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報告>

重慶酸雨的調查報告

文思屋 人氣:3.13W

一、調查目的

重慶酸雨的調查報告

1. 瞭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2. 初步學習調查研究的方法。

3. 通過調查與交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二、器材

礦泉水瓶、精密pH試紙、紙、筆。

三、步驟和記錄

1. 雨水pH的測定。

⑴雨水收集:用乾淨的礦泉水瓶收集雨水,在臺州一中內設立了基礎採集點,取平均值。

⑵測pH:雨水收集好後,馬上用精密pH試紙測其pH。

⑶資料記錄(各監測點逢雨收集雨水樣品,用PH試紙測試並記錄其PH值。每個樣

⑷整理資料,作出結論:

pH=6,不是酸雨

2. 資料記錄:

①本地區酸雨的發生情況:

台州市上半年地表水總體水質良好。在全市五大水系和湖庫監測(來自: 在點網)的89個縣控以上斷面中,上半年水質符合Ⅰ~Ⅲ類的斷面有50個,佔56.2%,58.4%的斷面滿足水環境功能要求。與去年同期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面增加了1.2個百分點,滿足功能要求斷面增加了3.3個百分點,水質近幾年來呈好轉趨勢。五大水域中,三門河流水質保持良好穩定狀態,玉環河流、金清河網水質改善明顯,椒江水系和湖庫水質略有變差,椒北河網水質則明顯下降。在12個監測的水庫中,有10個水庫水質類別為Ⅱ類。上半年,台州市28個建制鎮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天台桐杭溪、天台水廠和仙居北嶴3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為Ⅰ類。報告顯示,上半年臺州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同比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日均濃度有所下降,城市空氣綜合汙染指數為1.46,同比下降0.24。7個城市環境空氣均達到二級標準,API指數小於100天數比例在91%以上,其中臺州市區、臨海市、溫嶺市、玉環縣、三門縣5個城市達95%以上。酸雨汙染仍較嚴重,上半年全市酸雨率為93.9%,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屬重酸雨區。

②酸雨的成因:

酸性排放物

自由大氣裡由於存在0.1~10μm範圍的凝結核而造成了水蒸汽的凝結,然後通過碰並和聚結等過程進一步生長從而形成雲滴和雨滴。在雲內,雲滴相互碰並或與氣膠粒子碰並,同時吸收大氣中氣體汙染物,在雲滴內部發生化學反應,這個過程叫做汙染物的雲內清除或雨除。在雨滴下降過程中,雨滴沖刷著所經過空氣中的氣體和氣膠,雨滴內部也會發生化

學反應,這個過程叫汙染物的雲下清除或沖刷。這些過程也就是降水對大氣中氣態物質的顆粒物質的清除過程,酸化就是在這些過程中形成的。

大氣塵埃

最近的發現表明,酸雨是比原來的想象要複雜得多的一種現象。研究得到的結果表明了大氣中存在著的鹼化合物出乎意料地起著關鍵性作用。鹼通過中和酸性汙染物而對酸雨的作用進行抵消。我們發現,人們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大氣中的酸性物質,掩蓋了鹼排放也已經有所下降這一事實。看來有許多因素正在減少大氣中這些鹼的含量,從而加劇了酸雨對生態的影響。具有諷喻意味的是,在這些因素中有幾個正是各國政府為改善空氣質量而採取的措施。大氣中的大多數鹼都能在稱為大氣塵埃的空中粒子中找到。這些塵埃粒子富含碳酸鈣和碳酸鎂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溶於水中就起鹼的作用。大氣塵埃粒子由多種來源共同形成。燃料的燃燒,以及水泥生產、採礦和金屬冶煉等工業活動,都會產生含鹼的粒子。建築工地、農場和在未經鋪砌的道路上車輛行駛也會造成塵埃粒子。 酸雨是工業高度發展而出現的副產物,隨著大氣汙染的日益嚴重,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酸雨現象,目前酸雨的酸度不斷增強,範圍日益擴大。在歐洲,據大氣化學網近20年的連續觀測,整個歐洲都在降酸雨,雨水的酸度每年以10%速度遞增,土壤酸度增加了3~5倍;在北美,降落PH值為3~4的強酸雨已司空見慣,美國西弗吉尼亞州曾出現最嚴重的酸雨記錄PH值為1.5;俄羅斯西部地區酸雨的PH值也為4.6~4.3。酸雨亦席捲亞洲,如日本、印度南部和東南亞等國也在降酸雨。以前酸雨僅限於大城市和工業集中地,近年來已發展到中小城市和農村。

由於大氣的運動,酸雨的危害是跨地區、跨國界的,其汙染是世界性的。各國在接受本國酸性降落物的同時,也接受著鄰國的酸性物質。據報道,通過對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進行監測確認,在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酸雨是通過盛行西風從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工業區的排放源傳送過去的,其中瑞典南部大氣中的硫,77%是從鄰國傳播而來的。同樣加拿大南部的酸雨,其汙染源也有相當一部分源於美國。

我國的酸雨危害亦非常嚴重,酸雨的汙染由“七五”期間的少數地區,目前擴充套件到約佔國土面積的40%,尤其是西南、中南和華東等長江以南一些重酸雨區,酸雨的PH值小於4.5。汙染最嚴重的城市為重慶、貴陽、涪陵、臨汾,另外還有宜賓、南昌、贛州、寧波等,這些城市酸雨出現的頻率超過80%。重慶市是我國酸雨危害最嚴重的城市,那裡重工業發達,大氣汙染嚴重,加上地形、氣候因素,風速極低,相對溼度大,汙染物難以向外擴散,重慶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48億元。隨著酸雨頻率、範圍、酸性逐年增大,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③防治措施: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實現這一目標有兩個途徑:一是調整以礦物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無汙染或少汙染的能源比例,發展太陽能、核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不產生酸雨汙染的.能源。二是加強技術研究,減少廢氣排放,積極開發利用煤炭的新技術,推廣煤炭的淨化技術、轉化技術,改進燃煤技術,改進汙染物控制技術,採取煙氣脫硫、脫氮技術等重大措施。1980年至1986年間,法國發電量增加了4%,二氧化硫排放量卻減少了一半,大氣質量明顯改善,主要原因是其核電比重由24%上升到了70%。由於二氧化硫是我國酸雨的禍根,國家環保總局已在全國範圍對二氧化硫超標區和酸雨汙染區進行了嚴格控制(兩控區)。控制高硫煤的開採、運輸、銷售和使用,同時採取有效措施發展脫硫技術,推廣清潔能源技術。

同時,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應制定嚴格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調整工業佈局,改造汙染嚴重的企業,加強大氣汙染的監測和科學研究,及時掌握大氣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遷移狀況,瞭解酸雨的時空變化和發展趨勢,以便及時採取對策。

在酸雨的防治過程中,生物防治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汙染重的地區可栽種一些對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雲杉、桃樹、側柏等。

④酸雨的危害:

由於酸雨對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響,破壞了自然生態,勢必危及野生動物的生存,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植物對酸雨反應最敏感的器官是葉片,葉片受損後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蟲害能力減弱,林木生長緩慢或死亡,農作物減產。1982年6月18日重慶因一場酸雨,市郊的1300公頃水稻葉片突然枯黃,好像火烤過一樣,幾天後區域性枯死。其次,酸雨可破壞水土環境,引起經濟損失,危及生態平衡。當PH值降至5.0以下,魚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屬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如在瑞典的9萬個湖泊中,已有2萬多個遭到酸雨危害,4000多個成為無魚湖。美國和加拿大許多湖泊成為死水,魚類、浮游生物、甚至水草和藻類均一掃而光。同樣,酸雨也使土壤酸化,影響和破壞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群落結構,抑制了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與土壤粒子結合的鈣、鎂、鋅等營養元素,使土壤貧瘠化,導致生長在這裡的植物逐步退化。正因為這些,酸雨被冠以“空中死神”、“空中惡魔”、“空中殺手”等令人詛咒的名字。

另外,酸雨對文物古蹟、建築物、工業裝置和通訊電纜等的腐蝕也令人心痛。許多剛落成或裝飾一新的建築在幾場酸雨之後變得暗淡無光,如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築和雕塑已千瘡百孔,層層剝落。重慶嘉陵江大橋,其腐蝕速度為每年0.16毫米,用於鋼結構的維護費每年達20萬元以上。也有人就北京的漢白玉石雕做過研究,認為近30年來其受侵蝕的厚度已超過1釐米,比在自然狀態下快幾十倍。

酸雨還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含酸性物質的空氣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對人的眼睛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硫酸霧和硫酸鹽霧的毒性比SO2要高10倍,其微粒可侵入人體的深部組織,引起肺水腫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導致死亡。當空氣中含0.8mg/L硫酸霧時,就會使人難受而致病。或者是人們飲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滲入金屬含量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魚類等,一些重金屬元素通過食物鏈逐漸積累進入人體,最終對人體造成危害。

⑤我的感受與建議:

酸雨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都渴望生活在藍天綠地中,所以,我們在這裡呼籲人們要保護環境。汽車要定期要指定的地方測試尾氣的排放量,如不合格應及時停用並維修;廠房在使用燃氣及煤炭時,也應該注意脫硫和裝上除塵裝置;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在公共場所吸菸,在停車或等待時,儘量把引擎熄滅,免得汽車排出一團的黑氣等。

調查組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