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感動中國寶貝回家觀後感

文思屋 人氣:1.01W

感動中國人物張寶豔、秦豔友夫婦他們開創“寶貝回家尋子網”,近9年的時間幫助1300多人找到了回家的路,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感動中國寶貝回家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感動中國寶貝回家觀後感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心得體會之尋子網創辦者張寶豔秦豔友(一)

曾有人問,這世間最難割捨的是什麼?相信沒有任何事能比得了骨肉分離,杳無音信。因為兒子一次意外的“走失”,讓通化市民張寶豔和秦豔友夫妻倆走上了“打拐尋親路”。

他們開創“寶貝回家尋子網”,近9年的時間幫助1300多人找到了回家的路。 2016年2月14日,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我省通化市張寶豔、秦豔友夫婦,與屠呦呦、郎平、官東等10位人物以及抗戰老兵、愛國僑胞這一群體,共同榮獲“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兒子意外“走失”讓他們關注被拐兒童1992年,通化市民張寶豔看到了一個報告文學叫《超越謀殺的罪惡》,那是她第一次意識到世界上竟然還會有拐賣這樣的悲劇發生。

有一天,4歲的兒子突然意外“走失”之前看到的報告文學中的情景一下子湧進了腦海,兒子可能被拐的想法讓張寶豔頓時覺得天崩地裂。 “那時候我發動了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去尋找,而我一邊哭一邊在大街上奔走。那時候我就想,如果孩子找不到我就不活了。”張寶豔回憶說。不過幸運的是,經過幾個小時的尋找孩子被找到了。雖然是一場虛驚,但張寶豔和秦豔友便開始關注起被拐兒童這個群體,後來兩人決定辦一家公益尋子網站。

2007年4月30日,經過多方努力,秦豔友、張寶豔自費創辦的“寶貝回家尋子網”正式開通,這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面對被拐、流浪乞討兒童的公益尋子網站。秦豔友負責技術,張寶豔負責內容,網站主要欄目是“寶貝尋家”和“家尋寶貝”,設立24小時線索舉報熱線。 為發展網站妻子辭職 全家靠一份工資支撐記者瞭解到,當時秦豔友是通化師範學院教授,張寶豔是一家典當行的經理,家庭水平還算不錯。可網站建立初期需要資金,秦豔友、張寶豔夫婦就自掏腰包;需要人員管理,張寶豔就辭去了典當行經理的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志願者。但網站建起來,只是個空架子,沒有內容。夫婦二人就到處在網上、報紙找資訊,去街頭尋找、打探、拍照,把資料傳到網上。

“當時全家人都靠我一個人的工資,也就3000元左右,日子雖然清苦一點,但是工作的信念卻很足。”秦豔友說。 部分家長不信任 被質疑是騙子遭辱罵“您好,聽說你家丟了孩子,能和我說說具體情況嗎?”“你從哪聽說的,你們這些騙子別打我家的主意了,離我們遠一點!”開始的時候,張寶豔和秦豔友幾乎每天都會受到這樣的冷嘲熱諷甚至是辱罵。因為每當他們聽說誰家丟了孩子,打電話過去詢問的時候,焦慮萬分的家長一聽說是不要錢的“公益尋子”,根本不相信,有的甚至把他們當成騙子,破口大罵。“那時候我們雖然會受些委屈,但也會換位思考,慢慢地就會理解這些家長。”張寶豔說。 為了能取得大家的信任,張寶豔每天不到6時就起床上線來維護網站內容,蒐集釋出求助資訊。每天接打電話的時間就有好幾個小時,每個月的電話費少則有四五百元,最多的時候達到2000多元。 為找孩子遠赴山東 扮貨郎觀察幫人團聚2007年9月,來自貴州的王毅在“寶貝回家”網上釋出了一條求助資訊。“他當時發了一張照片,說是自己的孩子今年4歲,丟了有兩年多了。結果一位山東的網友發了一張疑似是自己孩子的照片。由於照片不夠清晰,所以希望網站能給予幫助。”張寶豔說。為了能確認孩子的身份,她和王毅一起來到山東。因為孩子丟失的時間太長,所以為了得到一些資訊,他們不得不批發一些小食品扮作“貨郎”在周邊觀察。

“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確認這個孩子就是丟失的那個。雖然最終親人團聚,但是也暴露了我們網站的一些問題,在尋人的方式上必須改進。”張寶豔說。2008年1月18日,秦豔友、張寶豔夫婦在通化市民政局註冊了國內第一家,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民間救助流浪乞討與被拐兒童的民間組織——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

警方誌願者聯手 解救被迫乞討的孩子2010年5月27日,成都志願者“小豬豬”和“玫瑰姐姐”等人在網站上發了一張成都街頭的照片:空曠的大街上,一個看似只有四五歲的男孩子穿著異常破爛的衣服,左手舉著一個乞討用的小盆,裡面有一些零散的錢幣,右手則艱難地拉著一個幾倍於自己體重的破舊木板車,車上躺著一個身有嚴重殘疾的孩子,那個殘疾孩子異常痛苦地趴在平板車上,頭頂放著一個碩大的音響,面前也放著一個乞討用的臉盆。 看了這張讓人心痛不已的照片,大家都感覺十分震驚。帶著對孩子的牽掛,志願者們在成都街頭進行地毯式的尋找,終於在一家銀行門口找到了孩子。志願者隨即撥打了110和成都市打拐辦電話,警方發現了監視孩子的人並將其控制住,同時對孩子進行DNA採集和調查。2010年5月28日,案情逐漸明朗,兩個孩子都是被家人送來學魔術的,可是後來竟失去了聯絡,成了對方乞討掙錢的工具,家人得知孩子的遭遇後泣不成聲,孩子們最終都回到了父母的懷抱。 每次看到認親場面 來不及歡喜還要繼續“林”、“暖”、“小方”這些人都是“寶貝回家”的志願者。他們有的是被拐孩子的親人,有的是熱衷公益的市民,大家心中都存留著一份信念,那就是幫助這些寶貝早日回家。 “小方”表示,沒成為志願者之前,她並不知道當時拐賣孩子的情況那麼嚴重。而每一次幫助孩子找回家,看到認親的團聚場面時,她都來不及歡喜,也無法表露出過多的興奮。“雖然這個孩子找到家了,但是還有很多人沒有找到自己的孩子。我們沒有時間去興奮或者開心,尋親的路依然還在繼續中。”小方說。 應用創新科學技術 警民合作提高成功率2009年以來,公安部打拐辦與“寶貝回家”建立了長期的打拐合作機制,為了更好地與寶貝回家志願者進行打拐協作,公安部打拐辦指示全國各省市公安機關都派專職打拐負責人進駐“寶貝回家”。目前已有200多名警方打拐專職人員加入了寶貝回家的“公安部打拐工作QQ群”,這樣,協會的志願者隨時都能與全國各地的警方保持聯絡。

如今警方建立了全國聯網的打拐DNA資料庫,免費為丟失兒童和家庭做DNA鑑定。“寶貝回家”不僅利用網站遍佈全國志願者的優勢尋人,還不斷完善網站各種搜尋匹配功能,開創將人臉識別系統和催眠恢復記憶等技術應用到尋親工作中的先例。 專職科學管理組織 “一對一”尋親工作1月28日記者來到通化“寶貝回家尋子”網站的辦公地點,幾名網站專職人員正在緊張地工作中。“網站上有著4萬多份尋親登記,這些登記承載的是幾萬個團圓的夢想。網站專職工作人員會按照不同的尋親類別對登記資訊進行稽核、釋出,並分派給相應的志願者。志願者對尋親資料進行逐一跟進,根據核實後的內容釋出尋人帖子,指導、幫助求助人進行尋親。”張寶豔說。 秦豔友表示,他們還組織志願者“一對一”進行尋親指導跟進,利用網路尋找及實地排查尋找被拐兒童。隨著寶貝回家網站影響力不斷增大,社會各界給予網站的支援也越來越多。2009年,公安部提供了專門經費用於支付房租、購買裝置;通化市委市政府為“寶貝回家”解決了辦公場所、車輛,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為網站設立了5個公益崗位;還有許多企業主動上門提供公益贊助。 過年都不能休息 要對200多個群排程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張寶豔的手機幾乎從不離手。原來為了管理好龐大的志願者團隊,網站除按地區分成各省志願者QQ群外,還按尋人工作的需要,分成尋子家長群、尋家孩子群、公安部寶貝回家工作群等200多個工作群和討論組。而對這些群進行協調和排程的工作便落在了張寶豔的身上。 張寶豔介紹,“寶貝回家”開創以來志願者由最初的70多人發展到17萬人,這些志願者遍步全國各地。剛開始張寶豔和秦豔友想著能幫一個孩子回家就是成功,可現在已經陸續幫助1300多人找到了家,最近一年更是能達到每天都找到一個的效率。

2014年4月,央視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開播,寶貝回家與節目組合作並負責官方的網站的運營和管理。張寶豔也是欄目的固定點評嘉賓。 張寶豔表示,其實找到1300多個孩子不是“寶貝回家”的最大亮點,隱形的社會效應在於推動了公安部門打拐專項行動,普及了打拐知識,營造了打拐氛圍,使社會上拐賣犯罪得到遏制,更多孩子避免丟失的傷害,更多家庭少了骨肉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