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活動總結>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

文思屋 人氣:2.26W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一)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

今年暑假7月26日至29日,我們杭州廣播電視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社會實踐小隊舉行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有赴蕭山傳化大地瞭解中國物流情況的發展,赴杭州東明山瞭解生態環境、赴良諸博物館瞭解中國古文化以及走進社群瞭解市民的生活等。

環保-----這個全世界為之關注的話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什麼是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是全國政協圍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問題的一個重要議題。有這樣一組令人痛惜的數字:我國水資源匱乏,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許多河流開發利用率超過國際30%的生態警戒線。XX年國家環保總局統計的340個城市中,嚴重汙染的91個,佔27%。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37.08%。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達267萬多平方公里。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人類濫用改變自然的力量,無節制地揮霍著自然資源。水土流失、山洪暴發、土地沙化和環境汙染種種嚴重生態危機頻繁凸現,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社會的一種沉重懲罰。無數的自然災害告訴我們:如果人類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無節制地破壞環境,必然會喪失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使發展最終失去意義。具體到一個地區又應該怎樣保護環境?作為大學生又該為環境保護做些怎樣切實有效的貢獻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實踐小組於7月28日赴杭州東明山舉行了以“走進環保”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輔導員高飛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舉行了一次登山活動。但是這次出發.我們帶著問題,一起登上了杭州東明山。第一次親臨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大自然的洗禮,感受城市公園和野生公園的區別。那裡是沒有廢氣汙染,沒有噪音汙染的大自然。越近山腰,空氣越新鮮,於是,同學們的興致也越來越高。但是後來,一場陣雨不得不讓我們取消了越近山頂的念頭,只能被迫選擇返回山腳。男生們把雨傘騰出來給女生,女生們也你讓我,我讓你,一種同學間相互謙讓,相互關心的集體精神在這裡取得了良好的體現。

這次登山活動不僅讓全體成員全面深入地瞭解到什麼是環境保護,徹底改變了過去認為“保護環境衛生”、“抵制一次性塑料用品,防止白色汙染”、“治理工業汙染達到了”等就是環境保護的片面認識和錯誤思想,也增強了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豐富和完善了同學的環保知識,到了讓同學們真正“理解環保,支援環保,宣傳環保”、真正“走進環保”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登山活動體現出同學間相互謙讓,相互關心的團結協作精神,以及同學間虛心學習,加深溝通,增進了解,也學到了不少諸如待人接物的交際用語和處理應急事件的社會經驗與組織活動能力。

社會實踐是艱苦的,但收穫是巨大的。

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在社會實踐中可以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我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無限回味。更何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閱歷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社會實踐是一種動力,是體味人生的"百味筒",是驗證實力的"試金石",它讓我體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鹹,懂得了各種滋味只有親身參與才能體會的到。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大舞臺,我們才真正體驗到自身知識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論知識只有與實踐密切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行不行,實踐中看!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我相信,經過社會實踐的磨練,同學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校園裡到處洋溢著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圍。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代青年大學生有實力承擔的起未來建設國家的重任,追求進步,刻苦求知,勤於實踐,全面成才必將成為廣大青年學生的共同心聲和行動!在身體上受到了錘鍊,在思想上得到了啟發和昇華,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體驗,社會實踐經驗和組織活動能力。我相信,這對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將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二)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是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舉措。

我院今年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顯著。廣大青年學生在為民服務的活動中,不僅學習、宣傳和實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加強了同人民的緊密結合,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而且在實踐活動中拓展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增了知識,長了才幹。

一、基本概況

我院充分發揮科技文化優勢,緊扣今年“三下鄉”活動主題,把學習、宣傳、實踐“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重點,把文化科技衛生服務作為拓展,組織了多個主力實踐團,150名大學生青年志願者以多層次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服務活動。

1、大學生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為民,身體力行“三個代表”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大學生在學習、宣傳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示範作用,根據學院的'自身的特點,結合當地實際,我們黨員大學生“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採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基層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宣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黨的革命足跡尋訪活動,引導我們的同學在實踐中瞭解黨的光輝歷史,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還為農村基層幹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宣講《中央一號檔案》的精神、三農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講座,開拓農村幹部群體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知識政策水平。

2、回顧歷史,重溫紅色經典

今年是建黨八十四週年,我們通過走訪老黨員、調查、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深入瞭解和大力宣傳建黨八十三年特別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確認識國情、社情、民情,加深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解,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起傳播科技、振興中華的理想。同時還積極地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已進入了攻堅階段,進入了關鍵時期全面貫徹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認識穩定的社會秩序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性。

3、奉獻愛心,開展扶貧支教

我們一些隊員下鄉宣傳、招生;另一些留下來在太平中學出黑板報,寫海報,貼招生簡章,註冊報名等。很快就有700多名同學前來註冊。我們開辦了特色班和文化班。特色班分為舞蹈、書法、音樂、籃球、足球、武術等培訓班;文化班分為:國小啟蒙班,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輔導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三等輔導班。在宣佈《支教班紀律》之後,正式開課。在15天的時間當中,總計上課1500多個課時。我們還為當地的學校捐贈了4000餘冊圖書,支助了三名家庭貧困的孩子。

4、獻知識智慧,無償為民維修電器

今年,我們組織了具有維修特長的大學生組成電器維修服務隊,分為當地群眾開展無償維修電器活支,在15天時間裡,共為群眾義務維修電視機、vcd機、電扇等大小電器100多臺(件)。

5、揮灑辛勤汗水,送文化下鄉

為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我們專門組織大學生走進國家重點工程文藝演出隊並由專業教師和擅長文藝的同學擔任隊長。該隊利用課餘時間,排練了一臺由歌、舞、小品、管樂演奏形式,以倡導環境保護、遵紀守法、樹文明新風等為內容的精彩節目。在15天時間裡,儘管日晒雨淋,文藝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分別在構披灘鎮楠木灣村、三星村和太平中學共演出3場,現場觀眾達5000餘人。

6、加強農村道德和法制建設,送法下鄉

針對山區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為促進當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我們還發放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和關於禁止黃、賭、毒等為內容的宣傳資料(material)3000多份。

7、關注“三農”,送科技下鄉

我們還為當地的農民群眾送去了科技知識,在老村長的引導下,我們組織了兩次農技知識培訓和宣傳活動,放映了有關安全使用農藥、、蔬菜栽培等科學農技知識的光碟,在農民遇到疑難問題的地方,我總適時的為他們講解,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農技知識。與此同時,我們發放了農技知識、法律知識、家庭教育知識、衛生知識、防治疾病知識等十餘種宣傳資料(material)共計4000多份,使農民朋友們收益匪淺。

二、重要收穫

從當地政府和群眾對我院社會實踐服務團開展的活動給予了廣泛的讚譽和同學們撰寫的一篇篇調查報告、論文和心得總結中獲知,這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鄧得了圓滿成功,獲得了多方面的收穫,主要體現在

1、提高了廣大同學和當地群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

通過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不僅需要中國共產黨人率先垂範,還需要千百萬掌握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知識分子身體力行和不懈努力。大學生是黨和國家培養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是忠實實踐“三個代表”的生力軍。實踐“三個代表”既是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更是大學生自身成長、成長的需要。同時,通過大學生廣泛的宣傳和服務活動,當地群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

2、瞭解了省情、民情及社會發展狀況,明確了努力方向。

廣大同學通過實踐,通過自己的調查瞭解、耳濡目染,特別是與廣大農民、工人的接觸中,瞭解我省的過去,瞭解了我省經濟發展的歷程,深深明白了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富裕,其源泉就在於黨的正確領導,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作為當代大學生只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振奮精神,勤奮學習,開拓進取,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四有”人才,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負時代的要求。

3、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進一步鞏固了專業思想。

同學們切身感受到廣大農民迫切需要最基本的科技文化知識,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重大意義的認識。

同學們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這個過程的轉換,離不開人才,而人才要靠教師來培養,作為師範生,應該堅定自己的專業思想,認真學好專業基本知識,通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來推動農村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消除地區差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新一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大家通過實踐還認為,一個地方能不能儘快脫貧致富,除了黨的政策好以外,還要有一種好的風氣,有一個作風正派,能帶領人民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好帶頭人。

4、磨練了意志,奉獻了愛心,培養了理論聯絡實際的良好學風。

也許同學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創造的經濟效益可以用數字來衡量,但直接或間接創造的人才效益和社會效益則是難以計數的。

責任和使命不僅使大學生們忍受了從未有過的困苦,迸發出從未有過的熱情,而且使他們在無私奉獻知識和愛的過程中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學生走進田間村頭開展科技文化活動,使科技意識深入人心,街頭村尾,大學生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對鄉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5、服務回報了社會,實現了大學生自身的價值

通過開展“三個代表”理論宣傳和實踐服務、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演出、法律及農技知識諮詢宣傳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為當地群眾傳播了文化知識和致富技術,宣傳了國策,辦了實事,豐富了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上為促進當地經濟、政治、文化、衛生、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讚譽。並且廣大學生在用知識和智慧回報社會和人民的同時,自身的價值得到了體現,反“實現自身價值同服務祖國人民”有機地統一起來。

6、拓展了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鍛鍊了學生幹部隊伍

在農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其工作和生活環境是很艱苦的,蚊蟲的叮咬、日晒雨淋、生產勞動、繁重的裝置運送和裝卸,再加上生活不習慣,對每一個同學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同時,各項活動的組織、準備和開展以及生活上的衣、食、住、行自理,不僅使學生磨練了意志,培養和增強了奉獻精神,而且提高了組織、管理、協調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通過與社會的方泛接觸和交流,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7、進一步明確了向人民群眾學習、走與工農相結合的成材之路。

參加實踐團的同學,在寫給院團委的心得體會中,有近許多的同學直接或間接地談到向工農群眾學習問題。這些同學認為社會實踐活動在新的歷史時期從內容到形式雖然發生了較大變化,具有新的特點,但它的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的根本宗旨不能變。