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總結>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6篇)

文思屋 人氣:5.78K

無情的時光老人像一陣寒風,走得無聲又匆匆,經過這段時間努力,我們也有了一定的收穫,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教學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鑑。那麼如何把教學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6篇)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1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這種基礎性主要表現在“會認”這個識字教學的基本要求上。在傳統意義上,對識字教學方面要求“四會”,即“會讀、會寫、會義、會用”。這種單向度的努力和多維度的要求,導致的教學後果就是識字教學越來越呆板,越來越模式化,機械化,繁瑣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覆朗讀,重複的機械抄寫和魔術般的卡片認讀,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教學顯然已不能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學中,我以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為主導,拓寬學生的識字途徑,從而提高識字效率。具體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激發識字興趣。

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是激發識字興趣的有效方法。在識字教學中,採用“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把識記字形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讓學生自己識字。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們總結出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如漢字加減法、想象法、整體記憶法、兒歌法、謎語法對比法等等。在教學時先要求學生自讀課文,遇到生字畫出來,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義,然後想一想,自己用什麼方法既快又準地記住字形,然後在全班交流。還有的用漢字加減法來識記“木+木=林玩-王=元”,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們自己想出許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創造性的識記方法,讓學生在興趣昂然中不知不覺的記住生字。

2、充分利用教材優勢,提高學生識字興趣。

教材的各個部分也體現了主動學、有情趣地學的編排意圖。例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塗、畫、拼、擺等活動中,鞏固漢字,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採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識字的信心。

教學中,我從教材實際出發,依據兒童年齡特徵,精心設計教法,激發兒童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例如,漢語拼音第11課中編排了一首兒歌,並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豐富的圖畫。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圖文並茂的課文來提高學生對文字元號的敏感性,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我先範讀激趣:讓學生邊看圖邊聽我讀兒歌:月兒彎彎掛藍天,小溪彎彎出青山,大河彎彎流入海,街道彎彎到校園。學生聽後,對這首淺顯易懂的兒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要讀的願望。接著,指導朗讀:讓學生用小手指著字跟我讀,一遍、兩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能熟讀成誦。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圈一圈:拿出鉛筆,在兒歌中找一找“彎”字圈出來,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幾個“彎”字。然後連一連:請同學們找一找圖中什麼是彎彎的,用線把兒歌中的幾個“彎”字分別與圖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連起來。藉助聯想加深對字形的記憶,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從整體上認記了“彎”字。這樣,字形輪廓和特徵就與其意義自然聯絡在一起了。最後,有意識記:讓學生再跟著我把兒歌讀幾遍,邊讀邊注意圈出來的“彎”字,“彎”字在多次反覆中被認記。

3、以舊引新,自主識字。

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個不錯的識字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常常利用學生已經學過的筆畫、部首、熟字,採取加加、減減、換換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比如,在教學識字(一)第1課──《一去二三裡》時,讓學生用鉛筆圈出“去”字,讓學生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記住“去”字。有的說“土”字加兩筆,有的說“雲”上加一筆豎就變成了“去”。“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生字。”說著,我們在黑板上板書了一個大大的“去”字,隨後又從講桌上拿起一支鉛筆問大家:這是誰丟的鉛筆?同學們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這支鉛筆上來。我隨機用紅粉筆在剛寫的“去”字上邊加一筆“撇”,告訴學生這一撇就是你丟的東西,你想想,你的東西去了,不就是“丟”了嗎?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想教我們認識‘丟’字啊。”教室裡響起一片笑聲,學生們愉快地記住了“丟”字。實驗證明,在有意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即意義識記),由於有思維活動的參與,其識記效果遠勝於無意識記和機械識記

4、課堂上利用多種活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在識字教學中,我和學生共同創設了“識字列車”“漢字王國”“漢字天地”等情境,每一個生字就成了“字寶寶”的角色。我們把學習漢字的過程想象為乘坐“識字列車”到“漢字王國”去和“字寶寶”交朋友、做遊戲。有時候,我也會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來創設相應的情境。當教學《四季》一課時,在欣賞了四季的美景後,我結合課文內容說:“一年四季裡藏著好多‘字寶寶’,誰能找到它們,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出來和你們一起做遊戲了!”這樣一引導,學生把學習生字當成了“字寶寶”捉迷藏,都興致勃勃地到課文中尋找生字並

認讀起來。認讀生字的過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這個過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寶寶打招呼”“把字寶寶請回家”等,使認讀生字成了有趣的遊戲過程。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模仿動物讀,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讀、搶讀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認讀生字的趣味性。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2

這一個學期,我在語文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於教師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如下:

本學期,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使學生在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須的基本語文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習慣養成重於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裡,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

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二、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裡、科組裡的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開啟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四、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現在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接受問題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麼?n想什麼?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助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後,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麼寫什麼?拼音、漢字都可以。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五、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後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助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六、注重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

一年級國小生年齡小,對周圍事物極為敏感,有著太陽般金燦燦的心,他們對外界是好奇的,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有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做為實驗班的班主任,我注重學生的心靈感受,用愛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在制度下,人人平等,班委更要以身作則,否則,“君子犯法,與民同罪”;班主任做事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實施“放權”,一些衛生、紀律上的事交給相應的班委自行處理,解決不了才來尋求老師幫助。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種良好的形象,讓他們感受到你是位有魅力的老師。經過一學年來的整治管理,我班的班風有了很大的改觀。學生樂學了;衛生無死角,地上無紙屑;桌椅整整齊齊;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少有糾紛發生。班級的集體榮譽感提高了。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尚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做好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條理,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學年又將過去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們走過了充實而又有意義的一年;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有些累,但也伴隨著收穫的快樂,因為能明顯感覺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

在這一年裡,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1、課前準備:備好課。

(1)認真鑽研教材,從語言文字(字、詞、句)和結構入手,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體現語文工具特性……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關注學生課堂情況。

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情緒激昂、忘情投入的時候,難免會有“吵鬧”的問題,可能會出現“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時我都儘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於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於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誠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在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鑑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擾起來,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3、注重學法的指導,鼓勵學生自讀自悟,敢於質疑,教學中採取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形式,引導學生髮揮學習的主體作用,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4、加強基礎訓練,邊講邊練,講練結合,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5、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是課文內容直觀、形象、增強趣味性,更好的發揮感染作用。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一年級的孩子愛動、好玩,自立能力差,有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等,針對這些情況,我利用課餘時間,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讚美著手,所有的學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誇獎,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

語文實踐活動是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又在應用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它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語文教學不能把目光盯在課內。而應十分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鞏固所學知識,獲得新知,激發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年來,在教學方法上,我總結出了兒歌識字,字謎識字,形象識字,遊戲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一系列學生喜歡的識字教學方法。平時,我儘量讓學生多識字。除了課內識字外,我還鼓勵學生在課外識字,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課外書,同學朋友的名字,學校各處的名稱以及大街上的廣告牌,家裡的報紙、包裝袋、超市的貨櫃都是我們一年級小朋友識字的好地方。低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鞏固識字、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詞語是否正確地認讀,詞語的積累重視不夠,而本期我注重了這一點。課堂上,我藉助圖片或客觀事物,化抽象為具體,為學生輕鬆理解詞語服務。有時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指導學生反覆運用詞語,如“連連看”讓學生對一些反義詞、近義詞,“詞語接龍”,使學生思維更敏捷,詞語得到有效鞏固。圍繞課文教學,我有目的、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詞語積累範圍,經過一系列的詞語積累練習後,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語庫,從而提高學生課堂表達能力。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們一年級8班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協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溢思想、充溢人文精神、充溢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重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考慮爭辯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沛考慮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爭辯。通過爭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考慮,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沛讓學生表述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論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稱象》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衝是怎樣的一個小朋友?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沛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身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各種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春天》後,組織學生去郊外走一走,尋找大自然的足跡,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妙。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身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總覺得還不盡人意,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果而努力奮鬥!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5

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我和這些學生已經相處了一個學期了,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我覺得,有苦,有甜,有笑,有淚,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是學生從幼兒園到國小的轉換點,很多幼兒班的習慣也隨之帶了過來,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兩個星期裡,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持續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透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務必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搞笑,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其他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簡單、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一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透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個性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學光碟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個性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持續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用心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必須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開啟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總之,在新課標精神地指導下,我將繼續更新觀念,開闢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但是,由於一小部分學生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差異,學習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因而本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使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工作總結6

幾年來我主要從事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我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大膽創新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較好成績。一下幾點是我幾年來的經驗總結。

一、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不可忽視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今後學習或生活的重要影響。一旦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就形成於其中了。我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每個孩子都渴望著別人用讚賞的眼光來對待自己,當老師一句“嗯,讀得極為流利,如果他讀得慢一些,加上些動作,那就更棒了!”在同學們的一片熱烈的掌聲,會讓他覺得上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年級內容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可孩子們活動好動,自控能力較差勁,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所以,我想方設法帶領學生輕鬆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很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匯入新課,到課中游戲,到課後練習都採用不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課外進行閱讀,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孩子們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四、注重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

一年級國小生年齡小,對周圍事物極為敏感,有著太陽般金燦燦的心,他們對外界是好奇的,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有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做為班主任,我注重學生的心靈感受,用愛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在制度下,人人平等,班委更要以身作則,否則,“君子犯法,與民同罪”;班主任做事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實施“放權”,一些衛生、紀律上的事交給相應的班委自行處理,解決不了才來尋求老師幫助。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種良好的形象,讓他們感受到你是位有魅力的老師。

五、結合課文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通過學習民族英雄和歷史人物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習科學家的故事,教育學生從小刻苦學習,樹立長大了為祖國,為人民作貢獻的雄心壯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愛學習守紀律的良好品質。如學生吃早餐經常挑吃,把不好吃的早餐倒掉。針對這些現象,我聯絡課文中的事例教育學生應該學習前輩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這樣在教學上不會空洞的說教,使學生真正得到教育。

六、認真抓好識字這一關

低年級是國小階段識字最多的。我教學生學習運用識字方法,自學生字的音,形,義。學習辨析形近字,用熟字去學生字,跟據形象會意,形聲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住生字的音形義。在教每一課的生字前我都要求學生用音序查自發性查出生字的音節音序,用生字去組多詞。學生字時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把詞語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學生字課文中識字也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藉助拼音會讀句子,並弄懂句子中詞語的含義和用法。同時把識字和寫字緊密聯絡,每週利用寫字課訓練學生寫鉛筆字,開展寫字比賽,對寫得好的貼出來表揚鼓勵。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錯別字及時進行糾正,要求學生補寫。每課的詞語都要聽寫或看拼音寫詞語的練習,對字詞不關的同學利用課餘時間補做。

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是寫的基礎,學生會讀才會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利用早讀的時間讓學生多讀。每一課我都要求學生會背誦,在講讀課文時加強朗讀訓練。發揮朗讀對發展學生的語言,啟用情感的作用,在教詩歌時通過讀來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瞭解課文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感染學生的情緒,然後抓住重點詞句,以讀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