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精選10篇)

文思屋 人氣:2.3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書筆記(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遊記讀書筆記(精選10篇)

西遊記讀書筆記1

在一月一日元旦這個喜慶的節日裡,爸爸送給了我一個“好朋友”——書,書的名字叫做《西遊記》,我利用假期的時間裡讀完了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很多。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經: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是一位機智勇敢、知恩圖報的一個人物,他不辭辛苦,跟著唐僧,保護唐僧;二徒弟則是一位憨厚老實的豬八戒,他夢想著能娶一個漂亮的妻子,而去高老莊強迫高老爺把他的女兒高小姐嫁給自己,卻被孫悟空搞了鬼接著出來了一大堆搞笑的事件;三徒弟就是沙僧了,據說他的‘負擔’可大了,行李全被他一個人包了;而裡面的唐僧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和尚,他不僅對老百姓仁慈還對自己的徒弟教導有加。他們師徒四人最終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真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真的非常好看,每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險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看下去。我認為西天取經的旅途之所以會如此有驚無險的順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勞。不管怎麼說,西遊記真的很好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西遊記讀書筆記2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吳承恩。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

我印象最深刻的問題是孫悟空一共被師傅趕走了幾次?最後是怎麼回來的?分別簡述事情的因果?

孫悟空一共有三次離開唐僧:第一次是孫悟空剛拜師的時候,有夥山賊搶劫他們,然後被孫悟空打死了幾個,唐僧看到悟空殺了生,然後說了悟空,後來悟空離開去了龍宮玩,看到龍宮牆上有一幅拜師畫,然後想到自己拜師的經過和唐僧對自己的好,又回去了,剛好這時觀音給了唐僧緊箍咒。第二次是比較出名的三打白骨精,後來是在下一個國家唐僧被妖怪誣陷是虎精,後來白龍馬讓豬八戒去找孫悟空回來救師傅,孫悟空救了唐僧後正要走,唐僧這時已經明白三打白骨精誤會了悟空,要悟空留下來。第三次是在第二部裡面,真假悟空,也是一樣假悟空冒充真悟空,被唐僧誤會了,後來真假悟空在一起打了起來,被如來佛祖分了出來,假悟空也是猴子變的,是六耳猻猴。

西遊記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著,也就是我最最喜歡的名著——《西遊記》。它是由吳承恩所著作的。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和沙和尚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書中展現了精彩的情節、奇特的想象。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悟空大戰紅孩兒。這個故事主要講了紅孩兒裝作一個小孩吊在樹上,博得唐僧的同情,而心的很善良唐僧見這個小孩很可憐,於是就讓孫悟空揹著他一同去西天取經。而紅孩兒一心想吃唐僧肉,就施法把唐僧帶走了。孫悟空為救師傅,大戰紅孩兒,結果技不如人,輸給了紅孩兒。唐僧的其他兩個徒弟積極想辦法,最終豬八戒想到了觀音菩薩,於是它就上天去請菩薩。最後心存壞心地紅孩兒被觀音菩薩給收服了。

唐僧的四個徒弟中,我最喜歡孫悟空。這是因為它勇敢、機智、聰明、足智多謀、行俠仗義……從孫悟空的身上,我想到了警察叔叔身上也具備同樣的精神。警察叔叔為了保護人民群眾,促進社會和諧,可以捨己為人、為民除害、大公無私……想想警察叔叔的正能量是多麼偉大呀!我以後一定要向警察叔叔學習!

這就是我要給大家介紹的《西遊記》,與眾不同吧?快來閱讀吧!

西遊記讀書筆記4

《西遊記》一書,共一百回,描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小說大約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七回),寫孫悟空誕生到“大鬧天宮”的.故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位置。第二部分(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巍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經的緣起。第三部分(十三回全書完),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取經,在八戒、沙僧協助下,一路斬妖除魔,終於到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西遊記》這本書中,讓我們結識了許多有趣的夥伴:總是愛打抱不平的悟空,好吃懶做的八戒,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神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故事就是《悟空三打白骨精》。

那白骨精為了吃到唐僧肉,費盡了心思,三番兩次地變成:小姑娘、老奶奶和老爺爺,就當這妖精快得手之時,齊天大聖孫悟空正巧化齋回來,用火眼金睛認出了白骨精,舉起金箍棒就打,因為唐僧的保護,這狡猾的白骨精每次都會從悟空的金箍棒下逃之夭夭。

貪吃的八戒總是當著師父的面責怪悟空,而師父卻信了八戒,念起緊箍咒,疼得悟空連連在地上打滾。但在悟空的苦苦哀求下,才一次次地饒過他。

這故事的結尾,悟空終於打敗了白骨精,八戒卻氣的火冒三丈,告訴師父,這是猴哥使的障眼法,“故意”讓師父相信他。然後,唐僧一直在念緊箍咒,要趕走悟空。最後悟空見師父不肯回心轉意,隨後便告別師父,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

西遊記讀書筆記5

《西遊記》這個故事,大家一定知道,書中許許多多經典故事大家可以張口就來,在這處師徒四人中,唐僧和孫悟空的矛盾最大,那自然孫悟空會被趕走了,那麼,孫悟空一共被趕走了幾次呢?

第一次是他倆沒認識多久,到雙叉嶺時,從路邊穿出出現六個強盜,孫悟空就為救唐僧,把六個人全殺了,唐僧十分生氣,說孫悟空沒有出家人的樣子,孫悟空一氣之下,走了觀音和唐僧一起給孫悟空帶上金箍,才讓他回來。

第二次就是三打白骨精,最有名的一次了,走到一個高山上,唐僧肚子餓了,就讓孫悟空去找吃的,途中白骨精發現了唐僧了,它變成一個漂亮的女子,就給師徒三人吃的。正巧孫悟空回來了,他有火眼金睛,一下子打死了女子白骨精,又變成了一個老婆婆,還是被孫悟空打死了,他又變成一個老爺爺,又是被孫悟空打死了。唐僧忍不下去了,就把他趕走了。

第三次是因為孫悟空打死了兩個強盜,又到一個老者家借宿,發現老者的兒子是強盜之一,第二天走時又見到了那夥強盜孫悟空,打死了,老子的兒子,唐僧一氣之下,又把孫悟空趕走了。之後打敗了六耳獼猴,才會到了唐僧那裡,繼續向西走。

故事中,孫悟空和唐僧許許多多的衝突都可以避免,需要他們倆互相理解,換位思考,這樣的話,西行之路的困難會少些。

西遊記讀書筆記6

孫悟空大鬧龍宮和陰曹地府,被告到天庭,玉皇問誰去捉拿,太白金星出來說了一番道理:“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孫悟空雖然是一個石猴,可也是“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頂天履地,服露餐霞,現在既然已經修成了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那他同我們還有什麼區別呢?就是說,不能因為出身低賤、來路不明就瞧不起他,而是要不拘一格承認他,給予平等的身份和尊重。

說得多好,我們誰都不興瞧不起自己呀,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遑論人,連鳥獸都包含在內),數數自己身上的窟窿眼兒,只要能數夠九個的,都天賦有成仙的權利!

太白金星以及玉皇這邊是道教的神仙,他講修仙之道,當屬道教的道,可他這個道,每一個稍稍讀過舊書的人都是如此熟悉。人人都可以經過努力修行,實現超凡入聖,這樣平等、這樣有為的道理,在儒釋道這傳統文化的三大源流裡是家家都講的,它體現著中國文化奮發有為的真精神(張岱年曾將“奮發有為”歸為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除此是“天人合一”“以人為本”“貴和尚中”)。

在道教,如太白金星說的是“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

在佛門,禪宗強調的是人人都有慧根,人人皆有佛性。

在儒家,孟子說,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我們當以此相互砥礪,只要矢志向上,都可以超凡入聖,退一步,且不說成仙成佛或者人間聖賢,至少各自在各自的領域,都可有所建樹。

西遊記讀書筆記7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慨,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

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讀書筆記8

讀了《西遊記》之後,我深有感觸。文中離奇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遊記》以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為線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險惡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從文中的故事可以看出,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點:唐僧——誠心向佛、品格端正;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降妖除魔,保護唐僧,立下了大功;而豬八戒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有時還吵著嚷著要分行李,但他性情憨直;沙僧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護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本事,但甘心當好後勤;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事、豬八戒的活潑、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格端正,不怕任何困難,有堅定的信念以及意志,慈悲善良。

書中描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讓我感受到了他們身上的執著和不畏艱險的精神,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總之,讀了這部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堅定的毅力,不畏艱險,才能取得成功。

西遊記讀書筆記9

《西遊記》是吳承恩的著作,也是四大名著中的一著。曾經還被拍成了電視劇,在一天當中的黃金時檔播出。

《西遊記》,用充滿色彩的筆描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話面,以及性格鮮明的人物。如:愛憎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永遠挑著重擔的,性格內向的沙師僧以及心底善良的唐三藏。這以書籍改編的這部電視劇,一直是我最喜愛的一部劇。其實它就是講了唐僧師徒幾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成功到達西天,成佛的故事。可我卻是把中間的經過當成重點欣賞的地方。因為,我覺得,每一次度過難關都可以看出裡邊主人公的精神品質,這也恰好是讓我受益的一個地方。

有一些人認為《西遊記》只是一本無厘頭的神話故事,根本沒有意義,其實,它真正的意義在裡邊主人公行為以及一個又一個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品質上面。

我們可以從孫悟空身上學到他的英勇,在妖魔鬼怪面前的鎮定,大家都看他鐵石心腸,其實,他也是有一顆慈悲之心,他對好人是又幫又助,不過對壞人卻是又打又殺,可謂是分的很清楚。而且書中的他法力高強,可是我小時候崇拜的偶像。我們還可以可以從可愛的豬八戒身上學到他的鬼機靈,從沙僧身上學到他的耐心,從唐僧身上學到他的慈悲心懷······這同時也不失情趣。

這一本書,就教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好的精神品質,也是寧許多人感慨的書,更是我的第一本啟蒙書,這真是一本令人受益多多的好書籍!

西遊記讀書筆記10

《西遊記》以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為線索,一路跟妖魔和險來年自然環境作鬥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我們知道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但他也有缺點,不會游泳。所以水下抓妖必須靠豬八戒和沙和尚,唐僧雖沒有法力,最終歷經艱辛取得真經。

我們要學習他們四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通過《西遊記》使我領悟到辦成一件事,並不是這麼容易的。就好像我們的學習,我們每一天的學習過程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寫作文、學數學、學英語等等,又何嘗不是九九八十一難呢?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就看到了成功;在這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團結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這就是我讀《西遊記》從中得到的啟示。

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勇敢,不要因為一些作業上的小難題,成績上的小挫折就把自己給打敗了,我們應該用勇敢來應付它們,消滅它們,把它們佔為己有……

記住,勝利的曙光只屬於勇敢者。只要勇敢,我們就已經向勝利邁出一大步。《西遊記》不僅故事情節好看有趣,還蘊涵著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團結一致,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