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放假>

春節的來歷故事大全(精選8篇)

文思屋 人氣:3.15W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來歷故事大全(精選8篇),歡迎閱讀參考!

春節的來歷故事大全(精選8篇)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1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真多啊!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的來歷嗎?讓我白婧彤神探來告訴你們吧!故事要開始嘍,準備好了嗎?

從前,有一隻叫“年”的怪獸,它在每年的最後跑來吃人。為此,大家很焦急。一個個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有個人知道年怕紅紅的和聲響大的東西。於是,他讓大家貼春聯,放爆竹。這樣就把年嚇跑了。這個時候定為“春節”。

春節習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貼春聯與倒貼“福”字。我呢,最喜歡放炮了呢!我歡蹦亂跳地拿著剛買的炮向樓下奔去。“嘭”“啪”各種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麗的水花,迎著光飛奔而去,揹著光慢慢落下。好美哦!OH!MYGOD!那火花直衝我奔來。我嚇得拔腿就跑,奪路而逃。等火花熄滅了,我也跑得氣喘吁吁了。

除了習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屬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湯圓湯圓團團圓圓,餃子餃子吉祥如意。在眾多的食俗裡,我最愛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團圓的湯圓了。光看起來美,聞起來香,吃起來甜就能說明一切。咬開一口軟軟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來。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應地上有,天上能有幾回聞”啊!

過春節是我最喜歡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湯圓,還有美麗的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f萬熱眨?馨研綠一瘓煞?”春節,你給我們了多少快樂,我喜歡你!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2

春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春節的習俗也多有很多,有貼春聯,穿新衣,拜年,給壓歲錢……但是關於春節的來歷呢?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當春節的時候,它就從海里爬上岸,把許多孩子都吃掉了。人們算好了年從海里爬出來傷人的日子,每當這一天,人們就一起到山洞裡去避難,有一位老奶奶腿腳不便,只能留在家裡,有一位風塵僕僕的客人來到她的家裡,說“我一定把年趕走,您就上山避難去吧!”老奶奶半信半疑地上了山。

年上了岸,看見只有一個人,客人放爆竹,年聽到聲音,用手捂住耳朵,躺在地上,年又見到紅色的對聯急忙跑到了海里,再也沒有出來。

當人們回到村裡,推測那個人已經被年吃掉了。不過正好和人們預料的相反,那個客人不但沒有被年吃掉,還把年嚇得不敢再來傷人的呢!

從此以後,人們都在春節的時候,放爆竹,貼春聯,再也沒有年傷人的事情,大家都快快樂樂的生活著。

這就是春節的來歷,不管是不是真的,這傳統的中國節日都是最優良的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3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傳說早在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獸(又名“年”),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夕”長年身居海底,沒到特定的一天(現在說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慌忙景象,只有村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的些食物,並勸他趕緊上山躲避“夕”獸,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夕”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裡忽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站慄,再不敢往前湊。原來“夕”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們開啟,只見院內一位身穿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曦”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春節的由來是那麼的有趣,但還有許多我不知道到的有趣事情,所以我們以後要多多看書!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4

中國有許多的節日,我最喜歡的是過春節。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的動物。年一來,樹朩凋敝,百草不生。年如何才能過去呢?人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需要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手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春節前十天左右,家家戶戶準備年貨,人們都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都要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待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日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圓飯,走親訪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禧、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話。

哈哈!聽了我的講解,你肯定知道了春節的習俗,你也一定像我一樣開始喜歡春節了吧!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5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預示著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除夕那夜,鞭炮聲響徹雲霄,人們又唱又跳,一片熱熱鬧鬧的景象。

春節雖然熱鬧,但大家知道春節是怎樣來的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裡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裡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著紅布簾,門外生著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裡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後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我喜歡春節,因為過年有的賣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飲料,還有的賣各式各樣的玩具。

近年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強大,各國的領導人也開始在春節的時候,發表講話或文章向在本國的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中國的春節在世界上越來越有影響力了。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6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凶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晒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改名為"春節"。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7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 。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春節的來歷故事 篇8

壓歲錢的由來的故事前序

壓歲錢的由來的故事講述的是為什麼現在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以及壓歲錢的由來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民間的傳說,小寶貝們,想知道到底壓歲錢是怎麼來的嗎?看看故事吧!

壓歲錢的由來的故事全文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

唐代,宮廷裡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

《資治通鑑》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這裡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的護身符。

宋元以後,正月七年級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

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裡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著後代 “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

壓歲錢的由來的故事點評

壓歲錢的由來的故事給小寶貝們科普了壓歲錢的知識,現在我們知道了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也知道了它的傳說故事。有沒有感覺壓歲錢很重要呢!那就祝小寶貝們過年收很多很多壓歲錢吧!

壓歲錢的來歷故事

1、壓歲錢的來歷

傳說很早以前,有種叫“祟”的小妖怪,除夕深夜出來,喜歡用手摸睡得正香的孩子頭,孩子往往被嚇得哭起來。到第二天,不是頭疼發高熱,就是變成呆子,弄得民間有小孩的人家不敢睡覺,燈點到天亮,叫做“守祟”。

有戶人家夫婦倆,五十多歲才生一個寶貝兒子,八仙路過此地,算到這家孩子有難。八仙於是變成八枚銅錢,守在小孩身邊。孩子入睡後,夫婦倆用紅紙把銅錢一包,放在孩子枕頭旁邊,並吹滅燈上床。

半夜,“祟”出來,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發出一道道閃閃金光,嚇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紅紙包銅錢的事,告訴左鄰右舍。以後家家效仿,逐漸就演變為“壓歲錢”。

2、壓歲錢的意義

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

自從壓歲錢變成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到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裡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3、壓歲錢應該給多少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給的壓歲錢也逐漸提高,也有的長輩由於過於溺愛晚輩,也會將壓歲錢提高,甚至有人將壓歲錢當作人情,認為給太少則拿不出手,因此會準備大的壓歲錢紅包。

其實,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但有的家庭經濟水平較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範圍來給。

壓歲錢代表的應該是一種美好的祝福,而現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質已經逐漸淡化,不應該讓孩子以拿到“更多壓歲錢”來作為目標,而應該讓他們學會理財、認識壓歲錢的美好寓意。

關於壓歲錢的傳說

1、壓歲錢傳說一

傳說古時候每到年三十的時候就有野獸趁著大人睡覺的時候把家裡的孩子叼走吃,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俗,但是有一次一個母親把一枚銅錢裝 在紅色的袋子裡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結果發現野獸就不敢靠近小孩,所以從此以後每到年三十大人都會給小孩或者晚輩壓歲錢。那個“歲”據說就是野獸的名稱——紅包的由來。

2、壓歲錢傳說二

另有一說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炮竹驅趕“年”,用食品安 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下,因被壞人揹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壓歲錢

1、家長不妨帶孩子一起去銀行,以孩子的名字單獨設立一個銀行賬戶。這樣能讓孩子從小意識到理財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幫助其樹立理財責任感,形成積累財富的良好習慣,從而有益於孩子成年後的家庭理財。

2、在提出建議並且在孩子接受的前提下,把其中一部分錢作為孩子的學費。

3、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導他們制定消費計劃、記錄開支情況,培養良好的消費管理習慣。

4、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用壓歲錢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比如捐助災區、幫助有困難的人或群體。

5、可以以家庭為單位組織一次旅遊,以孩子想去的地方為目的地,孩子用壓歲錢作為自己旅遊的費用。這樣孩子既擁有使用壓歲錢的主動性,又能收穫到消費的精神價值和充實感。

6、制定家庭“小管家”計劃。孩子對於家庭事務其實有著強烈的擔當意向,只是常常被家長的不信任和過度保護所打擊。“小管家”計劃即讓孩子“做主”,家長和孩子指定的一個星期,從孩子的壓歲錢裡劃定一定的數額範圍,讓孩子負責全家的基本生活支出和採買。讓孩子完全“做主”,家長不干涉只建議。此種方式既讓孩子體會到擔當的快樂,也可以讓孩子知道“柴米油鹽貴”,生活是需要“精打細算”的。

7、引導孩子使用自留壓歲錢自行購買學習文具、課外讀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