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集合15篇

文思屋 人氣:2.28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集合15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

這應該是我第三次看這個電影了。

影片講述的三位主人公成長的經歷每次都會感動到我,不單單是因為他們最後都走向了成功的結果,而是他們在陰雲密佈的重壓下如何突破阻礙,破繭重生。

其中最耀眼的那個人,叫蘭徹。他似乎什麼都不怕,所有的規則對他來說都無關緊要。在大家都在不擇手段追求成功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沉浸所愛,活得逍遙自在,一邊做自己喜愛的事,一邊靜靜等待成功走上門。從第一次看開始,我就對有一幕印象很深刻:蘭徹瞎編了兩個詞寫在黑板上,讓大家尋找定義。顯然這是不可能找到的,在大家灰心喪氣的時候,蘭徹卻反問:“你們在知道要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有過那種興奮、激動的感覺嗎?”

每次我自己都會被這個問題帶入沉思。

整個電影有好幾個巨大的轉折,第一個是他的兩個朋友發現蘭徹當初是在代替一個富家子弟學習。大家上學都是為了學歷為了學歷背後的輝煌人生,而只有蘭徹是單純想學習,簡單的就想要那些知識。第二次,是在十年後發現蘭徹原來是一個蝸居鄉村學校的偉大科學家,他的經典名言“追求卓越,成功自會找上門”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但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蘭徹,不會在人生路上那麼早就發現自己的特長,可他身邊的兩個夥伴改變,也許是我們大部分人會面臨的。

畢竟蘭徹從頭到尾都沒有變,真正在成長的,是他的那兩個朋友。

在他們兩人中,有一個人是有自己很突出的特長,但被規則和期待壓的喘不過氣;另一個是其實很有能力,但是身上擔負了太多的恐懼。他們在蘭徹的幫助下,終於鼓起勇氣,直面內心的恐懼,越過規則的束縛,走向適合自己的人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2

《三傻大鬧寶萊塢》,一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印度教育喜劇。它帶給生命不僅僅是啟示和思考,而且帶著強有力的指引!

看完這不片子,思緒萬千,久久的沉浸在影片動人的情節中引發了我的思考:在選擇做成功的人還是做幸福的人這道選擇題上,很多人迷茫了。許多孩子的生活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長起來的,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讀書學習卻一直不明白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日後有更好的生活,這是不少人的想法,於是追求著分數,排名,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了什麼;父母們也迷茫了,他們費盡心思地為孩子安排今後的路,上高中,考大學,甚至出國,他們想讓孩子成龍成風,希望孩子完成自己年輕時未完成的夢。

所以總是一廂情願地做他們認為是對的事情,而不考慮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幸福,然而結局不總是完美的,他們培養出來的可能只是一個會讀書的書呆子”整片影片不僅有令我們深思的教育問題,最值得讚揚的就是片中那永不放棄,樂觀的精神,很能激發人的鬥志。“All is well!” 不是因為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為這句話讓我們更有勇氣面對這一切。

這個影片讓我收穫最大的就是,它讓我知道: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 它就猶如人生路途中的向標,時刻糾正著自己前進道路中紊亂的步伐,為我指明對與錯,走向正確的征途。

每一個活到這種境界的人,他內在的道行都不低,也就是他內在的意識維度都不低,他要是維度不夠的話,他根本活不出這種自在,有創造性的生命狀態。

因此,我們可以說,未來的贏點是在智慧所達到的境界,當下的贏點是直覺,直覺我們能夠駕馭什麼樣的空間場意識,是由我們當下的狀態決定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3

三傻是指蘭徹,法漢以及拉朱他們之所以被稱為三傻,是因為他們想改變印度第一大學的皇家理工學院教育現狀,蘭徹他們認為這種,這種教育是一種填鴨式教育。

在這三個人中,拉朱和法漢是實實在在的給自己學習,而蘭徹呢?他十分可憐,他的學位和成績都是給了別人,他自己的父母早逝,也沒有父母給他錢,生活費也是自己打零工所得。

入學第一天,他受到了學長的欺負,而蘭徹為了自己的自尊,用電線纏著一個勺子,開啟電閘後,通過水進行導電那個人便被電暈在地。蘭徹為了證明這是填鴨式教育,又為了拯救拉朱。將年級第二,(藍徹是第一)的演講稿中換了幾個詞,而那個人一點察覺也沒有,也照著唸了下來,受到全校人的嘲笑,那個人後來與蘭徹賭一場,比十年後誰更有錢?這也使得,後面故事的發生。蘭徹身上有一種勇敢,敢做敢當,敢於對錯誤提出質疑的精神。這是一部喜劇片,卻用倒敘的手法反映出了印度學校及印度社會的陋習,反映了印度人的生活狀況,還反映出了人間的真善美。

我從蘭徹、法漢、拉朱身上學到有夢想,就要敢於追逐,求神拜佛的行為沒有,只有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才能真正獲得成功。還有電影的結局,最後年級第二見到了蘭徹,後來那個人知道蘭徹就是他公司要簽約的那個有400多個專利的發明家後,便一改以前的態度。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4

告訴自己,一切都好。

現在再也看不見放學後趴在地上打彈珠的孩子們,看不見孩子們跳房子……因為現在家長都要求孩子們,好好學習,考一個高分,完全不考慮孩子們的壓力。今天看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就體現了學生的巨大壓力。

影片中有三個兄弟,一個叫法爾漢,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但他的父親想讓他成為一名工程師,他只能順從;還有一個叫拉朱,他們家庭非常貧困,但是他們家中唯一的希望,她總是擔心,明天以至於他總是無法過好當下;最後一個是藍澈,他熱愛學習,但他不像別人一樣,他學習只求學會,而不是像機器人一樣,只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真正能做到像蘭徹一樣的人,又有幾個呢?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父母們卻不知,孩子們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如今的各所大學,通通都只看分數。一些學校和老師為了提高升學率,不斷向學生施加壓力,因為這些老師和家長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學生有了壓力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但是學生也只是個孩子,讓他們去承受,連大人都不一定承受的了的壓力,他們沒有辦法,只能選擇輕生,這就造成了我們身邊一幅幅悲慘的畫面。

雖然我們身邊並沒有太多這樣的事例,可如果我們只向影片中的“消音器”一樣,對於新知識只會死記硬背,那麼學習效率就不畏那麼學習效率就不會高。可如果像拉朱一樣,我們也不可能成功,有時只擔心遠方,卻忘了避開腳底下的坑,也不會成功。只有像蘭徹一樣,真心熱愛學習,用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事就放棄,我們應該記住蘭徹的話:“你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5

當時的我,經歷了一波三折,剛剛安穩下來。大三時決定跨專業考研,選擇了我最愛的現當代文學。憑藉著一腔孤勇,就那麼義無反顧地替自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試順利通過,卻又毅然決然地放棄面試,踏上了應聘語文教師的漫漫征途。

曾有不少朋友很羨慕我,人生似乎沒有走一步彎路。雖然沒有去讀研究生,但備考的大半年時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的文學素養,為後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當需要在研究生複試與教師應聘考試做出選擇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算得上十分順利地就進入體制,端上了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或許正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蘭徹一樣,從一開始,我就清晰地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夠清醒地覺察自我,明確人生的方向,或許就是我從教十年來始終保持高度工作熱情的祕訣。

第二次觀看,則是在這個五一假期。從教第十年,更多的是從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這部電影的教育啟示。

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一書中強調,學校的教育就是要指引學生走在心眼明亮地做人做事的人生大道上。可是,影片中號稱全國第一學府的皇家工程學院,卻是貫徹填鴨式教育,哪怕最優秀的學生,也活得完全失去了自我。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6

這是一所高壓鍋似的“帝國工程學院”。每年從四萬考生中錄取二百名優秀學生,二百裡挑一啊。它的教育理念是:生命就是賽跑,不快跑,就會被踩過去。很多人,剛一出生,就被家長蓋上命運之戳。然後,就按照家長意願,開啟自己的生命之旅。到了學校,就像機器人一樣,老師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不敢去做新的嘗試,他們無法承受失敗。新的嘗試,在真實世界,是行不通的。他們堅信:讀大學,就是為了證書。沒有證書,就沒有金飯碗、沒有嬌妻、沒有信用卡、沒有地位。為了能在每學期42次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順利畢業,他們寧願放棄自我,戴上桎梏,哪怕失去靈性。

影片中,某生因為沉迷於飛機研究而耽擱學業,被校長在無引導的情況下嘲笑、通告家長甚至處罰,最終精神崩潰乃至上吊自殺。

更為可悲的是,校長的兒子就在這種重成績的教育環境下,因成績不理想而鬱郁自殺。

誰是兩條鮮活生命的凶手?僅僅是片中的校長?

當然,如果以此來一味斥責考試的罪惡,一味貶低校規對人性的壓制,那是偏頗的,甚至是愚昧的。

誰也不能否認:考試,是學生髮展的一種動力;規矩,是學校穩定的基石。但考試不能單一,成績不能至上,學生興趣不能被扼殺;規矩不能教條不化,規矩不能壓制人性,規矩不能阻礙發展。

由此看來,如何理順學生學業考試、興趣培養、能力提升,順從人性,又遵從規矩,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課題。

無論怎樣,我們慶幸的是,我們教育人正在反省的路上,這便是教育的大進步!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7

相信自我,沒有問題!

寒假時光,好好珍惜。這天我與姐姐們一齊觀看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傾心領略了主人公蘭徹的聰明、機智、善良、自信,也領略了他的夥伴欒丘和拉杜可愛與傻笨……

他們三個在大學工程部內同一個宿舍,是同樣的.可愛,同樣傻乎乎的幽默。可是他們的愛好卻不一樣,一個喜愛工程學,一個喜愛攝影,另一個,則只為得到一筆工資,養家餬口。而蘭徹,就是那個學習成績好,懂得活學活用,相信自我,歡樂、陽光的男士。

蘭徹的口頭禪就是“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就憑這句話,救過一個婦女,接生過一個小孩呢!

影片中他的教導主任“病毒”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最終最終忍無可忍,要求他立刻離開。就在他即將頂著傾盆大雨離開學校時,“病毒”的大女兒忽然就要生了,可他們因為大雨怎樣也到達不了醫院,只好先在學校休息室的乒乓球檯上來個臨時“接生”。

“加油!加油!用力!用力!”學生們喊得一聲比一聲高,可大女兒卻因為筋疲力盡而累昏了。這時蘭徹想起了“助力器”能夠幫忙孕婦用力生產,於是他就用吸塵器改造了一個……最終,經歷了種。種困難後,一個嬰兒出生了……

相信自我,一切都會好的!

是啊,的確就應相信自我!回想五年前,我學游泳時,第一次讓姐姐陪著練習水中憋氣。起初,我怎樣也不敢,總認為水進入鼻子內是一種十分可怕的事情,鬧不好會要了我的命。之後,在姐姐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後,我竟然成功了。當時姐姐告訴我,一個人要自信才能成功……

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在害怕時,恐懼時,絕望時,大聲喊吧:“相信自我,我沒問題,一切都會好的,都會好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8

影片中的拉加,他把改變家庭貧窮的命運像是賭注一樣全押在學習上,過度的緊張成為了他內心強大的壓力,使得他沒有辦法真正展開自己的生命智慧。也沒有辦法真正學進他要學的東西,他的焦點全部聚在了壓力上,反而忽略了“安住在當下”的學習。

拉加這個人物角色,在現代人中佔的比例其實是最大的,很多人都是以要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而去學習,實際上這樣的學習結局只能走向平庸。

蘭徹也是出身卑微,但是他的整個生命過程卻有著不同的精彩,這與拉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所以,當內在對生命本身意義的領悟有所欠缺,無法通透的領悟時,所帶來的不同程度的障礙,會讓我們在學習中產生困惑,迷惘,設定錯誤的學習目標。

真正的學習,是借學習而領悟生命智慧的,因為每一個知識背後都有它的智慧。

所以學習本身如果不以開啟智慧為目標,只是為了滿足生活生存的需要的話,那這種學習往往帶來的是痛苦,是糾結,甚至帶來的是災難。

再來看男主蘭徹,和法罕不同,他從小就酷愛機械,到皇家工程學院學習工程學,他是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因為熱愛而做出的選擇,使蘭徹可以突破命運的種種障礙,不僅成為學校第一名,而且還獲得了被校長認為是象徵榮耀的太空筆。

“熱愛”,使蘭徹生髮出內在的智慧,並引領他走出了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一個人,可以通過“熱愛”進入自己的內在,找到自己生命中能夠共振的人事物,這個時候,他就是在不斷的驗證內在的具足圓滿。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9

昨晚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寶萊塢銀幕女傑》,讓我對一向以驚人數量著稱,卻難有精品的印度電影有所改觀,便寫了一則短小的影評,發到微信上。女兒看後推薦了另一部印度片《三傻大鬧寶萊塢》。

說實話,前一陣這部片子在影視網站特火,點選率老高了,但就因為中譯的名字,叫什麼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個傻子、三個白痴、三個傻蛋、作死不離3兄弟等,以為是無厘頭搞怪類的電影,所以一直沒有想看的慾望。

女兒推薦,一定有她的理由,特意先查看了一下影評,評價還蠻高,所以下載看了。

一部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一下子看完還真需要耐性。但這部片子我是一氣看完的。

電影的影評已經很多,我不想畫蛇添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我只想說幾句我看此片後的感覺:

從這部極盡詼諧搞笑的瘋狂喜劇背後,我看到的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正劇。其諷刺意味的強烈程度,通過3個自殺(開始的一個未通過畢業的學生、校長的兒子、萊俱)、貧富差距(一貧如洗的萊俱家庭試圖通過兒子改變家庭命運,豪門蘭徹家庭用假蘭徹竊取文憑繼續賺取利益,形成強烈對比)、拜金主義、填鴨式教育等一系列不應該產生喜劇效果,但卻由編導組織成無窮笑料的黑色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暴笑後的淚水不是甜蜜,是一種苦澀、一種血腥!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0

影片中查圖爾把學習作為獲得生存空間的方法,那他必然是在一種競爭機制裡邊。因為我們人類給自己所建構的生存空間,是以人類的知識作為基礎的,在這種建構的複雜的生存空間裡邊,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等等,和對相對固化的事物的追逐,成為了一般人內在生命巨大的障礙,所以他們很少能夠擁有真正的創造性。

而蘭徹最大的不一樣,是他內在的自由度,他非常的能夠駕馭自己的這種內在能量和外部時空之間的關係,所以他經常能夠別出心裁,或者能夠超越現有的一些侷限或外部規則的侷限。

我們都知道,在籃球場上從來不犯規的球員絕對不是好球員,但是,這個在犯規和失誤之中,他的起心動念變得非常的重要,所以蘭徹,在他對所有的事物的起心動念中,他都是一個相對正向的起心動念,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他違反了規矩,最終的結果,也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他的起心動念是低層次的,維度很低,那它受到的懲罰也將是嚴峻。

查圖爾之所以想成為一個所謂的戰勝者,是他把自己當成一個競爭者,他就會緊張,會有衝突。如果像蘭徹一樣把自己當成一個創造者,一個不斷體驗更高境界生命狀態的,或者突破現有侷限的一個角色的話,那麼他根本不是在戰鬥,他真正超越的是自己認知侷限,超越自己投影出來這個世界設定的這種侷限。

而這世界所有設定的侷限全部取決於自己內在,就像他隨時可以挑戰自己,他在向女友求愛的這件事情上,他說幹就幹,當朋友提醒他這一點的時候,他馬上進行自我突破。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1

電影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調劑品”,經典電影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印度電影《3 idiots》,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沒有之一。作為兒童節電影專題系列,這個電影也給教育和人生提出了很多思考。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

這部影片集合了青春、校園、幽默、親情、友情、愛情等諸多因素,並以詼諧諷刺的手法讓觀眾在歡笑淚水,懸疑推理中反思各種社會和人性問題,如果非要給這部電影下個定義,那就是:披著搞笑外衣的雞湯勵志歌舞大片。

熟悉印度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印度電影最少不了的就是隨時隨地可能冒出來的精彩華麗的歌舞,雖然這些歌舞質量也許並不差,但總是遊離在劇情之外,而且觀眾被套路久了,自然就有了審美疲勞。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自然也少不了歌舞這個獨特的印度電影因素,但影片中的幾段歌舞都能配合劇情,拿捏的恰到好處,節奏歡快,浪漫至極。而且影片為了迎合市場,拍攝時多采用運動鏡頭,對民族音樂和舞蹈進行了較為大膽的改編和設計,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2

影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蘭徹的口頭禪:All is well。“這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它至少給了我們面對問題的勇氣!”這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我們離成功會更近一些。其實我們的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出去工作,我們面臨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這競爭中快樂的生活呢?這就需要樂觀的生活態度的支撐,或許“All is well”。做困境未成年人支援專案以來,見過很多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家訪回來情緒是低落的,不知道自己能給服務物件帶來什麼;有時面臨各種文案的整理,狀態是狂躁的;有時家長對於社工的完全依賴讓社工無力……做社工的過程中不是隻有歡樂,同時也有憂愁,社工不是萬能的,也會有不同的情緒,我們要學會及時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培養良好的心態。

我相信任何一部電影,都可以展現出一輩人甚至一代人的精彩故事。看電影看的不僅僅是情節發展,更重要的是創作者想要向我們傳遞的內容。每一部電影在第二次第三次欣賞時,你會驚訝於自己的成長。看電影,也是讀人生。

做好社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個持續累積的過程,今天的積澱與反思促進我們更好地成長,社工路上你我同行,不忘初衷!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3

星期六晚上,我們全家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叫《三傻大鬧寶萊塢》。不要被它那傻傻的名字所迷惑,這部電影還教會我許多道理呢!

這部電影的故事十分吸引人。在印度帝國理工大學有三個特殊的學生分別是蘭徹、阿爾法、蘭喬。蘭徹是一個優秀又樂於助人的學生,愛動腦筋、勇於。阿爾法愛攝影,但家裡逼著他學工程學。蘭喬家境平凡,但他壓力很大,總學不好。教授教育理念就是考好成績,只求好成績,不求創新。“臭屁王”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十分,但他只會死記硬背。一天,蘭徹看見教授在罵一個學生,並把他的一個模具扔進了垃圾桶裡。這個學生十分生氣,便自殺了。蘭徹看不下去了,就死攪蠻纏這要給教授講教學的道理,教授十分討厭他。臭屁王只會死,雖考試成績好,也鬧出了很多笑話。於是“臭屁王”約定十年後在當初侮辱他的地方見,看看誰更。轉眼十年過去了。阿爾法是一個優秀的攝影師,蘭喬的創新使家境脫離了貧困,蘭徹是一個,有著400多個專利。當“臭屁王”拿出一份失敗證明給蘭徹簽名的時候,才發現是自己不是最成功的。因為如果沒有蘭徹,“臭屁王”也不會這麼成功,因為“臭屁王”的一些技術都是蘭徹給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分數好並不一定最後成功,只要創新就成功了。還有我覺得如果學不的專業,週記,再怎麼優秀也不會成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4

第一次觀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在入職第一年。

當時的我,經歷了一波三折,剛剛安穩下來。大三時決定跨專業考研,選擇了我最愛的現當代文學。憑藉著一腔孤勇,就那麼義無反顧地替自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試順利通過,卻又毅然決然地放棄面試,踏上了應聘語文教師的漫漫征途。

曾有不少朋友很羨慕我,人生似乎沒有走一步彎路。雖然沒有去讀研究生,但備考的大半年時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的文學素養,為後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當需要在研究生複試與教師應聘考試做出選擇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算得上十分順利地就進入體制,端上了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我們不正如那些翻書瘋狂找答案的學生一樣嗎?面對問題與困難,並沒有認真獨立地去思考,而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的背後,是自我的迷失。就像《森林大熊》中的熊一樣,當世界開始對他持有懷疑的態度時,他漸漸從原來的堅信變為自我懷疑,從開始的反抗變為聽人安排,宛如傀儡機器一般迷失自我。堅守自我,就要有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量,投入生活中去巧妙運用。

正所謂四兩撥千斤,化知識為力量,才是真正的學習。

或許正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蘭徹一樣,從一開始,我就清晰地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夠清醒地覺察自我,明確人生的方向,或許就是我從教十年來始終保持高度工作熱情的祕訣。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5

已經第三次看這部電影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輕鬆、幽默的印度電影,影片反映了印度現代填鴨式的教育帶給學生的壓力和恐懼。電影用詼諧色彩揭露了印度的教育制度問題,讓我們在一個愉快的氣氛中瞭解到一個嚴肅的問題,這都是電影的亮點。

中國的教育者應該好好看這部電影,有一段講述:教授對被逼得自殺的學生表現得毫無悔意,批評了教育局對學生的漠視。學生嬉戲場面與學生被校方迫至自殺兩種不同的片段融合起來,起了化學作用。同樣,在中國,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類似的問題。

電影中,三傻的友誼也很令人感動。人活著有太多身不由己,能像蘭徹那樣跟著感覺走實屬不易。法爾漢熱愛攝影,卻苦於父親的阻攔,只能在學校讀他並不感興趣的工程學,於是他成了倒數第二,但當他決定從事攝影的時候,成功向他打開了一扇門;拉杜,一個貧苦學生,面臨家庭帶來的各種壓力,只能寄希望於神,他對現實的畏懼與逃避讓他穩居倒數第一,但當他丟掉畏懼,勇敢面對生活時,幸運真的朝他招手了。也許就如蘭徹所說:很多時候,我們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只要你勇於跨出那一步,說不定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而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最大感觸就是:follow my heart。

其實看這部電影我的內心很糾結,我不得不承認病毒院長說的,可我同樣佩服蘭徹的生活態度。就像在現實裡,我深知生活的殘酷,卻幻想能隨心而活,做一個走心的人。

電影的最後,三傻終於在蘭徹的學校重聚,而蘭徹與女主的愛情也很圓滿。故事類似喜劇,但又並不是順風順水,也許就是為了告訴我們:跟著感覺走,終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