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放假>

列寧逝世紀念日的目的

文思屋 人氣:2.02W

每年1月21日為列寧逝世紀念日。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列寧逝世紀念日的目的,供大家參考!

列寧逝世紀念日的目的

列寧逝世紀念日的目的

列寧-佛拉基米爾-伊里奇,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偉大的理論家和領袖,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蘇聯共產黨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奠基者。

列寧把自己的整個一生獻給了為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從專制政體的壓迫下,從資本主義的壓迫下,從資本家和地主的政權下解放出來的事業,獻給了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他同各種形形色色的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褲。把馬克思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列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為俄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全世界的人民懷念他。

列寧的人物生平

1870年

俄歷4月10日(公曆22日),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出生於沙皇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列寧是他參加革命後的筆名。他的父親名叫伊利亞·烏里揚諾夫,是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廳的視察員,數學教育家,[2] 曾擔任教師。[2] 因多年從事國民教育的勞績,晉升為省國民教育總監,並曾獲得貴族稱號。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結婚前住在農村,雖然只受過家庭教育,但由於她勤奮好學,後來仍然通過考試獲得國小教師的稱號。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曾是喀山大學的優等生,民意黨人青年小組的成員。1887年3月13日,因參加謀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殺害。受到極大震驚的列寧從血的教訓中增強了與沙皇專制制度作鬥爭的決心,並堅定地說"我們不走這條路"。

在家庭的影響下,1887年6月底,列寧全家移居喀山,秋天列寧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然而,不久他就因為參加學生運動、反對警察制度而被學校開除,並被禁止在喀山居住。

1888年,列寧回到喀山後,在那裡參加了當地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開始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和普列漢諾夫的著作。

1889年5月,列寧全家遷往薩馬拉城。

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彼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優等生畢業文憑。

1892年,他開始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了俄文,還寫下了第一本著作《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

1893年8月,列寧移居彼得堡。這時的列寧已由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成了一個共產主義者。

1895年,列寧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於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的3年中,他開始使用“列寧”這個筆名,寫出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並同克魯普斯卡婭結婚。

1900年2月,列寧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結束,回到彼得堡後不久轉赴西歐,在德國創辦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第一份機關報《火星報》。

1903年7月30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林什維克,布林什維克的意思是多數派。布林什維克及其思想體系的產生,標誌著列寧主義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列寧回到祖國直接領導革命,並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列寧又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間,他寫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等一系列著作,使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寧又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闡明瞭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聽到沙皇垮臺的訊息以後,列寧立即返回俄國,積極準備發動武裝起義。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史稱“十月革命”)的勝利。

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他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叛亂,使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

1918年8月30日,在莫斯科河南岸區原米歇爾遜工廠群眾大會上發表講話。離開工廠時,遭社會革命黨恐怖分子範·卡普蘭槍擊受重傷,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列寧的身體從此開始惡化。列寧在晚年得了腦溢血,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論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

1923年,列寧病情開始惡化,並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動。

1924年1月21日,列寧不幸與世長辭,終年53歲。

列寧主義

善良的`人們,是否應該警惕呢?

列寧主義被稱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寧在20世紀初形成的思想體系。列寧主義是在俄國實踐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修訂與補充。

列寧主義跟馬克思主義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徵就是其“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如何取得政權”和“無產階級政權如何治理國家”兩個問題上出現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應當致力於合法鬥爭(即在資產階級議會中進行議會鬥爭),在取得政權之後可以保留所謂的民主制度。而列寧為代表的另一派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尋求所謂的合法鬥爭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義化的可能,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在帝國主義階段只能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權之後,不應當保留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而應實施無產階級專政,在無產階級獲得政權之後,即使一國的資產階級已經不存在,仍然有必要採取專政的方式保衛無產階級政權。

黨報理論:

1、黨的報刊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喉舌、 集體的宣傳者、鼓動者和組織者。

2、在黨報與黨的機關的關係上,黨報是全黨的輿論機關、宣傳機關,並且應在黨的綱領範圍內進行宣傳。黨報應是黨的事業的一部分,黨報必須與黨的機關保持一致,並接受黨的絕對領導。

3、無產階級黨報應該反映工人的利益,反映廣大群眾的利益。

工作原則:

1、黨報工作者的創作自由必須服從於黨的基本利益。

2、宣傳報道必須絕對真實。

3、無產階級黨報應該是堅持原則,充滿戰鬥性的機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