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廣播稿範文>

關於清明節校園紅領巾廣播稿範文

文思屋 人氣:1.67W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既是祭祀掃墓的日子,又是踏青的好時節。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校園紅領巾廣播稿範文,歡迎閱讀

關於清明節校園紅領巾廣播稿範文

清明節紅領巾廣播稿

甲: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

我們的好朋友——紅領巾廣播又來到了大家身邊。本期紅領巾廣播臺由 為大家播音,歡迎大家收聽!(介紹廣播員)

4 月5日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說到清明,大家一定首先想到掃墓。的確,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 每到這一天,人們常常要去掃墓、踏青,悼念已故的先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下面就讓我們選一個來講講吧。

乙: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 19年後,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

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到深山裡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菸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群臣去深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丙:同學們,每當五星紅旗迎著朝陽隨風飄揚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五星紅旗為什麼這樣鮮紅,旗幟上的五顆星星為什麼這樣閃亮?

同學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國旗鮮紅,因為染上了先烈的熱血;五星閃亮,因為凝結著英雄的精神。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

甲: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

乙: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佈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丙: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丁: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丁:在抗戰時期,也有許多和我們一樣的的小英雄,大家一定聽過《歌唱二小放牛郎》吧,講述的就是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蹟的訊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甲: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乙:又是一年清明至,每到清明節我們自然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捍衛祖國的尊嚴,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沒有烈士們的英勇犧牲,怎麼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時光?

丙:我們不會忘記先烈,忘記歷史!我們在和平年代要做什麼!我們有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振興中華!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傲立在世界的東方!以強盛我們的國家來告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

合: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紅領巾廣播稿

齊: 同學們,下午好!“紅領巾”廣播又與大家見面了。

蘇: 我是四三中隊的蘇怡雯。

傅: 我是傅裕良。

倪: 我是倪倩文。

齊:“紅領巾”廣播由我們為大家主持。

蘇: 哦,對了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傅:是 啊,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學習他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蘇: 經常聽老師說,我們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

傅: 我想到過去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們為解放全民族,建立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有李大釗、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王成等等。

倪: 是啊,正是這些 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這麼漂亮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蘇: 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這片熱土上,曾經有無數革命先輩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前仆後繼,視死如歸;還有一批蘇州人民優秀兒女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英勇獻身。

蘇: 他們有的犧牲於槍林彈雨的戰場上,

傅: 有的就義於反動派的屠刀下,

倪: 有的為追求真理而獻身, 有的為維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而捐軀。

蘇: 英烈們的事蹟驚天地、泣鬼神、照環宇。

傅: 蘇州人民永遠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

倪:下面我們來介紹幾位蘇州的革命烈士:

蘇: 陳鶴,原名潘承嶽,出生於蘇州市區的一個名門望族。自幼聰穎好學,尤喜繪畫,善交朋友。1937抗戰爆發後,先辦牆報宣傳抗日。後成立中共吳縣支部,任支部書記,-組織成立“吳縣各界救國會”, 1941年遭敵軍偷襲而被捕,被敵人殘忍殺害,壯烈犧牲。

蘇: 朱富鈞,蘇州市人。1951年7月入伍,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壯烈犧牲,時年42歲

傅: 麥新,原名孫培元,江蘇常熟人,中國作曲家, 創作了《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等歌曲。1947年6月遭土匪襲擊中彈犧牲。為紀念他,中共開魯縣委將他工作過的地方命名為“麥新鄉”和“麥新村”。

倪: 任天石,原名任啟生,常熟梅李人。出生於中醫世家。1932年考入上海中國醫學院。畢業後,回鄉掛牌行醫。在抗日救亡運動中,逐漸認識到做個醫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先救國。他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解放戰爭期間,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1948年冬,在南京獄中被祕密殺害。

傅: 還有汪伯樂、侯紹裘、張應春等等,好多好多。

蘇: 同學們,人的生命可是最寶貴的呀,先烈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生命。

傅: 想起這,難道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改正自已的缺點;有什麼理由不能克服學習上的挫折;有什麼理由不能讓自己前進呢?

倪: 想起這,我們有什麼理由虛度青春,放縱自身;有什麼理由浪費金錢、財物;有什麼理由自私自利,以自己為中心呢?

倪: 同學們,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齊: 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蘇州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為共創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

齊:先烈們永垂不朽!

傅:接下來一個欄目是樂曲欣賞。

齊:時間過得真快!“紅領巾”廣播又要與大家說“再見”了!下週請五一中隊作好準備,歡迎大家繼續收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