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

文思屋 人氣:2.28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1

這本書講的是麻油地的許多故事,比如紙月、艾地等。其中,最重要、一直隨著故事走下去的,是男孩桑桑。

裡面有兩個故事我很感動,一個是《艾地》,另一個是《藥寮》。

《艾地》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秦大奶奶那不屈不饒、堅持奮鬥的精神。這精神是怎樣來的呢?我來告訴你吧。秦大奶奶和她的丈夫秦大,在一九四九年買下了麻油地的一大片空地,在那裡,他們一起種麥子,過著寒酸的日子。可秦大還沒等到麥子成熟的五月,就離世了……麻油地的人們想建一座學校,差不多都想到了這大片土地,正當秦大奶奶抱雞到市場賣時,收割麥子,建學校……就這樣,戰鬥開始了。後來,過了幾年,秦大奶奶又搬家了。可有一天,麻油地的學生喬喬因為玩得高興,忘了上課,一不小心掉進河裡,秦大奶奶把喬喬救上岸,自己卻在水裡了……這真感人啊!

《藥寮》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堅持就有希望。桑喬發現了桑桑脖子有腫塊,立刻去醫院治療,可答覆卻一樣,不能醫救治療,到最後,終於有藥房了,病也治好了,但因為桑喬工作出色,被任命到縣城邊的一所中學當校長,所以,桑喬一家又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鴿子們似乎知道,明天一早,主人就會永遠地離開它們,而在空中盤旋不止。最後,它們首尾相銜,彷彿組成了一隻巨大的白色光環,在桑桑身邊圍繞……

這本書,就是感動的。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2

這幾天,我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這本書,它是一篇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篇小說。

《草房子》記錄了主人公桑桑六年來國小生活的點點滴滴,講述著一個個看似平常卻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故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她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她的房子在學校的一個角落裡,學校花費了幾十年功夫也沒有將她成功的趕出校園,她任然執意獨自生活在校園裡,養著雞鴨,影響著校園環境。然而,再頑固的人也能被感化。在一個春季她從水裡救出了一個落水女孩,自己也受了寒涼,在床上躺了半月之久,但是在這半個多月裡,多虧鄰居們的悉心照料,這個獨居的老人才能慢慢痊癒。從此,她便發生了天方地覆的的變化:先是主動搬離校園,然後用柺杖趕出闖進校園的鴨子,在一個雨天還去關校園裡開著的窗子,甚至不顧危險舉著自己的柺杖去關高處的窗戶。最後,她竟然為了撈學校裡一個掉到水裡的南瓜,不慎落水並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感動之餘,我不禁覺的奇怪,是什麼靈丹妙藥使秦大奶奶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我覺得是她那顆感恩的心,關愛和感恩寫完了秦大奶奶人生的最後一個篇章。

《草房子》魔力般的吸引著我,我從一個個故事中感受到了一個個人物的善良、頑強、感恩。我深深地融入每一個故事中,與主人公一起歡樂,一起悲傷,我發現著每一個主人公身上的閃光點,這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3

今天暑假,我讀了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草房子》。讀完後,我特別感動,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草房子》是曹文軒爺爺的一部有著童真趣味的少年長篇小說。文中描寫了一個異想天開會經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為的小男孩桑桑以及他終身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和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從而深深地吸引了我。

讀了這篇小說後,在我的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一幅畫:飄渺的雲霧朦朧,雲霧中有個小草房子。在這間“草房子”裡,有著一個小孩的美麗童年,有著最純正的美;在這間“草房子”裡,一個孩子唱出來了“姐姐十五我十六,媽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搖籃裡,沒有奶吃向我哭。記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轎前放爆竹”;在這間“草房子”裡,一個孩子由幼稚調皮慢慢走向成熟懂事,一個孩子經歷了或目睹了愛情、生死、親情、友情……

這個孩子便是桑桑。一開始,桑桑在人們心中是一個頑皮,每天都只知道玩,弄得一身烏黑,髒不垃圾的小屁孩。後來紙月來了,他為紙月的白淨、炯炯有神而驚呆,也開始為自己的一雙滿是汙穢的黑乎乎的手感到難為情了。從此,桑桑的命運開始轉變了,開始長大了。最令我難忘的是桑桑生病時發生的故事。那時的桑桑像一隻受傷的小蟲子緊緊的跟在父親身後四處求醫。許多醫生都無奈地搖了搖頭。

在桑桑最後的日子裡,桑桑的父親帶上他進行最後的“遠足”,桑桑是那麼開心,笑容彷彿都呈現在我的眼前。在這笑容中,我看到了親情,同時也看到了不幸少年與厄運抗爭的悲愴,殘疾少年對尊嚴的堅守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老天一定是眷顧這個聰明好奇、敢想、敢做、、敢於與厄運抗爭的男孩,一位常年行醫的長者出現了,為桑桑開了藥方……多麼感人的故事!

在這間“草房子”裡,當然也少不了禿鶴的淚與苦。他本為叫陸鶴,因為他是個禿子,受到了許多人的嘲諷,心中裝滿了苦澀。但是他有著令人佩服的尊嚴,他有著不同的對尊嚴的看法。有一次,學校參加匯演,有一個演員要演一個禿子,其他都不願意剃頭變禿子,這時禿鶴毛遂自薦,結果學校得了第一名,為學校爭得了榮譽,他從無人理睬的人變成了受人尊重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尊嚴的含義。的確,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堅信自己能行,就沒有什麼辦不到的。

在這間“草房子”裡,還有各種各樣的人,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文靜的小女孩紙月,蔣一輪老師、白雀姐姐、谷葦之間發生的情感故事,秦大奶奶的艾地,由熱鬧變得冷清的紅門,江南小蠻子細馬等等,使我歡笑,使我流汨,使我神往……

暑假雖然過去了,但這片金色的草房子仍在我的腦海中閃閃發光,同時也在我的心中搭起了一座“心靈的房子”!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4

記憶裡童年那純真的味道,想念著小時候說的那些天真的話,做的那些有趣的傻事。

無數次在夢裡回到小時候赤著腳在泥地裡抓蚯蚓去釣魚;躺在媽媽懷裡撒嬌;用舌頭舔著童年時餘留在嘴邊的香甜……一次又一次躺在河邊,仰視著那蒙著面紗的月亮,平視著波光粼粼的湖面,真想大聲喊:我想回到童年。是啊,童年多麼讓人留念呀!

當我走進曹文軒的《草房子》,當我讀到陸鶴對人格尊嚴得堅守;紙月弱外表背後堅韌的性格;杜小康從優越的家庭條件徒然變成失學兒童後不甘地抗爭;蔣一輪老師與白雀姑娘註定無望悽苦的愛情;桑桑面對病魔糾纏表現出來對生與死的坦然……時,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一條條彩色的橡皮筋——

兩個小朋友站在兩邊,中間讓別的小朋友跳各種花樣小汽車,嘀嘀嘀,馬來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嫩嫩的童音輕輕哼著,大家臉上盡是歡樂的表情,小腿在皮筋上翻飛,即使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哭,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接著跳……

我的童年是一片雞毛,雞毛在風的吹拂下,飄飄悠悠地飛著,時而高,可以與大雁媲美;時而低,又如蜻蜓低飛。有時被風吹到河裡,在湖面上架起一葉小船;有時被吹到蘆葦叢裡,當小蟲子的樂園,甚至還可以把它當做葦葉的風箏!

轉眼間,童年成了遙遙的回憶,在河的對岸向我招手,越來越遠,越來越遠……就像那煙波浩渺的河,雖然我們曾經無憂無慮地在它的清波里嬉戲,打鬧,但現在卻無法再次踏足了,只有那深深的回憶,只有在夢中才能再次領略這種樂趣。

讀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她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純真無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寧靜、溫馨、悠遠,而且永恆……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5

在這個寒假裡,我看過很多的書,但是我最喜歡的書是《草房子》了,因為這本書的主人公桑桑打動了我。作品寫了桑桑的六年國小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崔暮老人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

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除了主人公桑桑,我還喜歡《草房子》裡的文章是:紅門,讀完紅門,我的體會是,杜小康非常大方,不小氣,一點都不像我,而我和他相比較,我差太多了,看來我得改改自己的毛病了。有一次,桑桑和杜小康玩火,最後老師問是誰玩火的時候,杜小康承認了自己玩過火,不過始終沒有把桑桑招出來,所以我覺得杜小康的人品非常的好。

開始雖然杜小康家裡是很富有的,但是後來由於一次意外,導致他們家變窮了,但是杜小康還是一直一個人在賺錢,來還他家的債,因為他的父親生病了,不能再賺錢。想想現在的我們,家境都比較好,但是我們不珍惜爸爸媽媽的錢,所以我們和杜小康相比真是慚愧了。

通過故事,我明白了: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等到失去了,就來不及了。聽了我的讀後感,你喜歡上了《草房子》這本書了嗎?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6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但在關鍵時刻父愛和母愛一樣的氣吞山河。

桑校長便是一位好父親,在《草房子》這部電影中,他既是一位山區孩子的好校長,且是個孩子心中的好父親。桑校長在孩子們心中樹立著光輝的榜樣。

他年紀輕輕便有一個可愛的兒子,開始對其子十分嚴厲,但在一次意外中,其子不知得了一種不愈之症,桑校長帶著病危的兒子四處尋醫訪藥,最後還是在老天的感動下一位老先生的幫助下得以康復。

這雖是個微不足道的細節情景,當作者把人物刻畫得富有豐富的情感,使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父與子之間那般淳淳的親情。

這種樸實而真誠的父愛不正是我們這代青年人所應具有的嗎?

在如今的社會中仍存在一些折磨子女的父母,他們這種行為難道不應遭到世人的唾棄嗎?

想想電影中的桑校長,自己非但沒有在兒子最困難的時候遺棄放手,而是在背後默默的為兒子的生存發展絞盡腦汁。

當兒子看到好友杜小康因家變失學落魄到擺攤為生時,兒子毅然將父親多年授獎的本子拿來我小康抄寫課本。父親不知情的條件下打了兒子,得知實情後的父親心痛如刀割,但面對兒子的病情桑校長以頑強的勇氣承擔起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職責,毅然用真愛的偉大來拯救病危的兒子,親情——父愛,在這一刻得到了偉大的詮釋。

“父愛如山”不假,但此時此刻它以不再單純,得以真愛的它立升“父愛如山,危機之秋,更顯大愛。”

草房雖陋,人心卻澈。父愛的感人形式讓我們遐想的心靈頓時成熟,以至於更加關注父母對我們付出的那份愛,想到這裡我慚愧不已。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7

《草房子》寫的是桑桑和油麻地人的喜怒哀樂。這本書就像是一幅水墨畫,顏色淡雅,內容純真,書裡沒有一個壞人,每一章都是“大團圓”結尾,讓人看得順心。

主人公是桑桑,我覺得我跟他很像:我和他一樣活潑好動,時不時製造點小麻煩,桑桑敢想敢做,可我有心無膽;我和他一樣愛出風頭,可我不會夏天穿棉襖戴棉帽引人注目;我和他一樣愛收集各種各樣的本子,可我不會把爸爸蓋著榮譽印章的本子當生字本我一邊讀一邊在書裡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羨慕桑桑用蚊帳打魚的興奮;羨慕細馬放羊是自由;羨慕杜小康養鴨的快樂;羨慕桑桑和細馬坐著木桶在洪水裡玩時的無憂無慮可是,這是我體驗不到的。

我想,要是我能變成桑桑呢?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8

草房子主要寫的是油麻地國小校長桑喬,桑喬的兒子桑桑以及他的夥伴身上有趣和感人的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桑桑班裡有個叫陸鶴的同學,因為他是一個禿子,而且大家歧視他,所以叫他禿鶴。有一次陸鶴他爸爸給陸鶴買了一頂帽子,叫他戴到學校裡去。不知是哪個同學起頭喊道:“大家快來摘禿鶴的帽子。”同學們把陸鶴的帽子扔來扔去讓陸鶴吃盡了苦頭。如我在他們教室裡,我肯定會說:“你們別再歧視他了,同學之間應該善待別人,不能嘲笑別人的缺陷。”

桑桑的爸爸桑喬,是油麻地國小的校長,他很看重榮譽,每次評比,他都要給油麻地國小爭一面小紅旗。有一天,桑桑看到他爸爸又許多本筆記本,便看到每本上寫過的地方都有印章,因為他太想讓自己的筆記本比別人多,所以就把爸爸寫過的那幾頁撕了,而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撕毀了他爸爸一生的榮譽。當他爸爸知道這件事後,他火冒三丈,不停地打桑桑。直到桑桑得一種怪病的時候,他才不注重關係的是他的健康。他到處為桑桑尋醫,但沒有任何結果,終於找到一位醫生可以治桑桑的病。最後桑喬帶著兒子幸福的活著。

草房子帶給我的是永遠的感動,還讓我明白人生的'價值。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9

最近,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名叫《草房子》。在書中,禿鶴為了彌補之前的過錯,重新找回和同學之間的友誼,在一年一度的全鄉中國小文藝匯演中,主動請求併成功扮演一個別人都不願扮演的角色—禿頭偽軍連長。從而給學校爭得了榮譽時,我真為禿鶴高興,杜小康為了給他爸爸治病而不畏辛苦,我不禁為自己感到羞愧。

為什麼杜小康要遠離學校,遠離家鄉,任勞任怨的幫他爸爸到蘆葦蕩養鴨?為什麼紙月要奮筆疾書,熬夜苦讀?為什麼細馬要不畏千辛萬苦,幫爸爸去放羊?

這都是由於他們勇於擔當家庭的責任—用他們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任。我不禁聯想到自己:當細馬只穿一件單衣,不畏寒冷,清晨一早出門放羊時,我還在暖烘烘的被窩裡睡的正香;當杜小康為了重振“紅門”,去遠離家鄉300裡德蘆葦蕩養鴨而吃盡苦頭時,我在家裡看電視,做作業,悠閒度日;當紙月為了獲取知識奮筆疾書,熬夜苦讀時,我卻在悠閒的看漫畫,讀閒書……和他們相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渺小,為了少做一份練習和家長爭得不可開交;為了能多玩一會兒遊戲,馬馬虎虎完成了……和他們相比,我生活在更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可我卻做事漫不經心,沒有一點責任心

再次回味書中的人物,我越來越覺得慚愧。作為一個六年級的我,我不應該像原來懶懶散散,悠閒度日,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責任心。我應該像書中的杜小康和細馬一樣。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10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書籍,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故事,經作者的串聯,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緒,我突然發現原來生活中竟有那麼多的小插曲,回憶起來那麼的甜美。

這本書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國小生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著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著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撼動人心的莫過於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國小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汙點,學校花費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在當地人的眼中,她是個可惡的老婆子,總在學校裡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後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柺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柺杖關她夠不著的窗戶……最後,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感動之餘,我不禁想;是什麼使她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麼使她為了一個區區南瓜不顧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麼使她在垂暮之年發出人性光彩?是愛!是油麻地人的淳樸,是油麻地人對她純真的愛,也是她那顆感恩的心。關愛、純樸、感恩書寫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後一筆。

然而最讓我佩服的是書中的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長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裡。一夜之間,他家裡變得一貧如洗,學習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放鴨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但一直生活在蜜罐裡的他,在苦難面前表現得分外勇敢和堅強,他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後的美麗與優雅。杜小康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憤與優雅告訴我們:苦難來臨時,我們不能逃避,而要滿懷希望,微笑面對。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著我,貫穿於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美,使我情不自禁地讚歎。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關於《草房子》讀書筆記11

秋天的白雲,溫柔如絮,悠悠遠去,梧桐的枯葉,正在秋風裡忽閃忽閃地搖擺,為秋風講述著油麻地的故事……

男孩桑桑在油麻地過了六年終生難忘的國小生活。六年裡,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伴他成長。禿頭的陸鶴,從富家少爺變成窮苦小孩的杜小康,學習好的紙月,吹笛子的講一輪……並且在得鼠瘡的時候,有溫幼菊的照顧。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紙月和溫幼菊。喜歡溫幼菊是因為她的多才多藝和柔和而悠揚的聲音,我跟桑桑一樣,也喜歡看她熬藥,只不過我得自己想象。

喜歡紙月是因為她寫的一手好字,從作者的筆文中可以看出紙月的寧靜和溫柔,如果你出生在油麻地,是會高興?還是討厭呢?那就得看你是如何理解他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