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熱】觀《唐山大地震》有感

文思屋 人氣:7.77K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觀《唐山大地震》有感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

題記:一個互助友愛,有關恨,有關期待與親情的故事。

34年以前的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地震災害,觸動了成千上萬人的心,那五個恐怖的關鍵字,唐山地震,在我腦子裡印得一清二楚。我看到,地面在突然間越來越頭暈目眩,天上由黑髮紅,隨後由紅變紫;我聽見,那閃著等的大廈,傳出茲茲的響聲,只是是在幾秒以內,一座摩天大廈,在霎時間煙消雲散,變成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區;我看到,地面上自來水管裂開,水衝著天上;我看到地面裂開,大家的焦慮,也有那聲嘶力竭的一聲:媽那響聲,在我腦子裡縈繞了好久好久。

雨,下起,捨得下那麼蒼涼,只看到許多的人躺在泥濘不堪的地面上,坍塌的廢區中,她們躺在血泊中,一些活下來的大家已經救治,可她們也全身是傷。

元妮,老公用自身的生命換得了她的生命,在哀痛閒暇,她察覺自己的兩個孩子還活著,被一塊青石板壓著了兩邊。但是,這時大家卻發覺青石板沒法伸出,砸了這裡一頭,傷了另一頭;砸了另一頭,傷了這一頭。2個只有救一個,母親堅定不移說:兩個都獲救!兩個都獲救啊!可援救工作人員沒有辦法,最終母親只有痛心地說:救侄子!親姐姐小方登暗夜裡清晰地聽到這兩個令人心醉的關鍵字,她失落了,想不到,母親挑選了侄子!可伶的小方登不但要被厚重的青石板壓著,她年幼的內心也要承擔被母親拋下的痛楚,對她,毫無疑問是較大的損害。

侄子被救回來了,一隻手臂卻沒有了!

此刻,我好像看見許多的棄兒露宿街頭的模樣,應對家人的拋下,應對生死抉擇,內心的外傷遠遠地超過了的身上的疤,的身上的痛,我覺得,那應是多麼的難受啊,她們的兒時,一定被蒙到了一層黑影,那將是始終也忘不掉的,如同方登常說的:不是我想不起,我只是忘不了!由於忘不了,因此,她們只有把全部的痛楚掩埋在心靈深處,埋得很深很深。

相對來說,大家的兒時,不知道比她們好上幾千倍乃至幾萬倍。大家的兒時裡,有爸爸媽媽的仔細照料,我能粘到媽媽的身旁;有教師同學們的熱情協助,我能和她們一起玩樂;有長輩的疼惜,我能發發小脾氣。大家的兒時,就好像一場夢,夢中,有大家含淚的笑容;兒時,就好像一曲悅耳的鋼琴彈奏,歌曲中,有大家銀鈴一樣的歌唱。童年是開心的,幸福快樂的,無拘無束的。

小方登在死屍堆裡驚喜一樣的活了,她站了起來,她很無奈,人在雨中淋著的她不清楚為何自身也要活在這個全世界。她並沒有去找媽媽,早已記事簿的她難以釋懷媽媽的毫不在意。她,恨媽媽,恨媽媽挑選了侄子。她,離開,她要離去這裡。見到小方登那類失落的目光,我很痛心,儘管我明白她的媽媽也是不得已,可我心確實特別疼,為小方登而痛心。

可是,幸運之神一直給垂青討人喜歡心地善良,這名小姑娘碰巧被一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夫妻收留了。

直至08年512大地震,方登跑去戰線援助,在救治他人的全過程中,她被一個母親的個人行為所打動了,她總算了解了母親那時候的情緒,漸漸地放下了對媽媽的恨,她感覺侄子還能活著,真棒!而在受災地區,她的侄子方達,也在做志願者援助,她們相逢並重逢了,她返回了哪個32年讓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的家,看到了飽經滄桑的母親。見到母親給自己提前準備了番茄,它是地震災害前母親承諾為自己的。唸書的書籍,母親也是買兩個。母親做餃子的兩手,垂下著的頭,害怕應對閨女的目光,一幅幅介面在我腦海中出現。我看到這位傑出的母親興奮得為自己的閨女下跪一直說不起,濃濃真情使方登慢慢地瞭解了母親,懂了母親的愛。

媽,抱歉,我整整的摧殘了您32年!抱歉,抱歉,抱歉它是末尾的情況下幫我震撼人心較大的一句話,也是最溫暖人心的一句話,小小一句抱歉,儘管不可以把全部的內疚都表現出來,可是,擁有這話,母親就早已考慮了,對閨女的過失早已所有遺忘,再多的憎恨都會這一刻被濃於水的血融化了!

家人,始終是家人,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碰到哪些艱難,無論怎樣不理解爸爸媽媽的毫不在意,但爸爸媽媽到最終一直會寬容,包容大家。她們常常對大家做的蠢事既往不咎,僅僅期待大家可以勤奮,可以糾正錯誤,而大家是不是為爸爸媽媽想過?

在大家由於爸爸媽媽做的菜不合胃口鬧脾氣的情況下,你是不是想起爸爸媽媽每日的辛勤工作?還記得又一次爸爸媽媽由於工作中回家要晚一些,讓我和姐姐先搞好飯,等她們回家再做菜,而我和姐姐以便給爸爸媽媽一個意外驚喜,給他降低一些壓力,大家、用家中的一些蔬菜水果,搞好了飯,只等爸爸媽媽回家就開飯了。1小時之後,爸爸媽媽總算回家了,而由於是夏季,氣溫很熱,爸爸媽媽全頭是汗,累到很。我幫爸爸媽媽遞上一塊純棉毛巾,她們擦完臉以後覺得精神實質許多了,又看到一桌的菜,還一直說我和姐姐聽話,我內心甜滋滋。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2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我一直都很期待這部片子,終於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願,這個願望我也終於得償所望了。

就在34年前,唐山所有人民都經歷了一場我極盡語言也不能完整描述的災難——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主要是說一個極為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李元妮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我看到她就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著,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要救!”當我看到這一刻時,我的眼睛溼潤了,眼淚跟著就流了出來,我想了想:作為一個母親,孩子也就是她的生命啊,難道不應該這樣嗎?俗話說的好,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但她最後還是無奈的選擇了救弟弟方達,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姐姐方登竟然奇蹟般的生存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了。最後,上天還是眷顧著這一家人,讓他們高高興興地團圓了。不過在這場大災難中,還是有很多人犧牲了,這使我感到痛心,感到寒心……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腦海中想到的就只有是5.2汶川大地震了,那次的災難剝奪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雖然我們捐獻了一些錢財,但卻補缺不了他們心中的傷害,可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更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所在。既然從生的那天起,就註定了死是我們最終的歸宿,那我們就更加應該珍惜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一天生活的價值和意義。這些就是我看完整部電影后悟出最大的感想。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3

寒假裡,按計劃,我觀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真實生動地記述了發生唐山大地震時驚心動魄的瞬間,震後房屋倒塌、人們家破人亡以及解放軍的救援行動,一對姐弟因地震而分離的不同生活,還有汶川地震時這對姐弟因救援而再次相遇的傳奇故事。

本是平靜和諧的一家人,父親和母親辛勤勞作、賺錢養家,兩個孩子也是快樂、茁壯的成長,可因為一場地震把這美好的生活打破。那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前幾個小時內,這對父母哄睡了倆孩子,他們便出外幹活了。災難來臨!霎時,大地劇烈晃動,瓦礫掉落,接著房屋開始倒塌。父母意識到發生了地震,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年幼的孩子。此刻姐姐感覺到不對勁,她呼喚弟弟趕快逃,可是卻來不及了。待父母趕到家門口時,房屋支離破碎,想要衝進屋中救孩子的母親被父親攔住,他衝了進去。就在衝進屋中的一剎那間,房屋倒塌了。震後,唐山成了廢墟,到處是悲慘的哭泣聲、絕望的求救聲、呼喚親人的聲音和其他各種各樣的聲音。唐山民眾自發展開救援。一塊鋼筋水泥板壓著兩個孩子,這正是之前故事中的那對姐弟。姐姐方登,弟弟方達。母親在水泥板上方哭泣,一旁的民眾正在想辦法救援。母親絕望了,只能救一個孩子!救左邊的孩子,水泥板的重量就往右積壓,救右邊亦是相反。手心手背都是肉,悲痛欲絕的母親沒辦法了,“弟弟——”,這輕微的一句話給姐姐內心留下了陰影,她眼角的淚珠順著黑黑的小臉流落。母親帶著弟弟方達隨民眾轉移,解放軍前來救災。奇蹟般地是姐姐方登沒死,她活了下來。一對解放軍夫婦領養了方登,方登隨著他們生活,在開學報名時,方登改名王登。方達因地震失去了左胳膊,奶奶曾來唐山接他去濟南生活,但最終他還是隨母親生活。王登一直唸書到大學,學醫,上了杭州醫學院。裝上假肢的方達不願讀書,他隨一群年輕人去杭州打拼,母親則在新家裡做些針線活餬口。幾年後,養母病重,王登趕到醫院陪養母說了說話。不久後,養母去世。王登繼續回校唸書,因為種種原因,她退學了。養父著急地尋找女兒,此時的王登靠給別人家當保姆餬口。1997年,王登帶著自己的女兒回家看望養父,短短的相聚,她便帶著女兒去加拿大生活了。方達靠打拼發了財,他開車帶著妻兒回家過年,母親不願過好生活,也不願讓兒子花錢買房。2008年,汶川大地震,王登和方達因救援而相遇了。王登見到了自己的生母!他們去看望了遠在天堂的父親。

依據《唐山大地震》的多方位視角,我彷彿真的看到了發震時恐怖的災難瞬間,震中的人們有求生的慾望,倖免於難的人們自發組成救援隊,努力搜救頑強存活的生命。祖國各地的人們也牽掛著災區的同胞們,他們自主捐款,向災區運輸物資,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有解放軍叔叔、消防戰士、公安民警和自發前往災區救災的人民,他們奮戰在第一線,絕不輕易放棄生的希望。就像電影裡的那對父母一樣,發震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父親為此不惜犧牲性命,這也是濃濃的愛。我們的祖國各界人民團結一心,他人有難時,人民定會伸出援助之手,這就是人民群眾抗震救災的意志與決心!

願天下再無災難,沉痛悼念唐山大地震罹難的二十四萬同胞。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4

昨天,我和爸爸還有哥哥去人民大劇院看了一部電影《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非常悲觀、感人的電影。

電影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家人,他們的爸爸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只剩下媽媽和兩個孩子,小的是弟弟,叫方達,大的是姐姐,叫方登。媽媽救起方達的時候,發現他已經斷了一條左胳膊,而方登是被解放軍部隊中的一對夫婦救走的,後來也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方達剛上大學的時候一點都不用功,但後來在復讀的時候也還是很努力的。畢業之後,家裡也還算富裕,為了不想讓媽媽再遭遇地震,他把媽媽安頓到了濟南。但是因為媽媽執意不肯去,他也只好作罷,隨了媽媽的心願還是住在唐山。而另一方面,方登長大成人後和一個外國男子結婚成家後住在加拿大。在汶川遭遇百年不遇的大地震的時候,方登回到了汶川加入了醫療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登和方達不期而遇,他們倆又回到了以前居住過的地方,媽媽也還健在,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看過以後,我深有體會。如果,我是說萬一要是再碰到地震這樣的大災難的話,一定要早作預防,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救。就算是被壓在廢墟先,也要打起精神,充滿了對生活的萬分勇氣,頑強地活下來。但這種可能性希望不要有。同時,我們也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節約資源,低碳生活,為保護環境作出我們自己的努力。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5

唐山大地震是地震史上獨有的,一次7.8級的地震就使一座擁有幾十萬人的城市在頃刻的23秒鐘就變成了廢墟。而影片《唐山大地震》為我們真實再現了當年驚天動地的、慘絕人寰的情景,並且通過講述一個家庭32年來的變遷告訴我們大自然的殘酷、人性的真諦。

雖然時光已經走過34個年頭,但如今看來仍是那麼的“歷歷在目”。地震的突如其來,僥倖活下來的人認識到死亡原來離他們那麼近,相比之下我們的生命就是那麼脆弱,人生原來是如此無常。

愛情背景故事或許與本影片緊密相連,但我從中看到了更重要的東西。地震來臨之前,自然給予人類許多警告,還有什麼比一個人眼睜睜看著一場巨大災難即將到來而無能拯救更悲觀絕望的呢?唐山人民付出了慘重代價。

“如從險峰墮地壞,豈於此空受安樂,從生為死常賓士,有情於中豈得樂?”人類的災難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是否能夠平安活著,真要看造化了。既然從生的那天起,就註定死亡是最終的歸宿,那我們更要珍惜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天的價值和意義。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6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走出電影院時,已是深夜了,習習涼風伴著我沉重的心情默默的走回了家。影片講的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是以一個普通工人的一家四口。震後只剩下了他們的母親沒被壓在石板下,當幾個自發救援的人把她的老公出來之後,這位母親幾乎崩潰了,但她又想起:我還有孩子。當這位母親千辛萬苦找到孩子時,卻又要面臨著兩個只能救一個的艱苦抉擇。之後母親說:“救兒子。”這句話被壓在石板另一頭的女兒聽見了。女兒卻在死難的人堆中幸運的活了下來,被一對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雖然兩個孩子都活著,但他們的心靈創傷比那“餘震”更難以驅散。接下來就是兩個孩子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的生活。

伴隨著歲月的流失,一晃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孩子們也越來越有出息,而母親卻一年比一年蒼老,卻仍然守著這個簡陋的家。事業有成,開著寶馬的兒子也拿她沒辦法。轉眼,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又使這兩姐弟重逢在這抗震救災的現場。我想:對於知道唐山大地震的人來說,三十二年後,再次觀看唐山大地震的場面,心裡肯定不平靜。從十多歲的孩子到如今的成年人,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和酸甜苦辣。如果把它同那寶貴而又脆弱的生命相比較,哪個輕?哪個重?哪個值得?哪個該珍惜?只要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過的人,心中自然就會明白。

三十二年過去了,唐山,又一座美麗的城市在北方崛起了,她它就像一隻美麗的鳳凰浴火重生。給唐山的人民帶來了希望,而那些在災難中長眠在地下的24萬同胞,人們永遠沒有忘記他們。長長的紀念牆,把他們的名字記載進了歷史。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從這部電影中我懂得了:愛護地球,愛護自然資源,也是愛護我們人類的生命,這件刻不容緩的責任,應該從我們每一個公民做起!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7

每一個藝術作品都不可能完美,《唐山大地震》也是,也有美玉之璞。看完之後感覺電影片名有待推敲,不應該叫《唐山大地震》,叫《方達一家的故事》可能更合適。作為一部災難片,不足5分鐘的地震特效一晃而過,本人感覺鏡頭時長與景緻不夠過癮,技術水準無法與好萊塢災難大片相比。另外,作為一部時間跨度長達32年的親情片,情感主線在整部影片中缺乏鮮活生動細膩的情感表達,本人感覺劇情倒像是東拉西扯的電視劇套路。

影片中還有多處表現不夠精細及嚴謹,根據本人細心觀察,有幾處是劇情、時間、道具與當時的常理不相符。首先,88年董桂蘭帶文職幹部軍階就不對了,經查證,92年中央軍委才決定為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其次,是生活小常識,李元妮的電話是否能通話,其實是由電話線決定的,和電池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誰聽說過沒電池就不響的電話?再次,90年工商銀行的存摺不是紅皮的,那一本是九十年代末的樣式,我家存有一本九十年代初的工行存摺,是藍色軟皮的,上面印有人民儲蓄的標誌。最後就是關於方達的服飾與駕照問題:kappa是02年才進入我國市場的,我覺得方達90年左右蹬車、96年回家穿kappa的T恤和羽絨服應該是在地攤買的山寨貨;還有根據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殘一肢的方達是不可能申領到駕照的,所以我覺得方達應該是屬於無證駕駛。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8

《唐山大地震》上映已一年有餘了,但它引起的震憾與波瀾,似乎還未平息。單從影片來看,逼真的場面是一大亮點,但在我看來,它給人真正的震憾在於這部災難片做得有了思想,有了溫度。23秒,影響了一個時間跨度為32年的一家人的悲歡離合。透過電影傳遞出的“愛和親情”令人深思。

《唐山大地震》故事情節很簡單,簡單到一句話可以概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令一個叫方登的小姑娘與家人分離,32年後的汶川大地震又讓她與家人重聚。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這樣更能讓觀眾體會到箇中滋味。

母愛固然偉大,但如果在生命面前,又該如何決擇?故事一開始就令人揪心。方登這個角色我初看更是理解不了:竟然僥倖存活卻不肯與母親重逢。隨著影片的深入,我漸漸明白,是“恨”。劇中母親可以說拋棄了方登,“拋棄”自己的孩子說起來可能過於冷酷,可在方登看來,這個詞卻是實實在在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當母女重逢時,母親竟然給女兒跪下了。這一跪,包含了多少的虧欠,多少的內疚,多少的愛啊!溫暖與寒冷,愧疚與無奈交織在一起,讓人嚼出一絲苦澀。這一幕,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鉅變,卻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裡的創傷。最終,方登和母親之間深深地擁抱令我由衷地感受到了愛和親情的力量。

曾有媒體披露,電影中刪減了一個鏡頭:方登早知道方達與母親在哪,卻不肯找回他們重聚。我倒更希望將這個鏡頭播出——家園毀了,可以重建,心靈毀了,卻很難補好,心靈的打擊比家園的毀滅可怕上千萬倍!“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劇中方登母親的話,令人記憶猶新。人們往往在心靈開始痠痛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我們身邊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親情是那麼的彌足珍貴。

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唐山大地震》還原了一場地震,也為我帶來了一場心靈的地震。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地活著,因為只有認真地活著,才會知道珍惜,知道感恩,活得精彩!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9

“23秒,32年”,緊緊地牽動著我的心。今天,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久久讓我難以忘卻。作為一個90後的唐山人,讓我發出了許多感想。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可以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可以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唐山大地震》挑戰你的淚腺!

令我最感動是片尾處,方登原諒了媽媽,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裡,看到媽媽為她準備好的涼水泡西紅柿、媽媽的下跪,讓人心酸有餘!方登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著問媽媽“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啊?!”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說這些情節對淚腺的挑戰,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

劇中僅表現了方達、方登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髮老者對著地震紀念牆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後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傑年僅5歲。”這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唐山人,觀看《唐山大地震》後,感觸深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建設更美的唐山,同時我還明白:生活常態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面對生活吧!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0

“老婆,老婆,你在哪?”(我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我的親人,似乎忘記身上的疼痛,推開了壓在我身上的傢俱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盡全身力氣把她抱起來喊醒在昏迷的他,我心在想是不是她被砸死了?我心痛極了……)

正在我絕望的等待死亡的時候,她睜開眼睛說: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必須要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把他們養大……(做為一個女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她的家人,而我……我很後悔,這太痛苦了,親眼看著自我的愛人在自我面前死去卻無能為力,這是我一生的傷疤,每當夜晚來臨,我都會想災難發生那瞬間,妻子死去的那情景,這些記憶痛苦已經纏繞我33年……)

這些是我看完東方臺系列記錄片《唐山大地震》與少數倖存者談話後記憶的寫片段,從前聽說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話題,可最近看了這個節目感觸很深,原先這幾乎見慣的話題是這麼血腥……在我看來美麗的世界發生這麼大一次災難。我認真的看,聽,聽他們心底最真實的心聲,生與死人性的心裡的鬥爭,每個倖存者都很激動,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開飛機看整個唐山的時候,我十分悲哀的哭著並向上級彙報狀況,這個我生活這麼多年的地方已經是一片廢墟,這時在北京中國各部分地區派的飛機帶著救援物資趕來,人們不管搶著吃,當時已經不明白手髒不髒抓起來就吃。此時的唐山已經沒剩什麼了……”(一位倖存者男大概50多歲,講述這些的時候眼淚一向在流,能看出他失去的那種難過。儘管他還活著,他還是難過,我很佩服他還有勇氣活下去,當什麼也沒有的時候還能堅強的帶著痛苦活下去……看這個節目我很心酸,鼻子也一陣一陣的酸`眼淚也很自然……)

看那些記錄,照片,倒塌的大樓,下方壓著的卻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愛人,家人,朋友,可他們都壓在下方,有些已經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難,或者流著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先我心裡美麗的世界……我太不明白滿足了,自我也明白這點不好,但是卻改不了,還是不滿足,滿足就是放鬆自我!我不滿足,不能放鬆對自我的要求。但是跟他們比我是幸福的.幸運的……祈禱世界和平,減少災難,好人一生平安!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1

今天是週末沒有上學,在家休息,所以今天看了一部影視作品,名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山大地震。

這是根據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一部影視作品,講述的是在唐山60年代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影片中講述了一個普通的家庭在經歷了唐山大地震以後生死別離,長大以後女兒對母親的怨恨逐漸被解開的一個故事。

這部影視作品中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當地震發生以後第2天早晨母親帶領其他人救助自己的兒子跟女兒的時候那一段對話,準備施救的工人對這位母親說,一塊樓板帶著兒子跟女兒兩個孩子,兒子在這一頭,女兒在那一頭要想救孩子,只能將樓板抬開,但是撬起一頭的同時,另一頭的孩子肯定就沒有生存的機會了,面對這樣的選擇的時候作為一名母親很難去做出這樣一個選擇,最後就在母親難以作出選擇的時候,準備施救的工人打算離開去救別人,這是母親只能作出艱難的選擇,後來說道“救弟弟,救弟弟”,看到這裡我的眼眶都溼潤了,面對這樣的選擇的時候,換做誰都是沒有辦法去選擇的,後來母親抱著女兒的屍體一陣痛哭。影片的最後女兒沒有死亡,長大以後回來找到母親,女兒也理解了母親,並且原諒了母親,最後一家人團聚到了一起,故事結束了。

這個影片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寧願犧牲自己,也願意保全兒女,這個世界上我們最難以報答的就是父母的恩情,所以希望我們能夠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光,並且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報答他們,但是現在父母不需要我們報答,更需要的是我們對他們的理解以及對他們的陪伴。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2

昨天下午,學校安排我們看了一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電影,看完後,我感觸頗深。

影片講述的是在1976年的一個凌晨,唐山發生了巨大的地震,眨眼間,整個唐山市夷為廢墟,奪去了24萬人的生命,影片講述的是其中一個家庭的故事。

我在看電影時,腦海裡不知不覺地浮現出了一組感人的鏡頭:地震時,兩個孩子的爸爸為掩護家人,奮不顧身地衝進廢墟,可是,無情的災難卻讓爸爸永遠地閉上了雙眼。看到這裡,我熱淚盈眶,鼻子酸酸地,心想:“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看完後,我不禁有點兒慚愧。有親人多好,更何況,我們還有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但我卻不懂得去珍惜現在擁有的這份珍貴的親情,有時還跟父母鬧小矛盾,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到悔恨。

是啊,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本劇有一個亮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親情。劇中有個場景,是方達說的:“媽生過我三次,一次是生我,另一次是我出生那年得了肺炎,差點就沒命了,可媽一定要醫生救,第三次就是地震。”在你寂寞時,你傷心時,你快樂時,親情什麼時候沒陪在你身邊?只有親情才不會背叛你。親情好比一棵樹,為你遮風擋雨;親情好比一個港灣,無時無刻不在為你紮營停駐;親情好比一個溫暖的家,永遠為你敞開那扇心靈之門。

誰不是在親情的濡沫下長大?愛是不分界限的。親情和家,是我們永遠無法割捨的情懷。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3

這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秒,原本一片平靜、祥和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僅僅只有幾秒啊!可人們卻用了10年,來重新建好這個城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捨,痛苦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似乎讓我們重新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了那座曾經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自然災害真無情,可天災無情人有情!

故事發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七十年代,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對龍鳳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在地震發生時,姐弟倆同時被壓在一塊塌下來的水泥板下,但是隻能救一個孩子,救其中一個,另一個就會被壓死。最後,母親選擇了救兒子。後來姐姐從死人堆裡爬出來,被一位好心的解放軍收養了,姐姐一直對母親憎恨不已。直至年後,一次偶然的相見使她們心中的矛盾所化解。

秒的毀滅, 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愛護!這兩句話讓我銘記於心!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4

最近,爸爸帶我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看了以後,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更加懂得了人性的光輝、母愛的偉大。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經歷唐山大地震後的一對雙胞胎姐弟的故事,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地震前的那天晚上,媽媽拿來了西紅柿,因為只有一個,媽媽就把西紅柿給弟弟吃了,可是姐姐方登也嚷著要吃,於是媽媽答應第二天一定給方登買。然而,就在那天晚上,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唐山大地震,爸爸為了救兩個為孩子不幸遇難,方登和方達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媽媽撕心裂肺地哭喊著:“救救我的兩個孩子……”可是救援人員說:“情況危急,只能救一個。”面對殘酷現實,媽媽忍痛選擇了救兒子方達,對救援人員說:“救——弟——弟。”那一刻,這三個字像三根毒針一樣深深地刺在方登的心裡,她似乎失去了所有生存的希望,眼淚悄然從眼角淌出。後來躺在運屍車上的方登被雨淋醒了,並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了……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2008年汶川發生8.2級地震,方達趕來救援,方登也從加拿大回國參加援隊,姐弟終於重逢,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姐姐開始怨恨自己的自私。隨後跟著弟弟一起回了家,在家裡,方登看見了臺子上媽媽洗得乾乾淨淨的、又大又圓的西紅柿,想起了地震前的那天晚上媽媽給她的約定,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後來,弟弟告訴她,媽媽每年都會買兩份課本,一份給自己,一份留給姐姐……

女兒對母親的誤解和怨恨,整整折磨了母親三十二年,這一切都在相逢的那一刻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母愛是偉大的,天下每一位母親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看完了這部電影以後,我想我們一定要好好對待母親,不辜負母親對我的期望。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15

1976年,是中華人民忘不了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多件大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和我們心目中的好總理周恩來同志逝世,還有中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地震———唐山大地震……

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唐山市民都沉浸在夢鄉的時候,忽然在主人公方達和方登的家的,魚缸裡的魚跳了出來,這表示地震的前兆,忽然,地開始搖動了,巨大的震動振醒了方達的一家人。爸爸先感覺到,急忙衝出自己的房間,一路跑一路叫:“大家快跑啊!地震來了地震了!!”邊說邊衝向自己孩子的屋子裡,孩子一邊叫一邊向外逃跑,突然房屋倒塌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廢墟下,而父親卻陷如地層去世了……

救援隊尋找到了方登和方達,他們開始就他們,但一開始就無能為力,因為兩個孩子都壓在一快水泥板上,只能救一個,母親都想要,但不可以的,“這邊發現了被困人員”友鄰救援隊說,這邊的就想趕過去了,勸母親快做決定,母親迷茫的說:“救兒子。”壓在水泥板下的王登哭了。

可喜的是王登在屍體堆裡活過來了,是解放軍叔叔收養了她,一直養到她長大,她讀上了大學的醫療系,打算將來為困難的人們服務。方達因為右手殘疾,只能拉三輪車養母親。

10年後,王登結婚生了孩子,叫點點。她的丈夫是加拿大人。方達的孩子也叫點點!王登成為了一名醫生,方達是一家軟體公司的老闆,20xx年5月12日,王登的丈夫告訴王登中國發生又發生了8。0地震,王登決定去當志願者,方達也參加了,為災區捐贈救援物資。兩人是在一頓晚飯相認的……

方達帶王登去看母親,母親痛苦欲絕的看見這自己女兒沒死,30年了,每天守著自己女兒,從此過上快樂的生活…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體現出了一母親對兒女的慈愛,表現了人民面對地震堅強不屈,自強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誠,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