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活動總結>

班級閱讀活動的總結

文思屋 人氣:1.33W

2016年9月,二(5)班的孩子變成三年級的中年級學生了,班級“誦讀”活動按照“規定+自由”誦讀的方式繼續進行,且不亦樂乎。

班級閱讀活動的總結

一、珍惜晨讀時光,誦讀堅持不懈。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古訓到了現在家長、學生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實用感。那麼,喚醒家長和學生的誦讀積累思想得從實際入手。2013學年第二學期的家長會上,我調查各位家長:孩子一學期中,你陪伴經歷的事情有哪些,孩子的哪些事容易讓你上火?其中不少家長說“背誦古詩文,迎接考級”。我藉機引導家長正確認識“誦讀經典打的是童子功”,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長遠;同時,告知“誦讀”的事情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急功近利式的誦讀會引發“孩子、家長、教師”的不和諧,所以在確保考級的情況下,我們要尋求“誦讀”的時機和時間,那麼最好便是在晨讀20分鐘。在各方思想取得統一的情況下,各方面細節得到位,比如:領誦的孩子的選擇、晨讀材料的準備、晨讀時間的保證、晨讀效果的考核等。

週一誦讀經典“課文語段”,週二“唐詩宋詞”,週三《三字經》,週四“成語薈萃”,週五英語誦讀,每天內容不一樣,每天的領誦者都是孩子自己選拔的,每天的時間保證則用鼓勵為主,每天的誦讀方式是“大聲誦”。這樣下來,每學期誦讀考級的時候,班上像背課文一樣背二十多首詩詞的學生越來越多,需要家長督促的學生越來越少。每天20分鐘,持續著進行,產生的效果是“琅琅上口”、“牢記心口”。

二、靈活中午靜校靜讀時光,與好書親密接觸。

記得接班後孩子的閱讀狀況——聽故事還好,看書似乎不喜歡。那就引導他們捧起一本本好書,讓他們從書中找到發言的權利並得到肯定。從最初的中午不斷推薦好書,講故事,到後來每個中午一起看書,推薦好書,交流好詞好句……從最簡單的讀書、品書開始,及時肯定,引導讀書。這一學期,班級裡200多冊的圖書學生都翻遍了,有些孩子回家說想看一些書籍,於是家委會給班級購入了60多冊新書,班級裡的書看完了,孩子們的中午是自由的,可以到圖書館呆著。讀書,向來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只要孩子們在書香飄逸的教室裡、圖書館裡,他們總會有所得的。

三、讀書課上“30+10”,相互成長

讀書課,是師生分別閱讀、交流的時間,沒有固定的讀書書目,只有一本《閱讀力測試》的書籍,每個月兩次《閱讀力測試》,一次師生各自的`好書交流,意在營造一種“你我都是讀書人”的氛圍,相互交流,分享故事,學習交流的方式。如果是閱讀力檢測,同樣學生30分鐘閱讀、練習,10分鐘反饋訂正;如果是分享讀書故事,那麼學生分享30分鐘,老師帶來10分鐘,老師的時間比班級學生的平均時間要多,這樣安排重在引導,年級越來,老師則會逐漸成為聆聽著與討論的參與者,但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也是一個美好的進步過程,需要時間。

四、課外閱讀功夫:每天30分鐘保底,雙休日讀書卡

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量,我給每個家長推薦了“好書單子”,家長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保證孩子要讀的書要有。孩子們要做到的就是一週讀完一本書,這本書週末要以“讀書卡”的形式呈現,讀書卡的製作,我給孩子提供了幾種方案,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與設計。方案1:以摘錄“好詞好句”為主的;方案2:以“人物圖”為主的;方案3:讀後感為主的。

這樣的做法,這學期基本在延續,但是因為“會議”等突發事件,靜校時間看書以“自讀為主”,“讀書課”也因為突發事件而錯過多節,其他的兩件事堅持做的比較好。下學期,中午靜校時間的閱讀效果有待提高,習慣了“師生共讀”的歲月,當“自讀”時怎樣更有效,還需從學生中汲取更好的舉措。

TAGS:班級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