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

文思屋 人氣:1.87W

《朗讀者》——愛情的解讀,生命的朗讀 ,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有關電影《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一】

夜又看了一遍《朗讀者》,內心惶惶。很想寫點什麼,但是已經很久沒寫字了,有點怕。我沒有揣好答案就提筆了。因為我想,有時,寫下來,也是一種提問。

從什麼地方說起呢?從我沒有想象過,一個文盲女人是什麼樣子開始吧。當她出現在電影裡,成為一個形象,一個人物時,我才意識到,原來一個沒有知識的女人是這個樣子的。她腳步沉重,舉止笨拙,表情呆少,在很多時刻,她聚攏腦門上的皺紋,懵然不知又帶著怒意。這世界對於她來說,有太多不可解。她的情愛裡不帶著一絲浪漫的情調,直接而動物。粗魯,直率,然而熟練,熱氣騰騰。在夏日陽光下她的面板粗糙,像佈滿了細密金色汗毛的母獸。她用力洗刷他的身體,像洗刷一匹幼馬,像洗刷冬天的靴子,像一個洗衣女工。

但是,不正是因為這些,所以才變得動人的嗎?當這樣的一個女人,腦子裡沒有一個精巧零件的女人,聚精會神的聆聽朗讀,為小說裡的情節熱淚盈眶,對文學飢渴強烈得一如性慾,為鄉村小教堂裡的童聲頌唱感動萬分,那才是一幅好畫面,悄然打動了少年的心。是的,我想,從床上拿出那本書朗讀的時刻,情愛變成了愛情。他們是完美的老師和學生,她教授他性愛,他教授她愛情。起碼,少年是這麼認為。他一定以為,他的愛就像一層金粉,細細的揉搓過這個堅硬粗糲的女人——在很多時刻,她還顯得專斷和暴戾——淘渙出一個新人,一個帶著溫柔感官和細膩之心的女人。她是為他重生的,這個想法讓他奮不顧身。正因為如此才動人,才比那金色頭髮紅色泳衣的美麗少女,更動人。

看到這裡,我心裡很悲哀,為少年而悲哀。很年輕的時候,或者很愚蠢的時候,我們都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只看到自己所相信的。就比如,我們相信,美即是好,愛即是善,直即是真。少年看見粗魯女人的眼淚,相信她的純潔,就像她的無知,相信她的樸實,就像她的雙手。他相信這位粗陶捏就的女神,有一顆未被髮掘的高貴之心,就憑她如此嚮往知識,懂得羞恥,感受光明。我不想苛責他,每個人都一樣,都有美化愛人的能力。愛的結晶能力——就像將一根樹枝丟進了鹽礦,再撿出來時,結滿了潔白晶瑩的晶體。於是少年忘記了,那只是一根樹枝而已。

然而,我們都知道不是這樣的。一件事看起來美好得不像真的,那麼它就不是真的。這樁戀情永遠的摧毀了這個人,我們看見,就像暴風雨撼動了一棵櫟樹,將它粗暴地揪出地面。最可悲的是,我們會變得像傷害我們的人。疼痛是一枚烙印。瘋狂的疼痛之後,往往不是自愈,而是,我們從疼痛裡學會了某種東西:烙印自己。那個女人將自己的生活切割成不同部分,工作和情愛,過去和現在。內心深處的祕密,她永遠只歸結給自己。而少年長成的男人也如此。他精細的為床伴煮好一個雞蛋,恰似她有條不紊的清洗牛奶瓶。他將愛情切割成不同的組成部分:溫柔,尊重,早餐,爭吵,洗澡。但是,這一切不會組成一個“愛”字。他對於“愛”已感陌生,就如同多年前,那個少年,對中年女人提到愛,你愛我吧?女人皺著眉頭,懵然無知,這個字就像來自另外一個世界,從天花板冷凝成一滴水滴落下來,激得她一哆嗦。她躺在浴缸中,說,愛吧。

斯蒂芬 戴德利基本上是我最愛的導演,因為他拍的另外兩部電影,也是我的最愛。《比利 艾略特》和《時時刻刻》。後者,我從水木丁老師寫的影評中,終於聽見了那句我想說但是說不出的話:“愛的牢籠”。在《時時刻刻》裡,幾乎每個人都是另外一個人的囚籠,以愛的名義。那麼,在《朗讀者》中,自己就是牢籠。

摧毀少年的當然不是失去愛情本身。很多時候,毀滅我們的,並非愛情破滅這件事。而是對人性本身的破滅。那個樸實,率直,渴望閱讀的漂亮女人,怎會是殘酷,冷血,毫無憐憫也絕無反省的納粹劊子手?而恰恰人性就是如此的複雜。拍溫情電影的小津和充軍中國的小津是一個人,熱愛藝術的希特勒和屠殺猶太人的希特勒是一個人。暴虐和善良,冷酷和多情,精美和粗鄙,忠誠和放蕩,充滿信仰和毫無底線,往往都存在於同一個人身上。當你發現她完全不是你所幻想的那一個人,那麼,你還愛她嗎?如果說愛真實的她才是真愛,那麼你還敢愛嗎?

好的電影,不僅僅展示出人性之複雜,還賦予這份複雜以單純和統一的氣質,讓一個人物並不斷裂,而是完整。那份複雜於是並不渾濁,而是豐富。是的,對那個女人來說,就是那份懵然無知。無知者無畏,她供認不諱。當她直視著法官,問:“如果你是我,你怎麼辦?”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她。那份坦蕩的無知,簡直讓她無辜。沒有人知道那份羞恥從何而來,寧可失去自由也不願失去尊嚴。文盲是一個祕密,為此她囚住了自己。她是自己的囚籠,自己的地獄。但是,某種可悲是,正是這個囚籠,正是這份尊嚴,讓她贏得了我的敬意。一個人最黑暗的部分,卻也恰恰是她最閃光的部分。懂得有時才是最深的無奈,因為懂得才會明白,她是不可分,不可解,不可改的。

但是愛她的人不會接受這一點。我們看見,男子顛沛流離的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因為他的靈魂裡有了一個永恆的黑洞。他填補黑洞的方法是朗讀,為她朗讀。他擔心她連數字也看不懂,於是在磁帶的脊背上畫點示意。他又有了少年時集郵的瘋狂。我理解成,少年時,那種重塑她靈魂的衝動,此時又回到了他的心頭。他們不知不覺成為某種罪惡的同謀。救和贖,是他們共同的功課。洗刷她,即是洗刷自己,她得救,即是他得救。教堂裡的那一幕,她蒙恩的面容,就像聖靈感動,他相信她天性中良知未泯。只要點亮那盞燈,自學即自救。知識即是福音,不,愛即是福音。不管男子出於什麼考慮,只有一點毋庸置疑:動機只可能是愛。雖然,揹負上她的罪,是他為自己設定的囚籠。

那麼,她愛他嗎?我看見很多影評都在分析這一點,大多數人傾向於不愛。起碼,不是他的那種愛。但是,曾經被打動過吧。被那些親吻,那毫無一絲雜質的堅定眼神,道歉和淚水,朗讀的迷人嗓音,被那年輕的肉體。雖然她知道,她必須把他還回去,還給那個道貌岸然的家庭,還給他的學校和同伴,還給那個夏天水池邊某個純真可愛的女孩。她分割得很好,直到在監獄中再次聽到他的朗讀。她一定從中感受到某種力量,一種迫切的向上的力量,拽著她衝破了多年的羞恥,戰慄著拿起第一本書,拿起了鉛筆。

We found love in hopeless place.

在絕境之地,她感受到了愛。她沒有被放棄,被忘記。僅僅如此,她走出了內心的囚籠,敢於重新面對自己。她盼望他的一點點回音,不僅僅是朗讀,而是筆跡。她盼望他的寬恕。沒有人能審判她,但是他能。因為他已經變成了她的福音和聖經。在漫長的歲月裡,她不斷的反芻往事。每一個細節,每一種感覺。她泅回時光,重新愛上那個少年。是他教會了她愛情,就像多年前他渴望的一樣。她索求浪漫小說,索求那份原本不屬於她的精細幽微的情感,那曾經依稀甜蜜過的溫暖,那落在腰間的吻。就像女獄卒說的,她不再“堅強”,她變得放縱自己了,她變得像一個解放了的人。是的,這不是那種愛,但是更大更本質。

我還記得去年冬天上麥基老師的課,他也最愛《朗讀者》。提起在監獄裡碰面那場戲,他說:“高潮不是充滿了動作,而是充滿了意義。”你注視過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嗎?容貌已經枯槁,頭髮已經灰白,只有眼睛變成鮮綠色,還沒有枯萎的顏色。簡單的對白。只是放開了握住的手,只是眼神,但是她明白了,她的答案不是他想要的。她明白了,他的愛,是不遠離,不原諒,不遺忘。她以為二十年的牢獄已經為她贏得了赦免,但是在那張桌子上,她明白,遠遠不夠。他守著那個黑暗的祕密二十年,他站在深淵邊上二十年。他是她的行刑人。他的愛就是刑具。無知者無罪,他教會她自學,自知,自察,也教會她審判自己。她原本是一個不懂愛的人,所以她也不懂疼,不懂罪,不懂死。她終於學會了愛,明白了愛,也懂得了世間的一切。原來懂愛,是以生命為代價。她為自己設定的囚籠已經打破,但是他的那一個,未曾打破。她的死,是為了釋放他們兩個人,而不是為了釋放她自己。

她做到了。電影結尾,男人將祕密告訴自己的女兒。有了分享,祕密才成為往事,牢籠才變成柵欄。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二】

影片中,麥克在回顧自己失敗婚姻、疏遠的父女關係時,對自己的女兒說,“我不夠坦誠,我對任何人都不曾完全坦誠”。這是成年麥克說的唯一坦誠的話。

當少年麥克遇到漢娜的時候,他被後者所吸引。儘管漢娜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可是在少年麥克的眼中,她幾乎就是一尊女神。這時的麥克,儘管膚淺,卻完全是真誠的。他對漢娜的愛慕是由性慾驅動的,但在與漢娜的交往中,這性慾又藉著漢娜的推動,把他引領向某種更崇高的東西。少年麥克本能的感覺得到,他和漢娜的關係並不僅限於床第之歡,這種關係讓他的整個人生都有了意義。多麼美好的愛之初體驗!雖然它是不見容於時人的不倫之戀。

我們可以想象,漢娜的突然消失,對少年麥克的打擊有多大。不僅是一段初戀就這樣嘎然而止,而且那種由愛引導的對人生意義的發現,也忽然間煙消雲散了,沒人給過麥克一個解釋。就這層意義來說,我們也許可以指責漢娜對麥克一生的愛情和婚姻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然而,這只是對漢娜與麥克關係的最為膚淺的分析。無論漢娜曾怎樣刺痛過麥克的心,他在對待漢娜時都可以有其他種選擇。麥克實際作出的選擇,證明了他既不夠真誠,又不敢承擔責任。

當麥克在法庭上發現漢娜是個文盲的時候,他本可以為漢娜作證,使她免受終生監禁的嚴厲懲罰。麥克選擇了不作為,一個方便的藉口當然是為漢娜保守祕密——既然漢娜本人顯然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文盲,那麼還是遵從她的意願為好。可是,不要忘了,麥克是個法學院的學生,對他以及周圍的很多人來說,這次審判的意義就在於伸張正義。麥克明顯看出了其他幾位被告是在合夥算計漢娜讓她背黑鍋,在這種情況下,讓漢娜一人承擔罪責,顯然不符合正義的要求。就此而言,麥克不作為的選擇,是一個糟糕的選擇。問題還不止於此,我疑心為漢娜保守祕密對麥克來說只是一個應付自己良心的藉口,他不作為的真正原因是為自己保守祕密——對一個法學院的學生來說,在中學時代和一個納粹女看守(而且還是個文盲)發生過不倫之戀,絕對是一件難堪的事情。

如果說對法庭審判時麥克作出選擇的動機只是一種憑空猜測的話,那麼麥克給漢娜朗讀、錄製磁帶其實更能說明這個男人的不負責任。麥克並不是在漢娜一被判入獄馬上就給她朗讀、錄製磁帶的。相反,那是在漢娜入獄很久以後的事情。當時,麥克的婚姻遇到了麻煩,他帶著自己的小女兒回到故鄉。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回憶起了塵封的少年情事,漢娜在他腦海裡忽然又鮮活起來。刻薄一點說,他的朗讀行為不過是在把玩一顆夾在書中的枯葉,也許看上去他對那顆枯葉呵護備至,但是他珍視的僅僅是自己的回憶,絲毫沒有讓枯葉復活的意思。

當漢娜終於服完了刑期,就要出獄的時候。麥克起先並沒有打算去見她,後來終於動了惻隱之心以後,在與漢娜見面時候,仍然是一幅高高在上的嘴臉。沒有人會指責麥克不再愛漢娜,但是既然作為唯一的聯絡人去和漢娜見面,麥克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要求漢娜對奧斯威辛的經歷作出反思和交待——無論是作為一個曾經的情人,還是作為一個知曉漢娜祕密的人,這樣做都過於殘忍。這不啻於對漢娜說,“你是個有汙點、隱藏過汙點的人,你不配得到我的愛。”

在我看來,漢娜對麥克的回答極為高貴:“在我入獄之前,我從未反思過。現在我怎麼想已不重要。死了的已經死了。”這個回答,一方面含蓄的感謝了麥克對他所做的一切,承認了自己在獄中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拒絕了麥克那種虛偽的優越姿態——既然你心中已經無愛,與死人又有何差異,我的.所思所感對你已經無所謂,我寧願不說。 漢娜剛一見到麥克的時候,說他“已經長大了”,而當她最終迴應麥克的時候,她叫他“孩子”,這真是恰到好處的鄙視。

成年麥克是漢娜的對立型人物:他受過良好的教育,refined and polished。影片中兩次提到《奧德賽》,不無深意。奧德修斯正是一個心多機竅的人,麥克同樣如此。受過教育、有文化的人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往往被過多的紋飾遮蔽,不能或不敢去面對生活的真相。

用盧梭的話來說,“野蠻人過著他自己的生活,而真正的社會人則終日惶惶,生活在別處”。也許,漢娜和麥克正代表了盧梭筆下這“野蠻人”和“文明人”對立的兩極。

文學對漢娜來說是開啟新世界大門鑰匙,而對成年麥克來說,它只是躲避真實生活的掩體。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三】

如果十五歲的你熱戀上中年獨居女鄰居,與她的戀情即便在你們分手後還深深影響著你。然而八年後情傷未愈的你突然發現她竟是一名劊子手,而你的證詞能使她免遭終生監禁,你,該怎樣做?

這是The Reader呈現給我們的難題。

對Holocaust的控訴、描述和反思,電影中我們已經擁有了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The Reader?

從這幾部電影的主要角色身份來講,Schindler是與德國軍隊做交易的一個德國商人,他本身並不屬於集中營體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則是victim的一員,是受害者的視角。而The Reader裡的Hanna,她卻是集中營僱傭的一名女看守。換句話說,她是集中營這個醜陋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當她受命揀選女囚犯,把她們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去受死時,她沒有懷疑過、更沒有挑戰過這個命令的合理性。當關押數百猶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慮得更多的是“如何維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開門救命。在她看來,她只是do her job,談不上犯了什麼罪。那麼多人燒死了,她內疚嗎?也許,否則她不會在那間鄉下教堂裡無法抑制地流淚。可我們看到,在她的觀念裡,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來卻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問著我們的靈魂:是什麼使得她,一個普通女人,面對屠殺如此冷漠?是什麼讓她服從命令高於尊重人的生命?是什麼使得一個在生活裡能援助他人愛護他人、一個喜愛文學聆聽朗誦的人變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殺人工具?

當二戰的硝煙逐漸散去,當法西斯被歷史拉下寶座,當戰後德國的民眾大夢初醒、大呼上當,誰來告訴他們,為什麼他們會被集體深度催眠?是什麼讓他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個政黨編出的神話?狂熱的信仰、隨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當受騙了”或者“當時太年輕”,可以解釋的嗎?當年曾對猶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國人,又如何在漫漫長夜面對自己的內心呢?

但The Reader對靈魂的拷問並不到此為止。對法西斯鐵鞭下德國人民族性的探討只不過是這部傑出小說主題中的一部分,一個更為深刻的主題,我認為是關於羞恥和謊言。電影(小說)進行到最後,Hanna深埋於內心多年的一個祕密被逐漸揭示--她原來不會閱讀,是個文盲!而她明顯為此感到羞愧。她結識Mike的動機不能說是完全純潔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尋的並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愛”一樣。如果Mike尋求於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對成熟女人的迷戀(甚至有點戀母情愫),那麼她在Mike身上尋找的除了性,當是能駕馭知識(閱讀)的權力。在她那看似果斷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著一顆不自信的羞恥的心,她羞於做自己,她羞於承認自己是個文盲。這個弱點被她用層層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願意讓她以自由為代價來維護。她給自己創造了一個阿喀琉斯的腳後跟,然後帶著這個祕密的弱點走完一生。她以為那腳後跟的祕密是不會閱讀,但她卻不知道,她真正的弱點是不敢面對真實的自我。多麼可悲的人!同樣,Mike 也為發生在自己與Hanna 之間的一段情感到羞恥,特別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陣營中的一員之後。作為二戰後對法西斯有著特別反思能力的一代,他無法釋懷自己與法西斯成員有染,而後者還深深影響了他的情愛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證,還歷史一個真實的本來面目,使得Hanna脫離終生監禁之災,但在說出真相面對羞恥與保持沉默求得體面之間,Mike做出了與Hanna一模一樣的選擇。

個人尊嚴與羞恥感乃一枚硬幣的兩面。內心有著深刻羞恥感的人,往往外表會表現出特別的自信和尊嚴。這樣的人也常會為了維護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謊言掩蓋內心的羞恥。內心藏有的祕密越多,他們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擁有權力(以獲取安全感)的慾望也就越強烈。據說希特勒就是這樣。他的童年並不幸福,經受過很大的創傷,而他在成年後攀上權力高峰後表現出的趾高氣揚、唯我獨尊、不可一世,也許恰恰倒映出他內心深刻的不能為人知的羞恥感。The Reader在拷問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我們是否敢面對真實的自我?是否敢承認,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褲腳讓人看沒有燒到的腳後跟?內心的羞恥感從何而來?誰界定什麼是羞恥、誰需要羞恥?承載著深刻羞恥感的民族又能給人類歷史造成怎樣的惡果?一個什麼樣的民族才能培養出體格與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對迫害者形象的改寫也非常獨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裡,迫害者都是身著納粹軍裝的軍人,雙手沾滿猶太人鮮血,殺人不眨眼的惡魔。The Pianist出現了一個音樂愛好者納粹軍官,一個能與作為正面人物的鋼琴家在音樂世界裡心靈相通的敵人,已屬難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遠,它呈現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現的迫害者的形象:一個看似充滿母性的、豐腴美麗的、沒受過什麼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沒有類似 Hanna的千千萬萬普通民眾的參與支援,法西斯何以能上臺?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眾人眼皮子底下進行大屠殺?並不是所有魔鬼頭上都長兩隻角,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並不是所有的魔鬼從一開始就是魔鬼。前幾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裡面採用了大量二戰時法國維希政府的資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個大跌眼鏡。法國面對希特勒的鐵蹄不戰而敗,是很多戰後法國人都不願提起的羞恥。當年德國軍隊還沒過來,法國資產階級輿論傾向已經一邊倒,高高掛起免戰牌,打出小白旗,主戰派則被抓進大牢,靠越獄才得逃生。而二戰時法國人對猶太人的迫害和踐踏,也不是一般的殘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車經過法國的車站,法國女人身著制服,爭先恐後地與希特勒握手親吻,追著火車奔跑,唯恐落後。而希特勒卻評價說,法國女人太沒格調,一群爛貨。和她們生出的孩子會亂了我們的高貴血統。不許和法國人通婚!我們經常說,法國人有革命傳統,法國人有革命精神,誰能想到,法國人的奴性也並不亞於經常遭受批判的中國人呢?!

電影The Reader挑選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動。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絲,但約兩年前,當我站在某個書店角落一口氣讀完The Reader這部小說時,浮現在我頭腦裡的Hanna幾乎就是Winslet的樣子 -- 身體豐腴,身量較高,容貌姣好,眉目間帶一點近於陽剛的堅毅,金黃而濃密的捲髮服帖地向後高高梳起,行動利落而乾淨。總之,一個經歷過二戰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國女人。Winslet身上那種男性的陽剛與女性的柔美結合的雙重氣質,正適合這樣一個角色。

改編自好小說的電影很難討喜,因為電影有時間限制,必須在一兩個鐘頭內把小說最精彩的部分呈現出來,同時去掉導演眼中不重要的枝節。小說不一樣,它可以盡情發揮,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和細枝末節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編得很好的電影,幾乎對原作亦步亦趨,原作的精華也得到了充分展現。幾個主要演員的表演都可圈可點,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妝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滿臉皺褶都掩飾不住她的容光煥發,這算是一個敗筆。也許導演也看出這個硬傷,給她戴了某種隱形眼鏡,眼神變得渾濁起來,算是彌補了這一缺陷。電影結尾有點拖,竟然有兩次我都以為電影到此結束了,卻在fade out之後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讓人頗有點不耐煩,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聲剪掉累贅的部分。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好電影,希望金球獎評委當好伯樂,給千里馬應有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