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活動總結>

灣龍實小校本研修活動總結範文

文思屋 人氣:1.01W

對於我們科學組來說,本學期是一個“拐角”,是一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學期。挑戰在於我們人員緊缺,而且增加了創客這個我們也不太熟悉的領域;機遇在於我們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把握住了許多展示團隊的智慧的機會,讓孩子和老師們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衝擊。下面,圍繞我們的研修核心詞——創新實踐,從四個方面對本學期的工作進行小結。

灣龍實小校本研修活動總結範文

1.鑽研導學方案

為提高國小科學教師的教材解讀能力和助學活動設計能力,引導教師繼續踐行“學本課堂”理念,落實市“新常規”要求,本學期,灣龍區國小科學教師將全體總動員,經歷學習、設計、實施和改進“助學三單”的過程。區裡的“助學三單”主要指向科學課堂的探究和研討,通常有“活動幫助卡”、“組內研討幫助卡”、“小組彙報幫助卡”。“助學三單”和我校一直在做的“導學單”的功能導向一致,都是一種幫助孩子實現自主學習的腳手架,“助學三單”的正規化可能更具科學味。

本學期,我們科學組在導學方面,根據區研修精神結合我們校級的三單教研進行整合版的導學創新活動,科學教研組的所有成員都參與到“助學三單”的開發、實踐和修改中。我們本學期的6次教研活動都圍繞該主題進行,其中3次是針對基礎性課程的,還有3次是結合拓展性課程進行的。我們藉助範例研讀、課例研究、網路研討(微信)、主題發言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在此期間,李璇、王翔翔、張建芬3位老師開出公開課;組內7人分工合作,開發了三年級第三單元的7課助學單與全區科學老師共享;馮幼義老師的導學案例獲得市一等獎。

將校本的“導學三單”和區裡的“三單導學”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我們的課堂在慢慢地靠近“學本”!

2.打造精品課程

我們曾經對4-6年級孩子的做過問卷調查,統計資料顯示85%以上的孩子認為玩中學、學中玩,不拘泥於書本知識,在原來課程的基礎上能擁有自己喜歡課程的選擇權是他們所期待的幸福。學生對動手實踐類的課程期待值最高,因此,課程研發團隊深入學生中間,瞭解孩子們的興趣點,發現孩子對變廢為寶,挑戰創意製作等活動非常感興趣。而動手能力,將課堂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恰恰是基礎課程中學生缺少鍛鍊的部分。基於以上情況,我們開始醞釀課程目標,試圖通過幾個循序漸進的活動,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給孩子提供一個運用知識,將自己的創意想法變成現實的機會。總結歷年指導社團活動的經驗,我們確定“創新實踐”為拓展性課程的核心目標,開發了“創意孵化”課程。經過多方指導,我們的《創意孵化》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3.深化評價改革

雖然我們科學組只有幾個人,但是在課程改革方面,特別是課程評價中我們一直有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我們科學組從2013年9月開始科學幣的評價,三年的時間,我們一直在積累,一直在前進。我們整理總結三年來的實踐經驗,撰寫的課題報告《國小“科學幣”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獲得了市級一等獎的好成績;除此之外李璇老師撰寫的相關論文獲得區級二等獎;在市級的`課程評價現場會中展示我們科學幣的由來。

4.營造創客文化

因著創客基地的申報工作,我們科學組在校級層面大力營造創客文化,圍繞“創新實踐”做了兩條線的工作。第一條線——主題活動線:從開學初的教師代表講話,到學期中的科技節暨創客節開幕式,再到後續的創客節系列活動。第二條線——打造創意孵化空間:我們將教學樓六樓的三個教室和兩個陽臺進行統籌安排,設定了創意孵化教室、3D列印區、百變積木區和生物園地,為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場地,另外通過創客基地的經費配置了10萬左右的器材,為孩子的提供硬體支援。當我們的老師和學生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活動,他們從“沒有聽說過”到“慢慢地瞭解”甚至是“深入地參與”,大家收穫的不僅是新奇,對於孩子來說,更多的是發展在基礎性課程中缺少的創新、動手和實踐的能力。

除了營造校級層面的創客文化氛圍之外,我們還組織對外開放的活動或者走進社群進行公益活動。本學期我們迎來了往屆的畢業生和區機關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創客空間體驗MBOT機器人和樂博士積木;我們也將機器人和3D列印筆帶到社群,讓家長和孩子體驗科技的魅力。上述活動,我們組會通過創意孵化社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讓更多的人加入創新實踐的隊伍中!

不論是我們的老師,還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攜手走在創新實踐的路上。以上就是對本學期的一個簡單小結,我們在“拐角”遇見了更有潛力的自己,我們在“拐角”遇見了學生更好的一面,我們在“拐角”遇見了更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