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觀《十二公民》有感

文思屋 人氣:1.82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十二公民》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十二公民》有感

觀《十二公民》有感1

《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由於作為學生時代就看過美國版的和俄羅斯版本的,早已被片中精彩的對白,犀利的演技,對法律和人性的深刻探討深深震撼,此次聽說中國翻拍,開始覺得很擔心,因為中國畢竟沒有陪審團制度,這個設定可以說是全片的基礎,再者原版都是創作於國外,把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搬到中國是否會水土不服。

但是當我看完開頭後,我就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導演沒有一刻忘記"中國沒有陪審團制度"這一現實背景,在開頭就交代了故事背景的虛擬性:巧妙地將整個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法學院的模擬法庭中,採用英美法系庭審模式審理虛構的案件,一群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以及辯護律師,而這群學生的家長來充當陪審員的角色。編劇在臺詞和角色背景的修改也是下足了功夫,這十二名陪審員情況各異:兒子離家出走、和老婆離婚的計程車司機;與大學生談戀愛、卻被認為是其"乾爹"的房地產老闆;曾經無辜入獄的社會青年;孤獨的、曾被打成右派的空巢老人;頗有優越感、只能靠收房租為生的"北京土著"……,經歷不同、價值觀迥異,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的各個階層,也使得這部電影成功的本土化。

隨著觀影的繼續,繼而發現故事也和原版大致相同:一個"富二代"被指控在出租屋內殺死了賭博酗酒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案子有兩名證人,圍繞該案,十二個陌生人要組成陪審團,在規定時間及地點內形成一致意見——該"富二代"有罪或無罪。

影片一開始,除了8號陪審員,其餘十一名陪審員最初都一致認定"富二代"有罪。至於原因,有的認為證據是固定的、證人是不會說謊的,有的則給"富二代"打上了"為富不仁"的標籤,存在一定偏見,但是在8號陪審員"我就是想討論討論"的不斷堅持下,他們開始討論、爭論甚至發生了衝突,隨著兩名證人的證言被推翻,物證的唯一性被質疑,他們終於明白應該在法律的框架內去理性思考、分析並解決問題,在各自經歷了一番理性思辨和心靈洗禮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富二代"無罪!

一直讓人好奇的8號陪審員的真實身份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說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為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啟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路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願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路陪審員",僅僅憑藉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

作為一名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如何在社會輿論的狂風驟雨裡保持冷靜,不失理性地判斷?是面對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選擇盲從還是選擇忠於法律,這對法律人來說也是一個終極問題。

一部偉大的電影,無需大製作、大場景,亦無耀眼的明星,而是要讓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進而反思現有的生活。《十二怒漢》中展示的疑罪從無司法精神以及對生命的尊重等內容,成就了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而中國化的《十二公民》,立足當前社會現狀,成功將故事本土化嫁接,其中蘊含的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法治精神的深切關懷,令人動容。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眾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迴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觀《十二公民》有感2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是個令人深思的好電影。它的演員班子和導演與其他電影的不一樣,他的導演徐昂和演員何冰、韓童生等主要演員都是話劇界的老戲骨。他們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與表現更加深刻。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考試的學生補考。他們組成模擬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家長組成了陪審團,在聽了學生的法庭審理之後,對本案作出最終判決。但按照規則,只有12位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審判才能結束。由此,他們開始激烈討論。

在這次討論中經歷大大小小的討論12次,第一次與最後一次投票結果更是天差地別。最開始一個人認為富二代無罪,其他11個人都認為有罪,最後一次全部認為他無罪。在第一次投票的時候,3號陪審員問8好陪審員為什麼投無罪,8號陪審員這樣回答:"我是覺得,這事我們不說清楚,想明白了,隨隨便便把手一舉,就把這孩子推到了死路上,這樣不行。"我們為何對生命如此苛刻?因為我們總是去相信,或者是選擇相信別人說的"事實",而不做深入的思考,而不做質疑了?就因為如此,一條生命可能在無知的口水中淹死!10號陪審員說8號陪審員吹毛求疵,8號陪審員說:"決定一個人的生命,這不該吹毛求疵?"雖然這是令人震驚的"弒父案",但是人們好像只顧得去跟隨大眾的觀點,作為談資,而忘了去關心事件中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只相信"既定的事實",而對真正的剖析卻當作沒事找事,都成了熱情的陌生人。

12位陪審員素不相識,職業也十分廣泛,有教授、計程車司機、房地廠商、保安等。在討論的過程中,也都牽扯出很多人的傷心事。3號陪審員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離家出走的兒子、4號做一年半冤獄,7號賣東西被保安追趕……一件案件的討論觸發瞭如此多的個人不願言說的事,而這些被引發出來的事有令人唏噓感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呀!除此之外,討論過程中還引發了地域歧視、冤假錯案、養女大學生等敏感話題,使這部影片提供給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在第12次投票時,堅持認為有罪的3號放下了個人的情感因素,投了無罪。"誰也不能隨隨便便宣佈一個人有罪,除非證據確鑿!"這應該是我們看待事情的立場。

觀電影《十二公民》有感二

電影主要講了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他們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隨著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最終模擬法庭的結果是富二代無罪。

很早以前,我自以為是一個符合正義要求的人,因為我看新聞時有很明確的判斷,肇事逃逸,後母虐兒事件,誰好誰壞,誰違背了道德,我有很清楚的判斷。我以為這就是正義。所以電影開篇當中"富二代殺死親生父親"中富二代是否有罪,儘管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我剛開始是認為他有罪的,為什麼?因為他是富二代啊,因為他狂妄自大,任性沒文化,因為弒父簡直沒人性,冷酷。

然而影片中富二代是無罪的,真凶在一個月後落網。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標籤化開始流行,很多人喜歡把自己標榜為“拖延症重度患者”“選擇恐懼症人群”或者“失戀症候群”,這倒也無關緊要。一旦媒體網路指向下產生的標籤觀成為正義價值觀,那麼我們就要反思了。被推到風口浪尖的事件都是特例,都是明顯能區分這些案件中誰對誰錯。在很明顯的判斷中,形成了簡易價值觀,於是我們將社會角色貼標籤,這就是可怕的。城管的段子在網路大軍裡津津樂道,富二代炫耀成為眾人的.刀靶子,就連女服務員熱水潑顧客,都有輿論說大款們活該,不尊重職業平等。思想裡已經有了“傾斜保護弱者”的思想,這就是偏見,類似於"以貌取人"的那種偏見。

隨著人的逐漸成熟,隨著涉獵範圍越來越廣,我們不斷反思,否定甚至說是顛覆原先的正誤判斷,摒除偏見是第一步。

偏見與事實固然是有差距的,如何走到真相是第二步——合理懷疑。法律就是講道理,求論證的,合理的懷疑具有巨大保護價值,合理地懷疑此人有罪,是公安機關的職責,合理地懷疑此人無罪是辯護人的職責。合理並非鑽牛角尖,如何去合理懷疑,需要的是實踐。你會怎樣使用側刀,15秒是多長的一段路,車的速度,房子的隔音效果差異等等。合理地對各種可能性懷疑,然後被證據說服。像電影裡放的那樣,不斷否定之前的推論,不斷模擬當時的場景,從時間步數,證言乃至這瞬息萬變,處處聯絡的世間生活,推測出證據的漏洞,漸漸推匯出無法證明富二代有罪,即富二代無罪。不得不承認,方法論的重要性,足以說服別人,從1vs11的絕對劣勢,講道理,擺事實,逐漸扭轉局勢。

比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先入為主的思想,就可能讓事實判斷輕於價值判斷,就會忽視關聯性,合理性。容易造成冤假錯案。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一個冤假錯案毀的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人的價值高於一切,從偵查,逮捕,起訴,審判,只要有一個環節負起責任,冤假錯案就可以被糾正過來。證據能夠儘可能還原事實,只有完整合理的證據鏈才能定一個人的罪。對真相的執著,不偏聽偏信證人證言,不圖省事地潦草斷案,更不能用嚴刑逼供等違反程式的事情。

力排眾議,排的是帶有偏見的議論,用令人信服的證據來力排眾議;合理懷疑,疑的是模糊的事實,用令人信服的證明力來合理懷疑。

情懷有一種以柔克剛的韻味,用內心的堅守克服現實的難題。從人性出發,我自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並非好與壞,只是處理方式,認識方式的差異。不能有針對性地對惡者定論,從證據上定罪,實際是對一個人的負責,一個家庭的負責,是對法律權威的負責,更是對整個時代的負責。我始終相信法律人的智慧以及不斷先進的技術。

這場電影裡沒有帥哥美女,沒有豪車青春,沒有繁華熱鬧的外景,只是昏暗的大教室和陰晴不定的天氣。在法律的世界裡,不講究外型的光鮮亮麗,講究的是專業素質。老戲骨們的演技實在值得大讚,將憤怒,著急,發現關鍵點的片刻欣喜表演得入木三分。徐導將故事背景置於一所政法大學之內,其寓意也是取政法大學對法學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的氛圍是自由的,前瞻性的,可塑造的。從校園裡就調整好自己的價值觀,樹立自己的信仰。

影末,8號跑回教室,原來他是檢察官,陸剛。回想他的言行,全程從始至終的堅持為富二代辯護著無罪,並說服了全域性,完美展示了一個法律人的智慧和執著。當然藝術高於生活,現實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