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報告>

登革熱調查報告記錄

文思屋 人氣:1.44W

登革熱調查報告記錄

篇一:登革熱個案調查表

登革熱調查報告記錄

一、基本情況

1. 患者姓名:_________ (如患者年齡<14歲,則家長姓名:_____________)

2. 性別: 1男,2女 □

3. 年齡:_____歲 □□□

4. 民族:1漢族,2壯族,3維吾爾族,4其他少數民族 □

5. 職業: □

(1)幼托兒童(2)散居兒童(3)學生(4)教師(5)保育保姆(6)飲食從業人員

(7)商業服務(8)醫務人員(9)工人(10)民工(11)農民(12)牧民

(13)漁(船)民(14)幹部職員(15)離退人員(16)家務待業(17)其他

6.所在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省(自治區/直轄市)___縣(市區)___鄉(鎮/居委會)___村(街道)

二、發病情況

1. 發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2. 就診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3. 發病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住院醫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住院號: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7. 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8. 入院診斷:□

1登革熱疑似病例,2臨床診斷病例,3實驗室確診病例, 4其他

9、臨床診斷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10. 出院診斷: □

1登革熱疑似病例,2臨床診斷病例,3實驗室確診病例, 4其他

11.臨床分型:1典型,2輕型,3重型,4其他□

12. 轉歸:1 痊癒, 2 好轉, 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狀和體徵及一般實驗室檢查

1. 起病急:1是,0否□

2. 乏力:1有,0無 □

3. 發熱: 1有, 0無□ 如有,則熱型為:1雙峰熱,2稽留熱,3馳張熱,4其他 □

4. 頭痛: 1有, 0無□

5. 顏面潮紅: 1有, 0無□

6. 眶後痛:1有, 0無□

7. 肌痛: 1有, 0無□

8. 關節痛: 1有, 2無 □

9. 胸紅: 1有, 0無□

10. 結膜出血:1有, 2無□

12. 牙齦出血: 1有, 2無□

13. 嘔血: 1有, 2無 □

14. 便血: 1有, 2無 □

15. 血尿: 1有, 2無□

16. 嘔吐: 1有, 2無□

17. 結膜充血: 1有, 2無 □

18. 眼瞼浮腫:1有, 2無 □

19. 黃疸: 1有, 2無□

20. 面板出血點:1有, 2無□ 如有,則出血點為:1散在,2條/線狀,3簇狀,4其它_________ □

21. 皮疹:1有, 2無 □ 如有,則皮疹為:1斑丘疹、,2麻疹樣皮疹條/線狀,3猩紅熱樣皮疹簇狀,4紅斑疹,

5其它_________ □

皮疹部位:1全身,2四肢,3軀幹,4面部 □

22. 煩躁: 1有, 2無□

23. 昏迷:1有, 2無□

24. 休克: 1有, 2無 □

25. 肝大: 1有, 2無 □

26. 脾大: 1有, 2無□

27. 淋巴結大:1有, 2無 □

28. 束臂試驗:1陽性,2陰性,3未做此項檢查,4不詳□

29. 白血球計數:1正常,2增多,3減少,4未做此項檢查 □

30. 中性粒細胞(%):□

31. 淋巴細胞(%): □

32. 血小板減少: 1有,2無,3未做此項檢查 □

33. 紅血球壓積: □

34. 出血時間:1正常,2延長,3縮短,4未做此項檢查,5不詳□

35. 凝血時間:1正常,2延長,3縮短,4未做此項檢查,5不詳

36. 腦脊液: 1正常,2異常,3未做此項檢查□

37. 尿常規: 1正常,2異常,3未做此項檢查□

38. 肝功能: 1正常,2異常,3未做此項檢查□

四、病例分類

病例類別:1輸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

病例分類:1疑似病例,2,臨床診斷病例,3實驗室診斷病例 □

五、既往史

1. 過去身體是否健康: 1是,2否□

2. 既往是否患過登革熱或“乙腦”:1是,2否□

3. 乙腦疫苗接種:1是,2否□

六、接觸史及有關因素調查

1. 發病前2周內是否有外出(或旅遊)史: 1 是,2 否 □如是 ,到何地:___________;外出時間: 天□

返回時間:____年____月____日□□□□/□□/□□

2. 發病後到過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停留時間:________天 □□

3. 病家及院內人口:

3.1 0~4歲________人 □

3.2 5~9歲________人 □

3.3 10~19歲______人 □

3.4 20~29歲______人 □

3.5 30~39歲______人 □

3.6 40~49歲______人 □

3.7 50~59歲______人 □

3.8 60歲及以上____人 □

4. 有無家庭其他成員出現過類似症狀:1有,0無,9 不詳 □

如有,最近一例發病時間(患者除外):____年____月____日 □□□□/□□/□

5. 發病處院內或周圍環境:

5.1 積水容器數:__________個 □

5.2 陽性容器數:__________個

5.3 積水容器型別:1花瓶,2瓦盆,3鐵罐,4碗碟缸5池塘,6樹洞,7竹樁,8假山,

9盆景,10其它________ □

6. 防蚊裝置:1蚊帳,2蚊香,3紗門,4滅蚊劑,5其它:____________ □

(病例編號填寫說明:年號(兩位數)、流水號(後邊三位))

調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調查地點:

調查者:

篇二:溧陽市一例登革熱病例調查報告(論文)

摘要和目的:規範處置一起登革熱疫情,查明原因,為登革熱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據。方法 對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收集臨床及實驗室資訊。結果 該病例於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亞,回國後出現發熱、乏力等症狀和醉酒樣體徵,對其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樣用ELISA法進行檢測,結果均為IgM陽性,IgG陰性。結論 該病例是一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密切關注外來務工、出國旅遊等重點人群,提高醫生診療水平,及時調查和加強宣傳干預等是控制病例是防制登革熱疫情的關鍵。

2012年11月6日,常州溧陽市人民醫院電話報告1例疑似登革熱病人住院就診,由於無相關檢測試劑,病人的血清標本直接送至江蘇省疾控中心檢測,常州市疾控中心和溧陽市疾控中心隨即展開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經省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確認為1例輸入性登革熱確診病例,現將本次疫情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根據登革熱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對病例及家屬進行詢問調查。

1.2 收集病例的病案資訊、門診資料和實驗室檢查結果。

1.3 省疾控中心採用膠體金法檢測登革熱IgM、IgG抗體; 2 調查結果

2.患者就診情況

2.1患者周時忠,男,漢族,47歲,出國務工人員。患者於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亞,在印尼期間未發病。患者於10月30日乘飛機從印尼坐飛機至上海回國。患者於2012年11月2日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次日在竹簀鎮前馬衛生院經對症治療未有好轉,症狀未減輕,發熱持續,最高體溫達39℃左右。伴隨臨床症狀加重,患者於11月6日到溧陽市人民醫院就診,經初步診斷為疑似登革熱病例,同時採集患者血液標本,於7號送往省疾控中心做抗體檢測。

2.2流行病學調查 患者於40天前去印尼從事工程管理工作,居住於公司宿舍(別墅)。當地天氣炎熱,居住地周圍環境一般,患者戶外活動較多,承認有蚊子叮咬。印尼近年登革熱流行十分嚴重,患者自述周邊工地出現多名登革熱病例。

2.3 臨床資料

2.3.1 臨床表現 患者在印尼期間,未出現不適症狀,體溫正常。患者赴溧陽市人民醫院住院時,臨床表現為起病急、乏力、弛張熱、體溫39.0℃,有典型的醉酒樣體徵(面部、頸部和胸部潮紅),無出血和結膜充血癥狀。

2.3.2 臨床檢查結果 溧陽人民醫院血檢結果為白血球(WBC)過低(2.2×109/L),血小板(PLT)偏低(72×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MEUT)偏低(43.0%),淋巴細胞百分比(LYMP)偏高(43.1%)。

省疾控中心檢查結果:依據《登革熱診斷標準》(GBWS216-2008),將患者急性期血採用ELISA方法檢測登革熱IgM、IgG抗體,檢測結果顯示IgM弱陽性,IgG陰性。發病一週後,恢復期血清檢測結果仍為IgM陽性,IgG陰性。

2.3.3 診斷依據 根據患者相對典型的臨床症狀體徵,明確的流行病學史、血小板明顯偏低且中性粒細胞比例下降,單份血清IgM抗體陽性,恢復期血清IgM抗體陽性,按照登革熱診斷標準,診斷為實驗室確診登革熱病例。

3 控制措施

3.1 病人及密切接觸者管理 對患者進行住院隔離治療,隔離病房採取防蚊措施,如採用紗窗、紗門,並在隔離室周圍100米內做好消毒防蚊工作。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防蚊保護措施,並跟蹤觀察,確保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3.2 衛生宣傳工作 對患者家屬及其周邊居民開展登革熱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提高群眾自我防病意識。加強全市醫療單位醫務人員登革熱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對登革熱診療水平。

3.3 切斷傳播途徑 對患者家庭周圍水溝、化糞池、水池等積水場所開展消毒滅蚊工作。

4 討論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此病主要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近30年來已成為重要的國際公共衛生問題。登革熱在臨床上主

要分兩型:古典型和登革熱出血型,其中登革熱出血型的症狀更凶險,病死率更高[1]。溧陽市地處江蘇省和安徽省兩省交界處,屬溫帶平原地區,非登革熱流行地區。伴隨經濟發展,我市與國外貿易交往的'機會增多,出國經商、旅遊、務工的人數不斷上升,因此存在極大的輸入性登革熱病例的風險,本次疫情即為一起典型的輸入性案例。另外,本地人群對登革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若不採取有效控制措施,易引起疫情在本地擴散[2]。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我市基層醫療機構臨床醫生對登革熱的識別、診斷方面經驗不足,對來自登革熱流行地區的病人缺乏足夠的敏感性,從而導致診斷延誤。因我市現處於秋末冬初,蚊蟲處於低活躍期,所以未出現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因此,加強各級醫療機構臨床醫生的培訓工作將是登革熱防控工作的重點。在此基礎上,還應加強對重點人群(外來務工人員、旅行愛好者等人員)登革熱相關防護知識的宣傳工作。

面前全世界尚無特異的疫苗和藥物預防登革熱病,登革熱病人早期表現沒有特異性,且存在大量的陰性感染者,所以針對傳染源和易感人群的預防措施的作用往往是侷限的。比較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需要在全市範圍內加強愛國衛生運動,減少伊蚊的滋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