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放假>

七夕習俗種生求子解析

文思屋 人氣:9.58K

七夕習俗之種生求子

七夕習俗種生求子解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稱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七夕的民間習俗

七夕節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喜蛛應巧

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種生求子

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寸許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為牛慶生

兒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剝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晒書晒衣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七月七日人人晒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晒書。”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晒肚皮也就是晒書。漢代晒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晒衣時,只見架上全是綾羅綢緞。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由此可見當時七夕晒書、晒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穿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們約好聯合舉辦。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默唸自己的心事。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

七姐誕

廣州舊時過七巧節非常熱鬧。姑娘們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婦女洗髮

婦女七夕洗髮,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淨髮,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扎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七夕節的夜晚婦女們往往要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要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拜“七孃媽”

閩南和臺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孃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孃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孃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這天,臺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孃媽廟酬謝,答謝“七孃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