動力、風險資金、無形資產以及優美環境。

市場規模也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合理性,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在起作用。規模經濟一般分為內部規模經濟與外部規模經濟。

社會學和管理學在對資訊流通渠道的研究中發現,絕大部分對決策起重大作用的關鍵資訊來自於偶然

生產與消費的空間分離是現代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徵。

影響經濟區位活動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資本、勞動力)、市場(市場規模、市場戰略、市場特性、其它市場條件)、區域環境(產業環境、政策環境、環境因素、可進入性)、交通。

自給性農業經營的存在是導致杜能模式與現實農業空間分佈狀況產生偏離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運費指向是韋伯工業區位論的骨架

相互依存區位論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均衡狀態的形成過程。探討在直線市場條件下,存在兩個競爭企業時,區位與市場地域的關係,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論,區位空間達到均衡時,最佳的空間模型是正六邊形。

企業家的經營手段不同可造成區位模型的變化;因政府的區位補貼或高額稅收等區位政策可造成的區位變化

高階中心地按交通原則佈局,中級中心地佈局行政原則作用較大,低階中心地的佈局用市場原則解釋較合理

企業增長在戰略上可分為一體化擴張和多樣化擴張。一體化擴張又可分為橫向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垂直一體化)。實現這些擴張的方法包括內部發展和外部發展(合併和合資等)。

市場進入、市場拓展和生產發展是公司發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數跨國公司的總部和區域總部位於少數主要都市。被稱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經濟的地理控制點。

第二篇 經濟活動區域分析

區域經濟結構是指一個區域內各經濟單位之間的內在經濟、技術、制度及組織聯絡和數量關係,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決定了區域資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區域產業結構是區域進行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增值的載體。

支柱產業不等同於主導產業,因為,支柱產業雖然在本區域的經濟總量擴張中佔有較大的比重,但在全國的同類產業中所佔比重卻較小,或者與其它區域的同類產業相比並不具備發展的優勢,產品輸出率低,因而它不能發揮區際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導產業應有的功能。

如果一個產業的感應度係數和影響力系數都高,那麼它就是主導產業的最佳選擇

所謂創新是指對資源、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創造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方法,開發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產業組織形式,開拓出新的市場等等。

只有具備下列特徵的產業才能作為主導產業:高比較優勢係數(區位熵)、高產業關聯度、高需求收入彈性、高生產率上升率、高產業創新能力。

對本區域沒有條件發展的關聯產業,應該尋求區際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配套問題。

在構建區域產業結構時,必須考慮如何根據世界技術進步的大趨勢和全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走向,以及本區域的具體經濟發展狀況與條件,選擇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作為潛導產業。

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有兩個,一是市場機制,另一個是政府幹預

市場機制對區域產業結構產生作用的途徑是供需關係、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

政府幹預是指政府運用巨集觀經濟槓桿和產業政策對區域產業結構變化進行有目的的調控,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以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

後進國家的產業發展是按“進口—國內生產—出口”的模式相繼交替發展。這樣一個產業結構變化過程在圖形上很象三隻大雁在飛翔,故稱之為“雁行形態說”。

由城鎮所組成的線是區域空間結構中一種綜合性的重要的線,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意義,因而往往被稱之為軸線。

區域空間結構有以下幾種較典型的模式:極核式空間結構、點軸式空間結構、網路式空間結構。

依託網路空間結構,充分利用各種經濟社會聯絡就能夠把區域內分散的資源、要素、企業、經濟部門及地區組織成為一個具有不同層次、功能各異、分工合作的區域經濟系統。

影響區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機制:區位指向、要素和經濟活動的集聚與擴散、經濟影響的空間近鄰效應。

集聚機制的形成源於三個方面:經濟活動的區位指向、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絡、經濟活動對集聚經濟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區域經濟在空間上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首先,集聚導致區域的極化現象。其次,集聚將加劇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與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進發達地區、城市、城市密集區、專業化地區、產業密集帶等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還能夠引發和加劇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城市與農村、專業化地區與一般地區等之間形成發展關係上的“馬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