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通用5篇)

文思屋 人氣:2.9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茶館老舍讀書筆記(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通用5篇)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 篇1

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時候,老北京的裕泰茶館裡卻是一片“繁榮”景象:提籠架鳥、算命卜卦、賣古玩玉器、玩蟈蟈蟋蟀者無所不有。年輕精明的掌櫃的王利發各方照顧,左右逢源,才把茶館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然而在這“繁榮”的背後卻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太監買老婆買兒子、愛國者遭逮捕。整個北京城到處人心惶惶,百姓無法安居樂業,然而坑蒙拐騙的惡人卻過的有滋有味。讓我們一期跟隨著老舍先生的腳步,去看看老北京裕泰茶館的點點滴滴。

走進裕泰茶館,裡面坐著形形色色的喝茶的人:年輕精明的王掌櫃,一輩子苦心經營,只為了把父親傳下來的裕泰茶館辦大辦紅火,可惜遭到各種阻礙,最終心願難成,迫於無奈,只能親手毀掉茶館;勤勞樸實的李三爺,一生都在茶館當夥計,他見證了茶館的興衰蛻變;正直勇敢的常四爺,在茶館中多次見義勇為,還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候徒手打死八個洋兵,因此還被當作義和團通緝,只得逃到郊外過著平淡的生活;膽小怕事,好吃懶做的鬆二爺,他一生沒做過什麼大事情,只喜歡養鳥養蛐蛐,但心地很善良,可也只能受別人欺負,後來被幾個騙子用假大洋矇騙,一病不起;精明卻又頑固的秦二爺,一心想實業救國,起初為了建工廠,惹得好多鄰居不滿,也經常刁難王掌櫃,後來他的工廠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也實現了他自己的願望,可最終好好的工廠卻被一些貪官惡人定為逆產,沒收了?

茶館裡不僅有這樣善良樸實的老百姓,更多的是坑蒙拐騙,欺壓百姓的惡人,三教九流,無所不有:前清時候老佛爺身邊的太監總管龐公公,依仗自己有權有勢,搜刮民脂民膏,買宅子,買老婆,買兒子,喪盡天良,最終也被他的幾個侄子算計陷害,氣死了;總給人保媒拉縴的劉麻子,他專幹些拐 賣婦女孩子的事,最終被誣陷為逃兵,死在菜市口;算卦占卜的唐鐵嘴,打著看風水的旗號,私下買賣人家的財產,賺取不義之財,最後也被人亂棒打死?可見這壞人最終都沒什麼好下場,但是他們罪有應得,他們迫害了多少人家本該幸福美滿的生活。

茶館裡也充斥著各種人間真情:親情,友情,愛情,和愛國的熱情。親情是偉大的,裕泰的王掌櫃總是給人一種摳門的感覺,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他什麼都捨得,甚至是他苦心經營的茶館。他的二兒子被誣陷進了警察局,儘管警局的人也知道他沒有罪,但是為自己自的聲名和貪心,就假借保釋的名義向王掌櫃收取一千塊大洋,換取他兒子的自由。一千塊大洋,王掌櫃只好以自己的茶館和所有家當作抵押,借了錢,救兒子出來,他明明知道一輩子也還不清債務,但是他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責怪兒子,這就是一個父親的偉大,這就是親情的偉大。在老裕泰,王掌櫃,秦二爺,常四爺,鬆二爺幾個人的友情也是值得我們讚揚的,在朋友有難時會伸手相救,甚至會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自己的朋友,他們之間的友情沒有利益的瓜葛,沒有債務的牽扯,是我們現實社會中的人都羨慕的純潔的友情。在老北京,在那個不太開放的時代,他們的愛情都不是太幸福的,甚至發生了好多的悲劇。王掌櫃的婚事便是他大舅媽張羅的,儘管後來生活還算和睦,但是他錯了他愛的人,是他一生的遺憾。他的兒子也很不幸,由於二丫頭的父親要六根金條作為彩禮,這兩個年輕人的愛情也只能被無情的拆散。後來二丫頭被他父親嫁給了兩個逃兵,在結婚那天,二丫頭自殺了,這一幕幕的悲劇實在讓人心痛。在北京城,好多年輕人的愛國熱情更是讓人敬佩。為了國家的明天,為了百姓的幸福,他們寧願放棄眼下的生活,去投入到革命中,離開了家人溫暖的懷抱,到炮聲連連的沙場上冒死拼殺。這種愛國的精神很是值得我們這代年輕人學習,金錢並不是唯一的奮鬥目標,我們要為了國家更美好的明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老裕泰茶館經歷了清朝末期的落末,抗日時期的.動盪不安,和國民黨和美帝國時代的混亂內戰,而好多人已經離去了,掌櫃的王利發也絕望了,恰巧來了兩位五十年前結交的朋友,常四爺和秦二爺。三位老人撒著撿來的紙錢,悽慘地叫著、笑著。最後只剩下王利發一人,他拿起腰帶,步入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安然了結一生的地方。這是茶館的一生,也見證了許多人的一生,我只能慶幸我們的社會很安定和和諧,但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人生,各有不同,各有滋味。

看完了茶館,也好想沏上一杯清茶,品著手中的茶,慢慢去品味人生的苦與甜。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 篇2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友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個人便是老舍——一位語言大師,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於一北京大雜院中,一戶舒姓的滿族貧民家。父親是護軍,母親靠洗衣賺錢。父親早逝之後,生活更為窘迫,但幸運之神眷顧了老舍。一為慈善家資助老舍上學,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漸小有成就。在之後的創作過程當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響著他。而《茶館》之所以有“小中見大”的特色,與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聯絡。

同樣,老舍的手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幹警、簡潔,也十分容易表現劇情,從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與其說是時間變遷不如說是歷史變遷。人物表現年代,而年代又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提升到不得不讓人用看“歷史劇”的眼光評審這部鉅作。其二,儘管茶館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幾位人物始終貫穿全劇,起著核心作用。一、王利發(茶館掌櫃)二、鬆二爺(膽兒小,人卻不懷)三、常四爺(正義之士、十分愛國、體格健康)鬆二爺、常四爺兩位茶客與王掌櫃交情還不錯而在這所謂“熱鬧”的茶觀眾,要找出幾個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還真不容易。聽聽!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雖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過這有點人情味兒和有“良心”的三人談話使人更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啊!發人深思。其三,子承父業。這是幾句瘡痍有待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地時代向前走,衣著也跟著前衛起來,客人的思想呢?!簡直是幻包裝不換內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鐵嘴養一兒子,現竟“升級”為大師。劉麻子那說媒拉線行當竟讓他兒子“發揚光大”變為“花花聯合公司”(專給洋人、官員提供女招待與吉普女郎)。而吳祥子這老式特務到了兒子這輩兒竟改個名兒叫世襲特務。人哪!為何總在這方面“遵規守矩”呢?

老舍,無論您想傳達予後人什麼,至少《茶館》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不能評說它的優劣,在如此劇你面前,我只有說聲:“謝謝!謝謝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寶貴的財富。”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 篇3

書名為《茶館》,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外公每次帶我去茶館打牌的情形,在我印象中,茶館就是一個熱鬧而常常籠罩著煙霧的地方。可翻開了書,才發現它並不是僅僅講的是在茶館裡的事,而是以對話劇本的形式講述了一副舊北平社會的浮世繪的黑暗社會,老舍從小小的一個茶館中反映出了整個社會,以小見大。是由茶館中的客人的話中而得。語言樸素卻能體會出許多意味。書雖短小而精緻。把我印象中的茶館的形象完全顛覆,同《駱駝祥子》一樣,老舍也是無情的批判了這個社會—他不讓好人有出路。

書的主人公是王利發,他是他裕泰茶館的老闆,他也是整本書的線索。在第一階段中,拉條的為太監娶老婆,暗探遍佈社會,麻木的旗兵無所事事,尋釁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產的農民賣兒鬻女,愛國的旗人常四爺因幾句牢騷被捕,新興的資本家企圖“實業救國”,王利發左右周旋,企圖使生意興隆。而在第二階段的發展中,惡勢力越來越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暗探宋恩子、吳祥子的後代子承父業,繼續敲詐勒索,拉條的劉麻子的後代青出於藍,依託當局要員準備開女招待“拖拉撕”,龐太監的侄子侄媳組成的迷信會道門在社會上稱王稱霸,甚至做著“皇帝”、“娘娘”的美夢,而一些企圖有所作為的良民百姓卻走投無路。

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這也是這個劇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劉麻子、唐鐵嘴、宋恩子、吳祥子等人物的個性特點都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不必像上語文課那樣細細品讀,也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他為人正直、不做壞事,但有些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茶館的老主顧常四爺,他跟王掌櫃一樣,正直、不做虧心事,跟王掌櫃不一樣的是他比王掌櫃要硬,骨子裡有那麼一股傲氣,怎麼也不肯低頭,不肯讓步。

讀完《茶館》,我體會到我們現在是多麼幸福,那時候的很多孩子連一碗熱湯麵都很難吃上,而我們現在漢堡牛扒可以隨便吃。那時的人們真是生不逢時,生活在那樣一個黑暗的年代。

在《茶館》裡,我最敬佩的人還是常四爺,特別是他那種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常四爺是滿族旗人,在清朝時有份“鐵桿兒莊稼”,不用幹活就有錢拿。後來清國滅亡了,常四爺並沒有像他的好朋友鬆二爺一樣捱餓,而是自己去種菜賣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難低頭。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現在缺少的,由於生活條件優越,我們遇到困難就退縮,假如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常四爺這種精神恐怕也很難在社會中生存。

我認為這部書反映了當時的社會事實,對我們有有教育意義。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 篇4

老舍寫《茶館》旨在展示舊中國的社會現實,他要把從清朝末年到國共內戰期間一般小民的辛酸、無奈、想要改變生活狀況卻不得的悲慘呈現在讀者面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並沒有寫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平均的三幕劇切入了這一時期內的三個各有特點、本質卻又大體相同的斷面。變態的社會、畸形的文化、怪異的人生……各種光怪陸離的茶館景象深刻的象徵著當時社會上的各色人等。老舍的筆象一根探針,每挑開一處瘡疤,就有一股腐臭的膿水流出,腐朽的文化影射著腐朽的政治。於是,觀眾自然而然的感到,如此無可救藥的社會自然而然要將它徹底推翻,才能有新生。

為了凸顯整個社會的悲哀,老舍在對大多數人物的處理上都採取了一種比較極端的方式。如果說,大多數戲劇中,人物本身性格的矛盾和複雜之處是作者大用筆墨的地方,那麼,在老舍的筆下,人物則更多地成為一個剪影或社會符號。他們的“極善”或“極惡”被用以描述事件而不是他們本身。於是,《茶館》的觀眾不得不常常瞪大了眼睛,來直視近乎荒唐的社會現實。“侍候著太后,紅得不得了,就連打醋的瓶子都是瑪瑙做的”的龐大太監,明明已經斷子絕孫卻還要擺闊娶老婆;販賣人口的劉二麻子竟不怕人們知道他一次“搭橋”就賺得190兩銀子,還大言不慚的宣揚自己的邏輯——“我要不分心,他們也許找不到買主呢”;江湖騙子唐鐵嘴大模大樣地吸著麻痺中國人的毒品,還美滋滋的宣稱“大英和日本同時伺候我一人,那福氣。”荒唐當中的幽默反映的都是那個特定時代的特有景緻,這些景緻在老舍巧妙的串聯和結合下,展現了一個腐朽墮落的社會場景。《紅樓夢》中有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茶館》想來其實也可以如此形容。在會心的微笑過後,觀眾會從心底油然而生一種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悲哀。

另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現象是,社會渣滓們竟無一例外的採取了“代代傳承”的“世襲”制度。販賣人口的劉二麻子和小劉二麻子,算命騙人的唐鐵嘴和小唐鐵嘴,官府爪牙吳祥子和小吳祥子,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後輩與前輩們做著本質類似,形式卻不盡相同的陰損勾當。從這個意義上說,老舍仍沒有讓這些“小”字輩們為自己而存在,而是繼續借他們的行為表現動盪社會的本質:無論統治人如何變換,下層人物的悲慘、無奈,市井敗類的邪惡本質沒有改變。

當這些人物的命運也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起伏的。從此處我們並不難看出社會某些方面的“改良”。不妨以劉二麻子父子作為例子:清朝末期,劉二麻子靠權勢、貧富差異倒賣人口,混的倒也得意;然而到了第二幕的軍閥割據時期,他自己的命運卻也悲慘起來——沒有生意可做。這倒不是由於政府採取了什麼有力措施制止人口販賣活動,只是劉二麻子本身的“理念”和“經營方式”都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封建大貴族揚眉吐氣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劉二麻子失去了過去的客戶和靠山,亂世嫋雄才是新貴。他們在選姨太太時的標準和一擲千金的氣魄讓劉二麻子只能望洋興嘆,沒有插手的份。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人家總長次長、團長師長要娶姨太太講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戲班裡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現大洋!

我幹瞧著,摸不著門!”再到第三幕時,小劉二麻子的“經濟頭腦”便不是他爸爸可以比擬的了。他吸取自己老子“一輩子混的不咋樣”的經驗,勾結政府官僚、權利階級,一心要成立中國最大的不法營業場所。這樣的販賣人口可說是花樣翻新,登峰造極了,小唐鐵嘴認為自己和小劉二麻子是“應運而生”“如魚得水”。細想來在那樣的病態社會,也只有像他們一樣的人物才能立錐於社會吧?

《茶館》中每一位人物都是一個群體的縮影。這些人物的身上帶著滄桑中硬擠出的一絲詼諧,帶著偶爾的笑聲過後更加不可抑制的失落,帶著病態社會的病態氣息和整個舊社會的悲哀。

茶館老舍讀書筆記 篇5

《茶館》這篇話劇是當代作家舒慶春老先生的話劇傑作,初讀《茶館》,雙眸便煥然一新了。與其他的話劇不同,老舍巧妙地僅用了兩三萬字描繪出了了中華民族古典的象徵——茶館,同時也用精緻的語言,在字裡行間,送走了3個時代。

老舍的《茶館》使我對舊中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前的我,說起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時,總覺得是一句表面上的話,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但自從我看完了,《茶館》對這一句話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從抽象的概念便成了深有體會的畫面。面對當時社會的黑暗,我的心緊張了;面對當時人們的依依不捨,我的眼睛模糊了;面對當時人們的無奈,我深表同情,這一切的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舍這位“語言大師”帶給我們不僅僅是一部話劇,他帶給我們的是對人生的思考。在那個時代,人們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來。下層人民生活在黑暗當中,每天都在為下一頓飯在哪裡而擔憂。而統治者則夜夜歌舞,時時絲竹,不關心社稷,更不擔心人民的死活。試問這樣的時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來?

這一篇《茶館》道盡了無盡的滄桑,歷久彌新。而這些歷史的滄桑也終將伴著我們一直走下去,如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