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三國演義觀後感

文思屋 人氣:2.97W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觀後感

三國演義觀後感1

新三國演義,無法再現經典。國產古裝劇的前途~~~,不得不說一下。

最近熱播的新三國,不用我介紹,想必大家也多少看過一點。好象每天只播一集(因為快播出前我就關注,播第一集的時候看了,很久了,已經有個把月了),這是為它造聲勢。其實早在十幾年前,老版三國演義播出前也經常播宣傳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短短十幾秒鐘的鏡頭讓我十幾年後回憶起來都一清二楚。而新版三國的宣傳過於花俏,什麼印象都沒有。此第一敗筆,注重花俏的外表,而失去真正所謂演義的靈魂——劇情與人物的刻畫。畫面過於花俏,場景過於虛假,完全不像漢代的樣子,無法真實反映當時人生活的環境。

第二大敗筆,是我絕對無法忍受一點的,對白全是白話文。且不說三國志,三國演義那本書裡的對白亦夠劇本用的,如果想追求新異,編文言文對白亦不是什麼難事,為何要用白話文對白,真是糟蹋這個題材了,這好比看國外電影而配國語,沒有了感覺。(不知導演是不是怕現代人聽不懂文言文對白)

第三點,演員。從頭看到尾,所有主要演員都比不上老版演員。演技、神態、鮑國安版的曹操才叫曹操,唐國強的諸葛亮才叫諸葛亮。其他人物與原著差得太遠。

第四點,還是劇本。漢族是個性格內斂的民族。行、坐、立都有他的習慣,講究中庸之道的漢族,面部一般表情一般很少有大喜大悲出現。新版三國完全無法表現這點。演員也沒辦法,導演要他這樣演的。罵人最毒的話

總之一句話,差,大失所望。

中國古裝戲要對世界造成影響,還是迴歸本民族特色吧,別追求什麼新的東西。一個性格內斂的東西,硬要演成張狂的東西,有什麼前途。而且為了畫面效果,把文化精華都丟了,這不是捨本求末嗎?老前輩早說過捨本求末的結果。

三國演義觀後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說起趙雲,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難怪劉備說他“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他實在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硬漢子!

再說關羽,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的忠勇人物。因為他髯髮長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樣子,所以被人們譽為“美髯公”。他不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劉備集團的得力干將。不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千里走單騎”,都能反映出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他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提到劉備,在作者眼裡,他是個“亂世梟雄”,但在我眼裡,他只不過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雖說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體現了他的遇事老練,工於心計,但他為了一個“義”字,不聽眾將的忠告,竟大動干戈,率領七十五萬大軍,草率伐吳,最後被陸遜用火攻破,最終蜀軍全軍覆沒。讀到這裡,我真為他的這種行為感到惋惜!

談起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光彩的英雄人物。他憑藉自己的絕頂聰明,成功運用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等一系列妙計。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雖說他滅魏吞吳統一天下的雄心沒有成功,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已經流芳百世。他永遠是後人敬仰並崇拜的偉丈夫!

反覆品讀《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不但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而且提高了我的個人道德修養,更重要的是,從書中的眾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義———為人誠信、機智勇敢、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三國演義觀後感3

當年曹操出征袁紹,碰到饑荒,所有人都面帶青色,只有遇到董昭時,看到他紅光滿面,不像捱餓的樣子,問他原因。董昭就回了下面這句,意思是我吃淡吃了三十年了。大概董昭在袁紹那裡作為謀士,雖然官職不低,俸祿不少,但是他已經注意節食了。可惜這樣注意吃淡的人,偏偏不肯做淡事,後來勸曹操控制皇帝劉徹,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應該是天底下最風光的事情了吧!

又有諸葛亮,雖然從正史上可以看出劉備白帝城託孤的驚心動魄,以及劉備死後諸葛亮和劉禪的種種矛盾和摩擦,但是從小說三國演義來看,諸葛亮是真的把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作為宗旨,這是相對正史我更喜歡看小說的原因:正史更接近真實,裡面沒有一個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壞人,小說則大多虛構,好人可以好到極致,壞人可以壞到極致,奸人可以奸到極致。

央視版三國演義諸葛亮主題曲臥龍吟裡面一句“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也讓我足夠感動。在被這個世界搞得焦頭爛額之後,我更寧願去看小說裡虛構的童話故事以尋求一點慰藉來欺騙自己,而不願看正史裡的更接近真實的勾心鬥角來傷害我幼小、脆弱、善良的心。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當然太高大上,不是我這樣的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的,人到中年,大概也應該按照董昭那句食淡三十年來行事,雖然董昭自己都不能算做得很好。

年歲漸長,各種慾望漸漸減少,從吃飯做起,多吃清淡,少浪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少吸收一些不必要的營養,身體體力也沒那麼旺盛,行為也沒那麼激進了,也明白了有些東西不能去要,有些事不能去做,有些話不能隨便說,還有很多地方自己遠遠不如身邊很多人,大概,這也是慢慢變得成熟的表現吧!

四十九歲的年紀,活到六十歲就不算夭折,超過六十就算賺了,所以我也希望食淡三十年,並同時行淡三十年。

疫情下的今年,更需要淡泊名利的心境,國家才有希望!復興才未來可期!

三國演義觀後感4

手提一青毫,序天下之事。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或遠、或近,總有不平之事讓後人義憤填膺;總有豪氣之事讓後輩無限嚮往。但是,總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擺脫了歷史的長河,流傳古今。

識人顯遲。

如果說,三國演義中誰能以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談笑之間,誅千軍萬馬於千里之外,那麼不可質疑,孔明當為首選,他一生功績無限,且以少勝多的案例,便不在少數,更別說在先帝崩殂後,獨自領兵北伐,這便是天下孺士之楷模。

但他卻在老年之時,存在著一絲遺憾。是!劉備之仁義,天下誰人不識君?但他的人品,在細細品味後,你就會發現,此人雖然胸懷大志,但卻有些自卑。這也是和他年少是的經歷有關,但是,後來,卻演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導致了後來的敗仗履現,若孔明早知如此,怕不會出山輔佐劉備吧!

一身虎膽,英雄雪藏。

三國演義中有這一個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這是評判三國時期三個武將的一個說法,可以說,趙雲,除了呂布,天下無人能敵,但就這麼一個威猛的虎將,卻只充當一個保鏢的角色,以至於後來,鬱鬱而終。

孔明雖用兵如神,到卻異常謹慎,他怕趙雲傭兵自重,所以一直給他的職位總是顯得有些無關緊要的,那些武藝不如趙雲的.卻委以重任,為什麼呢?因為那些個武將只有勇卻胸無點墨,用來衝鋒陷陣再好不過了!到趙雲卻自幼便熟讀兵書,可以說,如果趙雲有了兵權,他一旦反了,無人可擋。奈何,一代英雄,就此雪藏。

紅顏多薄命。

其實就戰爭看來,是不該有女子的介入的,到上至商朝,下至周朝,再到三國,總有一些無關的女子為此喪命,這公平嗎?當然不。

但他們無可選擇,就貂蟬來說,本是王允家中的一歌女,後來王允為了救漢帝,以美人計相實施,便收她義女,再到後來……可以說,貂蟬這一生,悽慘無比,紅顏薄命已!

其實,三國中,不管是身份大小之人,細細品味其一生,總有一些別樣的意味,如果當初孔明不出山,那將怎樣?那根本就不可能,你以為他在南陽躬耕時不會了解天下之事嗎?太天真了!

所以說,有些人,註定不會平淡的過完一生的,所以說,人這一生,無論是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只要過好就好!哪怕有些遺憾!

三國演義觀後感5

中華文化是博大精深,前有老子的《道德經》,後有司馬光的《史記》。又在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這些東西都是聞名世界的中華驕傲。

當我看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後。我便被這些文化給深深的迷住了。

在文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為全文奠定了基礎。這些書借史抒懷,寄情寓意。又在戰爭的描寫上非常細緻,在讀書時會被帶入其中。書中情節變化多端,讀之令人難以厭倦。

我將為大家分享我讀三國的時候我的感受。

在我讀這書時,剛看一點便被深深的迷住了。書中的人物都一一印在我腦海裡了。一代梟雄——曹操,這個人被大家誤認為奸邪之人,認為他挾天子令諸侯違背了道義,殊不知他也為人民做出了貢獻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諸葛亮是我認為的三國代表之一。他被劉備三顧茅廬,一番《隆中對》讓劉備心服口服,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出山後便火燒新野,為以後的他事業奠定了基礎。後來他受命於危難之間,奉命於敗軍之際卻絲毫沒有怨言。白帝城託孤時,在心中便暗自下定決心幫助劉備完成剩下的事業。在伐中原前一番《出師表》表達了自己完成劉備事業的決心和對朝中事的擔心兒提的建議。在感覺自己不行時,還在擔心以後的事情,還在尋找為自己死去後代替自己去幫助後主完成事業的人。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這些形式的古典小說,在數千年曆史長河中。給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希望大家翻開經典體會中華文學。

三國演義觀後感6

我對《三國演義》這本書一直有著深深的畏懼感,因為它實在是太厚了。我只看一下就打算放棄這本書了。所以直到學期末我才讀了沒多少。

寒假來臨了,我有了許多空餘時間,在一天我突然從電腦桌旁翻出了這本久違的書籍。剛開始只不過是隨意的翻看一下而已,但是由於實在是閒來無事,所以也就那麼從頭看了起來。這本書不愧被稱為名著,即使我剛開始的那些早就已經看過了,但是從頭再看一遍的的時候並沒有多少的感到枯燥乏味。

它生動的刻畫了1000多位人物,雖然其中有些只是一些在如今可以說是龍套的角色,譬如說華雄。他在剛出場沒多久就被關羽所斬殺,出場時間短暫,但是卻有許多人記住了他。因為他是被武聖關羽所斬殺,但更多的還是由於作者渲染的十分好,用一個這樣的角色來襯托關羽的武功高強。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說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趙雲單騎救主等。這些故事描述了一個個英雄人物。有狡詐無比的亂世梟雄曹操,以德服人的劉備,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古之惡來典韋,武聖關羽等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帶著有色眼鏡來寫這一本書的,所以有些部分與歷史有所差異,無法與事實接軌。只能把它當作一本小說來看待,不能夠過分深究。作者著重渲染了劉備的仁德,但是卻由於這一點寫出了一些與仁德有些差異的故事來襯托百姓對其的愛戴之情。比如說獵戶劉安殺他的妻子給劉備吃這一故事就有違仁德這一點,反而與之背道而馳。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十分吸引人去閱讀。我對著諸多的英雄人物中最喜愛的還是諸葛亮。他十分忠於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三國演義》終又是智慧的化身,雖然這本書對諸葛亮的才能可能過分的誇大了一些,但是他還是一個十分智慧的人。但是提到諸葛亮就不得不提到周瑜了,他在《三國演義》中也是一位十分具有智慧的人但是卻被諸葛亮氣死了,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還有2人就是郭嘉和龐統但奈何都英年早逝。話說回來我對曹操也是十分喜愛,他實乃一代梟雄。而且在歷也是一代名人。

讀《三國演義》體驗當時的驚心動魄與快意恩仇,使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