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國富論》讀書筆記範文300字(精選5篇)

文思屋 人氣:1.94W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富論》讀書筆記範文300字(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富論》讀書筆記範文300字(精選5篇)

《國富論》讀書筆記1

看完《國富論》,價值論的概念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給我一些感觸,這個理論曾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也出現過,可見他們兩個人的遠見,在資本主義社會仍具有時代先進性,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意識到的。其實,這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還是亞當斯密,他是站在資本主義的角度,提出了利潤是從何而來,就是從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中來,說簡單了就是剝削勞動力,只有這樣,資本家才能不斷的積累原始資本,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再生產,這樣迴圈往復,使得那些資本家越來越富有,同樣,一個國家富有的資本家多了,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就開始飛速發展,提高國民收入,整個國家就會積累大量財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國家的資本多了,也就可以稱霸世界了。

而馬克思的價值論,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的,提出資本家取得利潤的實質上就是剝削勞動力,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使工人們的剩餘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加班加點,使得資本家的腰包鼓了起來,而使工人們的利益越來越少,權利越來越小,馬克思價值論的提出,主要就是為了讓所有那些被資本家們壓榨剝削的工人們,一致起來罷工反抗,改善這種不平等待遇,用無產階級政權推翻這種資產階級的惡習,讓那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工人們,重新獲得應有的自由、權利和利益。

對於資本家過分剝削工人的無恥行為,歷年來,都有人曾披露過,有記者採訪過,有領導考察過,也有作家描述過。一方面,我很憎恨那些資本家,為了讓自己積累更多的資本,就想方設法壓榨工人,本來每個工人每天工作八個小時,結果資本家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就讓工人們工作十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延長了,但是工資依舊不變,這種超負荷勞動,換了誰都受不了,但是,工人們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累死累活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感謝資本家,開辦工廠,給許多無業遊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不至於流落街頭,餓死在荒山遍野。總的來說,資本家的出現,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既有利又有弊,我們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考慮負面因素。我個人認為,資本家在追求自己利潤的同時,也要考慮工人的感受,總不能壓榨壓榨,再壓榨。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到的經濟理論,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價值理論、公平理論、絕對優勢理論、地租理論、貨幣理論、分配理論、公債理論、資本理論、賦稅理論等等,一個人要想徹底搞懂這些理論,非花點時間不可,如果能活學活用,再好不過,要是能將亞當斯密《國富論》當中的所有理論,能運用自如,並且運用在經濟競爭中,可以在經濟戰場中百戰不殆,財富越積越多。

《國富論》近百萬字,要想一個字一個字的鑽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本人時間有限,只是粗略的翻看過此書,文中的要點,有疑問的地方,還需要以後慢慢鑽研探究。

《國富論》讀書筆記2

《國富論》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其對經濟學研究中的貢獻可見一斑,上學時覺得亞當·斯密在書中提出的經濟學論斷成為經典沿用至今令人折服,工作後回顧覺得作者在經濟學觀點背後娓娓道來的人生道理其實更為受用。一本書就是這樣,常讀常新,在不同的階段讀同一本感觸也有所不同,更別有一番“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樂趣。

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成年人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所顯現出來的十分不同的才能,在非常多的場合,與其說是勞動分工的因素,不如說是勞動分工的後果。”在談到勞動分工時,亞當·斯密標新立異,他不認為是人的特長決定了職業,而是所從事的職業造就了人的專長,這和我們現今推崇的工匠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精益求精,作為青年員工更要如此,在日常工作中結合自身崗位實際,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不斷積累經驗,更好的服務客戶。

重視自我培養,提升職業素養。亞當·斯密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時把社會所有居民或者成員獲得的有用才能看作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並決定了一國的發展。在我看來學習的形式很多,作為青年員工,不斷學習新的業務技能,時時更新存款、理財、代銷產品等多種產品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擴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眼界,這些都是學習的體現,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運用到工作中運用到為客戶服務中,才是真正的學有所成。

走出舒適範圍,敢於挑戰自我。通過亞當·斯密在書中列舉的例項不難看出,不管是在城鄉改革、貿易改革還是產業結構的改革過程中,都存在著巨大的阻力,阻力有時來源於既得利益團體,但更大的阻礙其實是既定路徑對於人們思維的固化作用。線上金融服務在人們生活中所佔比重逐漸上升,順應金融改革、運用大資料、著力推進手機銀行的使用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課題。對於青年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對專業技能、操作流程、服務理念要做到與時俱進,做到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敢於突破,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域,去探索、去創造!

《國富論》讀書筆記3

在國富論中,第四章起名為論政治經濟學體系,可通讀全章,看到更多的是亞當斯密對重商主義、限制進口、出口退稅、獎勵金、通商條約、殖民地等涉及國際貿易的內容,可能在亞當斯密的概念中,凡涉及國家干預經濟的內容就屬於政治經濟學。

由於我所理解的政治經濟學更多的是強調國家與市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國家維持社會穩定及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管理制度,所以在理解上,無法同意亞當斯密將自己所寫的第四章納入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在我看來,重商主義、限制進口等更準確而言應該歸屬於國際貿易的內容。

這裡有一個名詞解釋一下。“重商主義——18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經濟管理體現,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順差——既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這是16、17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者說經濟體系,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

這個理論目前依然有許多經濟學家引用,包括中國國內目前奉行的國際貿易政策。從具體表現上看就是,為了維持貿易順差,一國政府會傾向於通過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稅(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獎勵金(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等手段,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提高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實現出口大於進口的目的,達到吸收貿易逆差國的資本流入本國,藉以提高本國的資源條件,從而增加本國的國民總收入,以實現經濟的增長。

亞當斯密由於是堅定的市場經濟倡導者,其一直提倡小政府理念,所以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第四章幾乎每頁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意思——重商主義提出的絕大多數的維護貿易順差的手段,都在某種程度扭曲了市場在資源調配中的決定性作用,從長期看都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國家應該減少監管,應該放手由市場自發調節進出口。也許是由於時代背景,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亞當斯密並沒有完成對重商主義的批判,只是在字裡行間表達了與重商主義觀念不一致的'思想和理論。

回到現實,回到本文所述的國際貿易體系,在我看來,國際貿易的最大作用和好處主要是兩個,其一讓市場擴大,其二促進了社會分工並使得生產效率提升。市場擴大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國,各種細分市場的商品,尤其是家電類產品(手機、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其主要生產地都是中國,如果沒有國際貿易,中國已經形成的生產體系就會出現生產過剩。所以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因為國內的生產體系已經形成,我們已經建立並形成了自己的工業體系,短期內實現改變不是太現實的事情,所以相比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中國都更需要國際貿易的自由但又有序的發展。但是否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追求貿易順差呢?我的觀念是,貿易順差來源於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由於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我國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也有限度,貿易順差用最簡單的言語表述就是,我們通過勞動及資源投入,生產出來了商品,但本國消費不完,那麼就出口到外國,而外國給予的是本國無法流通的紙幣,其實這種貿易順差實現的外匯儲備,類似一種債券。也就是逆差國用債券,購買了順差國的各種商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短期看順差有利,但長期看,貿易順差就如同幾個世紀前的殖民地一般,順差國就是逆差國的殖民地。

更簡單的說,我反對維護貿易逆差,從社會分工的角度,出口等於進口是對一國人民最公平和合理的勞動獎勵。

除了順差逆差外,關稅、出口退稅等都可以單獨成文書寫,本文不做累述。希望看完本文,你對重商主義有所瞭解,對國際貿易有初步認識,最好能理解貿易順差的意義和缺陷。

《國富論》讀書筆記4

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雖說亞當·斯密並不是經濟學說的最早開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許多也並非新穎獨一無二,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和系統的經濟學說,為該經濟學邁進現代科學的路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國富論》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也可以說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全書一共分為五卷,第1卷主要內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勞動力生產能力的原因,分析國民財富分配的原則。勞動力和生產方式與生產能力這些是經濟學的一些基礎定理的應用基礎和概念基礎,相當於數學中的基本定理和公式符號。前三章討論分工和分工的起因以及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闡述了合作分工的優點和侷限性。分工使相同人數下的勞動者得以完成多於沒有分工時的工作量,其原因如下:

第一,第一個特定環節的工人既能得到提升;

第二,免除了在不同型別工作之間來回轉換耗損的時間;

第三,大量精簡勞動的機械的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勝任多個人的工作。

第四到第七章,講了貨幣的起源、發展,市場價格與自然價格。

先後有各式各樣的物品被人們用來當做交換媒介,印度某些沿海地區把貝殼當媒介,至今蘇格蘭的某個鄉村還保留著以鐵定為媒介來換購麥酒和麵包的習慣,這個被稱作一般等價物,但是隨著歷史和文明的發展,一般等價物逐步向貴重金屬演變。至今,其已經經歷了到紙幣和電子貨幣的演化過程。之後,亞當和我們討論了工資、利潤和地租。勞動工資必須隨國家整體財富的增加而增長,勞動者收入的增長也是國家財富的增加,社會財富的增減影響勞動者的工資和資本利潤。某一行業內,增加投資,勞動工資則相對提高,但資本利潤降低;反之,勞動工資降低,而資本利潤卻相對上漲。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間或提供地租的生產物二者價值比例之變動。

第2卷是討論資本的性質、積累方式,分析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取決於工作的性質。亞當說了其中有兩種資本使用方法能夠使投資者取得收入或利潤,第一種,使用資本進行生產、製造或購買產品,之後將產品售出,從而獲得利潤,即為最簡單的價值增值;第二種,使用資本對土地進行改良,購買生產者所需要的機械或工具,或用於購買不用更換主人或不必再次流通就能產生利潤的東西。

第3卷是介紹造成當時比較普遍的重視城市工商業,輕視農業的政策的原因。雖說作者的觀點受到當前時代的一些侷限性,分析的內容也基於過去的背景,但是他分析的邏輯和思路都值得我們如今學習借鑑。

第4卷是列舉和分析不同國家在不同階段的各種經濟理論。是關於政治經濟學體系的討論與闡述。作為政治家或立法者的科學之一部分的政治經濟學,提出了兩個不同的目標:

一是為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活資料,或者說讓人民自己能夠獲取這樣的收入或生活資料;

二是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充足的收入資金,從而保障社會公共服務的正常執行。

第5卷是分析國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為全民還是隻為少數人服務,如果為全民服務有多少種開支專案,各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當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國債,這些赤字和國債對真實財富的影響等等。作者說明了國家支出在國防等方面支出的重要性。

不可否認,國富論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十足的借鑑意義,但是西方經濟學的政治背景和歷史發展背景都和我國不盡相同,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盲目推崇。中國的“高增長、低通脹”經濟增長模式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奇葩。按照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濟增長是與貨幣通脹(商品流通市場價格)呈對應關係的。也就是說高速的經濟增長必然會使貨幣發生通脹。然而,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缺與之不經相同。亞當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市場”也會存在著各種市場失靈的情況。所以說經濟學是一門探索真理而並非是真理的學科。其中的推論能解釋經濟現象卻不能預測所有的經濟事情。故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發揚我們不懈奮鬥、探索真理的精神,才能幫助國家和學科能更好的發展。

《國富論》讀書筆記5

《國富論》,全稱《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初版於1776年,作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偶然發現,該書出版的同一年,美國《獨立宣言》發表。從歷史的角度看,1776年可謂是人類文明歷史上的跨步之年,自由、民主、商業社會發展的文明結晶通過兩本劃時代的書籍和宣告宣揚到了整個歐洲和北美大陸。而具有歷史蘊意的是,《國富論》所面世的時代,恰恰是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所認為的“世界時間”鐘擺離開中國的時間(彼時中國應處於大清帝國乾隆治下的“所謂輝煌盛世”),這既是一種時間上的巧合,也是一種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站在今天回首兩個世紀前的全球文明中心的變遷歷程,以及回顧東西方兩種文明在隨後的200餘年所經歷的碰撞,更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重新將焦點回到《國富論》一書。全書分為五篇,從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分析到資產的劃分和積累,從不同國家的財富發展到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學體系構建,再到對君主或國家的收入探討,斯密在他所處的那個年代,通過其所聞所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細緻的闡述和分析。從現實出發,在查閱大量資料後,斯密研究比較剖析出一條符合富民與富國發展規律的道路。因此《國富論》的出版,標誌著經濟學真正開始作為一門嚴謹的社會科學的誕生。

誠然,當下再看此書,斯密所提出的部分觀點和理論已被一代代“後浪”經濟學家所延伸甚至突破,但如果說站在18世紀的角度看待此書,那麼我認為這應該是一本能讓人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去翻閱的經濟學聖經。不僅如此,《國富論》不應僅僅被視作一本經濟學類的鉅著,更應該被視作當時那個時代人類社會制度、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所孕育出的智慧文明資產。彼時“日不落”帝國的繁榮,依我看,自然有人民勤勞的財富創造能力,但更離不開英國當時社會所執行的機制。事實上,也正是有了底層機制的確立,繁榮才有可能到來。那麼,時隔240年後的今天,人類發展歷史已遇到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那麼在現在的時代背景下,人類又應該怎樣形成屬於這個時代的智慧資產?

對於中國而言,這個問題更為特別。在《國富論》出版後的240餘年裡,“沉睡的東方巨龍”歷經列強炮火的喚醒、先進思想的啟蒙,是否在今天做好了迎接“世界時間”的鐘擺重回東方的準備?這一切,才應該是中國青年“後浪”所應該思考的。繼承著斯密等前輩所留下的精神文明,結合著中國本身令人驚訝的經濟發展體量和動能,新時代新階段的富國富民之路,也理應留下屬於中國人書寫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