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察日記>

【精華】植物觀察日記錦集九篇

文思屋 人氣:3.07W

一天又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植物觀察日記錦集九篇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20xx年8月16日 星期一 天氣 多雲

今天,鄭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小包黃豆,讓我們回家寫黃豆發芽的觀察日記。

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請媽媽幫我找一個瓶子泡黃豆。瓶子找到了,我先在裡面接了一點水,然後把豆子放了進去,最後用溼布蓋上。我看到豆子一放進水裡就沉入瓶底,好像降落的飛機一樣。

20xx年8月17日 星期二 天氣 多雲

下午放學後,我急急忙忙地趕回家,看到瓶子裡的豆子好像沒什麼變化。我想到老師說過觀察要細心,我就耐著性子,把瓶子拿在手裡仔細地看。

此時,我發現豆子還真是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身體比昨天胖了許多,顏色比昨天淺了很多,看上去黃黃的、胖胖的,像個大胖小子。我拿出一粒,用手一搓,外面的豆皮很輕易就掉下來,露出了裡面分成兩片的豆瓣,比外面的皮兒略白一些。我覺得豆皮就像豆子的衣服,脫下衣服的豆子,彷彿一個個豆寶寶,可愛極了。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暑假前,學校裡舉辦了小花農比賽,每個人都發了一袋種子,男生髮的是雞冠花種子,女生髮的是孔雀草的種子,暑假過完是要開展覽會的。

回了家,把袋子拆開,我把孔雀草種子倒在手上細細檢視。孔雀草種子又尖又細,前半部分為黑色,後半部分呈白色。

我和爸爸在家裡陽臺上的空花盆裡裝了些肥沃的土壤,挖了個小洞,把種子埋進去,把上面的土輕輕壓實。我又提著水壺,給孔雀草澆了水,盼望著它能快點發芽。

過了兩天,我發現,原來埋種子的地方冒出了一根根細得像絲線一樣的小芽,紫紅色的,光禿禿的,頂端還有一個小黑帽。我又給它澆了水,用小木棒給它鬆了鬆土,心裡高興極了。

幾天之後的一個早晨,我驚喜地發現,芽芽前面的小黑帽變成了一片米粒大小的嫩葉,紫紅色的莖也長高了一點。

一週過去了,芽芽已經變成了小苗,嫩綠色的葉子也開始變為深綠,有中指指甲蓋那麼大了,紫紅色莖的顏色變成翠綠色,大約有豆芽的莖那麼粗了,看著孔雀草有這麼大的變化,我心裡可高興了。

可是過了幾天早上,我發現幾棵孔雀草倒伏在花盆裡,不知道什麼原因,爸爸也說不清楚。又過了幾天,倒伏的孔雀草都蔫了,枯萎了,我傷心極了。

雖然最終沒有養活孔雀草,可我見證了孔雀草的萌芽、成長,我能親手種植植物,還是覺得挺有意義的。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今天,已經是小蒜入住“五星水賓館”的第十五天了,它的生長速度依然讓人為之驚歎。從蒜頭裡發出的蒜苗蔥綠,帶狀葉片的寬度已經達到了七毫米左右。長勢最好的一株蒜苗的長度居然突破了二十三釐米,讓我的小直尺已經望塵莫及了。這株蒜苗的葉片已經由原來的兩片增加到了三片。我發現,新生的葉片總是有序地從前一片葉子的葉芯里長出來。我問過媽媽,她說這種生長方式叫輪生。最讓人驚奇的是,最後發芽的那一株蒜苗果然實現了它後來居上的願望,它的長度已經超過了另一株蒜苗,長到了大約十四釐米。它的支撐芽好像已經停止了生長,長度依然保持在原來的兩毫米左右。根長到了大概六釐米,而且還在逐漸變粗。它們不停地向下擴張,越長越多,幾乎佔領了半個玻璃杯,把輕盈的蒜頭向上托起,好更多地接受陽光雨露。我還發現,因為神奇的光合作用,蒜頭的頂部已經開始泛綠了。

小蒜,我才時隔一週沒仔細觀察你,你就變化如此之大,難道清水裡的營養真那麼豐富嗎?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3月5日

今天休業式後,章老師發給我們每人兩顆“魔豆”。章老師說:“每顆魔豆上都寫著心心相印、事業有成、全家團圓。”章老師還說,如果種得好,還會結出種子,種子上也有原先殼上的字。聽了此話後,我一回家就馬上把它種在花瓶裡,期待它們快點長大。

4月7日

半個月過去了,我的兩顆魔豆葉子越來越大,莖越來越粗,隨著棒越繞越高,都繞到我家屋頂了。後來,它們又改變方向,往衣架上進攻。我認為繞得越高越好,種子肯定會很大、很多、很飽滿、很好。

4月20日

一個月過去了,魔豆往衣架上繞去,越繞越密,越繞越密,密得連衣服都不能晾了。後來它又改變方向,先往窗外,再往二樓去了。這可惹惱了媽媽,她用了明計、暗計來拔魔豆,但都被我阻止了。後來因為我要上學,沒時間顧得著它,又沒給它按時澆水,所以它被無情的太陽晒死了。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我用了一個塑料瓶,裝了一些土,種了幾顆綠豆,澆好水,就開始等待著綠豆的發芽。

幾天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綠豆成功地發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苗。我看著他們,覺得他們像一個個騎士,帶著一把把尖利的大刀,奮力地掙扎著,一個個都想爭誰是第一個鑽出來的,第一個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我的豆苗都長高了,長大了。我用尺子大約量了一下,沒想到長得快的已經了兩釐米,慢的也長了一毫米。我可是高興極了,希望自己種的綠豆越長越快。

大約又過了三,四天,我又去看我的豆苗時,竟然發現他們又長了一點。雖說很高興,但是還是有那麼一點失望,可能是因為我無法量出他們的根有多少長吧。因為如果有了根的長度,就能知道他們的總長是多少,這樣會讓我對這幾棵綠豆苗的懷疑略微縮小一些吧。

又過了一些時間,這些豆苗竟無緣無故地長出了一些圓圓的小東西。我左看看,右看看,卻還是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於是我便去問了媽媽,問了以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他們的果實呀!但是我卻又想把他們給摘掉,好喜歡這種小東西,不過我還是忍住了。看看還會長出些什麼?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耐心,著急可是不行呀。

篇六:植物觀察日記

今天晚上我在小區散步,想到科學老師佈置的作業,我決定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小區裡的各種植物。

我們小區的植物都是寧波典型的品種,主要有四大類:喬木、花卉、草本植物和菌類。

喬木有:散發陣陣香氣的香樟;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象徵高潔的松樹;花兒可以泡茶的桂花樹;還有不起眼的歪脖子榆樹屹立在主幹道兩邊。

小區裡四季花開不斷。它們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和紫藤;夏天開的梔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樹也來湊熱鬧;茶花有兩種:一種是春天開放的,長得比較高大;另一種是冬天開放的,長得比較矮小,只有一尺高;還有就是月季花,每個月都開放。

小區裡面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些是野草,他們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認識的有車前草和三葉草,還有一些我不認識。

小區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植物—世界上最小的房子“蘑菇”。尤其是一場小雨以後,草叢中,大樹底下,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小蘑菇。

小區裡,大部分植物都是長綠的。這些樹和花的葉子表面都像塗了一層蠟,油光光的。只有銀杏樹是落葉植物。一到秋天它的`葉子就變黃了落下來。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們就都枯死了。

通過觀察,結合科學書,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真奇妙啊!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9月27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日早上,我按照教師的要求泡了十幾粒黃豆,我找來了一個廢舊瓶,裝了一點水,撲通、撲通……小豆子們都跳下了水,我把小豆子們的“游泳池”放好後,開始仔細地觀察。剛開始,小豆子是沉底的,然後慢慢地浮起來。過了一會兒,小豆子皺紋出現了,就像一個個小老頭。然後我就去上學了。

最終到放學的時光了,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豆子”。小豆子們還在睡大覺,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變大了一些。我心想:沒有發芽也沒關係,有個“小胖豆”也不錯嘛!看夠了我的“小胖豆”後,我就去寫作業了。

期望我的“小胖豆”能快點發芽!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20xx年9月18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回家之後,從布袋裡抓了一把綠豆,放在了一個杯子裡,又往杯子裡接了一點涼水,往上面蓋了一塊溼抹布,仔細觀察著綠豆的樣子。綠豆們擠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好像在說悄悄話。綠豆是綠色的,呈橢圓形,好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布娃娃,還有人漂浮在水面上,好像在自由自在的游泳。

20xx年9月21日星期六晴

早上,我起床吃過飯後把抹布揭開,就看到許許多多的豆子們都變得大大的,不是把帽子摘了,就是脹破了肚皮,變得軟軟的。一摸,這些綠豆非常的柔弱,一擊就碎。我想,這些調皮的綠豆寶寶們要幹什麼呢?我帶著疑問上學去了。

20xx年9月24日星期二陰

這天清晨,我吃飯的時候,想到了在水杯裡泡的豆子們。我走過去一看,大吃一驚,這些豆子們都長出了芽,芽很長,是白色的,從綠豆的一條縫之間長了出來,很是粗壯,彎彎曲曲的像無數小蟲子在跳舞,又好像一包方便麵。豆子們都把衣服脫掉了,露出了白白的身子,就像一條蠕動的蠶寶寶,樣子十分可愛。我想:原來它們是想要發芽呀!

20xx年9月27日星期五晴

這次,我去觀察豆子,發現它們那原本彎曲的芽變得長長的,非常粗壯,呈奶白色,還長出了四片碧綠碧綠的小葉子,既精緻又可愛,豆瓣從中間縫裂開就成了黃色,從原來的實心變成了現在的空心,遠看,如一棵粗壯的小白樹,近看,如一顆弱小的野草。

20xx年9月28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再次去看我的綠豆寶寶們,驚奇地發現它們變成了真真正正的豆芽。我想:十幾天前,這還是一粒粒普普通通的綠豆,今天卻長成了一根根豆芽,令人興奮。

通過這次觀察,我從中獲得了很多樂趣。

植物觀察日記 篇8

天變冷了,早晨上學的路上,我又見到了那叢地雷花,和以往不同的是,地雷花還在開著。黃色的地雷花開得那麼嬌嫩,紫紅色的花開得那麼鮮豔,在太陽的照耀下小巧玲瓏的地雷花真像一個個花仙子在嫩綠的葉子上舞蹈。

到了中午早晨開過的花都萎了,花瓣緊緊的握在一起,像一個個小拳頭。小拳頭慢慢變黑,幾天後全身變黑,最後乾枯。同時花朵底部的綠色小圓球逐漸變大、變黑、變硬,這就是地雷花的種子。

總結:約10天左右,我都在觀察地雷花,查詢關於它的資料。首先是它的名字,好多個。我們老家叫丁香花,別的地方叫晚飯花,這個地方叫地雷花和粉豆花,其實它有一個很好聽且通用的名字叫紫茉莉,但遠堅持叫它地雷花。觀察的順序,早—中—晚,但問題是寫了三篇日記都是早中晚,結果合成作文的時候還是費了好大的功夫。細節的觀察,語言的描敘,興趣的培養,原本想象很簡單的事,搞得有時候很不耐煩。

植物觀察日記 篇9

大家都明白黃豆芽很好吃,清爽,可口,讓你吃了之後讚不絕口,所以我想觀察黃豆發芽。

首先,我們挑選了40粒顆粒飽滿,沒有損傷,沒有蟲咬的健壯的黃豆。

之後,我們拿了一個透明的小瓶子,然後把這些健壯的黃豆放在小瓶子裡,裝了些自來水,老師告訴我們,不能裝純淨水,因為純淨水沒有養分,黃豆就發不了芽了。

過了30分鐘,黃豆光滑的表面開使起皺,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波浪,又像老爺爺額頭的皺紋。

第二天,黃豆皺巴巴的表面變得光滑透亮,而且比以前那些健壯的小黃豆大了一倍!全班同學都大吃一驚。我一看瓶底,昨日剛加的水竟然一夜之間水全沒了,黃豆把水都吸乾了!黃豆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的味道,像甜酒的香味和甜味,十分誘人。

第三天,黃豆的胚芽鼓起來了,皮比以前更薄了,幼芽似乎要破皮而出了,甜味比以前更濃郁了,同學對觀察黃豆發芽越來越感興趣了!

到了第四天早晨,我來觀察黃豆,同學們都說幼芽冒出來了,幼芽冒出來了,幼芽的頭尖尖的,像條小蝌蚪。黃豆的香味也漸漸消失了。

第五天,黃豆芽的莖白白的,到了之後,黃豆芽長得很慢了,幾乎沒有長了,老師告訴我們全班同學一個資訊:原先我們養了一群營養不良的黃豆芽,因為我們忘記施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