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發言稿範文>

七年級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文思屋 人氣:1.82W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寫起發言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七年級年級家長會發言稿1

各位尊敬的家長:

上午好!

非常感謝各位能在休息時間與孩子們的老師相聚東聯,我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在這裡首次相聚不能說不是一種緣分。在此,我代表咱們東聯七年級年級組全體班主任以及任課老師給各位鞠一躬,對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首先我就年級的教師和班級基本情況做一簡單的介紹:

本年級十個班級,學生分班按照國小畢業考的高中低分段比例相當,男女生比例相當,住校生與跑校生比例相當的原則平均分配,老師以中青年老師為主,工作積極性高,肯吃苦。新的年級組逐步形成團結、協作、積極向上、樂於奉獻的組風。

其次,由我向各位家長彙報您的孩子進入國中之後,我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所做的一些工作。

1、抓好起始年級常規

督促學生認真學習和實踐《東勝區東聯現代中學新生入學教育材料》,從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讓學生懂得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強訓練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從儀表到衛生,從課堂禮儀到作業規範,從升旗到出操,每一個環節都高標準、嚴要求,落實到位。同時,我們通過每日檢查、督促學生的行為,通過每日早晨誦讀《弟子規》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校本課程等活動促進年級常規的形成和發展。

2、抓好班級文化建設

良好的班級文化有利於促進班集體的發展,既給了學生展現自我鍛鍊自我的平臺,又提供了促進學生成長的良好文化環境。充分發揮黑板報、主題班會、德育班會的宣傳作用,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人生。七年級年級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一年,我們站在為學生一生髮展奠基的高度,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們以此為工作重點,督促學生養成課前預習,上課投入,課後複習,及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組建學習型集體,加強優秀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並以此為核心,以先進帶後進,以兵教兵,促成更多的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4、抓好教學工作

加強對新課程改革和學校的五步法學案教學的研究和實踐,保證教學的方向和效率。對學生實行抓兩頭,帶中間的管理方法,做到努力抓,反覆抓,抓反覆。用愛心、責任心和教學智慧去努力改進教學工作,形成教學相長的和諧局面。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團隊的力量,年級組將在落實教務處每週一次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及時的學科內交流,學科外結合,集思廣益,共同為教學獻計獻策。

5、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絡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對學校的支援。本學年將通過開家長會、日常的校信通聯絡等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更好地促進孩子成長。

6、開展系列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

活動育人,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體驗中更好更快的成長。本學期我們將圍繞學校工作安排,組辦系列能夠彰顯年級特色、能體現班級文化特色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教育,在體驗中明白是非,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在鍛鍊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例如在開學的第一週我們進行了軍訓,在軍訓中,很苦很累,但這是學生的一種人生體驗,是戰勝自我,鍛鍊意志的最佳良機。有許多學生心裡雖有說不出的酸甜苦辣,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晒,面板變成黑黝黝的,但這同樣是一種快樂,不但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磨練人的堅強意志。

國慶期間我們佈置了社會實踐,許多學生能走向街頭、農村,與家長交流、感受XX年來中國的變遷,拍攝了一些照片,寫下了許多實踐感言,培養了孩子們的熱愛生活,關注國家發展的情懷,接下來我們的藝術節也開始了,合唱比賽、書法比賽、拔河賽、弟子規演講賽等等會陸續進行,一直到元旦文藝匯演,給孩子們一個充分展示自我,認識自我的機會,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激勵孩子們更好地完善自我,期末考試設立誠信考場(無人監考)對學生開展誠信教育,評選學習星、口才星、孝星、行為規範星等各類星學生,讓學生既成才更成人。教育是我們老師應盡的義務,但也離不開你們的支援和配合。因此,為了使您的孩子有更大的發展,也為了我們攜手教育好你的孩子,希望你們能支援老師工作,做到以下幾點:

一、不要吝嗇你的肯定和表揚

高標準、嚴要求是我們培養學生常採用的準則。再看我們成年人,往往對以前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牢記在心,且津津樂道,經常提及。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學生呢?所以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多用表揚和獎勵,少用批評和懲罰。我們應打破一些傳統的教子觀念,不要認為人前談論孩子優點會遭人譏笑、嘲諷。怕遭人譏笑、嘲諷重要還是孩子的健康成才重要?家長滿懷著愛的期望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激勵作用。相反如果你們習慣於將眼光盯在孩子的缺點與短處上,在你們那喋喋不休的訓斥與指責中,孩子會慢慢地學會自我否定、撒謊與反抗。

即使是最後一名的孩子,也要鼓勵他,告訴他:想想你們班一共50個孩子,沒有你前面那49個孩子怎麼能有自信心呢,那你就說我為別人墊底多光榮。你最後一名很輕鬆,往前面一看前面49個人被你追得半死不活,後面一看一個人都沒有,我想跑多快就跑多快。只要你有上進心,只要你花時間學習,只要證明你的智商沒有問題,你就有超過別人的可能性。從50名變成49名,開心,有一個到後面去了,再超一下,兩個到後面去了,第一名多辛苦啊,怎麼超前面都沒人,怎麼看後面都是對自己咬牙切齒的人。

我們要學會鼓勵孩子,家長一定要發現孩子身上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的優點,當然不能孩子明明犯了錯誤還在鼓勵。教育孩子要嚴厲有規矩,但要有鼓勵性,而不是侮辱、打擊、批判,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我們家長經常說的是隔壁的孩子怎麼又超過你了,嚴禁在兩個孩子之間進行比較,但要發現孩子的優點。愛因斯坦就是被他母親鼓勵出來的,上國小的時候沒有一個老師要他,只有他媽媽對他表示有信心,學校不教我教你,愛因斯坦國小的教育是他媽媽教育出來的,最後成了大科學家。

我上課曾經對學生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問如果她出了車禍,最後臉上有了很難看的疤痕,你還會愛她一輩子嗎?答案是會、也許會、不會,很多人選擇也許會,堅定不移選會的只有10%。接著又提到男的他,他作為大老闆破產了,你還會跟他一輩子嗎?答案也是三種選擇:會、也許會、不會,同樣選擇會的沒超過10%。接著我問學生你們把這兩個人(他和她)想象成什麼關係了,大部分學生說是戀人關係或者夫妻關係。然後我就說女的她是母親,男的他是兒子,請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結果出來的答案是100%都是會。孩子從本性來說是願意全心全意愛父母的,當然這個愛是有前提條件的,你要把他培養成有愛心的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全部的,但這個愛不是寵愛,愛是有度的,正確的來引導孩子我們就會創造一個非常美好和諧的家庭和成長的開心的有成就的孩子。

二、給孩子點時間

說到給時間,現在城裡的家長給孩子的時間確實難度比較大,但我們還是能夠給出來的。有家長說老師我給時間了,給完之後孩子還是不理我,還是教育不好,原因在哪?我們的家長可能說我不到外面應酬了,我在家裡陪著他做作業,我看電視,他做作業,還有的家長說我就乾坐著陪他,我的水平輔導不了孩子,是的,孩子學的東西越來越難,所以有的時候家長是把時間留在家裡了,但自說自話,不跟孩子交流。孩子不一定會敢於反抗你,心裡肯定會想你看電視,我卻寫作業。其實,很簡單,你也可以看書,只要書不拿倒了就行,拿著書想心事不看都沒事,過兩分鐘翻一頁,孩子知道你在看書,沒有辦法,孩子知道他必須認真寫作業。

環境是一種氣場和氛圍,氛圍不造出來是不行的,不擺出樣子,孩子覺得你都不學我還學幹什麼呢。這叫環境氛圍。所以家長給孩子時間要給出質量,不是在家裡陪著就行了。

當我們從小跟孩子有好的對話,不是隻是呆在一一個屋子裡,而是多花一點時間做對話、做討論,一起閱讀,一起討論書上的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豐富孩子的生活情境,那麼他到了國中,他跟你對話的關係已經養成了,所以當他面對人生很多問題的時候,你是有機會參與他的,而不是出現與你無話可說,與同學如隔三秋。所以跟孩子的對話也是家庭教育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媒介,如果你問他的問題,他回答的價值觀不是很正確,你有機會通過溝通和討論,幫助他他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三、加強與老師之間的聯絡

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和家庭。學校和家庭之間的空間距離,給學校和家庭的聯絡造成了客觀困難,使得學校難以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家長難以準確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現,致使部分孩子鑽空子,出現了逃學、借學校名義騙錢亂花等不良行為,若不能及時發現並制止,勢必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家長經常性地向老師瞭解和反映孩子的情況,可使學校和家庭雙方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因勢利導,否則,貽誤時機就會事倍功半。例如:上海學生王某,因父母離異,從小被奶奶嬌慣,蠻橫霸道。成天與一些有流氓習氣的小青年廝混。他的父親和母親由於懼聽兒子的不好訊息而對學校、教師採取迴避態度,以致兒子逃學一個月之久家長還不知曉。原來王某每天上午背書包出門,將書包藏到一個地方後到處遊蕩,晚上再背書包進家門,後來被壞人引誘而走上犯罪道路。家長十分痛苦,後悔沒有與老師經常性地聯絡。

要向老師如實地反映孩子在家的各方面的情況。如孩子的思想情緒、學習狀況、生活起居等,既不可報喜不報憂,又不可報憂不報喜。如實反映情況,這樣可以使老師的教育措施更具有針對性。即使是由家長的責任造成的孩子的問題,也應如實說明,不然就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四、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教師的弱點。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也是人,不是神,對此,家長應有個正確的看法。

如果您瞭解孩子的教師有些做法欠妥,可以直接面談,教師會十二分的感激您,也可以向校長或教導主任反映,通過不同層次,適當的方式把您的建議轉達給教師。如果在孩子面前經常談教師的弱點,不僅會影響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降低了老師對您孩子的教育效果。

如果您的孩子好談論老師及同學們的弱點,您可讓您的孩子經常談論老師及同學們的長處,這樣久而久之,他會看到別人的優點,將來到社會上也會和同事們處理好人際關係。

七年級年級家長會發言稿2

新七年級的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剛才三位老師分別就語數外小升中的學科特點、學習方法、學習要求與大家做了交流,教務處顧主任也明確了……,他們都具有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小升中銜接、對整個國中學習,都具有非常深刻的見解,也都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希望大家心領神會,達成共識,落實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去。

德育處於老師的講話主題是“讓規則助力成長”,就是立規矩,就是養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成長更快更好的前提。養成個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地提醒、批評、糾正,需要不斷地打磨。有許多校紀校規,要孩子必須學習瞭解,必須嚴格遵守。請家長一定要配合支援。比如讓他吃完飯刷刷碗,自己的衣服要洗,自己的床鋪要鋪。

剛才原七年級學生代表徐笑笑同學,也談了一年來的成長體驗,和老師們的尊重和信任,在緊張的學習、豐富的活動中取得的長足進步。陽光樂觀上進的徐笑笑的發言,也許會給各位家長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原七年級學生家長代表陸芳英女士,談了自己對學校的認識,對孩子成長的體會,在家校溝通方面的一些真誠感受。陸女士是又重身份,既是學生家長代表,也是學校家委會成員代表,她的發言,含金量高,很有啟發性。

所以,剛才的發言,內容很豐富,可以分成5個角度:學科學習、教學管理、習慣養成、學生成長、家長體驗。這也是在正式開學前,我們提前召開這次會議的初衷——請家長們全面瞭解國中學習生活,加強溝通,凝聚共識,家校合力,助推每個孩子的成長。

剛才大家發言,談到了一些核心文化,如“樹人”理念、“獨墅一幟”校訓,也談到了基本素養課程,如奈米、機器人、網球等等,我相信大家今後會有更好的瞭解和認同。接下來,我主要談四個字——“家校合力”。

首先,國中階段的孩子,“實在特殊”。

一是“實在美好”,單純,活潑,陽光,樂觀,充滿好奇心,思維敏捷,是人生的黃金年齡;

二是“實在糊塗”,目標性不強(為什麼學習?學習目標是什麼?),自制力相對不強(管不住自己,定力不夠;外在誘惑多,如手機、遊戲、),主動性相對差(不說不做,說了不一定做,做了不一定做好;被動學習),情緒易波動(性別意識增強,情感易偏激,心理劇變期),越來越逆反。

三是“實在關鍵”。一是國中階段是孩子知識、能力、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很多品質和能力,在這個階段沒有形成,今後很可能就很難彌補了。二是國中發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中成長高度。國中成績和習慣不好,到了高中,真得很難好起來,而升學率高的高中名校,入學分數高,名師聚集,優質資源多,考上好大學,一般問題不大。

四是“實在緊張”。任務重(身心健康,養習慣,課程多,作業重,學業監測多),競爭激烈,各方期望值高,壓力大。

五是“實在短促”。快得令人驚詫。就像有了加速度。

5個“實在”,交織在一起,壓在孩子身上。我們怎麼辦,必須做好“家校合力”,不斷提高家校合作的水平。

根據觀察分析,我把“家校合力”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家長無力可合”。

(1)認為孩子學習和成長就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與家長無關,不管不問,對老師的建議不理不睬;

(2)創業,工作特別忙,沒時間過問;

(3)認為自己沒文化,不懂教育,沒法管教;

(4)孩子太逆反,一管就要爆發“戰爭”,管不了了……

二是“家長合不了力”。

(1)爸爸與媽媽都管,都認為自己對,結果意見不合,無法形成對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

(2)媽媽全權負責,爸爸缺位,一開會,絕大多數是媽媽——以後召開爸爸專場?

(3)家庭夫妻關係不合,吵架,甚至離異,對孩子負面影響大,家長未重視……

三是“家長與孩子合不了力”。

(1)無效力,如“完成作業了嗎”,孩子一般回答“完成了”,“考得怎麼樣啊”,孩子一般回答“還行吧”。到底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就不管了;

(2)反面力,孩子學習,家長搓麻將,打撲克,看電視,讓孩子讀書,自己從不讀書……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榜樣力量。

四是“家校合不了力”。

       家長與老師主動溝通少,不認同與老師教育理念或某些具體管理方式。

我的建議:

一是“密切聯絡老師”。國中孩子對老師有天然的親近和信任,老師對孩子瞭解比較全面比較到位,老師的建議也比較專業,所以請家長一定要主動與老師溝通,與我們的老師成為教育孩子方面的好朋友。

(1)師資雄厚。學校擁有特級教師、市及區級學科帶頭人共計14人,約佔20%;區級以上骨幹教師32人,佔比47%。全校教師學歷層次較高,本科學歷及以上100%,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比約30%。

(2)敬業專業。老師基本上每天都會通過QQ或微信等方式,將孩子出現的問題、當天作業、建議等發給家長,重要的或特殊的,還會私聊,還會通過電話溝通,或約定當面溝通。就是週末和節假日,我們老師也會與家長保持聯絡,如孩子作業督促和反饋等。

“孩子的事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我們所有老師的承諾。這也是每一個家長,每個家庭的最重要的職責,其他事,在孩子成長面前,統統都不讓路。

理解、關愛、讚美老師!(備課作業管理心理方方面面、假期、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

二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教育焦點、難點)

去年對七年級孩子做過一個小調查,他們寫下了自己的心聲,我選幾條呼聲比較高的給大家讀讀。

1、多跟我聊聊天。

2、希望寬容我們的錯誤,尤其在我們考得不好時,能多鼓勵鼓勵我們。

3、求求你,表揚我。

4、渴望家長多點時間陪陪,不要總以工作忙為藉口。

5、好好說,別動武。

6、應該多多考慮我們的感受,多聽聽我們的意見。

7、多幫助我,多鼓勵我,而不是給予無窮的責罵和憤怒的眼神。

8、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只要肯陪我。

9、信任我,可以檢查作業,但不能偷看我的日記。

從這些呼聲中,我不知道大家聽出了什麼?是要尊重和理解,是要信任和寬容,是要鼓勵與陪伴,是要自由和獨立!

各位家長,家校合力,助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需要我們切實認識到國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需要我們切實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需要我們切實形成有效的家校教育合力!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

謝謝。

七年級年級家長會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很榮幸接到海陵中學的邀請,讓我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點想法。其實,從孩子報名那天起,在座的兩千多名師生家長,就已經是同一戰壕裡的戰友了。

星期四晚上接到孩子後我說,本人將要在家長會上發言,好緊張哦。當時車上還有15班的小夏同學,他反應快情商高,立刻很真誠的說,耶,真棒。給了我一點鼓舞。但是我的親生女兒,也就是貴校七年級16班的小楊同學,她恐嚇我說:哎呀媽呀,太嚇人了,我要讓班上的同學準備好臭雞蛋。我不曉得16班的孩子到底準備了沒有,有也不要緊,畢竟你們這些00後孩子的馬屁,並不是那麼容易拍的。被你們鄙視,真的也不算個啥事。

這年頭,你們覺得不容易。我還知道,國中老師比其他學段老師更不容易。而作為國中生家長,要在能對你們施加有效影響的時間內,在你們最依賴父母的十來年裡頭,不偷懶,不抱怨,不蠻幹,也不會那麼容易。如何變不容易為容易呢?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目前我的想法是:一邊扶持,一邊放手,力爭做到三個一。

為什麼要扶?因為你們半大不大,是未成年孩子

國中,是學習生涯的重要轉換期。國中三年,特殊時期,多事之期,孩子們要從兒童期過渡到少年期,並做好向青年期轉換的鋪墊。青春期,的同義詞是麻煩期,毛躁期,矛盾期,討厭期,衝突期,甚至神經期。你們外表像大人,內心裡卻依然是個小毛孩。這個時期的你們,常常在外是人,在家是鬼。不過無論你們如何折騰,父母,永遠是你們的堅強後盾。這個時期,也不例外。

為什麼要放?因為你們終將長大,成為獨立個體

父母老師對你們的有效影響,不過十來年而已。龍應臺在《目送》那篇文章中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追是追不上的,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陪伴和目送,用一顆淡定的心,和一張剋制的嘴,陪伴出一個幸福的你,目送著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基於以上認識,我決定讓自己擁有一顆淡定的心。

當國中生家長,我也是頭一次,也是需要學習的。當女兒上國小的時候,我讀《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現在孩子上國中,我又找來《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傅雷家書》等等,又將之前考過的心理諮詢師中關於青少年心理特徵的內容翻出來看,以求溫故而知新。我還看曾仕強家庭教育講座,聽家長學校的同事講她的諮詢案例,當然,諮詢者的基本情況是保密的。

知識就是力量,總有一本書適合我,總有一些力量讓我聰明起來。

有一顆淡定的心,其實蠻難的。尤其是談到成績和名次的時候。我的理解,成績當然是很重要的,當然,它又不是唯一的。學習主要是孩子的事情,海陵中學的質量槓槓的,有這麼一批認真細緻、經驗豐富、且全方位360度無死角指導孩子們學習的老師,我完全放心。說句老實話,孩子不會的題目,我也未必做得出來,就是會,也不敢亂指點江山,因為跟老師教的方法可能不一樣,會幫倒忙的。

我能做的,就是做好後勤,保持淡定,保持理性和關心,學著做一個好媽媽,去了解他,幫助他,成全他,鼓勵他,儘量避免批評,責怪,打擊和疏遠。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一張剋制的嘴。

說來慚愧,開學近三週,本人出差一週半,沒辦法,團隊有需要,只能往前衝。在外的時候,我並不揪心,因為孩子生活上有家人,學習上有老師,家庭作業麼,她會自己做。我會每天打電話,如同我在家時接她放學那樣,聽她隨便聊,哪個同學午睡時呼嚕打得比豬八戒還響,哪個同學體育課多跑了三圈結果累成了狗,班主任老師以教室為家,連上廁所都是一路小跑……我聽得很開心,分享著她的喜怒哀樂,感受著她的學校生活,一般情況下不作道德評價。

暫時考砸了,被老師罵了,和同學鬧彆扭了,都是常態,全是小菜,有時候她會感到挫敗和沮喪,感到鬱悶或煩惱,我表示理解,且會告訴她,你看,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算事。她也就很快不當回事了。

剋制自己的嘴,對親子雙方而言,難度係數都很大。我也擔心自己變成《大話西遊》裡的唐僧,不得要領卻自以為是,話不投機還婆婆媽媽,陳詞濫調竟眉飛色舞,說起來苦口婆心,實際上面目猙獰。不嘮叨的爸爸很多,不嘮叨的媽媽,佔比相對少了許多。不罵人的爸爸媽媽,就更加稀有了。

老師是可以罵學生的,必須的。我當老師時也經常罵人,六七十個毛孩子,總有那麼幾朵奇葩,隔幾天就要殺雞儆猴一下,否則會秩序大亂。但是家長呢,不妨換換溝通方式。特別是學習問題,如果老師罵了都不起作用,那家長再罵,基本上是無用功。以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責罵,實在划不來。有這樣的時間,不如多想想辦法,有效地如何解決問題。

如果實在忍不住,那罵孩子也是有講究的。明代思想家呂坤認為七種時候不罵孩子: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正飲食不責,正歡慶不責,正悲憂不責,疾病不責。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大庭廣眾之下、孩子已經後悔、晚上睡覺之前、一日三餐時間、孩子高興之際、孩子悲傷時刻、孩子生病之時,都不要責怪孩子。那究竟什麼時候可以罵呢?只能各位自己看著辦。

孩子一天一天長大,思想一點一點獨立,我們會在不經意間,逐漸失去話語權,我會盡量用智慧之光引導孩子成長,多鼓勵引導,多揚長避短,多溫柔呵護,讓家成為孩子的加油站和休憩地。反過來同樣成立。孩子們也要有話好好說,不當小刺蝟,小炸彈,小悶葫蘆,有問題及時向父母求助,一家三個臭皮匠,怎麼說也能抵半個諸葛亮。

如果能做到心淡定,嘴剋制,那麼第三個一就比較容易實現了。

第三個一是最核心的:那就是,一個幸福的你。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幸運和幸福,也有著不同的壓力和困惑。你們生在這個時代,和我們當年相比,有更好的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有機會出國留學和工作。你們在這個年紀,見識和思維可比我們當年強多了。這一點,你們確實比我們幸福。這是命,我們羨慕嫉妒但肯定不會恨。老話說得好:長江後浪推前浪,你們會不由自主的惡搞出下一句,會說"前浪死在沙灘上"。實際上這句話的後半句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如果真的可以一代更比一代強,如果你們能夠成為幸福的孩子,將來做個幸福的大人,再培養出同樣幸福的孩子,那前浪如我們,含笑沙灘也不要緊。

但是幸福的含義是很豐富的,除了基本的吃喝玩樂,更高階的層次是不斷成長並自我實現。做父母的幸福之一,就是能夠為你們的自我實現打好基礎,培養你們的自愛能力和諒解之心,提升你們幸福的水準。

自愛包括讓身體強壯,讓心靈陽光,讓成績過關。成績不是唯一的,但它的確又是很重要的,就當下的你而言,是得以邁上更高臺階的有效路徑。學習中會有苦有甜,有喜有憂,要講究方法,要勞逸結合,要不斷挑戰自己,不要等到若干年之後回憶起自己的國中生活,恨不得穿越回來,捶死現在的自己。

諒解也是達到幸福的重要路徑之一。在你們沒有足夠強大之前,我們能夠為你們做的,不過是盡力成全。也許有時候,方法不對你們胃口,有些表現形式甚至讓你們產生反感和逃離的念頭。你們是新手,我們也是新手,新手上路,需要彼此包涵,互相配合,這樣子,可能我們的中年時光,和你們的少年時期,幸福指數都會高一些。

衷心祝願我們的師生家長都能夠心想事成,抵達幸福彼岸。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