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發言稿範文>

一年級下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文思屋 人氣:3.06W

各位家長:

一年級下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大家好!

感謝大家今天的光臨。孩子入學一晃已經一學期了,我向今天所有到來的或者沒有到來的家長表達我深深的謝意,感謝大家這一學期多來對我工作的支援,對學校工作的支援。如果沒有你們這樣的支援,孩子們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進步。 今天約請大家來,和我們老師一起,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前一段時間班級的一些情況,研究下一步面臨的任務,制定好措施,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做好學生的工作,使每位學生在本學期都能取得或多或少的進步。

一、 彙報上學期的情況

上學期,我們班的孩子很好得完成了從幼兒園到國小生角色的轉換,無論是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習慣的養成,包括思想的提升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下面,簡單向家長彙報我們班在管理語文學習上比較有特色的地方。

1、 在班級管理中樹立“愛”的基調。

在班級管理中,我比較注重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 我總是記住一句話“和孩子們交流,不妨身體低一點,聲音小一點,距離近一點,道理淺一點”。即使班裡個別好動好鬥的孩子,我也並沒有過分指責,我看到過一些文章,大意是說愛打架孩子,多半是因為“肌膚飢渴”。所以我總是細心去發現他們聰明、負責任的優點,以鼓勵為主,即使批評他也不會傷他的自尊,還在平日多給他愛撫,摸摸頭、拍拍肩,拉近師生的距離。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孩子們都比較願意親近老師。當然,這一點也得感謝家長,是你們在支援著我的工作,在孩子面前為教師樹立威信。曾有幾個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很喜歡你,我爸爸媽媽也很喜歡你。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成果。假如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指責教師,其結果往往削弱教師的威信,容易使孩子對教師產生懷疑和不信任,這不利於孩子的正常的成長,即使家長對教師的工作方式有意見,也要避開孩子,單獨與教師或學校友好地交換看法,以取得一致的教育方法。

2.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長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國小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我經常要求孩子們課間不追跑打鬧,做正當遊戲;同學間說話要有禮貌;愛護學校的公共財務,花草樹木。在學習習慣方面,我把學生的學習習慣分為一般學習習慣和特殊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課前準備習慣、作業習慣、預習(讀3點要求)和複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我根據學生的特點,首先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行為訓練。如發言時要求學生做到三大:大膽、大方、大聲。

特殊學習習慣的培養。各個學科有學科的特點,因此,教學的方法,學習的方式各不相同。那麼學習這些學科的習慣也就不同,就拿語文學科中的書寫習慣來說,這是低年級學生一項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我不僅指導學生如何握筆、運筆,而且教他們寫字的順序,嚴格看書、寫字的姿勢,做到“一拳”、“一尺”、 “一寸”。如數學、語文假如學生做錯題了,都是要求不擦掉原來錯的,而在後面改過正確的。,這些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在生活中不斷鞏固,反覆強調,同時也希望家長在家裡能夠監督孩子的習慣,多些時間和孩子聊天,認真詢問在學校的情況,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課文的能力。我認為孩子的能否對課文的朗讀感興趣,跟他能不能把課文有感情得朗讀出來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總是要求孩子們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地讀課文,最好再加上神態動作。一學期來,孩子們的語言感悟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

4、 擴大孩子的閱讀量。語文的學習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從來就沒有聽說語文的學習可以突擊的。所以我特別注重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非常感謝大家對上學期我們班的捐書活動的支援,一共捐了315本書,我想,我們班的孩子不僅開闊了知識的視野,同時也體會到一種付出和分享的快樂,這學期我們這項工作還要繼續,希望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援。另外,閱讀《三字經》的活動也開展得不錯,孩子們不僅接觸了中國經典的文化,也提高了記憶能力。本學期我還想請家長準備為孩子準備一個軟面抄,用來每天抄一些古今一些經典的名句,下週一開始使用。

我們班的學生比較多,而我管理班級的原則一般是,沒有特殊的事情,假如孩子的各方面情況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就儘量不麻煩家長,我也幾乎不在家長面前告學生的狀。所以我作為班主任和各位家長的聯絡都不是很頻繁,其他老師和家長交流的機會就更少了。但是,家長又特別希望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所以,我反而希望家長能積極及時和老師聯絡,一般每週都可以打我電話,特殊情況每天打都歡迎。大家可以把家庭中的重大事件,孩子的身體狀況,思想表現,心理問題要讓我瞭解,以便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對症下藥。

二、 對孩子的期望值不宜過高

我覺得從我們的家長角度來說,家長要定位你的期望,你要客觀地看待孩子目前的水平。作為家長主要的工作應該是給孩子一些鼓勵和提醒。 實際上鼓勵的確能給孩子提供自信,這才是家長和老師們都應該做好的事。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很受啟發:

我越來越發現,當媽媽不能太要強,信了那句老話:“要強娘養出笨姑娘”。是的,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了全家的幸福和祥和,我決定不再做要強的娘。我現在能說出一百條理由,說服你不要再做要強的媽媽。

首先,太要強的媽媽對孩子容易苛刻,孩子很難體會驕傲和成功的喜悅。因為您老的標準太高,不夠完美的結果不僅不會得到您的鼓勵和肯定,而且極容易導致您的吹毛求疵,當要強的媽媽用挑剔的眼光審視孩子的作品,體味孩子的成長時,對母親而言,總是少了些滿足,而這樣教育的結果,總是容易讓孩子缺少自信而變的怯懦。因為,他多麼害怕失敗或者不夠完美的成功將會換來您失望或抱怨的眼神呀!所以,做個不太要強的媽媽吧,讓您的孩子放開手腳去做,當他迷茫或無助甚至是一敗塗地時,用您讚許和鼓勵的眼神告訴孩子:“已經做的很好了,再去試試,再去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