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放假>

關於春節的簡介知識

文思屋 人氣:2.53W

篇一: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關於春節的簡介知識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

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

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

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篇二:

農曆春節,是一年之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的活動,實際上是從前一日傍晚——除夕就開始了。從前在濟南,除夕這天家家“易門神桃符春貼,遍地撒芝麻秸,陳設供果迎祖先。是夕辭歲,燃爆竹滾人設酒守歲。”(《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習俗》)其中有些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當夜幕降臨時,每家的飯桌上都擺上豐盛的飯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和和樂樂地吃團圓飯。飯前先到街上燒紙,把祖先們迎回家中,供在寫有牌位的供桌上。供桌後面的牆上,還掛有大幅畫有祖先形象的“家堂軸子”。吃完“年夜飯”,放過迎春的爆竹,一家老少又圍在火爐旁,嗑瓜子,聊天,通宵不眠,此即謂之“守歲”。到“年五更”新舊歲交替時刻,再吃“更歲餃子”。餃子一般為素餡,取新年素素靜靜之意。吃過更歲餃子,新的一年來臨,晚輩們開始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則把“壓歲錢”分給孩子們,高興地接受著晚輩的聲聲祝福。

年七年級清早,大拜年開始了。孩子們穿著剛剛更換的新衣,大人們也個個穿著整齊,成群結夥地到同事、鄰居、親朋好友家中拜年。過去晚輩給長輩拜年,都要向著供桌磕頭,邊拜邊喊著:“給某某拜年啦!”“給某某磕頭啦!”近年來一般不再磕頭,熟人見面或抱拳或握手,說些“恭喜發財”、“過年好”之類的吉祥話,處處充滿歡樂的氣氛。

除夕和七年級,也有許多禁忌。如除夕夜裡不能高聲說話,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出嫁的姑娘七年級不能回孃家,俗信回孃家會把孃家吃窮;除夕和七年級打碎盤碗之類的器具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徵兆,萬一不小心打碎東西,要趕緊說一聲“歲歲平安”來破解;七年級不能吃麵條,據說吃了麵條一年麻煩不斷;七年級不興掃地和倒垃圾,怕的是將財寶一起掃出門。

年八年級這天,是已出嫁的姑娘回孃家的日子。女兒攜“姑爺”回家拜年,孃家要盛情款待。“姑爺”被稱為“貴客”,吃飯喝酒要坐在上首位子上;回門的女兒則陪著久未見面的母親和姊妹們說說知心話。由於過去許多大家庭是幾世同堂,歸寧的女兒常常是兩輩甚或三輩同堂,家裡頓時熱鬧非常。八年級閨女回孃家的習俗至今流行不衰。

年九年級,舊時有“挖月芽兒”的習俗。入夜,當一彎新月掛在寒空時,一些婦女便將自己的孩子帶到院裡,面對新月跪在蒲團上,手拿一把盛飯的勺子,先對月芽挖幾下,再在自己的肋邊比劃幾下,口中唸叨:“正月九年級挖月芽,風牙火牙隨風去,從此再不發。”據說這樣一“挖”,一年當中就再也不會牙痛。九年級這

天按舊俗還是“開井日”。清晨,人們便以香火、素菜等供於井臺上,將除夕封井的紅紙揭去,開始汲水。

正月初五舊時稱為“破五”。這一天家家都要包餃子,俗謂之“捏破五”;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忌說不吉利的話;小孩子們則燃放鞭炮,叫作“送年”。初五晚間,家家戶戶“送家堂”:供上水餃,跪拜祖先,取下“家堂軸子”,再到街上為祖先送行,這就意味著年節已經過去。

正月初七為人日,唐代稱為“人勝節”,在濟南民間叫作“人七日”。據說人日主人丁興旺和人身健康,人們以此日的天氣晴否來占驗本年的收成好壞。南朝人宗凜在《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置頭之鬢,又造華勝相遺。”一千五六百年前的這些“荊楚遺風”,在濟南的舊俗中也得以體現。過去在“人日”這天,濟南人都要舉行慶祝活動或參加娛樂活動。人們在五角綢或紙中剪出七個人形,貼在屏風或影壁上;也有的以薄金屬雕成人形,戴在鬢角處。他們還用七種蔬菜製成餅或吃“人齊菜”並互相饋贈,表示祝賀。“人日”這天婦女不能做針線,俗傳“人日做針線,專扎婆婆眼”。

正月初十這天為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一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則會傷了莊稼。這一天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並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俗。還有的地方流行抬石頭神的習俗:初九夜裡,將一個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著瓦罐奔走。如果石頭始終不落地,預示著新的一年豐收;如石頭落地,預示著年成不好。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因為觀燈是這一天的重要活動,所以又稱燈節。元宵節是繼春節以後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至今城鄉人民仍普遍歡度。

除觀燈外,元宵節前後,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耍獅子的。這些活動到元宵夜達到了高潮。各種表演隊伍中,高蹺隊的陣容最為壯觀:隊前是高大的紙紮門燈,上寫高蹺隊的名字;門燈前是手挑紅燈籠的領隊人,後邊是鑼鼓隊,再往後就是兩人一對叉花序列的高蹺隊了。隊員踩在1米多高的.木棍上,分別扮成戲曲中的武松、林沖、孫悟空、豬八戒、髒官、醜婆等。隨著有節奏的鑼鼓點,他們各顯神通,做各種滑稽表演和高難度的動作,時而令觀眾捧腹時而激起陣陣喝彩。過去濟南以東舍坊、馬家莊、西青龍等處的高蹺隊最為有名。

篇三: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由來

春節古稱“正旦”、“歲首”、“三元”等。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釋出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春節俗稱“過年”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著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穀物。

另外還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

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這種說法大概是後人根據年俗傳統附會的。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春節假期基本上,有為數可觀的華人的國家都將農曆新年定為公眾假期。

中國(大陸)正月首三天,另外通過和相鄰兩個週末的倒休,春節假期一般由除夕下午一直持續到初七或者初八。由2008年開始春節假期調整為除夕和正月前兩天。中國(臺灣)除夕及正月首三天,若除夕或正月七年級遇到星期六或星期日,則正月初四(及初五)補假,如2007年農曆除夕(2月17日)及正月七年級(2月18日)正好為星期六、星期日,因此正月初四(2月21日)、初五(2月22日)均納入連續假期。香港及澳門正月首三天。如果正月首3天中任何一天碰巧是星期日,大除夕會被納入公眾假期,例如2007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2月18日)碰巧是星期日,因此大除夕被納入公眾假期。

馬來西亞全部州屬在正月首2天為假期。新加坡正月首二天。越南、韓國正月首三天。

春節家宴禮儀

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從周代開始,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春節期間家人團聚,親朋相會,頭號事就是忙活於“吃”字。為了在新春佳節吃得營養,吃得衛生,吃得文明,吃得開心,家宴須要注重禮儀。

1、酒滿茶半以禮待人

當今社會,以茶待客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交往的方式。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敬酒時應斟滿杯,而奉茶時則應注意不要斟得太滿,以七、八分滿為宜。否則就有逐客之嫌。”

2、飯桌轉盤順時慢轉

在聚會吃飯時,經常會遇到帶轉盤的圓桌,如果飯局上有長幼之別,一道菜剛上來,應先轉到主人、主賓、尊者面前,待其享用之後,其他人再慢轉轉盤。並且,轉盤應順時針轉動,切忌快速旋轉。

3、魚頭魚尾有說法

家庭宴會當中,主人應將魚頭朝向桌上輩分最大、職務最高的人擺放,由他帶頭吃魚喝酒。要是有人沒等魚頭對著的人發話就搶先動筷子,便會被人恥笑為不懂規矩或者沒有見過大場面。

4、“拱手抱拳禮”雙手有高低

大多數情況下的拱手禮應該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壓住右手。這是因為,人們一般多使用右手來持兵器,用左手壓住右手則象徵或表達了中國古人熱愛和平的意願。”而右手壓住左手則是出喪。

春節串門禮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 現在大多人在春節期間會互相串串門,過節時的走親訪友,既是沿用傳統的習俗,又能把平時因為忙工作而疏遠了的親情重新織補起來。不過記得不要因為自己拜訪別人,而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和麻煩。

1、穿新衣,帶年貨,吉利話。

衣著上一定要乾淨利落,不管貴重與否手上都要提著禮物,當然進門就說的拜年話兒是必不可少的。

2、拜訪要提前確認。

拜訪前一定要確認主人是否在家。在出發前,或者頭天晚上打個電話確認一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樣就不至於出現撲空的情況。所以過年過節這件事是需要注意的,在有約在先的前提下也要提前確認。

3、注意拜訪時適可而止。

禮節性拜訪,逢年過節這個時間是越短越好,在客人家裡停留的時間一般以十分鐘為宜;親朋好友的拜訪,一般性情況下半小時左右為宜,不是什麼極其特殊的情況,不宜停留一小時以上,一般情況下,不是至親、故交就不要留下來吃飯,因為對方負擔會很重。

4、注意鞋襪的衛生。

現在城市人家裡裝修都比較豪華,進了門是要脫鞋的,有些人不太注意這個,所以一個有經驗的人到別人家裡登門拜訪的話,鞋襪的衛生非常重要,這是細節,而教養體現於細節。

5、活動的範圍要有限制。

到別人家裡拜訪的話,一定要注意,在對方指定的活動範圍之內活動,指定的範圍就是客廳。如果隨意走動可能會造成主人家的尷尬,所以到別人家裡做客,活動有度很重要即便是家人、朋友也要注意。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

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

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元日後,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年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此時,正值“立春”前後,古時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鞭牛迎春,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各種社火活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年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它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歷經千百年的積澱,異彩紛呈的春節民俗,已形成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的春節文化。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對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渴求更加強烈,春節等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髮展壯大。

TAGS: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