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感動中國2017頒獎晚會觀後感

文思屋 人氣:1.87W

《感動中國》的取材來源於實際生活,被推選為感動中國的眾多人物身上都有讓人感動和欽佩的地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歡迎借鑑。

感動中國2017頒獎晚會觀後感

感動中國2017頒獎晚會觀後感1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終於在20xx年2月10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麼大的正能量。觀後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蹟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後怎麼活著。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蹟介紹,看後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蹟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麼,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感動中國2017頒獎晚會觀後感2

連續幾年的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都會有為我國國防、軍事做出巨大貢獻的前輩,今年也一樣。那位前輩就是--于敏,他用最好的年華專注做了一件事,儘管他的名字並非如雷貫耳,但他的事業卻世人矚目!他參與了研究氫彈,在當時,他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經驗的核武器研究權威人士,還被其他國家的人嘲諷,而且他還有即將研究成功的原子彈,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猶豫選擇了毫無經驗之談的氫彈,他就是為了打破美國的核威脅和核壟斷。

他靠天分和勤奮為我國的氫彈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由於身體原因,89歲高齡的于敏沒到領獎臺。他的兒子於辛代為領獎。當主持人白巖鬆問:“當知道要把感動中國這個獎盃給爸爸的時候,他是一種什麼樣的反應?”於辛回答:“他覺得他已經老了,他更希望年輕人去得到這個獎項,去激勵人。”目前,89歲高齡的`于敏仍擔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階科學顧問,以平生所學繼續為祖國的核物理事業提供諮詢和建議。我想“淡泊名利”“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對他最好的寫照吧。

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也有一位人物,他就是師昌緒。他研究出來的空心渦輪葉片,被業內稱為航空發電機第一關鍵階,我國成為第二個掌握這個技術的國家。感動中國給他的頒獎辭是八載隔洋同對月,一心挫霸誓歸國。歸來是你的夢,盈滿對祖國的情。有膽識,敢擔當,空心渦輪葉片,是你送給祖國的翅膀。兩院元勳,三世書香。一介書生,國之棟樑。但2014年11月10日晨7時7分,師昌緒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歲。讓我們為這位老人深深的鞠上一躬吧,感謝他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母愛是天底下最深的愛,陶豔波把此愛發揮到了極致。他的兒子楊乃彬因為一次發燒導致耳膜出血,最終導致他失去了聽說功能,從此,陶豔波成了兒子的耳朵,成了兒子最好的同桌,這一同桌就是12年,她陪兒子從國小讀到了中學,如今楊乃彬已成為成為了河北工業大學機電專業的學生,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母親啊。在頒獎典禮上她笑說道,我陪兒子讀書都比當年我自己讀書時都認真。因此感動中國給她的頒獎辭是: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48歲的陶豔波,辭職陪著失去聽說能力的兒子一起上學,12年苦讀,兒子如願考上了大學。

感動中國2017頒獎晚會觀後感3

12歲的何玥,在自己生命垂危之時,還不忘用自己的身體去救濟他人。如此幼小的心靈,都能設身處地的替其他病人著想,這是何等偉大的胸懷!我的同學僅是千萬個腎病患者中的一員,而這些人都在等待著救濟才能重生。而唯有更多的像何玥這樣無私無畏的人,才能將這個特殊的群體予以解救出來,才能讓更多的生命得以維繼。

然而,何玥的事蹟在讓我感動和欽佩的同時,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我國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系統的有關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的法律法規。全國每年有30萬人需要移植器官救濟,而實質上每年也只有1萬多人能得到捐獻的器官維繼生命。30比1,比例太過懸殊。而像何玥這樣願意無償捐獻自己器官的志願者也不在少數。但是,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對人體器官捐獻沒有系統的規定捐獻程式,導致很多人在有意捐獻器官時,卻求助無門,無部門管理,無手續可辦,無法可依,也大大影響了公民捐獻器官的積極性。

可喜的是,近日,我國首部人體器官捐獻地方法規誕生了——《天津市人體器官捐獻條例》,並於明日起施行。這是全國第一個省級人大會通過的專門針對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地方性法規,使身故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實現了有法可依。該條例將人體器官捐獻的流程,市政府及衛生部門、紅十字會、有關醫療機構等單位的職責分工等都作了具體規定,並加大了宣傳力度,積極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

今天,當我們懷著悲傷提起何玥這個名字時,卻又懷著欣喜,為她的生命與另外的生命合二為一,仍在這個世界上熠熠生輝。正是花樣年華,她卻悄然離開。她捐出自己,讓三個人得到重生。我想說,你如同花朵雖落,但卻留得滿地清香,你的生命之樹並沒有枯萎,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永遠常青著。

百善孝為先!孝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之一 。但現代社會被金錢和物質充斥著,很多傳統美德被人們逐漸淡忘甚至拋棄。本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陳斌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給他的學生,給社會大眾,給我們,上了一堂極為深刻的一課。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我們在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一天天獨立的時候,你可曾發現,我們的父母在一天天變老,耳鬢上的白髮在一天天增多。媽媽不會說話,有太多的語言難以表達;爸爸言辭不多,一切盡在那寥寥數語的噓寒問暖中。爸爸常說:有事往家裡打電話,沒事的話不用打;有時間就回來,沒時間就不用回了。身為父母,有幾個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身邊,有幾個不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但是,老人家依然替子女考慮,而將自己的渴望深深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