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總結>

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文思屋 人氣:8.21K

本學期本人承擔三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在實施九年級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力求從教法有效、內容有效、問題有效、複習有效四個環節來落實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1、教法有效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九年級歷史新課採用目標導學法、問題教學法等教法比較適合九年級教學的實際。目標導學法的最大好處是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具有很高的針對性,有利於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問題教學法,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有意注意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學史的興趣。這兩種教學法都有助於學生當堂課掌握所學知識,達到“堂堂清”目的,“減負增效”的效果很不錯。而複習課則採用談話法、圖示法等教法比較適合。談話法有助於引起學生的回憶,老師親切的口吻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圖示法有利於學生縮短認識教材的過程、加強對教材框架體系的理解,有助於系統地掌握歷史知識,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其實每一種教法都有助於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都具有獨特的功能和長處,但也都有其內在的侷限性。任何一種教法的使用都必須因內容特別是因學生而異,不能生搬硬套,陶行知先生說:“教師教的法子是基於學生學的法子。”

2、內容有效

國中歷史教科書以“課”為單位編寫歷史教材,每“課”涉及面廣,但教師不必面面俱到,要保證教學內容真正有效,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樹立課標意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國中《歷史課程標準》給教師提供了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依據。九年級歷史教師要牢固樹立課標意識,充分利用課標的指導作用。備課時要仔細研讀課標,緊扣課標要求確定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由此展開的課堂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

(2)要針對會考命題的改革方向來設計教學內容

從省會考歷史考試形式實行開卷以來,考試方面有了重大的'改革,由過去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察轉變為重在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綜合歸納能力。會考命題改革的方向,也正是國中歷史教學的改革方向。這絕不是要求國中歷史教學走“怎樣考就怎樣教”的應試教育道路,而是要充分發揮會考的導向作用,將會考命題的要求全面滲透、落實於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國中歷史教學改革真正有效地開展起來,實現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辯證統一。

根據會考命題要求來設計教學內容,要突出以下幾點:一是適當調整教材,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立體化;二是對知識進行歸納、綜合、分類處理,突出內在聯絡;三是對歷史現象、事件、人物進行多角度立體分析,形成全面認識;四是對具體知識點進行深化、拓寬、拔高處理,凸現隱性知識。只有當課堂學習內容有效時,學生的課後負擔才可能減輕一些。

(3)要針對教和學的薄弱點來確定教學內容。

教師要根據教情和學情,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學習中的疑點、盲點、易錯知識點等內容來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以增強有效性、避免盲目性。如“1929~1933年經濟危機首先爆發於美國,爾後迅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原因”這樣的問題,教材中要麼一語帶過,要麼含而不露。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引導學生去發現這類問題,最大限度的提取教材所隱含的知識資訊,充實學生的認識。

(4)要針對歷史教育的目的來組織教學,使教學內容生活化、現實化

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挖掘歷史的現實意義,實現歷史與現實的貫通,實現歷史與個人的融合,這是搞活歷史教學,發揮歷史教育社會功能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一要關心時事,瞭解世界形勢的變化,以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找到歷史與現實的恰當結合點,增強學生對現實的感悟能力;二要了解學生的願望、苦惱和要求,從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迫切需要出發去發掘教材內容,使學生從中汲取營養,指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比如將古今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與我國目前的改革開放政策聯絡起來講解,學生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改革是強國之路,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歷史的啟發性和現實感;將世界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來的諸多偉大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與中學生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不恰當做法結合起來講解,就大大增強了歷史的教育意義,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富有啟發性和指導性。比如:學習貝多芬的敢於和命運的不公和社會的不公而勇於抗爭的精神、愛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刻苦成才精神、牛頓的“如果我站的高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謙遜精神等等,這樣的教學內容,無疑會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靈活性得到更好地發揮,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歷史教育任務的順利完成。

3、問題有效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問之不切,則聽之不專。”西方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說“:科學始於問題”。看來“,疑為思之始”,有疑才會有思考,才會有探究,才可能產生創新的衝動,這是教師設計教學問題的心理學依據。可以說“問題”是中學歷史課堂的靈魂,教師的責任就是要讓學生無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悅。但要注意“問題”的提出要科學合理,設計問題時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設計問題首先要考慮滿足全體學生的需要。

不同學習能力,不同性格的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心理需要,所以,針對全班學生設計的問題,儘量起點低些,讓大家都有話說,爭取讓每位學

生在課堂上都有參與機會、都有思維任務和訓練,也都有獲得表揚的成功機會。

(2)設計問題要科學,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設計問題時要把握好四點,一要適度,即問題的設定要緊扣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難易適中,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要選擇最佳切入點,使設定的問題既新穎又富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三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層次性、啟發性和探索性,不能是一問一答的簡易交流,而應由易到難,步步接近問題的本質,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引向求知的新高度。第四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避免產生畏難情緒,以維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同時要注重思維含量,問題要有思考價值。如九年級下冊第17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因內容龐雜,學生很難理清知識的內在聯絡,而我用以下四個問題就可以將整堂課教學內容串聯起來:①什麼是經濟全球化?②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及現實表現是什麼?③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各是什麼?④中國怎樣應對經濟全球化?這四個問題基本上是按“識記史實→歸納現象→闡釋歷史→探討歷史”不同能力要求,由低向高順序依次提出,符合各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本人在實踐中認識到只有當問題真正成為幫助學生形成縱橫交錯的歷史知識體系的橋樑時,它才是真正有效的問題。

(3)設計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

提出問題不是目的,而在於以問題去啟發學生思索。開放式問題,最能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你是否贊成華盛頓激流勇退而拒絕連續擔任第三屆總統?此類問題一旦提出,無須教師費心引導,立即就能引起學生熱烈討論,有彼此對立形成辯論之勢的,有互相補充結成合作關係的,觀點不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答案或正或反都不重要,關鍵是論證的過程鍛鍊了學生思維。

4、複習有效

九年級歷史課堂複習是九年級教學的關鍵,河南省這幾年的歷史會考已由知識考查轉向能力考查,所以對臨近會考的畢業生來說,尋求適當的複習策略,是十分迫切的任務。因而教師要認真研究《歷史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找準方向,使複習更有針對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無用功,力求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複習備考效率。針對下學期的中招備考複習,我計劃做到以下幾點:

(1)迴歸課本,夯實基礎

課本是會考命題的根本,也是複習備考的依據,學生只有熟悉課文,打好基礎以此為前提培養能力,才能應對各種變化離開了基礎,能力只是空談。複習的第一階段,教師在課上要引導學生注重課本的閱讀,從中掌握最基本的史實、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每課過關、單元過關、講練結合的方法,講清每一單元的歷史發展基本線索、階段特徵、關鍵史實、重要概念及相互間的內在聯絡。需注意的是這個階段不是上新課,複習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知識層面上,必須對基礎知識進行必要的拓寬,深化。

(2)專題複習,關注熱點

第一階段的複習是使書本由薄變厚的一個過程,學生從中掌握了大量資訊,但一時難以消化、吸收。為使學生真正掌握住基礎知識,迫切需要將其系統化、專題化整理,即將書本由厚變薄。方法是在複習時重新組合教材,以歷史主幹知識為樞紐,以線索為網路,教師進行“縱橫”聯絡,搭建系統的知識框架,及時把同類型歷史知識歸併起來形成專題,這樣就可以清晰掌握歷史的發展脈絡。

例如,世界近代史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維新可以歸類為近代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專題。這種把同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等方面的知識聯絡起來就是歷史的“橫向”聯絡。另一方面,社會上每一事件,都前後聯絡、一脈相承,把每個歷史事件前後聯絡起來,使其基礎知識系統化,這就是歷史的“縱向”聯絡。

(3)“實戰演練”,培養能力

這個階段教師要精編練習,每週進行“實戰演練”,培養能力。然後根據演練結果講解正確的審題、解題方法,探求命題的途徑和規律,教會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達到鞏固深化基礎知識、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和效果。

然而“任何知識的獲得都必須通過學生主動的內化”,之前的複習中,教師一直把握著複習方向、方式、程序和內容,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進入這個複習階段後,教師要在課堂上留給學生一些時間以內化知識,這實際上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師,是一個學生主動消化、真正內化知識的過程,這比教師從頭至尾一味的強灌,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只有通過自己梳理、內化知識,才能真正掌握並靈活運用歷史知識。

總之,教師在九年級歷史複習課上,要講究複習策略,才能做到既減輕學生負擔又保證複習效果。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九年級歷史教學中,每當我看到疲憊不堪的學生,就深感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教師想要減輕九年級學生負擔,最佳途徑就是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多下功夫,避免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